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涵云
論文名稱: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政治觀─以張愛玲作品為例
指導教授: 曲兆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多元、異質、陰性書寫、他者、文本、閨閣、陽性模擬、女性主體、壓抑、邊緣、情慾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43下載:2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女性主義作為一個流行的政治語彙,其中所予人的印象大都集中在女權主張、改革訴求或婦女運動的推行,而未曾考慮到兩性架構之間不平衡的基礎脈絡。在現階段的實踐裡,女性主義受到父系社會強勢運作的阻擾,似乎已然走向了某種極限或困境—亦即它如果不主動去發聲、製造新聞或挑起戰端,便不能保證女性議題得以持續發酵。這樣的手段固然具有相當的立即成效,但如長期加以使用,卻會使其越顯疲乏,甚至連女性自身都拒絕成為一個女性主義者。
    張愛玲在其作品中所展現的性別意識,極少展露如此外放或激烈的渴求,而是持續利用陰性書寫的潛在同化,給予認知架構上的推移,逐步排解父系體制的絕對霸權。此一方式不同於傳統女性學派,反而與後現代女性主義所主張的理論相互融合,故本文以張愛玲的作品為起始,試圖佐證後現代女性主義在性別政治上的訴求模式,並重新詮釋文本當中所隱含的政治連結,為女性主義的瓶頸提供另一途徑的省思。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0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00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009 第四節 章節安排 011 第五節 預期發現與限制 013 第二章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源流與理論紹述 017 第一節 「後現代」概念的崛起 017 第二節 精神分析學派與解構主義的影響 023 第三節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發展與論述內容 028 第三章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政治觀點與訴求 037 第一節 「父權體制」的解構 037 第二節 以柔克剛—「書寫」的潛藏力量 046 第三節 暗潮洶湧的無聲革命 053 第四章 張愛玲的女性主義思維探尋 059 第一節 矛盾交替的生長環境 059 第二節 「沉下去的中國」—政治時勢 070 第三節 後現代女性主義之必然 075 第五章 張愛玲作品的後現代女性主義政治取向 083 第一節 「陰性書寫」與「閨閣政治」 083 第二節 擊殺父權—女性主體的詭麗再現 094 第三節 筆鋒流轉的革命意識 119 第六章 結論 12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2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46 參考文獻 153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于治中(1989),〈正文、性別、意識形態〉,《中外文學》,第十八卷第一期,頁
    148~157。
    王光明(1996),〈談談華文世界的女性主義寫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三
    十七期,頁77~84。
    王志弘(1996),〈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地理學鍵結—重要文獻之評介〉,《國
    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八期,頁117~128。
    王國威、郭本禹(1997),《拉岡》,台北:生智。
    王逢振(1995),《女性主義》,台北:揚智。
    王晶譯,Perry Anderson著(1999),《後現代性的起源》,台北:聯經。
    王緋(1998),《女性與閱讀期待》,西安:陜西人民教育。
    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台北:遠流。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2000),〈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敘事學〉,《文學世紀》,第九期,頁53~58。
    (2003),〈張愛玲成了祖師爺爺〉,收於蘇偉貞編選,《張愛玲的世界〔續編〕》,台北:允晨。
    水晶(2000),《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
    尤傳莉譯,Dan Brown著(2004),《達文西密碼》,台北:時報。
    石計生(2001),〈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主義及其在當代社會
    的文化解釋探究〉,《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一期,頁1~42。
    史書美(2003),〈性別、種族、跨國視角〉,收於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

    甘陽(1989),〈自由的理念:「五四」傳統之闕失面—為「五四」七十周年而作〉,收於李澤厚、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
    白曉虹譯,Chris Weedon著(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
    北:桂冠。
    任一鳴(1997),《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
    任茹文、王艷(2002),《沉香屑裡的舊事—張愛玲傳》,台北:揚智。
    朱崇儀(1994),〈分裂的忠誠?書寫/再現?:記號學/女性主義?〉,《中外文
    學》,第二十三卷第二期,頁126~137。
    (1997),〈性別/生態/環保-從伊希迦黑的他者談起〉,《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七期,頁6~20。
    (2000),〈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文史學報》,第三十期,頁34~49。
    伍寶珠(2001),《從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台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台北:大安。
    李今(2004),《海派小說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李仕芬(1996),《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
    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Barry Smart著(1997),《後現代性》,台北:巨流。
    李克寰(2003),〈尼采思想之「力量」視角〉,《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第四十八卷第二期,頁119~133。
    李金梅譯,Luce Irigaray著(2005),《此性非一》,台北:桂冠。
    李幸錦(1998),〈論夏宇詩中的「陰性書寫」〉,《問學集》,第八期,頁1~19。
    李桂芳(1998),〈凋傷印痕、蒼涼流眄—從「敘述話語」論張愛玲小說世界的存有情境〉,《問學集》,第八期,頁20~49。
    李焯雄(2004),〈臨水自照的水仙〉,收於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
    李銀河(2003),《女性主義》,台北:五南。
    李奭學譯,Michael Payne著(1996),《閱讀理論》,台北:書林。
    宋文偉譯,Kate Millett著(2000),《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
    宋光宇譯,Abner Cohen著(1987),《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金楓。
    宋明煒(1996),《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台北:業強。
    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
    呂怡菁(2005),〈波浪、潮汐等海洋「線型空間」在現代女性詩作中的隱喻特徵—女性、島嶼的「邊緣」處境與「多元時間」觀照〉,《興大中文學報》,第十七期,頁449~178。
    呂政達譯,Gloria Steinem著(1996),《行動革命》,台北:時報。
    呂亞力(2003),《政治學》,台北:三民。
    何秀煌(1996),〈現代.現代性與現代化—語言、概念與意義〉,收於周英雄主編,《現代與多元:跨學科的思考》,台北:東大。
    何春蕤(1994),〈女性主義與「女性小說」〉,《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五期,頁
    7~11。
    辛金順(2004),〈文本、影像與女性符號的再複製—論張愛玲的小說電影〉,《中外文學》,第三十三卷第一期,頁41~59。
    吳秀瑾(2002),〈評「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南華哲學通訊》,第四期,頁24~34。
    吳宗蕙(1995),《女作家筆下的女性世界》,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吳庶任譯,Germaine Greer著(1994),《女太監》,台北:正中。
    Christina Hoff Sommers著(1995),《背叛女人的女人:誰篡奪了女性主義?》,台北:正中。
    阮美慧(1999),〈禁錮與出路—試論朱天新的三篇「女性」小說〉,收於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

    汪亞明(1997),〈後現代文學〉,收於鄭祥福、孟樊主編,《後現代學科與理論》,台北:生智。
    余斌(1997),《張愛玲傳》,台中:晨星。
    杜聲鋒(1997),《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杜麗燕(2002),《尼采-重估一切價值的哲學家》,台北:水星。
    周安邦(2005),〈以文化符號之觀點剖析「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主題思想與文化意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十一期,頁83~108。
    周芬伶(1997),〈張愛玲小說的女性敘述〉,收於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
    (1999),《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
    (2005),《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台北:麥田。
    周嘉辰(2003),《女人與政治》,台北:揚智。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
    林丹婭(2003),《當代中國女性文學史論》,廈門:廈門大學。
    林芳玫(1998),〈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收於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
    林幸謙(1997),〈重歸「荒涼」—張愛玲海葬與遺囑閱讀的隱喻〉,《明報月刊》,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頁84~88。
    (2000a),《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
    (2000b),《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台北:洪葉。
    (2001),〈蕭紅小說的妊娠母體和病體銘刻—女性敘述與怪誕現實主義書寫〉,《清華學報》,第三十一卷第三期,頁301~337。
    (2002),〈逆寫張愛玲與現代小說中女性自我的形構〉,收於劉紹銘、梁秉鈞、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林柏燕(1980),《文學探索》,台北:大林。

    林健群(2001),〈以女性主義評蕭麗紅「白水湖春夢」〉,《親民學報》,第五期,頁265~272。
    林麗珊(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
    邱泯科等譯,Earl Babbie著(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
    邱美虹等譯,Paul Thagard著(2003),《概念革命》,台北:洪葉。
    邱貴芬(1994),〈「失聲畫眉」—探討台灣女性小說壓抑的母親論述〉,《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五期,頁34~38。
    (2000),〈後殖民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邱綉雯(2005),〈從邊緣出走的女性敘事—林白中短篇小說文本分析〉,《清華中文學林》,第一期,頁215~240。
    孟悅、戴錦華(1993),《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
    南方朔(1995),〈從張愛玲談到漢奸論〉,《明報月刊》,第三十卷第十期,頁9~11。
    范伯群(1990),《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台北:國文天地。
    范情(2000),〈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紀欣(2000),《女人與政治:九○年代婦女參政運動》,台北:女書文化。
    洪漢鼎(1995),〈詮釋學和詮釋哲學的觀念〉,《哲學雜誌》,第十二期,頁130~144。
    洪鎌德(2000),〈後現代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人的解放〉,《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十八期,頁1~27。
    俞慧君(1987),《女性工作平等權》,台北:蔚理。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
    胡錦媛(1998),〈書寫自我—「譚郎的書信」中的書信形式〉,收於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
    胡覽乘(1983),〈張愛玲與左派〉,收於唐文標編,《張愛玲卷》,台北:遠景。
    唐文標編(1983),《張愛玲卷》,台北:遠景。
    唐文標(1993),《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
    唐荷(2003),《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
    唐維敏譯,Steven Connor著(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
    高全之(1998),《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
    高宣揚(1993),《佛洛伊德主義》,台北:遠流。
    (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孫秀蕙(2005),〈初探網路謠言中「女性」符號運作:以東森新聞台「網路追追追」為例〉,《廣告學研究》,頁1~29。
    耿德華(2004),〈抗戰時期的張愛玲小說〉,收於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
    莊子秀(2000),〈後現代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莊宜文(1999),〈張派小說的女性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十四期,頁164~187。
    莊明貞(1998),〈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四十八期,頁13~20。
    張小虹(1988),〈解構女人國〉,收於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灣篇〕》,台北:谷風。
    (1995),《性別越界》,台北:聯合文學。
    張子靜、季季(1993),《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文匯。
    張衍芸(2002),《春花秋葉—中國五四女作家》,北京:人民文學。
    張振軍(1996),《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張淑英(2003),〈最後的「自畫像」:愛欲、身體、國族〉,收於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

    張淑麗(1994),〈解構與建構之後:女性雜誌、女性主義與大眾文化研究〉,《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二期,頁110~125。
    (1998),〈「閨怨」美學的挑戰—當代台灣女性書寫的異/移位〉,《文訊別冊》,第一百四十九期,頁22~25。
    (1999),〈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中外文學》,第二十七卷第十期,頁10~29。
    張堂錡(2003),《現代小說概論》,台北:五南。
    張愛玲(2001a),《流言》,台北:皇冠。
    (2001b),《秧歌》,台北:皇冠。
    (2004a),《第一爐香》,台北:皇冠。
    (2004b),《張看》,台北:皇冠。
    (2004c),《半生緣》,台北:皇冠。
    (2004d),《對照記》,台北:皇冠。
    (2004e),《傾城之戀》,台北:皇冠。
    (2004f),《赤地之戀》,台北:皇冠。
    (2004g),《餘韻》,台北:皇冠。
    (2004h),《怨女》,台北:皇冠。
    (2004i),《惘然記》,台北:皇冠。
    張馨濤譯,Susan McClary著(2003),《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商周。
    陳引馳譯,Ann Rosalind Jones著(1995),〈銘刻女性:法國女性理論〉,收於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編,《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
    陳英偉(2000),《假設性後現代主義的虛實》,台北:文史哲。
    陳淑珍譯,Jo Anna Issak著(2000):《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女性主義與當代藝術》,台北:遠流。

    陳雅書(2003),〈何謂「女性主義書寫」?黃碧雲「烈女圖」文本分析〉,收於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雅湞(2003),〈牽娘的手入繡廳,別人言語不可聽—李昂「殺夫」中的性虐待、性歡愉與性壓抑〉,《當代》,第一百八十七期,頁112~141。
    陳鼓應(1989),《尼采新論》,台北:唐山。
    陳翠英(2000),〈閱讀才子佳人小說:性別觀點〉,《清華學報》,第三十卷第三期,頁329~373。
    陳潔詩譯,Toril Moi著(1995),《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
    北:駱駝。
    陳增穎(2005),〈從女性主義觀點看中國歷史上的婚姻家庭與性別〉,《諮商與輔導》,第二百三十三期,頁2~8。
    陳靜宜(2005),《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台北:文津。
    陳懷恩譯,Dave Robinson著(2002),《尼采與後現代主義》,台北:貓頭鷹。
    陳艷姜(1995),〈「金色筆記」中瘋狂的形式〉,《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頁40~55。
    郭玉雯(1984),〈張愛玲小說的女性〉,收於張健主編,《張愛玲的小說世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康來新(1998),〈知情更淫—小說史觀下的女性情慾閱讀〉,《文訊別冊》,第一百四十九期,頁33~36。
    梅家玲(1997),〈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之間: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風貌〉,收於性別/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台北:里仁。
    許詩屏(2004),〈克里斯多娃的女性主義思想及其對性別平等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高師)》,第12期,頁235~243。
    陶鐵柱譯,Simone de Beauvoir著(1999),《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彭仁郁譯,Julia Kristeva著(2003),《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
    黃丘隆譯,Emiue Durkheim著(1989),《自殺論》,台北:結構群。
    黃克武(2004),〈不褻不笑:明清諧謔世界中的身體與情欲〉,收於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
    黃東陽(1997),〈鬱鬱蒼蒼—張愛玲短篇小說「等」探析〉,《中國文化月刊》,第二百一十期,頁114~126。
    黃宗慧(1995),〈走出歇斯底里之後-試論以戀物癖建構女性主體之可能與困境〉,《歐美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一期,頁51~95。
    (2001),〈性、笑話、潛意識:從精神分析的觀點看淫穢笑話的愉悅/踰越性〉,《中外文學》,第三十卷第三期,頁205~155。
    黃逸民(1993),〈法國女性主義的貢獻與盲點〉,《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九期,頁4~16。
    黃儀冠(2004),〈鄉關何處—論「桑青與桃紅」的陰性書寫與離散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一期,頁269~302。
    黃曉紅譯,Helene Cixous著(1999),〈美杜莎的笑聲〉,收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
    傅佩榮、蔡耀明譯,John E. Smith著(1983):《目的與思想—實用主義的意義》,台北:黎明。
    費勇(2003),《美麗又蒼涼的手勢—張愛玲》,台北:雅書堂文化。
    馮祖貽(2004),《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
    舒群(1994),〈後現代主義不再是自由的守護神〉,《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二十四期,頁92~93。
    就遠譯,Issac D. Balbus著(1991),〈懲戒婦女:米謝.福柯及女性主義論述
    的權力〉,《女性人》,第五期,頁51~67。
    楊大春(1994),《解構理論》,台北:揚智。
    楊久穎譯,Elizabeth Wright著(2002),《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台北:貓頭鷹。
    楊日青等譯,Andrew Heywood著(2002),《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楊明敏譯,Paul-Laurent Assoun著(2002),佛洛伊德與女性,台北:遠流。
    Sigmud Freud著(2002),〈論女性性特質〉,《中外文學》,第三十
    一卷第七期,頁119~137。
    楊宗穎(2002),〈不安的顫抖—林燿德散文中的「焦慮書寫」〉,《國文天地》,第十八卷第五期,頁16~22。
    楊美惠(1988),《女性‧女性主義‧性革命》,台北:合志文化。
    楊韶剛譯,Sigmud Freud著(2004),《佛洛依德之性愛與文明》,台北:水星。
    趙彥寧(1998),〈新酷兒空間性:空間、身體、垃圾與發聲〉,《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十二期,頁90~108。
    趙雅博(1994),〈後現代主義的經緯(上)〉,《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一卷第十期,頁892~976。
    趙衛民(1994),〈尼采的權力意志哲學〉,《哲學雜誌》,第十期,頁62~88。
    劉乃慈(2004),《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劉自荃譯,Christopher Norris著(1995),《解構批評理論與應用》,台北:駱駝。
    劉泗翰譯,Rene Denfeld著(1997),《誰背叛了女性主義—年輕女性對舊女性主義的挑戰》,台北:智庫。
    劉亮雅(1998),〈女性主體、荒謬困境與女性書寫:成英姝的「公主徹夜未眠」〉,《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十期,頁257~275。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
    劉詠聰(1998),《德.才.色.權》,台北:麥田。
    劉毓秀(1997),〈文明的兩難:精神分析理論中的壓抑及其機制〉,《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一期,頁39~85。
    (2000),〈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台北:女書文化。
    (2002),〈後現代性產業的慾望機制,及其與後現代論述及後期資本主義
    的關聯〉,《中外文學》,第三十一卷第二期,頁39~67。
    劉靜貞、洪金珠譯,上野千鶴子著(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台北:時報。
    鄭至麗譯,Marilyn French著(1994),《對抗女人的戰爭》,台北:時報。
    鄭祥福(1995),《李歐塔》,台北:生智。
    (1999),《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
    鄭樹森(2004),〈張愛玲.賴雅.布萊希特〉,收於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
    台北:允晨。
    蔡秀枝(1993),〈克麗絲特娃對母子關係中「陰性」空間的看法〉,《中外文學》,
    第二十一卷第九期,頁35~43。
    蔡美麗(1997),〈從資本主義的文化特質談「情慾解放」的雙面性〉,《當代》,
    第一百二十四期,頁62~91。
    蔡珮(2005),〈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二期,頁133~170。
    蔡振興(1993),〈法國女性主義-伊莉佳萊論他者〉,《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
    第九期,頁47~61。
    蔡登山(2003),《傳奇未完:張愛玲》,台北:天下遠見。
    蔡源煌(1994),《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
    蔡錚雲(2000),《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台灣書店。
    盧正珩(1994),《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
    鍾正道(1998),〈試析張愛玲散文中的女性意識〉,《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五期,頁97~111。
    謝瑤玲譯,Betty Friedan著(2000),《第二階段:兩性的試煉‧解放‧真平
    等》,台北:新自然主義。

    蕭義玲(2004),〈慾望、流言與敘述—從「殺夫」到「自傳的小說」〉,《興大中文學報》,第十六期,頁131~151。
    蕭嫣嫣(1993),〈論法國女性主義的文化空間〉,《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九期,頁22~33。
    (1996),〈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十一期,頁56~68。
    韓繼成(2004),〈從後現代主義及女性主義的哲學發展談女性主義教育學及課程
    觀〉,《教育研究(高師)》,第十二期,頁115~124。
    簡月娟(2001),〈後現代主義與後設小說的關係〉,《空大學訊》,第二百七十期,
    頁28~30。
    簡瑛瑛(1998),《何處是女兒家》,台北:聯合文學。
    羅婷(2002),《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
    蘇子中(2003),〈黃壁紙的魅影與黑煙囪的清掃:「醫學/文學」的「歇斯底里」
    想像—從「休息治療」和「談話治療」談起〉,《中外文學》,第三十一卷第十
    期,頁110~148。
    蘇偉貞(2002),《孤島張愛玲》,台北:三民。
    顧燕翎(1997),〈台灣婦運組織中性慾政治之轉變—受害客體抑或情慾主體〉,
    《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一期,頁87~118。
    (2000),〈導言〉,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文化。
    【英文部份】
    Alexander, Jeffrey C. & Steven Seidman eds.(1990), Culture and Society : Contemporary Debat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vesson, Mats(2002), Postmodernism and Social Research. Phildelphia, Pa.:Open University.
    Botwinick, Aryeh(1993), Postmodernism and Democratic Theory.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ryson, Valerie(2003), 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Conley, Verena Andermatt(1992), Helene Cixous. 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Gurewich, J.F. & S. Fairfield eds.(1999), What does a woman want?. New York:Other Press.
    Irigaray, Luce, translated by Heidi Bostic and Stephen Pluhacek(2002), The way of love. London:Continuum.
    Jameson, Fredric(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Verso.
    LechteJohn Lechte,(1990), Julia Kristeva. New York:Routledge.
    Readings, Bill & Bennet Schaber eds.(1993), Postmodernism Across the Ages. Syracuse, 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Whitford, Margaret(1991), Luce Irigaray : Philosophy in the Feminine. New York:Routledge.
    Wood, David & Robert Bernasconi eds.(1988), Derrida and Difference.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