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博駿
Hsiao, Po-Chun
論文名稱: 菩提剋思─蕭博駿彩墨創作研究
BOUTIQUES: Ink and Colour Painting Creation by Hsiao Po-Chun
指導教授: 李君毅
Lee, Chun-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1
中文關鍵詞: 敦煌消費文化當代水墨法蘭克福學派後現代主義
英文關鍵詞: Dun-hua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5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採取東方佛教題材做為創作之來源,將日常所見到的流行、時尚元素融入宗教元素中,藉由詼諧趣味的表現手法與宗教的莊嚴感,帶出兩者間的衝突與差異性。筆者創作都與宗教中壯觀的古代佛教壁畫、造像在語言風格、精神追求乃至藝術趣味、美學意境等方面有著這樣那樣、或多或少,至深至淺所有的關連與共鳴,在在反映出人們對於宗教虔誠的精神崇拜所造成的偉大奇觀,經由觀看與膜拜的實踐過程,最終達到精神性的心靈滿足。佛經上說「實相無相」,故此佛不立相;但佛教又稱為「像教」,意謂「以形像教人」,這便為世人留下數不盡的佛教藝術遺產,讓我們得以從中探究、體會那永恆的主題-對色相的覺悟及其所包含的智慧。

    The topic of my thesis and my creations focus on the Buddhist culture. I tried to allow current pop-culture and stylish elements mix with the Buddhist culture. It let my creations have some funny expressions and some contradictions. My inspiration comes from the Chinese Cave paintings of Buddhism. They show that everlasting religious beliefs have existed in human mind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orship also is a way that leads to the highest level of peace in human minds. ln conclusion, my creations and inspirations are similar to what Buddhist scriptures say: “The entity has no shape, but it also shows us the image.” This blurry description will lead me to know how wonderful intelligence and wisdom are. l hope my creations can also lead viewers to understand this realization.

    圖版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2 第二章 敦煌石窟的精神意義 4 第一節 敦煌淺析與菩提剋思創作起源 4 第二節 敦煌石窟內容解析 7 第三節 敦煌藝術的地位與所體現的價值 13 第三章 奢侈品與消費文化 14 第一節 消費文化初探 14 第二節 阿多諾對大眾文化的批判與探討 16 第三節 鮑德里亞和符號世界中的消費社會 20 第四節 物質崇拜與精神崇拜的觀察 22 第四章 菩提剋思創作內容 23 第一節 「菩提剋思」系列創作內涵及其表現形式 23 第二節 「臨摹莫高窟初唐藥師經變畫北壁 220 窟(局部)與意義 24 第三節 櫥窗系列與項由心生系列創作形式與技法分析 25 第四節 菩提剋思各系列作品形式與技法分析 26 參考書目 51

    1.王寧,《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
    2.王秀雄,《藝術批評的視野》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
    3.高千惠,《當代文化藝術澀相》,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4.羅蘭.巴特,《符號學美學》董學文,王葵等譯,台北市:商鼎文化,1992。
    5.樊錦詩,《解讀敦煌 中世紀服飾》,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6.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 2012。
    7.麥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出版社,2009。
    8.史蒂芬.貝斯特、道格拉斯.柯爾納《後現代轉系向》,陳剛等 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9.鮑德里亞:《物體系》,林志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出版社,1997。
    11.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台北,何志文化出版社。
    12.川村由仁夜,《時尚學》(Fashiom-ology),陳逸如譯,台北:立緒出版社,2009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