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聖明
論文名稱: 基因工程之倫理教育探究
指導教授: 溫明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3
中文關鍵詞: 基因工程基因倫理基因倫理教育批判性思考教學
英文關鍵詞: genetic engineering, genetic ethics, gentic ethical education, critical thinking instr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8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基因工程的進步,特別是在桃麗羊出生後,基因倫理的議題就更加受到普遍的重視了。教育作為社會結構的要素之一,無法置身於整體社會變遷之外,因此教育界也必須去關注基因工對於當今的倫理教育有何影響與衝擊。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於從基因工程之發展進行初探,以了解生命發展的概念和基因科技的演變與歷史意義;並進而探討基因工程對於當代社會倫理與倫理教育所產生的衝擊與爭議問題,以作為基因倫理教育反思的基礎;最後再融入批判性思考教學的精神提出未來基因倫理教育的推動建議,期能對基因倫理教育有所啟示,並激發更多研究者加入。

    With the progres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especially when the cloned sheet “Dolly” was born, the topics of genetic ethics receive general concern further. A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education is unable to stay out of the social changes. Therefore, educational workers nee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ace all the influence and assaul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to current ethical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lies in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oncept of life development, the evelovement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genetechnology, and to discuss the impact and dispute points brought by genetic engineering to the ethics and ethical education at present -- as the basis of introspection for the genetic ethical education. At last, the spirit of critical thinking instruction included gives suggestions to the genetic ethical educ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wishs to inspirate the genetic ethical educator and to excit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to join in the issue.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 附錄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步驟與流程 8 壹、研究方法 8 貳、研究步驟 9 參、研究流程 1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壹、研究範圍 12 貳、研究限制 12 第二章 遺傳科學演進之意義 13 第一節 「生命」的生物科學解釋 14 壹、細胞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 14 貳、生物生命的傳承來自生殖行為 17 參、遺傳作用決定了生物特質 18 第二節 1930前遺傳科學之演進 25 壹、1870年以前:渾沌時期 26 貳、1870-1900年:觀念萌芽期 27 參、1900-1930年:理論型塑期 30 肆、1930年以前之人類遺傳科學之發展 33 第三節 1930年後遺傳科學之演進 35 壹、生物遺傳學演進與意義 35 貳、人類遺傳學發展之意義 43 第三章 基因及複製人工程運用與利基 55 第一節 基因工程的運用與利基 56 壹、農業方面的運用 56 貳、環境保護的運用 59 參、動物方面的運用 60 肆、診斷生物的病症 62 伍、推動新疫苗的製造 63 陸、進行基因治療 64 柒、製造人類所需的器官 65 捌、人類基因組計畫 66 第二節 複製人工程推動之現況與利基 69 壹、從複製羊到複製人的想像 69 貳、從試管嬰兒到複製人的技術演進 71 參、複製人時代來臨 74 肆、支持複製人工程的理由 76 第四章 基因工程面臨的倫理爭議與對倫理教育的挑戰倫理 79 第一節 Pence之四個關於基因倫理學的問題 81 壹、規範是否過度侵害個人的自由? 81 貳、什麼是道德規範的核心? 83 參、為何要假設人類有不良的動機? 84 肆、為何要畏懼不可靠的觀念和預測? 85 第二節 分析基因工程之倫理危機:倫理學觀點提供的反思基礎之倫理危機:倫理 86 壹、Kant的「動機論」倫理學 86 貳、Mill的「效益論」倫理學 91 參、Rawls的「正義論」倫理學 96 第三節 推動基因工程和複製人工程的倫理省思 101 壹、推動基因工程之倫理省思 102 貳、推動複製人工程的倫理省思 105 第四節 基因工程及複製人工程對倫理教育的挑戰 111 壹、基因工程對倫理教育的挑戰 111 貳、複製人工程對倫理教育的挑戰 119 第五章 因應基因工程挑戰之倫理教育 129 第一節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的倫理教育 130 壹、國小自然科教材分析 131 貳、國中生物科教材分析 133 參、蘊含基因倫理精神的生命教育與人權教育 134 第二節 融入批判性思考教學的基因倫理教育 141 壹、批判性思考的意義 142 貳、融入批判性思考教學精神的基因倫理教育 145 第三節 結論 153 參考文獻 157 附錄 169 附錄一 相關網站 169

    一、中文部分
    尹萍(譯)(1990)。Naisbitt, J. & Aburdene, P.著。2000年大趨勢(Megatrends 2000)。台北:天下遠見。
    天下文化編輯部(2000)。名詞註釋。載於楊玉齡譯:基因聖戰。台北:天下文化。
    牛京輝(2002)。英國功利主義倫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
    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牛頓生物辭典。台北:牛頓。
    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牛頓醫學辭典。台北:牛頓。
    牛頓網路事業部(2001)。智慧密集:基因工程二十年。載於黃怡(主編)。基因大狂潮(頁57-32)。台北:牛頓。
    王汎森(2001)。提早因應基因科技的衝擊。載於王汎森、戴華(策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頁8-9)。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王作仁(1993)。代代遺傳的奧秘。台北:正中。
    布什呼籲立法禁止所有複製人實驗。2002年4月11日,取自http://dajiyuan.com/b5/2/4/11/n182667.htm。
    伍振鷟(主編)(1998)。教育哲學。台北:師苑。
    成和平(2003)。複製人的衝擊。2003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thinkerstar.com.tw/thinkers/peace/cloneman.html。
    朱啟華(1993)。康德德育方法之理論基礎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晃榮(2001)。神秘的人體生命圖譜。載於黃怡(主編):基因大狂潮(頁3-14)。台北:牛頓。
    何世煌(2003)。南韓立法聽證會禁止複製人。2003年1月7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3/01/07/91-1397120.htm。
    何畫瑰(譯)(1999)。Resnik, D. B.著。科技倫理(The ethics of science:An introduction)。台北:韋伯文化。
    何瑞珠、管淑平(2003)。美加找出病毒基因圖譜 疫苗…還得再等等。2003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3/04/15/23-1440153.htm。
    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2001)。Rawls, J.著。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吳丹青譯(1999)。大胐博善著。解讀DNA密碼。台中:晨星。
    吳秀瑾(2001)。HPG的曲折典故。載於黃怡(主編):基因大狂潮(頁15-24)。台北:牛頓。
    吳宗正、何文榮(1998)。你能懂--生命複製。台北:大塊文化。
    吳雪綺(2001)。批判性思考教學之知識論基礎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程遠(譯)(2001)。Feynman, R.P.著。這個不科學的年代(The meaning of it all:Thought of a citizen-scientist)。台北:天下遠見。
    吳靖國(2000)。教育理論。台北:師苑。
    吳麗蓮(2001)。複製人大世紀。2003年3月24日,取自http://www.cpjh.cyc.edu.tw/Teacher/tiger/hwg2d.htm。
    宋昭儀譯(2000)。輕部征夫著。惡魔的科學。台北:新雨。
    李千毅、莊安祺(譯)(1997)。Sliver, L. M.著。複製之謎-性、遺傳和基因再造(Remaking Eden)。台北:時報。
    李煥榮(1979)。人類遺傳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
    杜默(譯)(2002)。Fukuyama, F.著。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Our posthiman future)。台北:時報。
    林火旺(2003)。倫理學。台北:五南。
    林秀珍(1994)。羅爾斯正義原則及其教育涵義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林重光譯(1967)。古津直秀著。生物學小史。台北:台灣商務。
    林榮菘(2002)。名詞註釋。載於楊玉齡譯:DNA的語言(頁282-292)。台北:天下文化。
    林碧清譯(2002)。大石正道。圖解人類基因組的構造。台北:世茂。
    武光東(1977)。遺傳學小史。台北:華欣。
    武光東(2001)。DNA科學研究簡史。載於黃怡(主編):基因大狂潮(頁39-46)。台北:牛頓。
    邱華賢、鄭信男、翁秉霖(譯)(2001)。Barnum, S.R.著。生物科技概論(Biotechnology an introduction)。台北:學富。
    侯鴻勛(2000)。康德。台北:中華書局。
    柯滄明、黃默、嚴厥安(2001)。基本人權與基因歧視。載於載於王汎森、戴華(策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頁295-336)。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1999)。Angeles, P. A.著。哲學辭典(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台北:貓頭鷹。
    洪蘭(譯)(2002)。Kolata, G.。基因複製(Clone:The road to dolly and the path ahead)。台北:遠流。
    郁嬿如(2003)。複製人/義國科學家:首位複製人年底於中東誕生。2003年3月24日,取自www.ettoday.com/2002/04/06/218-1286454.htm。
    唐凱麟(主編)(2001)。西方倫理學名著提要下。台北:昭明。
    唐凱麟(主編)(2001)。西方倫理學名著提要上。台北:昭明。
    馬志欽(1987)。探索生命的機理。2003年11月20日,取自http://library.kmsh.tnc.edu.tw/science/content/1987/00050209/0018.htm。
    馬懷祺(譯)(2000)。Bayertz, K著。基因倫理學(GenEthik)。北京:華夏。
    高強華(2000)。教育與社會變遷。載於陳奎 (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315-333)。台北:師苑。
    涂可欣(譯)(1999)。Mary, E.著。看!這就是生物學(This is biology:The science of the living world)。台北:天下遠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編著)。高級中學生物。臺北:國立編譯館。
    國際中心編譯(2003)。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製完成。2003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3/04/15/327-1440025.htm。
    國際新聞中心(2002年11月27日)。全球第一位複製人明年初誕生。中時晚報,1版。
    國際聖經協會(1999)。聖經-HOLY BIBLE。香港:國際聖經協會。
    基因工程為人類究竟帶來了什麼?。2002年10月10日,取自http://xinsheng.net/articles/big5/2001/10/4/17838.htm。
    張永明(2001)。科技狂潮上的台灣基因體研究。牛頓雜誌,219,126-131。
    張聲肇(2002)。複製人最大的問題在於靈魂是否可以複製。2002年12月30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2002/12/30/health/can/3729810.html。
    教育部(1998)。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專案報告。2003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minister/compool/pres357.html。
    教育部(2002)。國教專業社群網。2004年3月15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php。
    教育部(2004)。國小自然科主題。2004年3月25日,取自http://content.edu.tw/new/subject_select1.htm。
    曹衛東(譯)(2002)。Habermas, J.著。後民族格局:哈伯瑪斯政治論文集(Die postnationale Konstellation:Politische Essays)。台北:聯經。
    陳文團(1988)。政治與道德。台北:台灣。
    陳奎 (1998)。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
    陳奎 (200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苑。
    陳倖嫚(2003)。香港中大破解SARS病毒部份基因密碼。2003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cna.com.tw/perl/cipread_mp.cgi?id=200304140343。
    陳堂騏(2003)。「桃利之死」敲響複製技術警鐘?!載於生技時代,17,66-68。
    章蓓蕾譯(1999)。中部博著。基因治療。台北:時報。
    傅大為(2001)。基因檢驗與優生倫理。載於載於王汎森、戴華(策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頁249-294)。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2003年4月1日,取自http:smedia.syups.tp.edu.tw/lifeedu1/main.htm。
    黃怡(主編)(2001)。基因大狂潮。台北:牛頓。
    黃慶明(2000)。倫理學講義。台北:洪葉。
    楊文光(2001)。人體基因計畫的大背景。載於黃怡主編:基因大狂潮。台北:牛頓。
    楊永正、謝世民(2001)。人類基因解組密後的倫理問題。載於載於王汎森、戴華(策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頁85-138)。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楊玉齡(譯)(1999)。Dyson, F.J.著。想像的未來:戴森再掀宇宙波瀾(Imagined world)。台北:天下遠見。
    楊冠政(主編)(2001)。生命科學。臺北:龍騰。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旅。台北:師院。
    溫明麗(2000)。教育理論與實踐Q&A。台北:師苑。
    溫明麗(2002,2月)。基因倫理之哲學省思。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系學術專題演講,台北。
    溫明麗(2003,4月)。批判性思考教學面面觀。台北。
    葉至善。風格即人。2003年10月17日,取自http://bioinfo.mbb.yale.edu/~zl/ds/vol-42.html。
    路透社(2002)。隱匿教派宣稱成功複製人類,但專家與教廷均表懷疑。2002年12月29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2002/12/29/technology/reuters//3728761.html。
    鄒明智(2002)。法總統席哈克呼籲國際訂約全面禁止複製人類。2002年12月29號,取自http://tw.news.yahoo.com/2002/12/29/international/can/3728606.html。
    廖月娟(譯)(2001)。Andrews, L. & Nelkin, D.著。出賣愛因斯坦:人體組織販賣市場(Body Bazaar)。台北:時報。
    歐陽教(2003)。康德。2003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1/693/a39.htm。
    歐陽教(主編)(1999)。教育哲學。高雄:麗文。
    潘柏滔(1997)。遺傳工程與人的未來。台北:雅歌。
    蔡甫昌(2003)。為什麼不能訂製一個小孩?生技時代,17,72-76。
    蔡景峰(1994)。十大醫學家。廣西:廣西科學技術。
    複製人的八步驟。2002年12月28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2002/12/23/health/cna/3717649.html。
    複製人違反倫理和道德,美議員呼籲素立法禁止此類研究。2003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xinsheng.net/xs/articles/big5/2001/3/29/5463.htm。
    複製人類大記事。2002年10月7日,取自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454000/14545942.stm。
    鄭金川(2000)。生命教育的沿革。2004年4月30日,取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1/。
    鄭登貴(2003)。「銘印基因」複製動物早衰的因子?生技時代,17,68。
    曉戎(2002)。複製人,嚴管還是規管。2002年12月27日,取自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id_1454000/14546682.stm。
    應奇(1999)。羅爾斯:John B. Rawls。台北:生智。
    戴華(2001)。人文與科技的理性對話。載於王汎森、戴華(策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頁10-14)。台北:時報文教基金會。
    薛德 (1948)。生物學者小史。台北:正中。
    謝青龍(2000)。複製科技的倫理學初探。2003年11月21日,取自http://gopher.nynu.edu.tw/gise/journal/1/issue-xie.htm。
    韓王榮、龔靜(1998)。CLONE傳奇。台北:業強。
    魏汎娟(2001)。胚胎幹細胞研究所引發爭議之爭論。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11,7。
    關崇智(1994)。生物學發展史。台北:淑馨。
    嚴厲娟(譯)(2002)。Robbins-Roth, C.著。生物科技大商機(From alchemy to IPO:Big rewards and new chances in the business of biotechnology)。台北:聯經。
    蘇彩禾(2002,11月27日)。複製人明年一月誕生。聯合晚報,1版。
    二、英文部分
    Barnes, J. (ed.) (1984).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ock, D. W. (1998). Cloning human beings: An assessment of the ethical issues pro and con. In Nussbaum, Martha. C. & Sunstein, C. R. (Eds.). Clones and clones. NY: Norton.
    C-Science(1998).Human cloning. Reteieved May 24, 2003, from http://www.c-sience.com/txt/tc/sc/980114sc.htm。
    Danner, H. (1994). Methoden geisteswissenschaftlicher Pädagogik. München: Ernst Reinhardt Verlag.
    Fieser, J. (ed.) (2001).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m.edu/research/iep/m/milljs.htm.
    Group, G. (2003). Dict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moral sence. Retrieved October 17, 2003, from at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web site: http://etext.lib.virginia.edu/cgi-local/DHI/dhi.cgi?id=dv3-28.
    Gensler, H. J. (1998). Mill.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jcu.edu/Philosophy/gensler/ms/mill--00.htm.
    Gould, S.J. (1998). Dolly’ fashion and Louis’s passion. In Nussbaum, M. C. & Sunstein, C. R. (Eds.), Clones and clones(PP.41-53). NY: Norton.
    Hutcheson, F. (1966). An inquiry concerning moral good&evil, in british moralists 1650-1800 A.D. In D.D. Raphael (Eds.), Oxford University.
    Johnson, G. (1998). Soul searching. In Nussbaum, M. C. & Sunstein, C. R. (Eds.), Clones and clones. NY: Norton.
    Jones, A. (1998). Human cloning the religious & ethical debate.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3, from http://www.cs.virginia.edu/~jones/tmp352/projects98/group1/ethic.html.
    Kamm, F. (2000). Moral problems in cloning embryos. In Brannigan, M. C. (Eds.). Ethic issues in human cloning - cross -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NY: Ted Bolen.
    Kant, I . (1785/1964). Ground work of the metaphysis of morals (Paton, H. j. Trans.), Happer & Row.
    Kant, I. (1785).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3, from http://eserver.org/philosophy/kant/metaphys-of-morals.txt.
    Kant, I. (1788).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3, from http://eserver.org/philosophy/kant/critique-of-practical-reaso.txt.
    Kilcullen, R. J. (1999). Adam Smith: The moral sentiments,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3, from at Macquarie University web site: http://www.humanities.mq.edu.au/Ockham/y64l01.html.
    Mautner, T. (ed.) (2003). John Stuart Mill.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jsmill.htm.
    Mill, J. S. (1863). Utilitarianism(Chapter 3),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3.htm.
    Mill, J. S. (1873). Autobiography(four),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auto/four.html.
    Mill, J. S. (1863). Utilitarianism (Chapter 1),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1.htm.
    Mill, J. S. (1863). Utilitarianism (Chapter 2),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2.htm.
    Mill, J. S. (1863). Utilitarianism (Chapter 4),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4.htm.
    Mill, J. S. (1863). Utilitarianism (Chapter 5),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5.htm.
    Mill, J. S. (1873). Autobiography(five),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auto/five.html.
    Mill, J. S. (1873). Autobiography(four)(one),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auto/index.html.
    Mill, J. S. (1873). Autobiography(seven),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auto/seven.html.
    Mill, J. S. (1873). Autobiography(six),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auto/six.html.
    Mill, J. S. (1873). Autobiography(three),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auto/three.html.
    Mill, J. S. (1873). Autobiography(two), Reteieved October 31, 2003, from http://www.utilitarianism.com/millauto/two.html.
    Murray (April 27, 1997). Overview on cloning. Los Angeles Times.
    Paul, R.W. (1995). Critical thinking: How to prepare students fir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Foundation for critical thinking, CA: Santa Rosa.
    Pence, G. E. (2000). Four questions about ethics. In Brannigan, M. C. (Eds.), Ethic issues in human cloning - cross -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NY: Ted Bolen.
    Rawls, J.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 (2001). Justice as fairness.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weat,W. (2001). Jeremy Bentham (1748-1832).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3, from http://www.utm.edu/research/iep/b/bentham.htm.
    Thompson, M. (2000). Ethics. Chicago: NTC/Contemporary.
    Wachbroit , R. (1999). Genetic encores: The ethics of human cloning, Retrieved December 1, 2003, from http://www.puaf.umd.edu/IPPP/Fall97Report/cloning.htm.
    Why clone? Retrieved February 26, 2003, from http://gslc.genetics.utah.edu/units/cloning/whyclon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