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詠絮
論文名稱: 穿越虛擬與真實:青少年線上遊戲文化之形塑與對e化教學的啟示
指導教授: 溫明麗
Wen, Ming-Le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9
中文關鍵詞: 線上遊戲文化遊戲e化學習批判性思考
英文關鍵詞: on-line game culture, play, e-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9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在了解線上遊戲所形構的青少年文化與非線上遊戲文化之間如何產生辯證,並相互融合而成當代青少年線上遊戲文化。首先,隨著網絡社會的興起,網際網路造成溝通形式的變革,使線上遊成為青少年休閒活動之一。該活動促使虛擬社群的形成,透過生活經驗的分享與自我角色的探索,開展出線上遊戲文化。再者,遊戲是一種具有自由且具自主性的活動,競賽則隱含了驅使者為了競爭而去遊戲的意涵。而消費社會中,網縩網路則打破了遊戲的疆界,轉而變成日常生活的活動。線上遊戲打破以往遊戲必須在特定時間、特定範圍進行的形式,而變成是一種隨時可以從事的活動。
    研究結果發現,線上遊戲文化具有三項特質:第一,它是娛樂性和嚴肅性兼具的活動;第二,它是一種從有限性發展至無限性的過程;第三,它具備由虛擬轉化至真實的能力,故教育應透過批判性思考將這種文化特質轉化成為文化創新的動力,促使e化教學的內容與方式更為豐富,也更具互動性。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how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between on-line and non-on-line-game culture for adolescent, and constitutes parts of current culture nowadays. With network society rising,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has been changed, and teenagers’ activity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virtual world. When teenagers play on-line games, it constitutes the virtual community. Through sharing experiences and self-exploring, the teenagers form their sub-culture in the virtual world via on-line games. Moreover, game-playing is defined as a free and voluntary activity, whereas a game usually includes competitions, which forced players to play rather than playing autonomously. However, consumer for a society, the internet destroys the scope of game-playing, and then turn it into an activity of daily life. The on-line game extends the time and space of playing to the time and space what you like to do.
    As a result, on-line game culture has three characters: first, it is both amusing and serious activity. Second, it is a process from limited to limitless. Third, it has a function of becoming from fiction to reality. So education with critical thinking should become this transformative for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culture. It is in this way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e-learning become more profound and exciting than before.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步驟………………………………………………………...5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13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檢正……………………………………………….….17 第六節 研究倫理………………………………………………………………..19 第一章 網絡社會來臨的衝擊……………………………………………………..23 第一節 網絡社會的來臨………………………………………………………..24 一、網際網路的發展與普及化……………………………………….….....25 二、網咖:新興的休閒與娛樂場所……………………………………......36 第二節 網絡社會來臨的衝擊…………………………………………...….…..40 一、溝通形式的變革…………………………………………………..……42 二、虛擬社群興起的文化風暴…………………………………….……….44 三、線上遊戲中的社群與其文化…………………………………………..47 第二章 N世代的文化形構要件和特色……………………………………..……53 第一節 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因素………………………………………..…54 一、傳統理論對於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看法……………………………..…55 二、傳播媒介改變所帶來的影響…………………………………………..58 第二節 求新求變的N世代…………………………………………………….61 一、N世代的新自我觀念…………………………………………………..62 二、新的休閒場地延伸的影響……………………………………………..68 第三節 N世代遊戲文化特色…………………………………………………..75 一、追求滿足與尋求友誼…………………………………………………..76 二、真實與虛擬之間的衝突………………………………………………..86 第三章 遊戲文化理論之遞嬗……………………………………………………..95 第一節 依附在美學之下的遊戲……………………………………………..95 一、 遊戲與遊戲文化的定義……………………………..………………96 二、 遊戲愉悅感的轉變…………………………………………………. 99 三、 遊戲與人的關係……………………………………………………108 第二節 無「網」而不盛的遊戲……………………………………………110 一、 消費社會中的主觀遊戲…………………………………….………111 二、 擬像化的遊戲………………………………………………………118 第四章 線上遊戲文化的教育化…………………………………………………123 第一節 線上遊戲的學習經驗………………………………...…………….123 一、 讓學習是娛樂性與嚴肅性兼具的遊戲……………………………124 二、 從程式有限性的活動走向互動無限性的學習……………………128 三、 從虛擬的遊戲轉化為真實的學習…………………………………130 第二節 線上遊戲文化啟發文化創新的可能性……………………………133 一、 可相互連線性使學習模式改變………………………………..…..134 二、 線上遊戲文化需要批判性思考的輔助……………………………137 第五章 應用線上遊戲文化有效拓展教學的策略………………………………141 第一節 發展以體驗為中心的教學…………………………………………142 一、 以批判性思考教學培養學習的遊戲興致…………………………143 二、 虛擬實境式的體驗式學習…………………………………………145 三、 強化「做中學」的知識建構………………………………………148 第二節 做為E世代教師的素養……………………………………………150 一、 需要具備媒體素養的能力……………………………………...….151 二、 營造一個思考的教室………………………………………………152 三、 知識以外的關懷和指正……………………………………………156 結論與建議…………………………………………………………………………159 參考書目……………………………………………………………………………167 附錄…………………………………………………………………………………181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方永泉(2003)。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期刊,49(3),63-92。
    王沛清(2002)。台灣地區國民中學學生網路咖啡行為與社會技巧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王盈惠(2001)。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煥琛、柯華葳(2000)。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古光耀(2002)。一個作加法補助教學的適性學習系統。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1)。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學生學習及生活概況調查。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dbas.taipei.gov.tw/weekly/90117.htm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石文南(2003,6月25日)。高中生愛搞怪 畢業紀念冊「染色」。中國時報,A11版。
    向建華譯(2002)。J. Gronow著。趣味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tast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2003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900528/網咖新聞稿(1)﹪20(2).doc
    江靜之譯(2003)。T. Jordan著。網際網路的衝擊: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台北:韋伯文化。
    行政院(1997)。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推動方案。2003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ey.gov.tw/planning_old/pz871022-1.htm
    行政院(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作業計畫。2003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ey.gov.tw/planning_old/pe871203-1.htm
    行政院(2000)。知識經濟發展方案。2003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ey.gov.tw/page/menu_plan/plan890904-8.htm
    行政院(2003)。五年五千億 新十大建設方案。2003年12月9日,取自http://publish.gio.gov.tw/newsc/newsc/921126/92112602.html
    何道寬譯(2000)。M. McLuhan著。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北京:商務。
    吳孟芬(2001)。「讓我上網咖!」。自由電子新聞網,家庭婦女版。2003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apl/18/life/family-1.htm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吳美真譯(1998)。F. Jameson著。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台北:時報文化。
    吳崑玉(2001,6月14日)。從一則20年前的故事說起… 網咖 泛道德化與壞學生。中國時報。2004年12月23日,取自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YouthLibFront/YouthHumanRights/NETCAFE/N_INDEX.HTM
    吳得豪(2002)。探討網路沉迷的行銷關係—以線上遊戲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呂志翔(2003)。「ITU公布全球排名台灣資訊科技漸居領先地位」。Pchome online news。2003年11月27日,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science/cna_business/20031119/index-20031119202901220256.html
    呂紹勳(2000)。我國遠距教學現況與未來發展。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16(9)。2004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ascc.net/nl/89/1607/03.txt
    呂錦珍、洪毓瑛譯(1999)。E. I. Schwartz著。Webonomics:一個新名詞背後的無限商機(Webonomics : nine essential principles for growing your business on the World Wide Web)。台北:天下遠見。
    李孟壕(2001)。處於E世代的悲哀。數位觀察者,101。2003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digitalobserve.com/101-110/101/lee.htm
    李惠加(1999)。青少年發展。台北:心理。
    李雅萍(2001)。交通部:我國上網人口數達834萬人。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1506
    李雅萍(2003)。交通部:我國上網人口突破千萬。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9月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749
    李雅萍(2003)。我國寬頻用戶數達245萬戶。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9月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55
    李雅萍(2003)。高速寬頻用戶佔比大幅提升,我國逐步邁向高决寬頻時代。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11月7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59
    沈璐萍、蕭光志(2002)。才剛作過健檢 男子泡網咖32小時暴斃。東森新聞網。2003年11月6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2/10/19/138-1365384.htm
    亞詡(2004)。一個高一生對於出版品分級制度的看法。青少年解放陣線。2004年12月23日,取自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YouthLibFront/
    周若輝(2001)。虛擬現實:一個值得關注的網絡文化現象。收錄於鮑宗豪(主編)。網絡與當代社會文化(頁331-337)。上海:三聯。
    宗白華、韋卓民譯(1964)。I. Kant著。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北京:商務。
    林希展、周倩(2002)。青少年網咖態度量表發展與使用之初探。2002年網路與社會研討會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120
    林志峰(2003)。台灣寬頻上網人口比率世界排名第四。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842
    林佳穎(2002)。控制解題環境以激發和量測學生對於簡單基模的建立與使用。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宜隆(2001)。「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記者會及座談會會議記錄。向陽基金會資料庫。2003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900627/900627.htm
    林明昌(2003)。法務部針對線上遊戲設「遊戲不敗」網站。2003年12月9日,取自http://news.gamebase.com.tw/News/event/pcgame/11906.html
    林信昌、林貞美(2003)。台北資訊月落幕 業績增三至五成。聯合新聞網。2003年12月8日,取自http://yam.udn.com/yamnews/daily/1722001.shtml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台北:五南。
    林熙祐(2003)。青少年流行文化調查:一「網」情深 近6成青少年愛上網。東森新聞報。2003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3/10/02/339-1522126.htm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5)。J. Lewis 著。文化研究的基礎(Cultural studies:the basics)。台北:韋伯。
    邱德亮、黃建宏譯(2003)。J. Baudrillard著。波灣戰爭不曾發生(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台北:麥田。
    侯蓉蘭(2002)。角色扮演與網路遊戲對青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凌譯(1998)。J. Baudrillard著。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台北:時報文化。
    洪漢鼎譯(1993)。H.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Wahrheit und methode: grundzu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台北:時報文化。
    范靜嘩譯(2000)。M. Poster著。第二媒介時代(The second media ag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凌安屏(2002)。強押被害人棄守城池 天堂遊戲強盜奪寶被捕。東森新聞網。2003年11月13,取自http://www.ettoday.com.tw/2002/04/16/138-1291346.ht
    夏鑄九、王志弘等譯(2003)。M. Castells著。網絡社會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徐恆醇譯(1987)。F. Schiller著。美育書簡(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台北:丹青。
    袁薏晴(2001)。e網、e世代、e學習。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7。2004年5月1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7 /17-19.htm
    高希均、李誠主編(2000)。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天下遠見。
    高強華(2000)。青少年的價值選擇與價值教育。學生輔導,70,14-25。
    張智超、虞存成(2001)。網咖‧連線遊戲e軍突起。台北:聯經。
    張耀(1995)。打開咖啡館的門:歐陸三百五十年的文化風雲。台北:時報文化。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2004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OCIETY/EDU8465001/old/report/index1.htm
    梁瑞祥(2001)。網際網路與傳播理論。台北:揚智文化。
    莊舒仲(2002)。北市校園網咖建置 腳步加快。自由時報資訊時代線上資料庫。2003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an/2/today.i1.htm
    郭生玉(200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17版。台北:精華。
    陳世敏、潘家慶、鄭瑞城譯(1999)。F. Webster著。資訊社會理論(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台北:遠流。
    陳世運(2001)。15至24歲為台灣最大網路使用族群。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news_disp.asp?news_id=1234
    陳永國、汪民安等譯(2001)。A. Giddens著。親密關係的變革:現代社會中的性、愛和愛欲(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戎女等譯(2002)。G. Simmel著。貨幣哲學(Philosophy of Money)。北京:華夏。
    陳佳靖(2003)。網路空間‧人際關係:線上線下‧生活世界。資訊社會研究,4, 141-179。
    陳怡安(2001)。連線暴力電動玩具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9。2003年11月12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9/19-18.htm
    陳怡安(2002)。線上遊戲的魅力。資訊社會研究,3,183-214。
    陳怡安(2002)。線上遊戲最佳配角—網咖。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6。2003年11月12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6/social/26-17.htm
    陳芝宇(2004)。KUSO廣告 網路大流行。聯合新聞網。2004年12月24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ART_ID=6210
    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陳家惠(2002)。寂寞的網路世代。數位觀察者,134。2003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digitalobserve.com/131-140/134/chang.htm
    陳曉開,袁世珮譯(2003)。D. Tapscott著。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net generation)。台北:麥格羅希爾。
    傅鏡暉(2003)。線上遊戲產業Happy書:帶領你深入瞭解On-Line Game產業。台北:遠流。
    曾淑芬(2001)。社會公平與數位落差。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彙編。2003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iis.sinica.edu.tw/2001-digital-divide-workshop/2-1.htm
    游振鵬(2003)。遊於藝—Gadamer美學遊戲觀及其教育蘊義。第六屆教育哲史討論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費勇等譯(2001)。G. Simmel著。時尚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fashion)。北京:文化藝術。
    黃士原(2003)。老遊戲風光 「社群」力量大。聯合新聞網。2003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olg.com.tw/gamebbs.php?hit_id=55
    黃厚銘(2001)。真實的謊言: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舉辦之「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黃柏棋譯(1993)。O. Kenichi著。無國界的世界(The borderless world)。台北:聯經。
    黃翔祺(2003)。由台灣網路世代消費者行為看未來無遊戲發展模式。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focus/0105_focus_disp.asp?focus_id=235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性。台北:巨流。
    黃銘惇譯(2000)。C. M. Judd等著。社會科學研究法(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relations)。台北:桂冠。
    傻呼嚕同盟(2002)。遊戲線上—漫談線上遊戲獨特迷人的世界。台北:城邦文化。
    楊可凡(2001)。網咖使用對青少年的意義研究—傳播樂趣經驗與社會性使用分析。論文發表於中正大學舉辦之「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知識創新e世代—網網相隨,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嘉義市。2003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ccu.edu.tw/TANET2001/scheduel/paper_abs/T114.html
    楊洲松(2000)。後現代知識論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楊洲松(2004)。當代文化與教育。台北:洪葉。
    楊雅婷譯(2003)。D. Buckingham著。童年之死(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 : growing up in the age electronic media)。台北:巨流。
    溫明麗(1998)。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旅。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2)。皮亞傑與批判性思考教學。台北:洪葉。
    賈馥茗主編(1992)。J. Dewey著。我們如何思維(How we think)。台北:五南。
    賈馥茗等著(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廖鐿鈤(2000)。網路入侵—虛擬社群對真實世界的滲透。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熊毅晰、侯如珊、伊芸、張漢宜、林士蕙(2002)。行銷Next 世代。2002年8月 e天下雜誌。2003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20/020001.asp
    翟本瑞(2000a)。網路文化對教育領域之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2005年1月2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04/e-j0115.htm
    翟本瑞(2000b)。教育與社會。台北:揚智。
    翟本瑞(2001)。網路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翟本瑞(2002)。連線文化。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趙月瑟譯(1992)。G. H. Mead著。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 self, and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
    劉幼琍、陳清河、鄭智偉、朱怡璇(2003)。台灣個人寬窄頻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5, 59-99。
    劉吉、金吾倫等(2002)。信息化與知識經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理論意涵。當代,168,10-25。
    潘明君(2001)。台灣網路咖啡及寬頻上網日益普及。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10月31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news_disp.asp?news_id=1341
    潘明君(2003)。美國學校上網率達99﹪,我國為100﹪。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9月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769
    潘明君(2003)。電動遊戲為美國當代大學生的普遍遊戲。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9月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757
    潘明君(2003)。線上遊戲用戶特性分析。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focus/0105_focus_disp.asp?focus_id=241
    蔡淑如(2003)。跨世代上網 網友行為面面觀。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3年11月6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855
    鄭芳芳、林鶴玲(2001)。媒體中的網路與青少年:以平面新聞媒體報導網咖中的青少年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舉辦之「2001年網路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市。2003年11月19日,取自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76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3)。J. Tomlison著。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台北:韋伯文化。
    蕭昭君譯(1994)。N. Postman著。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台北:遠流。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等(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羅懷慈(2002)。網路人際的隱性人格理論之初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譚天,吳佳真譯(1998)。S. Turkle著。虛擬化身(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台北:遠流。
    譚天譯(1996)。F. Koelsch著。資訊媒體狂潮(The infomedia revolution)。台北:遠流。
    顧為瑾(2002)。台北市國中學生網路行為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西文部份
    Appadurai, A.(1996).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in S. Seidman & J. C. Alexander (Eds.) (2001). The New Social Theory Reader: Contemporary Debates. (pp.253-265).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dge.
    Baudrillard, J. (1983).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e.
    Baudrillard, J.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Sage.
    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London:Sage.
    Bell, D.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yberspa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dge.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R. Nice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aillois, R. (1961). Man Play and Games. (M. Barash, Trans.).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Castells, M. (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2nd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Cohen, D. (1993). The Development of Play.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Dewey, J. (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Donald, J. L. Jr. (2001). Internet Projec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New Literacies in a Global Village. Reading online,www.readingonline.org, 2001/03. Retrieved Noverber 25, 2004, from http://www.readingonline.org/electronic/RT/3-01_column/index.htm
    Drake, S.(2001). Sublime Play. Retrieved Feburary 2, 2004, from http://www.arch.adelaide.edu.au/games/forum/papers/01_SublimePlay_SD.pdf.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isher, S. (1995). The amusement arcade as a social space for adolescents: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8, 71-86.
    Gadamer, H. G. (1989). Truth and Method (2nd ed.). New York: Crossroad.
    Gane, M. (Ed.)(1993). Baudrillard Live: Selected interview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iroux, H. A. (1994). Disturbing Pleasures. New York: Routledge.
    Goldberg, I.(1997). Just Click No. New York Magazine.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3, from http://www.psycom.net/iasg.html
    Gronow, J. (1997). The Sociology of Taste. New York: Routledge.
    Huizinga, J. (1955).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 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Beacon.
    Jones, S. G. (1997). The Internet and its Social Landscape. in S. G. Jones (Ed.).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pp.7-35). London: Sage.
    Kant, I.(1975). Kant’s Critique of Judgement. (J. H. Bernard Trans.). 台北:馬陵。
    Kellner, D. (1989). Jean Baudrillard 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ellner, D. (1998). Media Literacies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Retrieved Novermber 26, 2004, from http://www.gseis.ucla.edu/courses/ed253a/newDK/medlit.htm
    Kelly, J. R. & Godbey, G. (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 Venture Publication.
    m080955(2004)。以前打工的事…滿Orz的。巴哈姆特歡樂惡搞KUSO版。2004年12月30日,取自http://forum1.gamer.com.tw/C.php?bsn=60084&snA=20946&locked=F&tnum=12&snAjudge=C
    McBrien, J. L. (1999). New Texts, New Tools: An Argument for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Oct., 76-79.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Routldge.
    Merriam, S. B.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Poster, M. (1988).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heingold, H. (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In D. Trend (Ed.) (2001). Reading Digital Culture. (pp.272-280).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Ritzer, G. (1997).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Schiller, F. (1977).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Fourth Printing.
    Spariosu, M. I. (1989). Dionysus Reborn: Play and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in Modern Philosophical and Scientific Discours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tephenson, W. (1967).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tton-Smith, B.(1997). The Ambiguity of Pla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K.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In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 (3), 237-24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