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昭蓉
CHEN CHAO-JUNG
論文名稱: 古印度佛教圖像分析與應用以菩提樹、釋迦牟尼佛佛象、蓮花為例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Early Indian Buddhism Icon Take bodhi tree, Sakyamuni Buddha Image and Lotus Example
指導教授: 尹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古印度佛教佛教象徵圖像無佛像時期釋迦牟尼佛像菩提樹蓮花
英文關鍵詞: ancient IIndian Buddhism, Buddha icon, no statues of the Buddha, Sakyamuni Buddha image, bodhi tree, lotu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1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世界四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為釋迦牟尼佛( Śākya-mūni )於西元前528年於印度所創,印度佛教美術發展的轉變與宗教哲學思想的開展有著密切的關聯性,本研究探討古印度佛教無佛像時期象徵佛陀的菩提樹,與佛像時期釋迦牟尼佛之圖像意涵與造形變革,發覺此二種區間象徵圖像在古印度佛教歷史意義與發展所具有的開創性,是形成佛教象徵圖像的造形風格轉變之意義,蓮花在佛教是聖潔之花其與佛教藝術間的關係是值得探討。
    針對研究範圍之主題:無佛像時期象徵佛陀的菩提樹、佛像時期釋迦牟尼佛、佛教代表聖潔之蓮花,進行圖像意義、圖像風格之探討,透過研究歷程所得將象徵圖像圖形轉化原則應用為創作參考元素。
    本研究歸納出以下結論:
    1.菩提樹此種離開地面向上空間的成長與深入另一空間的穩紮是出自於生命本質,此種同時延伸於二種空間的生命力被古印度人認為是宇宙生命開展的象徴。佛陀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菩提樹」本為生命意象變成象徵佛陀的「智慧之樹」。
    2.釋迦牟尼佛像最初出現時仍是與「佛傳圖」等佛陀的故事結合,爾後漸形成釋迦牟尼佛像獨立出現,不再依附於「佛傳圖」與故事的結合。可視為信眾對於佛陀的信仰忠誠己不需藉由任何故事性的喻示來強化其為天人間導師的神聖價值,因此獨立之釋迦牟尼佛像實已超越佛圖傳的義意。
    3.蓮花也是釋迦牟尼佛誕生時出現的瑞相之一具有聖潔的深度意涵,蓮花在佛經典中常被稱為寶蓮華,因其具備寶相、吉相的特質,蓮花因從花、實、莖、葉造形都呈現優美的意象形態,富有裝飾意味,故在佛教藝術常見蓮花形成的裝飾圖案。

    Buddhism, one of the four major religions in the world, was founded by Sakyamuni Buddha in 528 B.C. The tran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at and the concept of religious philosophy are closely connected.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bodhi tree which symbolizes Buddha during the period of no Buddha statues as well as the meaning of the image of Sakyamuni Buddh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c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statues of the Buddha. It is found that the two distinctive represent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the mark of the beginning in the.meaning.and development.of ancient Indian Buddhism history. It is the.meaning.behind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image and style of Buddism icon. Lotus is a sacred flower in Buddism.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tus and Buddhist art is worth further discussing.
    The subjects of the research: discussion on the meaning of the iconsand their styles between the bodhi tree symbolizing Buddha during the period of no Buddhist statues, Sakyamuni Buddha during the period of Buddhist statues and lotus the significance of as purity in Buddhism. Through the progressive resulf of the research,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 of represented Buddhist image and icon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source for reference fur cneation.
    The relevant results of research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can be catagorized as followed:
    1. The bodhi tree, growing out of the ground and develop into another dimention, is from the essence of life. This vitality of extending into two dimentions at the same time is regarded as the expansion of universe lives by ancient Indians. Buddha became enlightened under the bodhi tree. “The bodhi tree” which is the image of life,is transformed in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 the tree of wisdom” of the Buddha.
    2. When the image of Sakyamuni Buddha fist emerged,it was combined with the Buddha stories of “Phanigiri.”Eventually the image of Buddha appeared alone. It does not rely on the “Phanigiri” and stories as a combination.It is considered that followers’ faith in Buddha no longer requive any stories to reinforce the value of the Buddha as a teacher of the devas and centient being. Therefore, the independent image of Sakyamuni Buddha has indeed excelled beyond the meaning of “Phanigiri”
    3. Lotus, one of the auspicious symbols that appeared at the birth of Sakyamuni Buddha, means purity. Lotus is often refevred as the Jewelled Lotus in the Sutras. Since lotus has the quality of being valuable and auspicious as symbols, it is presented in an elegant form from its flower, fruit, stem,and leaves. It bears the sense for decoration, therefore lotus decoration is often seen in Buddhism art.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動機與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範圍 1.3.1年代界定 3 1.3. 2研究對象 3 1.4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雅利安文明 2.1.1雅利安文明的興起 7 2.1.2雅利安文明對佛教起源的影響 11 2.22.2佛教的發展及美術源起概況 2.2.1佛教的源起 12 2.2.1.2佛陀在世時之佛教美術初現 15 2.2.1.3佛教教團的形成 16 2.2.1.4傳說中佛像的出現 18 2.2.1.5佛陀入滅與最初的佛教象徵符號 19 2.2.1.6經典結集與教團的分裂 21 2.2.2孔雀王朝(Mauryan Dynasty)阿育王護持佛法 24 2.2.2.1阿育王石柱與初期佛教藝術的起源 26 2.2.3熏迦王朝(Śunga Dynasty)的佛教發展 28 2.2.3.1熏迦王朝佛教符號的形成 29 2.2.4案達羅王朝( Early Āndhra Dynasty)佛教發展與佛教窟院的形成 30 2.2.5貴霜王朝(Ksana Dynasty)佛教發展 31 2.2.5.1貴霜王朝佛像藝術的形成 33 2.2.6笈多(Gupta Dynasty)王朝佛教與佛教藝術 35 2.2.7帕拉(pala Dynasty)王朝佛教與佛教藝術 37 2.3本章小結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研究架構 41 3.2研究歷程 40 第四章 佛教圖像的探究與分析 4.1無佛像時期佛教圖像的形成 43 4.1.1「菩提樹」圖像意義探討 47 4.1.2.「菩提樹」圖像風格分析 50 4.1.3圖象風格分析結論 4.1.3.1「本生圖」與「佛像圖」 61 4.1.3.2菩提樹 62 4.2佛象時期 64 4.2.1「佛象」圖像意義探討 64 4.2.2「 佛傳圖佛象」圖象風格分析 71 4.2.3「 佛傳圖佛象」圖象風格分析小結 86 4.2.4 獨立佛像圖象風格分析 87 4.2.5 獨立佛像圖象風格分析小結 102 4.2.6佛像風格分析結論 103 4.3蓮花圖像 4.3.1蓮花圖像意義探討 105 4.3.2蓮花圖像分析 107 4.3.2蓮花圖像分析結論 117 第五章 創作表現與說明 5.1裝飾的定義 118 5.1.1菩提葉佛教圖像裝飾性設計 120 5.1.2創作說明 120 5.1.2菩提葉創作與應用 121 5.2蓮花佛教圖像裝飾性設計 5.2.1創作背景與目的 127 5.2.2蓮花創作應用 127 5.3佛教圖像海報設計 5.3.1創作背景與目的 134 5.3.2海報創作 134 第六章 結論 6.1研究結論 140 6.2研究建議與後續研究方向 143 參考文獻 144

    參考文獻
    Anlré Migot(1990)。Le Bouddha (The Buddha) 。 Club Francaise du Liver , Complexe,(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0)。
    Radhakumud Mookeerji(2002)。,Asoka, Moti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 Limited,Delhi,Reprint。
    Roy,C Craven(1994)。Indian Art, Thames and Hudson, Reprinted
    Benjamin Rowland(1967)。The Pelican History of Art: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India.Buddhist.Hindu.Jain。 Penguin Book,3rdenditon。
    É.Lamotte(1958)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Louvain
    Joseph M.DyeIII(2001) ,the Art of India-Virgina Museum of Fine Arts,Timeless Boos,New Delhi
    Panofsky Erwin(1982)。“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naissance Art”in Erwin Panofsky,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the Chicago Press。
    Thomas Houffe(1995)。 DSIGN An illustrated historical overview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lnc。
    Argan ,C. C., & Fagiolo, M.(1992)。藝術史學的基礎 (曾育.葉劉天增譯)。台北:東大。(原著出版於1974)
    平川彰(1974)。インドイム教史(上) 。東京:春秋社。
    平川彰(1979)。インドイム教史(下) 。東京:春秋社。
    靜谷正雄(1962-1966)。インドイム教碑銘目錄。三冊,日本。
    古田紹欽監修,日本マ-トゼソタ- 編修(1988)。佛教大事典。京都:小學館。
    加藤咄堂(1925)。佛教概論。東京:丙午 。
    塜本啟祥(1996-1998)。インドイム教碑銘の研究Ⅰ、Ⅱ。京都:平樂寺。
    塜本啟祥(2003)。インドイムÉ教碑銘の研究Ⅲ。京都:平樂寺。
    春日井真也(1961)。四頭獅子像冠盤四周に現われたゐ四獸について-インド佛教資料からの研究-,塜本博士頌寿紀念會佛教史學論集。塜本博士頌寿紀念刊。日本。
    織田得能(1920)。佛教大辭典。東京:大倉。
    望月信亨編,塜本善隆等編纂(1954-1957)。望月佛教大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高田修(1983)。イム像の起源。日本:岩波。
    塜本啟祥,松長有慶,磯田熙文編著(1990)。梵語イム典の研究III論書編。京都:平樂寺。
    前田惠學(1964)。原始イム教聖典の成立史研究。京都:山喜房。
    中村元,久野健監修(2002)。佛教美術事典。東京:東京書籍。
    山本智教(1990)。インド美術史大觀。東京:每日新聞社。
    日本大藏經刊行會編輯(1973)。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 。
    元 常念集(1975)。佛祖歷代通載,台北:新文豐。
    星雲(1997)。金剛經講話。高雄:佛光文化。
    釋星雲(1978)。釋迦牟尼佛傳,高雄: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監修,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修(2009)。佛光大藏經。高雄:佛光。
    星雲大師總監修(1997)。佛遺教三經(藍天釋譯)。高雄: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監修(2004)。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精華版)。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星雲大師監修,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1988)。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
    星雲大師總監修(1996)。法華經(董群釋譯)。高雄:佛光文化。
    劉道廣(1999)。中國佛教百科叢書雕塑卷。高雄:佛光文化。
    印順(1980)。初期大乘佛教之啟源與開展。新竹:正聞。
    高田修(1984)。佛像之起源(世界佛學名著譯叢89)。台北:華宇 。
    釋慈莊(1997)。法相。高雄:佛光文化。
    林保堯編著(1997)。佛教美術講座。台北:藝術家。
    業露華著(1991)。王志遠主編。佛教歷史百問,高雄:佛光。
    證嚴法師(2002)。佛遺教經,台北:慈濟文化。
    釋悟殷(2009)。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定與資料彙編(上),台北:法界。
    釋悟殷(2009)。印順導師《印度之佛教》勘定與資料彙編(下) 。台北:法界。
    摩訶納摩等著(1996)。大史-斯里蘭卡佛教史,上冊,韓廷傑譯,高雄:佛光。
    平川彰著,莊昆木譯(2002)。印度佛教史。 台北:商周。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1983)。印度宗教哲學史(高觀廬譯)。台北:商務。
    吳平釋譯(1997)。雜阿含經。高雄:佛光文化。
    梁.慧皎,湯用彤校注(1992)。高僧傳。台北:中華。
    玄藏、辯機著,季羨林校注(2004)。大唐西域記校注(下冊)。北京:中華。
    林煌洲(2007)。印度宗教文化。台北市:東大。
    淨海(1982)。南傳佛教史。新竹:正聞。
    黃懺華(2001)。中國佛教史。台北:國家。
    佛光山宗委會,慈怡法師主編(1987)。世界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文化。
    順印法師(1985)。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
    龍昌黃編著(2010)。印度文明Indian Civilization。台北:佳赫文化 。
    劉其偉,蘇達,林尚信,范忠相,鷗閣等撰文(2003)。圖說印度藝術。台北:藝術家。
    Helmut Uhlig(2003)。佛像解說(李雪濤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高木森(1993)。印度藝術史概論。台北:渤海堂。
    佐佐木教悟等著(1996)。印度佛教史說(釋達和譯)。高雄:佛光文化。
    釋聖嚴(1986)。拈花微笑。台北:東初。
    戈思明、謝文啟主編(2003)。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 Land of Sprituality-Glimpses of Indian Civilisation。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煌洲(2003)。印度歷史文化發展。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 Land of Sprituality-Glimpses of Indian Civilisation。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31。
    朱光潛(出版年不詳)。美學再出發。台北:丹青。
    王受之(1997)。世界現代設計。台北:藝術家。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
    摩訶那摩等著(1996)。大史-斯里蘭卡佛教史(上)(韓廷桀譯)。台北:佛光。
    Heinrich Wölfflin(1987)。藝術史的原則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曾雅雲譯)。台北:雄獅圖書。(原著德文版出版於1915)
    Thomas Houffe(2007)。設計小史Design (陳品秀譯)。台北:三言社。(原著出版於1995)
    李澤厚(1996)。美的歷程李澤厚論著集。台北:三民。
    蕭婉珍、劉婉玲、吳美蓮執行編輯(2000)。佛教的手印。台北:全佛文化。
    全佛編輯部主編(2001)。佛教的蓮花。台北:全佛文化。
    載裕(2008)初期佛教象徵圖像研究-以山琦(Sāñchī)佛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台北。

    圖片資料來源:
    星雲大師監修(2004)。世界佛教美術圖典(精華版)。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劉其偉,蘇達,林尚信,范忠相,鷗閣等撰文(2003)。圖說印度藝術。台北:藝術家。
    戈思明、謝文啟主編(2003)。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 Land of Sprituality-Glimpses of Indian Civilisation。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
    龍昌黃編著(2010)。印度文明Indian Civilization。台北:佳赫文化 。
    林保堯編著(1997)。佛教美術講座。台北:藝術家。
    佛光山宗委會,慈怡法師主編(1987)。佛光教科書 第4冊。高雄:佛光文化。
    吳明翰、湯淑錚、李曉雯文字編輯,徐從華繪圖(1997)。佛陀的故事彩色畫傳。台南:和裕。
    吳文成先生。
    菩提樹交流網:收尋於2009.10.23 http://cbs.ntu.edu.tw/bodhitree/whatisbodhitree.ph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