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涵云 |
---|---|
論文名稱: |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政治觀─以張愛玲作品為例 |
指導教授: | 曲兆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1 |
中文關鍵詞: | 多元、異質、陰性書寫、他者、文本、閨閣、陽性模擬、 、女性主體、壓抑、邊緣、情慾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91 下載:2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女性主義作為一個流行的政治語彙,其中所予人的印象大都集中在女權主張、改革訴求或婦女運動的推行,而未曾考慮到兩性架構之間不平衡的基礎脈絡。在現階段的實踐裡,女性主義受到父系社會強勢運作的阻擾,似乎已然走向了某種極限或困境—亦即它如果不主動去發聲、製造新聞或挑起戰端,便不能保證女性議題得以持續發酵。這樣的手段固然具有相當的立即成效,但如長期加以使用,卻會使其越顯疲乏,甚至連女性自身都拒絕成為一個女性主義者。
張愛玲在其作品中所展現的性別意識,極少展露如此外放或激烈的渴求,而是持續利用陰性書寫的潛在同化,給予認知架構上的推移,逐步排解父系體制的絕對霸權。此一方式不同於傳統女性學派,反而與後現代女性主義所主張的理論相互融合,故本文以張愛玲的作品為起始,試圖佐證後現代女性主義在性別政治上的訴求模式,並重新詮釋文本當中所隱含的政治連結,為女性主義的瓶頸提供另一途徑的省思。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于治中(1989),〈正文、性別、意識形態〉,《中外文學》,第十八卷第一期,頁
148~157。
王光明(1996),〈談談華文世界的女性主義寫作〉,《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三
十七期,頁77~84。
王志弘(1996),〈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地理學鍵結—重要文獻之評介〉,《國
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八期,頁117~128。
王國威、郭本禹(1997),《拉岡》,台北:生智。
王逢振(1995),《女性主義》,台北:揚智。
王晶譯,Perry Anderson著(1999),《後現代性的起源》,台北:聯經。
王緋(1998),《女性與閱讀期待》,西安:陜西人民教育。
王德威(1988),《眾聲喧嘩》,台北:遠流。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2000),〈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敘事學〉,《文學世紀》,第九期,頁53~58。
(2003),〈張愛玲成了祖師爺爺〉,收於蘇偉貞編選,《張愛玲的世界〔續編〕》,台北:允晨。
水晶(2000),《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
尤傳莉譯,Dan Brown著(2004),《達文西密碼》,台北:時報。
石計生(2001),〈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主義及其在當代社會
的文化解釋探究〉,《東吳社會學報》,第十一期,頁1~42。
史書美(2003),〈性別、種族、跨國視角〉,收於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
甘陽(1989),〈自由的理念:「五四」傳統之闕失面—為「五四」七十周年而作〉,收於李澤厚、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
白曉虹譯,Chris Weedon著(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台
北:桂冠。
任一鳴(1997),《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
任茹文、王艷(2002),《沉香屑裡的舊事—張愛玲傳》,台北:揚智。
朱崇儀(1994),〈分裂的忠誠?書寫/再現?:記號學/女性主義?〉,《中外文
學》,第二十三卷第二期,頁126~137。
(1997),〈性別/生態/環保-從伊希迦黑的他者談起〉,《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七期,頁6~20。
(2000),〈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文史學報》,第三十期,頁34~49。
伍寶珠(2001),《從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台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台北:大安。
李今(2004),《海派小說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李仕芬(1996),《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
李衣雲、林文凱、郭玉群譯,Barry Smart著(1997),《後現代性》,台北:巨流。
李克寰(2003),〈尼采思想之「力量」視角〉,《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第四十八卷第二期,頁119~133。
李金梅譯,Luce Irigaray著(2005),《此性非一》,台北:桂冠。
李幸錦(1998),〈論夏宇詩中的「陰性書寫」〉,《問學集》,第八期,頁1~19。
李桂芳(1998),〈凋傷印痕、蒼涼流眄—從「敘述話語」論張愛玲小說世界的存有情境〉,《問學集》,第八期,頁20~49。
李焯雄(2004),〈臨水自照的水仙〉,收於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
李銀河(2003),《女性主義》,台北:五南。
李奭學譯,Michael Payne著(1996),《閱讀理論》,台北:書林。
宋文偉譯,Kate Millett著(2000),《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
宋光宇譯,Abner Cohen著(1987),《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台北:金楓。
宋明煒(1996),《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台北:業強。
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
呂怡菁(2005),〈波浪、潮汐等海洋「線型空間」在現代女性詩作中的隱喻特徵—女性、島嶼的「邊緣」處境與「多元時間」觀照〉,《興大中文學報》,第十七期,頁449~178。
呂政達譯,Gloria Steinem著(1996),《行動革命》,台北:時報。
呂亞力(2003),《政治學》,台北:三民。
何秀煌(1996),〈現代.現代性與現代化—語言、概念與意義〉,收於周英雄主編,《現代與多元:跨學科的思考》,台北:東大。
何春蕤(1994),〈女性主義與「女性小說」〉,《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五期,頁
7~11。
辛金順(2004),〈文本、影像與女性符號的再複製—論張愛玲的小說電影〉,《中外文學》,第三十三卷第一期,頁41~59。
吳秀瑾(2002),〈評「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南華哲學通訊》,第四期,頁24~34。
吳宗蕙(1995),《女作家筆下的女性世界》,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吳庶任譯,Germaine Greer著(1994),《女太監》,台北:正中。
Christina Hoff Sommers著(1995),《背叛女人的女人:誰篡奪了女性主義?》,台北:正中。
阮美慧(1999),〈禁錮與出路—試論朱天新的三篇「女性」小說〉,收於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
汪亞明(1997),〈後現代文學〉,收於鄭祥福、孟樊主編,《後現代學科與理論》,台北:生智。
余斌(1997),《張愛玲傳》,台中:晨星。
杜聲鋒(1997),《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杜麗燕(2002),《尼采-重估一切價值的哲學家》,台北:水星。
周安邦(2005),〈以文化符號之觀點剖析「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主題思想與文化意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十一期,頁83~108。
周芬伶(1997),〈張愛玲小說的女性敘述〉,收於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
(1999),《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
(2005),《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台北:麥田。
周嘉辰(2003),《女人與政治》,台北:揚智。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
林丹婭(2003),《當代中國女性文學史論》,廈門:廈門大學。
林芳玫(1998),〈觀眾研究初探—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收於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
林幸謙(1997),〈重歸「荒涼」—張愛玲海葬與遺囑閱讀的隱喻〉,《明報月刊》,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頁84~88。
(2000a),《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
(2000b),《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台北:洪葉。
(2001),〈蕭紅小說的妊娠母體和病體銘刻—女性敘述與怪誕現實主義書寫〉,《清華學報》,第三十一卷第三期,頁301~337。
(2002),〈逆寫張愛玲與現代小說中女性自我的形構〉,收於劉紹銘、梁秉鈞、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林柏燕(1980),《文學探索》,台北:大林。
林健群(2001),〈以女性主義評蕭麗紅「白水湖春夢」〉,《親民學報》,第五期,頁265~272。
林麗珊(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
邱泯科等譯,Earl Babbie著(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
邱美虹等譯,Paul Thagard著(2003),《概念革命》,台北:洪葉。
邱貴芬(1994),〈「失聲畫眉」—探討台灣女性小說壓抑的母親論述〉,《台灣文藝》,新生版第五期,頁34~38。
(2000),〈後殖民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邱綉雯(2005),〈從邊緣出走的女性敘事—林白中短篇小說文本分析〉,《清華中文學林》,第一期,頁215~240。
孟悅、戴錦華(1993),《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
南方朔(1995),〈從張愛玲談到漢奸論〉,《明報月刊》,第三十卷第十期,頁9~11。
范伯群(1990),《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台北:國文天地。
范情(2000),〈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紀欣(2000),《女人與政治:九○年代婦女參政運動》,台北:女書文化。
洪漢鼎(1995),〈詮釋學和詮釋哲學的觀念〉,《哲學雜誌》,第十二期,頁130~144。
洪鎌德(2000),〈後現代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人的解放〉,《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十八期,頁1~27。
俞慧君(1987),《女性工作平等權》,台北:蔚理。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
胡錦媛(1998),〈書寫自我—「譚郎的書信」中的書信形式〉,收於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
胡覽乘(1983),〈張愛玲與左派〉,收於唐文標編,《張愛玲卷》,台北:遠景。
唐文標編(1983),《張愛玲卷》,台北:遠景。
唐文標(1993),《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
唐荷(2003),《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揚智。
唐維敏譯,Steven Connor著(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
高全之(1998),《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
高宣揚(1993),《佛洛伊德主義》,台北:遠流。
(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孫秀蕙(2005),〈初探網路謠言中「女性」符號運作:以東森新聞台「網路追追追」為例〉,《廣告學研究》,頁1~29。
耿德華(2004),〈抗戰時期的張愛玲小說〉,收於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
莊子秀(2000),〈後現代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
莊宜文(1999),〈張派小說的女性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十四期,頁164~187。
莊明貞(1998),〈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四十八期,頁13~20。
張小虹(1988),〈解構女人國〉,收於子宛玉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台灣篇〕》,台北:谷風。
(1995),《性別越界》,台北:聯合文學。
張子靜、季季(1993),《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文匯。
張衍芸(2002),《春花秋葉—中國五四女作家》,北京:人民文學。
張振軍(1996),《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張淑英(2003),〈最後的「自畫像」:愛欲、身體、國族〉,收於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
張淑麗(1994),〈解構與建構之後:女性雜誌、女性主義與大眾文化研究〉,《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二期,頁110~125。
(1998),〈「閨怨」美學的挑戰—當代台灣女性書寫的異/移位〉,《文訊別冊》,第一百四十九期,頁22~25。
(1999),〈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中外文學》,第二十七卷第十期,頁10~29。
張堂錡(2003),《現代小說概論》,台北:五南。
張愛玲(2001a),《流言》,台北:皇冠。
(2001b),《秧歌》,台北:皇冠。
(2004a),《第一爐香》,台北:皇冠。
(2004b),《張看》,台北:皇冠。
(2004c),《半生緣》,台北:皇冠。
(2004d),《對照記》,台北:皇冠。
(2004e),《傾城之戀》,台北:皇冠。
(2004f),《赤地之戀》,台北:皇冠。
(2004g),《餘韻》,台北:皇冠。
(2004h),《怨女》,台北:皇冠。
(2004i),《惘然記》,台北:皇冠。
張馨濤譯,Susan McClary著(2003),《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商周。
陳引馳譯,Ann Rosalind Jones著(1995),〈銘刻女性:法國女性理論〉,收於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編,《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台北:駱駝。
陳英偉(2000),《假設性後現代主義的虛實》,台北:文史哲。
陳淑珍譯,Jo Anna Issak著(2000):《女性笑聲的革命性力量—女性主義與當代藝術》,台北:遠流。
陳雅書(2003),〈何謂「女性主義書寫」?黃碧雲「烈女圖」文本分析〉,收於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雅湞(2003),〈牽娘的手入繡廳,別人言語不可聽—李昂「殺夫」中的性虐待、性歡愉與性壓抑〉,《當代》,第一百八十七期,頁112~141。
陳鼓應(1989),《尼采新論》,台北:唐山。
陳翠英(2000),〈閱讀才子佳人小說:性別觀點〉,《清華學報》,第三十卷第三期,頁329~373。
陳潔詩譯,Toril Moi著(1995),《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
北:駱駝。
陳增穎(2005),〈從女性主義觀點看中國歷史上的婚姻家庭與性別〉,《諮商與輔導》,第二百三十三期,頁2~8。
陳靜宜(2005),《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台北:文津。
陳懷恩譯,Dave Robinson著(2002),《尼采與後現代主義》,台北:貓頭鷹。
陳艷姜(1995),〈「金色筆記」中瘋狂的形式〉,《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一期,頁40~55。
郭玉雯(1984),〈張愛玲小說的女性〉,收於張健主編,《張愛玲的小說世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康來新(1998),〈知情更淫—小說史觀下的女性情慾閱讀〉,《文訊別冊》,第一百四十九期,頁33~36。
梅家玲(1997),〈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之間: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風貌〉,收於性別/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台北:里仁。
許詩屏(2004),〈克里斯多娃的女性主義思想及其對性別平等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高師)》,第12期,頁235~243。
陶鐵柱譯,Simone de Beauvoir著(1999),《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彭仁郁譯,Julia Kristeva著(2003),《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
黃丘隆譯,Emiue Durkheim著(1989),《自殺論》,台北:結構群。
黃克武(2004),〈不褻不笑:明清諧謔世界中的身體與情欲〉,收於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台北:麥田。
黃東陽(1997),〈鬱鬱蒼蒼—張愛玲短篇小說「等」探析〉,《中國文化月刊》,第二百一十期,頁114~126。
黃宗慧(1995),〈走出歇斯底里之後-試論以戀物癖建構女性主體之可能與困境〉,《歐美研究》,第三十五卷第一期,頁51~95。
(2001),〈性、笑話、潛意識:從精神分析的觀點看淫穢笑話的愉悅/踰越性〉,《中外文學》,第三十卷第三期,頁205~155。
黃逸民(1993),〈法國女性主義的貢獻與盲點〉,《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九期,頁4~16。
黃儀冠(2004),〈鄉關何處—論「桑青與桃紅」的陰性書寫與離散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一期,頁269~302。
黃曉紅譯,Helene Cixous著(1999),〈美杜莎的笑聲〉,收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
傅佩榮、蔡耀明譯,John E. Smith著(1983):《目的與思想—實用主義的意義》,台北:黎明。
費勇(2003),《美麗又蒼涼的手勢—張愛玲》,台北:雅書堂文化。
馮祖貽(2004),《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
舒群(1994),〈後現代主義不再是自由的守護神〉,《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二十四期,頁92~93。
就遠譯,Issac D. Balbus著(1991),〈懲戒婦女:米謝.福柯及女性主義論述
的權力〉,《女性人》,第五期,頁51~67。
楊大春(1994),《解構理論》,台北:揚智。
楊久穎譯,Elizabeth Wright著(2002),《拉岡與後女性主義》,台北:貓頭鷹。
楊日青等譯,Andrew Heywood著(2002),《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楊明敏譯,Paul-Laurent Assoun著(2002),佛洛伊德與女性,台北:遠流。
Sigmud Freud著(2002),〈論女性性特質〉,《中外文學》,第三十
一卷第七期,頁119~137。
楊宗穎(2002),〈不安的顫抖—林燿德散文中的「焦慮書寫」〉,《國文天地》,第十八卷第五期,頁16~22。
楊美惠(1988),《女性‧女性主義‧性革命》,台北:合志文化。
楊韶剛譯,Sigmud Freud著(2004),《佛洛依德之性愛與文明》,台北:水星。
趙彥寧(1998),〈新酷兒空間性:空間、身體、垃圾與發聲〉,《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十二期,頁90~108。
趙雅博(1994),〈後現代主義的經緯(上)〉,《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一卷第十期,頁892~976。
趙衛民(1994),〈尼采的權力意志哲學〉,《哲學雜誌》,第十期,頁62~88。
劉乃慈(2004),《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劉自荃譯,Christopher Norris著(1995),《解構批評理論與應用》,台北:駱駝。
劉泗翰譯,Rene Denfeld著(1997),《誰背叛了女性主義—年輕女性對舊女性主義的挑戰》,台北:智庫。
劉亮雅(1998),〈女性主體、荒謬困境與女性書寫:成英姝的「公主徹夜未眠」〉,《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十期,頁257~275。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
劉詠聰(1998),《德.才.色.權》,台北:麥田。
劉毓秀(1997),〈文明的兩難:精神分析理論中的壓抑及其機制〉,《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一期,頁39~85。
(2000),〈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台北:女書文化。
(2002),〈後現代性產業的慾望機制,及其與後現代論述及後期資本主義
的關聯〉,《中外文學》,第三十一卷第二期,頁39~67。
劉靜貞、洪金珠譯,上野千鶴子著(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台北:時報。
鄭至麗譯,Marilyn French著(1994),《對抗女人的戰爭》,台北:時報。
鄭祥福(1995),《李歐塔》,台北:生智。
(1999),《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
鄭樹森(2004),〈張愛玲.賴雅.布萊希特〉,收於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
台北:允晨。
蔡秀枝(1993),〈克麗絲特娃對母子關係中「陰性」空間的看法〉,《中外文學》,
第二十一卷第九期,頁35~43。
蔡美麗(1997),〈從資本主義的文化特質談「情慾解放」的雙面性〉,《當代》,
第一百二十四期,頁62~91。
蔡珮(2005),〈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
第八十二期,頁133~170。
蔡振興(1993),〈法國女性主義-伊莉佳萊論他者〉,《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
第九期,頁47~61。
蔡登山(2003),《傳奇未完:張愛玲》,台北:天下遠見。
蔡源煌(1994),《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
蔡錚雲(2000),《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台灣書店。
盧正珩(1994),《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
鍾正道(1998),〈試析張愛玲散文中的女性意識〉,《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五期,頁97~111。
謝瑤玲譯,Betty Friedan著(2000),《第二階段:兩性的試煉‧解放‧真平
等》,台北:新自然主義。
蕭義玲(2004),〈慾望、流言與敘述—從「殺夫」到「自傳的小說」〉,《興大中文學報》,第十六期,頁131~151。
蕭嫣嫣(1993),〈論法國女性主義的文化空間〉,《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九期,頁22~33。
(1996),〈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十一期,頁56~68。
韓繼成(2004),〈從後現代主義及女性主義的哲學發展談女性主義教育學及課程
觀〉,《教育研究(高師)》,第十二期,頁115~124。
簡月娟(2001),〈後現代主義與後設小說的關係〉,《空大學訊》,第二百七十期,
頁28~30。
簡瑛瑛(1998),《何處是女兒家》,台北:聯合文學。
羅婷(2002),《克里斯多娃》,台北:生智。
蘇子中(2003),〈黃壁紙的魅影與黑煙囪的清掃:「醫學/文學」的「歇斯底里」
想像—從「休息治療」和「談話治療」談起〉,《中外文學》,第三十一卷第十
期,頁110~148。
蘇偉貞(2002),《孤島張愛玲》,台北:三民。
顧燕翎(1997),〈台灣婦運組織中性慾政治之轉變—受害客體抑或情慾主體〉,
《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一期,頁87~118。
(2000),〈導言〉,收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文化。
【英文部份】
Alexander, Jeffrey C. & Steven Seidman eds.(1990), Culture and Society : Contemporary Debat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vesson, Mats(2002), Postmodernism and Social Research. Phildelphia, Pa.:Open University.
Botwinick, Aryeh(1993), Postmodernism and Democratic Theory.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ryson, Valerie(2003), Feminist Politic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Conley, Verena Andermatt(1992), Helene Cixous. 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Gurewich, J.F. & S. Fairfield eds.(1999), What does a woman want?. New York:Other Press.
Irigaray, Luce, translated by Heidi Bostic and Stephen Pluhacek(2002), The way of love. London:Continuum.
Jameson, Fredric(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London:Verso.
LechteJohn Lechte,(1990), Julia Kristeva. New York:Routledge.
Readings, Bill & Bennet Schaber eds.(1993), Postmodernism Across the Ages. Syracuse, 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Whitford, Margaret(1991), Luce Irigaray : Philosophy in the Feminine. New York:Routledge.
Wood, David & Robert Bernasconi eds.(1988), Derrida and Difference. Evanston, 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