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爰南
Chen, Yuan-Nan
論文名稱: 農民的抉擇—人工或機械(1970–2021)
Torn Between Manpower and Mechanic: The Farmer's Dilemma of Yunlin Plain Area(1970-2021)
指導教授: 張素玢
Chang, Su-Bing
口試委員: 陳鴻圖
Chen, Hung-Tu
林聖欽
Lin, Shen-Chin
張素玢
Chang, Su-Bing
口試日期: 2023/07/2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雲林縣農業機械化農村社會勞力密集代耕制度
英文關鍵詞: Yulin County,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ural Development, Labor-intensive Crops, Custom Harvesting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口述歷史研究田野調查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7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4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1970年代政府推行的農業機械化政策切入,探討影響農民作物選擇的主要因素。雲林縣作為農業大縣,農戶人口比例不僅為全臺最高,也是稻米、蔬菜、玉米、甘藷等作物的重要產區。在農業機械化政策的推動下,作物生產方式、農民就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發展都發生變革。
      耕耘機的普及和地下水開發計畫的展開,使雲林縣的農業發展出現明顯變化。過去因缺乏水源只能種植旱作的區域,隨著地下水使用技術的成熟,得以從事第一期稻作的種植,同時也帶動了蔬菜產業的快速成長。蔬菜產業機械化程度低,農民選擇付出大量勞力成本種植的主要原因在於其經濟收益較高,但日益高漲的工資卻又吞蝕掉他們的實際所得。
      若農民從事機械化耕種,既可解決缺工勞力不足的狀況,又可面對人力老化的問題,加上政府的農業機械化政策推廣代耕制度,讓擁有農業機械的農民可以透過代耕降低農業機械的購買成本,工作收入不再受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影響。但機械化程度最高的稻作,利潤卻最低,加上日益增高的農業機械成本,因此農民不斷面臨從事勞力密集或機械化耕種的困境。農民們根據自身的年齡、經營規模、政府政策等不同因素,做出自己的選擇。
      在種種因素的限制下,臺灣的農業機械化對農民的經營影響並非全面樂觀。然而近年來青年的返鄉也為傳統的農村社會發展帶來新契機,包括勞力密集作物的機械化作業突破、農作物生產與銷售方式的創新,為臺灣農業帶來多元和永續的發展方向。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crop choices by starting with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olicy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in the 1970s. Yunlin County, as a prominent agricultural county, not only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in Taiwan but also serves as a significant production area for crops such as rice, vegetables, corn, and sweet potatoes.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olicy, changes have occurred in crop production methods, farmer employment structures,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liferation of plowing machinery and the initiation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 projects have brought about discernible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Yunlin County. Regions that were previously restricted to rain-fed crops due to water scarcity have now engag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phase rice crops with the maturation of underground water usage techniques. This, in turn, has propelled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Despite the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mechanization in the vegetable industry, the primary reason farmers choose labor-intensive cultivation is its higher economic returns. However, the escalating wage rates have gradually eroded their actual income.

    By adopting mechanized farming, farmers can address the scarcity of manual labor and the aging workforce. Furthermore, the government's promotion of mechanized agriculture through contracted farming systems allows farmers with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o lower their equipment acquisition costs, shielding their income from the volat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prices. Nevertheless, while rice cultivation attains the highest level of mechanization, its profits are comparatively low. Coupled with the rising cost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farmers are continuously confronted with the dilemma of labor-intensive or mechanized cultivation. Farmers make their choices based on factors like age, operational scale,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n Taiwanese farmers' operations is not uniformly optimistic.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return of young people to rural area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rural society. This includes breakthroughs in the mechanization of labor-intensive crops and innovation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ales methods, paving the way for diverse and sustainable directions for Taiwan's agricul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雲林地區的農業環境變遷 9 第一節 清治時期 9 第二節 日治時期 10 第三節 戰後的變遷 20 第三章 農業機械化的推行 26 第一節 推行農業機械化的原因 26 第二節 政策的推行 37 第三節 機械化作物—水稻 44 第四章 勞力密集作物的生產—蔬菜 51 第一節 雲林地區蔬菜栽培的成長 51 第二節 蔬菜栽培機械化的困頓 60 第三節 利潤的追求:勞力密集作物大蒜 67 第五章 農民的抉擇 80 第一節 勞力密集或機械耕作 80 第二節 從傳統到新創農業 94 第六章 結論 102 參考文獻 104

    一、史料
    《中央日報》
    《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計》
    《中華民國臺灣人口統計》
    《公論報》
    《日本地理大系.臺灣篇》
    《日糖最近二十五年史》
    《民報》
    《自由時報》
    《昭和二十年臺灣統治概要》
    《昭和十九年事業要覽》
    《昭和十四年事業要覽》
    《商工日報》
    《雲林縣統計要覽》
    《農林漁牧業普查報告》
    《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
    《農復會特刊》
    《農復會叢刊》
    《農業統計年報》
    《農業統計要覽》
    《農業普查報告書》
    《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
    《臺南州第二十三統計書》
    《臺南州統計書》
    《臺南州觀光案內》
    《臺灣の山林》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報》
    《臺灣民聲日報》
    《臺灣保安林施業法》
    《臺灣保安林調查報告(特ニ飛砂防備林ニ就テ)》
    《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
    《臺灣省議會公報》
    《臺灣新生報》
    《臺灣新報》
    《臺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
    《臺灣農業年報》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
    《聯合報》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三回事業報告》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第四回事業報告》
    《豐年》
    二、專書
    Bernard Gallin,1979《小龍村:蛻變中的臺灣農村》。臺北:聯經。
    毛育剛主編,1994《臺灣農業發展論文集》。臺北:聯經。
    行政院農委會,2005《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二)》。臺北:行政院農委會。
    林學詩、陳信言編,2012《101年試驗研究推廣成果暨農業機械發展研討會專刊》。臺東:行政院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吳田泉,1993《臺灣農業史》。臺北:自立晚報。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1998《臺灣連翹》。臺北:前衛。
    李文德,1981《臺灣農業發展與農業機械化之研究》。臺北:成文。
    林崇熙,1997《雲林縣發展史》。雲林:雲林縣政府。
    林金池等,1993《臺灣蔬菜產業演進四十年專集》。臺中:臺灣省農業試驗所1993。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程瑩,2018《滿倉:1980年一個臺灣農村的掠影》。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程大學,2000《西螺鎮志》。雲林:西螺鎮公所。
    張金元等主編,2019《農業省工機械化研發應用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張素玢,2014《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臺北:衛城。
    張素玢,2015《西螺鎮志》。雲林:雲林縣西螺鎮公所。
    張彩泉總編輯,1999《臺灣稻作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許雪姬,2020《田庄人的故事(一)》。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劉曜華,2006《四湖鄉志》。雲林:雲林縣四湖鄉公所。
    廖淑玲,2004《二崙來去》。雲林:雲林縣文化局。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臺北:南天。
    陳鴻圖,2009《臺灣水利史》。臺北:五南。
    陳武雄,2004《跨越農業分水嶺》。臺北:中國生產力。
    陳誠,1961《臺灣土地改革紀要》。臺北:中華。
    陳文福,2005《臺灣的地下水》。臺北:遠足文化。
    陳希煌,1988《臺灣農業經濟問題之探源》。臺南:稻香。
    陳銘福,1981《臺灣農業機械化與農村經濟建設之研究》。臺北:成文。
    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黃仁姿,2020《田庄人的故事(二)》。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黃俊傑,2006《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裕益總編輯,2013《臺灣農業機械發展史》。臺北: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
    施添福,1999《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施添福,2002《臺灣地名辭書卷9 雲林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葉淑貞,2014《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馮丁樹,1987《小農制之農業機械化》。臺北市 : 徐氏。
    顧雅文,2021《田庄人的故事((三)》。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農業機械發展史》編輯委員會,2013《臺灣農業機械發展史》。臺北: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雲林縣鄉土史料》。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蔗作農機發展史編輯小組,2021《臺灣蔗作農機發展史編輯小組》。臺北:財團法人臺灣糖業協會。
    三、期刊論文
    王文裕,2011〈《豐年》雜誌與臺灣戰後初期的農業推廣(1951-1954)〉,《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30,頁1-22。
    王乃雯,2021〈稻作之道:臺灣稻作農村近30年的轉型歷程〉,《思與言》59:2,頁265-307。
    王明茂、謝俊夫,1999〈蕹菜收穫機之研究開發〉,《農業機械學刊》8:4,頁20-33。
    王志瑋、鍾瑞永,2021〈大蒜種植機械化簡介〉,《臺南區農業專訊》116,頁20-22。
    石郁琴,2017〈雲嘉南地區水稻及硬質玉米大專業農經營規模及效益之研究〉,《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69,頁73-93。
    吳惠林,1995〈臺灣地區勞力短缺問題研究〉,收錄於劉克智主編《臺灣人力資源論文集》(臺北:聯經,1995),頁243-304。
    吳功顯,1978〈臺灣海埔地開發之經濟評估〉,《農業經濟》23,頁1-66。
    柯志明、翁仕杰,1991〈臺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2,頁107-150。
    柯志明、劉志偉,2002〈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臺灣史研究》,9:1,頁107-180。
    周茂春,2021〈臺灣推行農地重劃事業之探討〉,《土地問題研究季刊》20:2,頁123-128。
    林玉茹,2002〈國策會社的邊區開發機制──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系統〉,《臺灣史研究》9:1,頁1-54。
    邱銀珍、黃柏昇,2020〈電動葉菜散裝收穫機之開發〉,《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87,頁55-66。
    李郁淳、戴肇鋒,2016〈雲嘉南農村社區人力活化運用之分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68,頁89-113。
    李昭考,1986〈農業機械使用方法-代耕的經濟分析〉,《經濟研究》26,頁109-154。
    薛玲,2000〈我國加入WTO蒜頭產業因應策略之研究〉,《臺銀季刊》51:1,頁45-48。
    陳凱雯,2012〈殖產調查與殖產興業〉,《臺灣學通訊》68,頁8。
    陳國川,2000〈日治時代雲林官有原野的土地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33,頁1-51。
    陳國川,2001〈清代雲林地區農業墾殖的環境問題〉,《臺灣文獻》51,頁495-538。
    陳鴻圖,2020〈嘉南大圳與臺灣農業百年變遷〉,《臺灣學通訊》118,頁8-10。
    許聖章,2009〈臺灣農家人力資本對農家所得之影響分析〉,《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9,頁103-128。
    許雪姬,2003〈近年來臺灣口述史的評估與反省〉,《近代中國》,149,頁38-45。
    黃應貴,1979〈農業機械化—一個臺灣中部農村的人類學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6,頁31-78。
    黃文榮,2016〈《臺灣日日新報》中的糖廠經營與地方社會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臺灣工場為例(1906–1936)〉,《雲林文獻》57,頁127-165。
    薛化元,2014〈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經濟發展解釋架構的一個考察:以「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為中心(1895–1945)〉,《臺灣風物》64:4,頁71-110。
    彭添松,1974〈廿年來農業機械之發展〉,《農業工程學報》20,頁49-57。
    董建宏,2012〈站在臺灣農業發展的十字口:1970年代臺灣農業政策轉變對農地與農業、農村發展之衝擊〉,《跨界:大學與社會參與》2,頁56-76。
    梁國樹,1995〈分散型工業化與臺灣農村就業結構之轉變〉,《臺灣人力資源論文集》,頁189-211。
    蔡淑玲,1986〈職業地位結構──臺灣地區的變遷研究〉,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99-351。
    劉翠溶,1991〈80 年來臺灣的都市發展〉,《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頁528-572。
    鍾瑞永,2014〈用電話種水稻—農機代耕〉,《科學發展》,496,頁6-9。
    鄭義雄,1980〈代耕對農業機械化之重要性〉,《臺灣農業》16:2,頁19-26。
    鄭義雄,1980〈臺灣農業機械化推行工作之檢討與展望〉,《臺灣農業》16:3,頁14-22。
    黃紹恆,1996〈從對糖業之投資看日俄戰爭前後臺灣人資本的動向〉,《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頁83-146。
    謝明憲等,2009,〈設施蕹菜週年生產〉,《臺南區農業專訊》67,頁10-12。
    四、學位論文
    丁淑婉,2010〈日治時期臺灣邊際土地的開發與利用—以雲林地區為例〉。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王千豪,2020〈戰後雲林縣沿海地區貧困問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紳妙,2001〈臺灣蒜頭產銷與市場結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何俊頤,2020〈化暗為明:戰後臺灣地下水的觀測與治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聖欽,2001〈日本時代臺灣糖業的不均衡發展:以鹽水港地區的農家生計差距擴大為例(1896-193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論文。
    柯佳伶,2011〈雲林縣二崙鄉短期葉菜產銷及其空間建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周國屏,1989〈雲林縣人口外移對農家人口結構及社經生活影響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文富,1980〈臺灣農業機械化程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鉅強,2005〈日治時期臺灣治水事業之研究〉。臺北: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輝,2002〈臺灣傳統犁耕機具發展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論文。
    陳子瑜,2001〈近年來臺灣農業機械化之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昌,2013〈日治時期臺灣的農事改良政策與農村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仁志,2020〈1970年代後的臺灣農村發展體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鼎甲,2006〈戰後臺中縣的農業發展(1950~1999)〉。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曾獻緯,2020〈戰後臺灣糧食體制的形構及其變革(1950-1974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廖珠伶,2010〈西螺-一個農業市鎮的社會經濟變遷(1895-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承豪,2008〈天工開物: 臺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蔡連春,1987〈臺灣農業機械化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瑩霖,2019〈從水稻專業代耕業者角度探討農機代耕服務系統之成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惠君,2007〈逐水稻而居--從機械割稻的技術網絡談起〉。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
    黃曉棻,2000〈水稻代耕中心農業機械最適作業規模擬訂之研究-以大里鄒姓水稻代耕中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張家綸,2017〈植樹之道:日治時期臺灣樟樹造林事業及其學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張孟秋,2017〈戰後臺中中部的農業發展(1950-2020)〉。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董時叡,1987〈農業人口、土地因素對農家生活素質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惠美,1988〈農民採用農業機械之影響因素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長益,2001〈臺灣蒜頭產業問題之研究與對策〉。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源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立法院質詢系統」,網址:https://lis.ly.gov.tw/qrkmc/qrkmout?@@0.31232436602040714。
    國家文化資料庫,網址:https://tcmb.culture.tw/。
    勞動統計查詢網,網址:https://statfy.mol.gov.tw/statistic_DB.aspx。
    農業部農糧署農業新聞,網址:https://www.coa.gov.tw/。
    《上下游》,網址:https://www.newsmarket.com.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