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顏雯君 Wen-Chun Yen |
---|---|
論文名稱: |
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照顧壓力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韌力調節作用 |
指導教授: | 沈慶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3 |
中文關鍵詞: | 失能老人 、主要照顧者 、照顧壓力源 、韌力 、幸福感 |
英文關鍵詞: | disabled elder, main caregiver, care stressor, resilience, well-be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6 下載:1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失能老人家庭主要照顧者壓力、韌力及幸福感之關係,並檢驗照顧者韌力對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採便利取樣方式,以台北市、新北市、南投縣家庭照顧者協會之成員、某醫療院所志願服務工作者為研究對象,共240名。問卷內容共分為壓力源量表、牛津幸福感量表、韌力量表(CD-RISC)、及主要照顧者背景資料四部分。所蒐集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s r、階層迴歸、調節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的整體照顧壓力屬中度,其中又以作息限制產生的壓力最多;其次,主要照顧者在四個韌力層面的展現皆為正向且中度偏高;最後在幸福感部分,主要照顧者每日提供照顧的時間和服務項目越少、整體壓力越低、韌力越高者,其幸福感越高;此外,大台北地區主要照顧者的幸福感高於南投地區。
至於韌力對壓力與幸福感的調節結果如下:
一、主要照顧者整體韌力未能調節整體壓力對幸福感之負向效果。
二、在高壓力狀況下,主要照顧者『壓力承受』韌力能有效調節『負荷感受』壓
力、『作息限制』壓力、『家庭衝擊』壓力、『支持缺乏』壓力、『知識缺
乏』壓力對幸福感之負向效果,並具有正向調節功能。在低壓力狀況下,韌
力則不具調節作用。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政策面、實務層面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使主要照顧者能有效降低壓力並提升幸福感受。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 between care stressors, resilience and well-being of the major caregiver in a family with disabled elders; and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resilience of care stressors and well-being on the major caregiver.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adopted, and the sample in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240 major caregivers who come from Family Caregivers Association in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Nantou County, and volunteers of one medical institution. The questionnaire cont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Stressor Scale,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CD-RISC,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aregivers with disabled elders.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throug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This research discovered that, first of all, the overall care stress of major caregiver is in mid-level, in which the stress resulted from living restraint is the most; second, the behavior on four resilience levels of major caregiver is positive, between mid-level and high-level; last, on the well-being part, major caregiver gained more well-beings when he/she offered less caring time, less service types, had lower overall stress, and higher resilience. Furthermore, the variables of caregiver’s residence and the care receiver’s disability did influence the caregivers’ feelings over well-being significantly.
As for the results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resilience of care stressors and well-being on the major caregiver are shown as following:
1、The overall resilience didn’t moder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well-being caused from overall stress.
2、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high stress, the “tolerance
of stress” resilience of major caregivers is effective
on moderat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well-being, which
caused by “the felling of burden” stress, “living
restraint” stress, “conflict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stress, “shortage of social support” stress, “shortage
of knowledge of care skill” stress; and has the positive
moderating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the low
stress circumstances, resilience did not have any
moderating function.
Finally, this research brought up some ad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policy and practice field based on the research outcomes, expecting the major caregiver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stress whilst increase the feeling of well-being.
CFH健康知識網(2010)。簡介:牛津幸福(快樂)度問卷。取自:
http://www.cfh.com.tw/SpecialPages/BlogTagSearchResult.aspx?tagid=2264。取自時間:民國100年5月29日。
內政部(2009)。一○○年第十一週內政統計通報(98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
sn=5060。取自時間:民國100年03月24日。
內政部戶政司(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取自: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e_004.html。取自時間:民國
100年06月07日。
天下雜誌(2011)。2011年22縣市「幸福城市大調查」排行榜出爐。天下雜
誌。480。取自:http://city.cw.com.tw/2011/article-y.aspx。
王紹穎(2007)。自我感、復原力與創傷後症狀之關聯性研究:以燒傷病人為
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微茹(2007)。大學生之休閒需求、參與、滿意度及幸福感之研究─幸福感之
需求滿足理論驗證。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王蕙玲(1997)。壓力與其因應之策。航空醫學會會刊。11(1)。79-83。
王瀅筑(2009)。家戶有需長期照顧者之家庭成員與主要照顧者生活品質影響
因素探討。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白珊華(2009)。正向生活事件對幸福感、快樂感、自尊感的影響。佛光大學
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向蒨瑢(2009)。實習教師的自我復原力、創造性轉化和實習感受的關係研
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朱育瑩(2005)。老年失智症家庭照顧者於照顧過程中角色衝擊與變化之初
探。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經建會(2010)。人力資源與社會福利。取自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631。取自時間:民國
100年06月07日。
何瓊芳(2000)。探討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正向經驗。長庚大學護理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伯泉、李茂興(2003)譯。社會心理學。(譯自Aronson, Elliot.,
Wilson, Tim.& Akert Robin(2003)原著,” Social
Psychology”)。台北:弘智。
余肖楠、張建新(2007)。自我韌性量表与Connor Davidson 韌性量表的應
用比較。心理科學。30(5)。1169-1171。
利翠珊、蕭英玲(2008)。家庭壓力與韌性。應用心理研究。38。P15-16。
吳慧如(2011)。血液透析(洗腎)病患家庭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荷、社會支持
及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呂如分(2001)。中風病患主要照顧者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防醫
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6)。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
析。台北:洪葉。
李建興(2007)。幼兒教師的自我韌性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
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敏(2005)。身心障礙者家庭之復原力。台東特教。21。8-15。
杜敏世、陳麗華(2008)。家庭主要照顧者的需求與資源。胡月娟等編。長期
照顧。373-386。台北:新文京。
沈若儀(2004)。居家服務使用與家庭照顧者負荷之關係探討。臺灣大學衛生
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慧蓮(2002)。主要照顧者參與照顧過程中自我充能之初探─以失智症為例。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邢佔軍、劉相(2008)。城市幸福感:來自六個省會城市的幸福指數報告。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月清(1994)。家庭壓力管理。(翻自:Boss, Pauline.(1988)原
著,” Family stress management”)。台北:桂冠。
周月清(2001)。家庭社會工作: 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艾樺(2008)。植物人主要照顧者人格韌性、壓力及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
討。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哲(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理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
(1)。1-8。
林彥妤、郭利百加等(2005)譯。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適應。(譯自
Derlega & Janda(1991)原著,” Personal Adjustment-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台 北:桂冠。
林珈余(2010)。台北市高中職生身體活動量與學業表現之因果模式驗證:以
心理幸福感及主觀幸福感為中介與調節變項。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
林敬程(2000)。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之負荷與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討。高雄
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旗德(2009)。三明治世代家人照顧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台南科技大
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于臻(2010)。另一片天空下—安寧療護病患家庭照顧者的正向經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邱啟潤、呂淑宜、許玉雲、朱陳宜珍、劉蘭英。(1988)。居家中風病人之主
要照顧者負荷情形及相關因素探討。護理雜誌。35(1)。69-83。
邱啟潤、許淑敏、吳瓊滿(2002)。主要照顧者負荷、壓力與因應之國內研究
文獻回顧。醫護科技學刊。4(4)。273-290。
邱麗蓉、謝佳容、蔡欣玲(2007)。失智症病患主要照護者的壓力源、評價和
因應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2(2)。31-44。
侯辰宜(2007)。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中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開屏(2002)。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概念與測量原理之簡介。台灣醫學會。6(2)。183-192。
施建彬、陸洛(1997)譯。幸福心理學。(譯自Argyle, Michael.(1987)
原著,”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台北:巨流。
洪瑞續(2010)。國小學童課後活動參與現況及幸福感之研究─以南投縣高年級
學童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洪慧芳譯(2004)。挫折復原力。(譯自Rrooks, R., Goldstein, S.
(2004)原著,” The Power of Resilience ”)。台北:天下雜誌。
胡韶玲、孫世雄(2008)。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
響。應用心理研究。38。61-105。
范梅英(2008)。青少年人格特質、感恩心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范聖育(2002)。家庭功能與安寧療護主要照顧者生活品質的相關性探討。國
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先梅、曾敏傑(2008)。罕見疾病家庭的壓力源: 一項探索式的質化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2)。47-70。
徐嫚淳(2007)。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
觀點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學活動教學碩士論文。
翁淑娟(1997)。居家中風依賴病患主要照顧之負荷、社會支持及因應型態。
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茂源、吳金香(2009)。您幸福嗎?—淺談幸福感。教育與發展。26
(3)。87-90。
張郁如(2010)。中途致障者配偶壓力與因應之研究-雲林地區中高齡女性照顧
者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秀雲(2009)。大學生參與社群服務活動對於復原力的影響。慈濟大學社會
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淑敏、邱啓潤(2003)。家庭照顧者的壓力源與因應行為-以一個支持團體為
例。護理雜誌。50(5)。47-55。
郭芳庭(2010)。國中學生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
究所。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
陳玉娟(2005)。他/她是我爸/媽!談老年人主要照顧者之生活品質與壓力、
需求。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9。
陳玉娟(2006)。失能老人主要照顧者的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葉(2007)。癌末病患居家照顧者照顧工作量及困難度與照顧壓力負荷之
相關性探討。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昱名(2004)。社會福利資源與需求的落差:以老年失智症病患家庭照顧者
之照顧負荷,需求與困難為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密桃、陳玲婉(2006)。國小學童母親的人格特質與親職 壓力、幸福感之相
關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0。1-20。
陳燕楨(2005)。社區老人照顧支持體系及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
110。160-162。
陳麗如(2004)。居家照護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韌性.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相關
性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娜(2008)。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對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之影響。國立暨南
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麗如、邱啟潤、高金盆(2005)。居家照護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韌性、健康
狀況與生活品質相關性探討。長期照護雜誌。10(1)。53-67。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
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
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
彭楊盛(201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涯發展與幸福感之研究。大葉大學教
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
1-35。
曾文祥(2000)。從正向心理學淺談幸福感受的提升。學生輔導。100。124-
134。
曾孆瑾(2005)。從老年的家庭照顧支持系統思考老年人口照顧問題。社區發
展季刊。110。274-284。
程千芳(譯)(2006)。累積的壓力將危害健康。(譯自:Human, F. &
Avialion Medicine(2005)原著,”Accumulated stress
presents range of health risks”)。航空醫學時科學期刊。20
(1)。55-58。
陽毅(2005)。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的編制與應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碩士
論文。
馮譯葶(2010)。走出生命負荷、發掘成長能量—家庭照顧者參與自助團體經
驗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明(2003)。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屬之壓力與需求之探討 -以嘉義某區域教
學醫院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忠謀(2002)。接受長期照護服務老人之主要照顧者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
討。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曼琳(2010)。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正向管教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
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楊宜音、張志學、彭泗清等(譯),楊中芳總校訂(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
總覽(上)。(譯自Andrew, F,M.& Robinson, J,P.(1997);
Robinson J. P., Shaver P. R. & Wrightsman L. S.主編。)台
北:遠流。
楊明理(2011)。喘息服務對家庭照顧者之賦能歷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
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9)。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
楊智凱(2010)。找尋家庭韌力:以三個罕見疾病兒童家庭為例。東吳大學社
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溫婉伶(2006)。影響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其自覺準備度與生活品質因素之探
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淑英、孫宗慧、邱金菊(2009)。協助一位失智症主要照顧者之居家照護經
驗。長期照護雜誌。13(2)。255-268。
劉仿桂(2011)。國中學生人格特質、非理性信念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
劉欣怡(2004)。花蓮地區中風住院病患主要照顧者壓力感受之探討。慈濟大
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琴(2008)。行動中家庭的故事。應用心理研究。38。17-59。
歐淑惠(2007)。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尋找平衡點」照顧過程與生活品質之相
關性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正德(1995)。壓力管理。(翻自:Greenberg, J, S.(1983)原
著,”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台北:心理。
潘依琳、田聖芳、張媚(1998)。居家臥床病人其主要照顧者之壓力源、因應
行為與身心健康之探討。公共衛生。24(4)。219-233。
蕭惠文(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素燕(2008)。高齡志工之幸福感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
職進修碩士班。
賴鵬聖(2003)。家庭照顧者就業狀況與其照顧負荷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衛生
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龍祥燕(2008)。爸媽,我在這裡!照顧失智雙親心路歷程。台中:白象文
化。
謝秀芬(2006)。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謝玫芸(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外向性人格、角色壓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
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美香(2007)。國小兒童幸福感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1。
謝美娥(2001)成年子女與照顧失能老年父母之影響-一個量化的探討並以台北
市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2)。57-105。
藍采風〈2001〉。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
顏秀芳(2007)。幸福感的內涵及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61。
羅敏馨(2008)脊髓損傷者及其家庭照顧者之適應模式研究-從雙重ABC-X模式
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淑芬、黃秀梨、劉雪娥、姚開屏(2002)。燒傷病患主要照顧者生活品質及
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灣醫學。6(5)。625-636。
貳. 英文文獻
Argyle,M.(1987).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USA:Metheun &
Co.
Baron, L., Eisman, H., Scuello, M., Veyzer, A., Lieberman,
M. (2001). Stress resilience, Locus of control, and
religion in children of Holocaust victim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30(5).513-525.
Benzies, K., Mychasiuk, R.(2009). Fostering family r
esiliency: a review of the key protective factors.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14.103–114.
Berg-Weger, M ., Rubio, D, M. & Tebb, S, S .(2000). Living
with and caring for older family members: Issues related
to caregiver well-being.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33(2).47-62.
Bookwala, J. & Schulz, R.(2000).A comparison of primary
stressors, secondary stressor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between elderly caregiving husbands and wives: the
caregiver health effects study. Psychology and Aging.15
(4).607-616.
Connor, K ,M., Davidson, J,R.(2003).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
RISC).Depress Anxiety.18.76-82.
Cummins, R, A.(2005). Caregivers as manage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 homeostatic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18.335-344.
Diener, 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95(3).542-575.
Folke, C.(2006). Resilience: The emergence of a perspective
for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nalyse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6. 253–267.
Huang, C, Y., Sousa, V, D., Perng, S, J., Hwang, M,Y.,
Tsai, C, C., Huang, M, H. & Yao, S,Y.(2009).Stressor,
social suppor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general health
status of Taiwan caregivers of persons with stroke or
Alzheimer’s diseas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18.502-
511.
Kurdek, L. A.(1991).Correlates of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cohabiting gay and lesbian coupl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1.910-922.
Lewis , C,A ., Francis ,L, J. & Ziebertz, H-G.(2002).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the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4(2) .311-
220.
Lopez, Javier., Crespo , Maria & Zarit, Steven,H.
(2007).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of a 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 for informal caregivers of dependent older
adults. The Gerontologist.47(2).205-214.
Mcmahon, B, J.(2007). Resilience factors and processes:
No longer at risk. The Alber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53(2).127-142.
Noonan, A, E., Tennstedt, S,L.(1997).Meaning in caregiving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caregiver well-being. The
Gerontologist.37(6).785-794.
O’Leary, V. (1998) .Strength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individual and social thriving.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4, 425–446.
Pearlin, L, I. & Schooler, C.(1978).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March).2-
21.
Pearlin, L, I., Menaghan, E, G., Lieberman ,M,A. & Mullan,
J,T.(1981).The stress proc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2(4).337-356.
Pearlin, L,I., Mullan, J,T., Semple ,S,J.& Skaff, M,M.
(1990). Caregiving and the stress process: an overview of
concepts and their measures. Gerontologist. 30(5).580-
594.
Perrig-chiello, P. & Hutchison, S.(2010). Family
caregivers of elderly persons –A differential on
stressor, resources, and well-being. Geropsych.23(4) .195-
206.
Reivich, Karen. & Shatte, Andrew.(2002). The resilience
factor: 7 keys to finding your inner strength and
overcoming life's hurdles. Broadway, UK.
Roscoe, L, A., Corsentino, E., Watkins, S., McCall, M &
Sanchez-Ramos, J.(2009).Well-being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persons with late-stage Huntington’s Disease :
Lessons in stress and coping. Health Communication.
24.239-248.
Schoon, I.(2006) Risk and resilience : adaptations in
changing times. Cambridge,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