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紀天惠 |
---|---|
論文名稱: |
1992-2005中國崑劇團體來臺演出之《牡丹亭》音樂研究 Music Research of "The Peony Pavilion" Performed by Chinese Kun Opera troupes in Taiwan from 1992 to 2005 |
指導教授: | 呂錘寬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07 |
中文關鍵詞: | 崑劇 、曲牌 、南北曲 、牡丹亭 、江蘇省崑劇院 、上海崑劇團 、戴培德 、張繼青 、華文漪 |
英文關鍵詞: | Kun Opera, Qupai, Nan-bei Chyu, The Peony Pavilion, Jiangsu Province Kun Opera Theatre, Shanghai Kun Opera Troup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3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為崑劇音樂之研究,以1992年至2005年中國崑劇團體來臺演出次數最多的劇目-《牡丹亭》為主要對象,從劇本、唱腔及後場三個方面切入,藉由探討各個演出的異與同,瞭解不同劇團為適應現代觀眾於崑劇音樂所做的應變與調適,試圖窺究崑劇音樂於時代變遷下的演變軌跡。此外,對於不同演員的演唱詮釋也有討論。研究範疇含括上海崑劇團、浙江崑劇團、江蘇省崑劇院及蘇州市崑劇院,共四個劇團、六次演出。
本論文章節架構及摘要內容如下:
序論-概述中國崑劇團體來臺演出與臺灣崑劇影音資料出版的情形,從中映現了臺灣崑劇研究資源的豐富;說明本論文的相關研究概況、研究範疇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從崑劇演出的骨架-劇本著手,敘述各個演出在齣目、曲牌等內容的安排改動上,有何根本的異同。第二章透過劇本為基礎,歸納各個演出於唱腔的採譜分析結果,提出其中顯現的改編創作特點;另一方面,由演員的演唱詮釋分析,歸結不同劇團、不同演員的演唱特色。第三章則經由後場音樂的採譜分析,說明各個演出的樂隊編制大小、樂器使用特色、樂隊配器與和聲運用等,藉以審視後場樂隊於《牡丹亭》舞台演出的不同戲曲烘托效果;點示出崑劇後場的豐富變化,至今仍不斷地持續發展。結論係歸納各個演出的總體特點,劇本與唱腔方面以浙崑改動最少、江蘇省崑劇院和蘇崑次之、上崑改動最多。後場方面,配器較之和聲於崑劇的舞台搬演,有更豐富的變化運用。前者以浙崑較簡單,其他劇團均很豐富;後者以2005年江蘇省崑劇院與2004年蘇崑最有變化(運用不協和音程),1997年浙崑最傳統(齊奏),其他介於二者之間(多使用四、五度和聲音)。大致而言,近年來崑劇《牡丹亭》的舞台搬演,其劇本、唱腔逐漸傾向忠於原著(或《集成曲譜》);反之,後場音樂則是不斷地豐富與發展。
This thesis is a music research of Kun Opera. The main body of it is based on “The Peony Pavilion” – the mostly performed repertoire by Chinese Kun Opera Troupe in Taiwan from 1992 to 2005. To begin with, three aspects of this masterpiece – script, singing style and orchestra – are analyzed in depth. By investigating the distinctions among several performanc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adjustments and adaptations of Kun Opera made by different troupes to attract modern audience, it provides a way to try to examine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Kun Opera over a period of time. In addition, different singer’s music rendition is discussed herein. The research subject consists of four troupes – Shanghai Kun Opera Troupe, Zhejiang Kun Opera Troupe, Jiangsu Province Kun Opera Theatre and Suzhou Kun Opera Theatre – and total six performances.
The thesis framework is as follows:
Prologue - By briefly introducing the performances played by Chinese Kun Opera troupes in Taiwan and the circulation of video/audio material of Taiwan’s Kun Opera, it reveals the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he research resource in Taiwan’s Kun Opera. This part also describes the associated research status, scope and methods. Chapter 1 starts from script – the skeleton of Kun Opera performance, and states the fundamental disparities over the arrangement of scenes and Qupai in various plays. Chapter 2 further concludes the analyzed transcription results in singing styles from various plays, and points out the main creative adaptation ideas unveiled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operatic content; on the other hand,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singing characteristics from several troupes and singers by analyzing different singer’s interpretations. Chapter 3 finally analyzes transcription results from the orchestral music in Kun Opera to explain the size of a Kun Opera orchestr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rument selection, band instrumentation and the usage of harmony, which are aimed to examine different theater effects created by Kun Opera orchestra in The Peony Pavilion. Still, the analysis of transcription results shows that the abundant variation of the Kun Opera orchestra is continuing developing in modern days.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overall key points in various plays, indicating that the script and singing style have the least changes in Zhejiang Kun Opera Troupe; little changes in Jiangsu Province Kun Opera Theatre and Suzhou Kun Opera Theatre; the biggest changes in Shanghai Kun Opera Troupe. In the Kun Opera orchestra, band instrumentation has more abundant variations than harmony in Kun Opera plays. The former is simpler in Zhejiang Kun Opera Troupe, while complex in the other troupes; the latter encounters the most changes in Jiangsu Province Kun Opera Theatre in 2005 and Suzhou Kun Opera Theatre in 2004, whereas the Zhejiang Kun Opera Troupe preserves the tradition. The others are somewhere in-between.
一、影音類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監製 《崑劇選輯》(一)(1993,VHS十七卷)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監製 《崑劇選輯》(二)(1996,VHS六十一卷)
新象文教基金會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發行
《中國崑劇藝術團精選》(1997,VHS十六卷)
新象文教基金會 《浙江京崑藝術劇院》(1999,VHS四卷)
新象文教基金會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 《跨世
紀千禧崑劇菁英大匯演》(2001,VHS八片)
雅韵藝術傳播製作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 《秣陵蘭薰、秣陵蘭蘊:崑曲精選
合輯》(2002,DVD二十四片)
新象文教基金會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 《北方
崑曲劇院演出》(2002,VHS八片)
新象文教基金會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 《中國
崑曲名家經典名劇匯演》(2003,DVD六片)
國立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
行 《一九八0年代崑劇名家錄影》(2003,DVD十四片)
雅韵藝術傳播製作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 《雋雅輝
煌》(2003,DVD六片)
石頭出版社 《長生殿》(2004,DVD四片)
公共電視 《牡丹亭》(2004,DVD四片)
台北市立國樂團 《牡丹亭》(2004,DVD四片)
華文漪移植上崑演出 《牡丹亭》(1992,DVD二片)
二、文字類
王季烈、劉富樑合著
1969 《集成曲譜》(八卷,四集:金集、聲集、玉集、振集) 臺北市 進學書局
葉堂(清)定譜 王文志參訂 李宗侗編選
1969 《納書楹曲譜》(三冊) 臺北市 生齋出版社
王守泰著
1982 《崑曲格律》 南京市 江蘇人民出版社
謝錫恩著 陳安娜編
1986 《中國戲曲的藝術形式》 香港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胡忌、劉致中著
1989 《崑劇發展史》 北京市 中國戲劇出版社
朱昆槐著
1991 《崑曲清唱研究》 臺北市 大安出版社
洪惟助著
1992 〈花落春猶在-當代延續崑劇薪火的六大崑劇團〉:《國文天地》第8卷第4期
楊振良著
1992 《牡丹亭研究》 臺北市 臺灣學生書局
武俊達著
1993 《崑曲唱腔研究》 北京市 人民音樂出版社
王守泰主編
1994 《崑曲曲牌套數範例集‧南套》 上海市 上海文藝出版社
賴橋本著
1994 〈四十年來臺灣的崑曲活動〉:《國文天地》1月
汪詩珮著
1997 《乾嘉時期崑劇藝人在表演藝術上因應之探討》 臺灣大學戲劇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雯著
1997 《當代崑劇全本戲改編本析論-以1956年「十五貫」後之崑劇本
編寫為討論對象》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楊蔭瀏著
1997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上、下冊) 臺北市 大鴻出版社
陳凱莘著
1998 《崑劇「牡丹亭」舞台藝術演進之探討-以「牡丹亭」晚明文人改
編本及折子戲為探討對象》 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維培著
1999 《曲譜研究》 南京市 江蘇古籍出版社
張雅婷著
2000 《崑曲歌唱的口傳與書寫音樂形式-以遊園[皂羅袍]為例》 東吳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
顧鐵華著
2000 〈崑腔水磨調和俞派唱法〉:《藝術百家》第1期
宋敏菁著
2001 《「荊釵記」在崑劇及梨園戲中的演出研究》 成功大學中文系碩
士論文
金鴻達著
2001 《「牡丹亭」在崑曲舞台上的流變》 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碩
士畢業論文
上海崑劇團編
2002 《振飛曲譜》 上海市 上海音樂出版社
金鴻達著
2002 〈崑劇《牡丹亭》的當代解讀〉:《上海戲劇》第8期
陸萼庭著
2002 《崑劇演出史稿》 臺北市 國家出版社
曾永義著
2002 《從崑腔說到崑劇》 臺北市 國家出版社
楊汗如著
2002 《崑劇傳統折子戲的當代演繹─以上崑〈湖樓〉、〈望鄉〉為例》 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洛地著
2002 〈崑-劇‧曲‧唱-班〉:《民俗曲藝》第136期
陳應時著
1995 〈中國傳統音樂基本理論〉:《上海音樂學院學報‧音樂藝術》第1期
2003 〈漢語單音詞結構影響下的旋律型態〉:《西安音樂學院學報‧交響》第2期
王安祈著
2001 〈崑劇在臺灣的現代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14期
2002 〈臺灣的崑劇效應與崑劇的臺灣效應〉:《大雅》第22期
2004 〈如何檢測崑劇全本恢復的意義〉:「湯顯祖與牡丹亭國際學術討論會」
王正來著
2004 〈關於崑曲音樂的曲腔關係問題〉:《戲曲研究通訊》第2、3期 中壢市 國立中央大學
古兆申著
2004 〈《長生殿》與崑曲文化-訪問顧篤璜先生〉(上、下):《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6期
白先勇
2004 《奼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靑春之夢》 臺北市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4 《牡丹還魂》 臺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社
2005 《曲高和寡:蘇崑演出「牡丹亭」的文化現象》 臺北市 先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新雷著
2002 〈試論振飛先生在「俞派唱法」形成中的卓越貢獻〉:《上海戲劇》第9期
2005 〈崑曲「俞派唱法」研究〉:《中華藝術論叢》第四輯 上海市 上海辭書出版社
蔡欣欣著
2005 〈古典與時尚-崑劇在臺灣的薪傳與行銷〉:《美育》第147期
三、實地訪談類
戴培德
〈崑劇後場的樂器使用、樂隊編制〉 紀天惠採訪(南京,2006年6月30日)
〈《牡丹亭》創作漫談〉 紀天惠採訪(南京,2006年7月1日)
孔愛萍
〈養成訓練、唱腔技巧、【山坡羊】示範與說明〉 紀天惠採訪(南京,2006
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