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宜蓁
論文名稱: 民俗藝陣─九天民俗技藝團之組織轉型研究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Folk Art Activities:A Case Study on Chio-Tian Folk Drums & Arts Troupe
指導教授: 夏學理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民俗藝陣組織轉型轉型策略九天民俗技藝團
英文關鍵詞: Folk Arts Groups,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Chio-Tian Folk Drumsand Arts Troup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34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的廟會活動及宗教慶典不僅展現民間信仰的活力,也提供各道教廟宇的藝陣團體一個亮相競賽的機會,藝陣團體之表演呈現,亦使廟會慶典活動的文化藝術性有所提升。
    不過,在受到社會環境的變遷,現代人生活型態及休閒娛樂的轉變影響之下,民俗藝陣一度被具聲色效果及感官刺激的表演取代,而自2009年高雄世運會開幕典禮上的電音三太子、2010年的〈保庇〉一曲到2012年電影〈陣頭〉的賣座等事件後,藝陣文化的元素雖逐漸被社會重新看見並認識、喜愛,亦抹去過往對於陣頭的諸多負面印象,但藝陣文化之內部基底有何實質內容及策略的轉變與方法,卻少有被深入了解。
    為了解民俗藝陣團體之轉型內容及策略之運用,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採「九天民俗技藝團」為研究個案,旨在探討成立於1995年的個案團體,在迄今逾18年的發展過程中,將早期的廟會文化精緻化、藝術化及藝陣團體專業化、國際化的轉變。自廣泛的蒐集並分析次級資料後,以期透過深入的探究與系統化的整理,了解民俗藝陣面臨之轉型問題,及所需配合的內、外在條件,與轉型過程之策略評估,並分析整理出一個有系統的結論,供日後欲轉型之民俗藝陣團體做為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九天民俗技藝團」之型態及功能具有顯著的轉變,其轉型策略、表演內容、設計與表演場次性質等,皆已朝專業表演藝術團體發展,並綜合運用四項關鍵之因素,導致其轉型成功,其轉型亦屬於具代表性之通案,可供其他欲轉型之藝陣團體做為參考仿效。

    In Taiwan, the temple activities and religious ceremonies not only showcase the vitality of Taiwanese local beliefs, but they also provide the performance troupes from different Taoist temple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shine. All in all,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folk arts groups take these festive activities with their cultural value to a whole new level.
    However, influenced by social changes,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rn life style and people’s recreation, the folk arts groups were once replaced by performances with great audio-visual effects andextreme sensational stimulation. It was not until the three following even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Techno Third Prince at the 2009 Kaohsiung World Games opening ceremony, the 2010 hit song Bless, and the 2012 blockbuster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 that the folk arts groups started to be recognized and loved again by the society. What’s more, their negative impression was also removed. Nevertheless, there is still something left unknown and awaited to be unfolded –the fundamental content of the folk arts groups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promoting strategies.
    In goal of comprehending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usedby the folk arts groups, this research paper takes Chio-Tian Folk Drumsand Arts Troupe as a research case,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aims to research about the case which was founded in 1995, and how they refined, professionalized and internationalized the earlier version of the temple activities for the past 18 years. With wid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secondary data, this paper anticipates a deeper exploration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s that the folk arts group encountered. On top of that, there will also be a close analysisinto the inner and outer conditionsand their strategy assess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Last but not least, the systematic conclusion will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folk arts group aiming to transform.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hio-Tian Folk Drumsand Arts Troupetransforms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their performance style and function. It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content of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ypeshave developed into ones that a professional performing arts group should acquire. In sum, the critical four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ir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serve best as a model for the other folk arts groups.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民俗藝陣之概述 9 第二節 轉型策略理論基礎 18 第三節 民俗藝陣中的轉型思維 30 第四節 個案相關文獻探討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44 第三節 訪談對象與綱要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1 第一節 藝陣型態之轉變 51 第二節 組織與團隊運作之轉型 56 第三節 表演內容與性質之轉型 65 第四節 九天民俗技藝團轉型策略分析 8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6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附錄 105 附錄一 個案內部訪談逐字稿 105 附錄二 專家學者訪談逐字稿 131 附錄三 研究記錄之照片 156 附錄四 新聞整理 163  

    一、書籍
    方能御(譯) ( 1997 )。文化創新的泉源─現代與傳統的銜接(原作者:George F. Mclean.)。臺北市:臺灣商務。
    江金龍(譯) ( 1988 )。成功的企業轉型(原作者:筒井信行、瀧澤正雄)。台北市:尖端出版。
    桂雅文、閻惠群(譯) ( 2006 )。藝術管理這一行(原作者:Byrnes, William J.)。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張玉文(譯) ( 2003 )。4+2:企業的成功方程式(原作者:Joyce, William & Nohria, Nitin & Roberson, Bruce.)。台北:天下文化。
    黃秀媛(譯) ( 2007 )。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原作者:W. Chan Kim & Renée Mauborgne.)。臺北市:天下遠見。
    王志宇( 2008 )。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台北市:文津出
    版社有限公司。
    白錦門( 1994 )。個案法之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台北:台灣書店。
    司徒達賢( 2005 )。策略管理新論:觀念架構與分析方法。台北市:致勝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
    吳騰達( 1996 )。臺灣民間陣頭技藝。台北市:臺灣東華。
    吳騰達( 1998 )。臺灣民間雜技。臺北縣汐止鎮: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阮昌銳( 1984 )。民俗與民藝。臺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邱坤良( 2007 )。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臺北市:九歌出版社有限
    公司。
    許常惠、吳騰達等( 1998 )。臺灣民俗技藝之美。臺灣省政府文化處。
    許振榮( 2013 )。九天民俗技藝團熱血逐夢─陣頭教父許振榮最撼動人心的故事。臺北市:商周出版。
    黃文博( 1991 )。跟著香陣走:臺灣藝陣傳奇續卷。台北市:臺原出版。
    黃文博、戴己川( 1993 )。南瀛風情─藝陣文卷。臺南:臺南縣政府。
    黃文博、戴己川( 1993 )。南瀛風情─藝陣武卷。臺南:臺南縣政府。
    黃文博( 2000 )。臺灣民間藝陣。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曾肅良( 2002 )。傳統與創新:現代藝術的迷思。台北市:三藝文化。
    鈕文英( 2012 )。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樓永堅( 2005 )。藝術產業行銷個案集第一輯。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葉至誠與葉立誠( 2001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
    陳丁林( 1997 )。南瀛藝陣誌。臺南縣新營市: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陳丁林( 1999 )。台灣傳統雜技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陳志聲 等( 2007 )。綻放藝采:臺中縣傑出團隊大觀。臺中縣清水鎮:中縣文化局。
    陳明璋( 1990 )。企業贏的策略:掌握成功的4項關鍵:經理人、接棒、轉型、創新。臺北市:遠流出版。
    陳彥仲、黃麗如等( 2003 )。臺灣的藝陣。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靜宜大學台文系第一屆報導文學班( 2005 )。蒲公英:報導文學集。靜宜大學台
    灣文學系。
    謝宗榮( 2006 )。台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台北縣: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期刊
    江泊洲(2006)。臺灣傳統民俗藝陣之探討。屏師體育,10,208-219。
    溫偉柔(2010)。「臺灣民俗藝陣」─林茂賢教授專題演講紀要。舞蹈教育,10,148-157。
    楊志誠(2008)。擊震生命鼓 飛舞民俗魂:非正式的中輟機構─九天民俗技藝團。
    學生輔導,101,64-69。
    蕭秋祺(2004)。民俗藝陣的源流與發展─訪阿利師談內門宋江陣。身體文化學報
    ,6。
    陳世霖(2006)。從民俗藝陣到臺灣跳鼓陣之探究。身體文化學報,3,17-34。

    三、雜誌
    Kelly Her. (2012, July). Leading the Parade. Taiwan Review,7, 54-59。
    朱宗慶(2013年2月)。傳統與現代的交融與轉化。傳藝,104,100-103。
    伍忠賢(2000年8月)。企業轉型的策略方案抉擇。管理雜誌,314,106-110。
    伍忠賢(2002年7月)。轉型,才能持續領先。管理雜誌,337,66-68。
    吳音寧(2004年1月)。從廟會到舞台─九天民俗技藝團。文化視窗,62,40-43。
    吳榮順(2012年6月)。泥土化‧國際化‧雲端化─傳統藝術在文化部成立後的發
    展與祈願。傳藝,100,8-11。
    吳騰達、張遠榮、楊馥菱、蔡麗華(2004年11月)。臺灣傳統雜技的未來與展望。
    傳藝,48,48-53。
    吳騰達(2007年2月)。變不變有關係─從競賽看藝陣的轉型與發展。傳藝,68,
    89-93。
    吳騰達(2008年12月)。廟會與民俗藝陣。傳藝,79,34-38。
    余宜芳(2004年4月)。傳統寺廟人文轉型。遠見雜誌,94,142-143。
    李秀娥(2003年5月)。從社會變遷看臺灣藝陣發展。傳藝,30,8-12。
    林谷芳(2006年6月)。民俗、藝術、產業─歌仔戲發展該有的三部曲。傳藝,64,
    10-13。
    林茂賢(2010年7月)。臺灣的陣頭藝術:輸人不輸陣。觀‧臺灣,6,26-29。
    林佩琪 記錄整理(2006年8月)。「臺灣民俗藝陣轉進劇場」座談會。傳藝,65,
    88-93。
    林蔚嘉(2007年10月)。民俗藝陣大神尪。傳藝,72,80-85。
    施沛琳(2012年6月)。施振榮:傳統藝術精緻化須企業配合。傳藝,100,36-39。
    烏曉蘋(2012年3月)。「九天」的孩子 打出鼓勵人心的故事。看雜誌,107,33-35。
    高宜凡(2009年10月)。剖心肝傳技藝,感召迷途少年回正軌。遠見雜誌,280,
    236-238。
    黃文博(2003年5月)。民俗藝陣的趣味性和宗教性。傳藝,30,13-17。
    黃文博(2010年2月)。從三太子到電音三太子。傳藝,86,86-89。
    楊文琳(2011年9月)。中輟生變身 發光三太子。悅讀大台中,6,28-31。
    楊純純(2008年6月)。從拿名牌包的媽祖談起─看廟會慶典現代化。傳藝,76,
    56-61。
    楊純純(2008年10月)。傳統藝術吸引力─給文化觀光的提案。傳藝,78,58-63。
    廖覲楀(2011年3月)。忠孝節義 藝陣上國際。潮人物,5,42-45。
    潘罡(2012年8月)。訪文化部部長龍應台談傳統文化。傳藝,101,40-41。
    陳依青(2012年12月)。臺灣陣頭傳奇─九天與國樂鬪樂。傳藝,103,60-63。
    陳郁秀(2003年5月)。期待現代生命景觀的藝陣。傳藝,30,5-6。
    陳羿伶(2010年6月)。如何以文化行銷手法推廣傳統藝術。傳藝,88,30-35。
    陳淑英(2006年8月)。民俗陣頭轉型 藝陣前進劇場。傳藝,65,94-95。
    陳健瑜(2009年1月) 。太子爺前不輟的鼓聲─許振榮與少年仔的約定。張老師月
    刊,373,97-104。
    蔡文婷(2006年8月)。鼓動人生─九天民俗技藝團。臺灣光華雜誌,8,114-123。
    鄭少凡(2012年3月)。電影《陣頭》主角─「九天民俗技藝團」的蛻變。看雜誌,
    107,26-32。
    鄭少凡(2012年3月)。橫越撒哈拉 讓世界看見臺灣。看雜誌,107,36-40。
    鄭少凡(2012年3月)。父與子 傳統與創新 保守與改變。看雜誌,107,41-43。
    魏美蓉(2004年8月)。組織轉型關鍵的成功因素─堅持力(Persistency)。惠悅觀點,16。取自http://www.watsonwyatt.com/asia-pacific/taiwan/pubs/articles/2004/2004_08_03.asp

    四、學位論文
    方品富( 2010 )。私立技專院校轉型策略之個案研究─以一所科技大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何宜秦( 2008 )。臺灣傳統藝閣藝術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
    林佩琪( 2007 )。從「九天民俗技藝團」探討民俗陣頭發展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許雍政( 2007 )。茄萣藝陣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
    孫鈴萍( 2004 )。臺灣傳統製造業轉型成長之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袁素萍( 2003 )。企業轉型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盧麗鈴( 2006 )。基層衛生所組織轉型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翁亹( 2011 )。組織轉型分類與適用情境。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莊孟馨( 2010 )。臺灣土地銀行轉型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料
    九天民俗技藝團官方網站,http://www.chio.com.tw/garden.php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旅行臺灣就是現在主題網站,http://timefortaiwan.tw
    內政統計通報100年底宗教寺廟、教會(堂)概況,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6514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戶籍人口統計速報,http://www.ris.gov.tw/zh_TW/346
    台中市文化局網站,http://www.culture.taichung.gov.tw
    江今葉(2012年6月19日)。廟會彩繪巴士 紐約趴趴走。【中央通訊社】。取自
    http://www.cna.com.tw/Views/Page/Search/hyDetailws.aspx?qid=201206190012&q=%e8%a7%80%e5%85%89%e5%b7%b4%e5%a3%ab
    李彥謀。〈臺灣陣頭文化變異中 陣頭演藝大革命〉。http://www.new7.com.tw/SNewsView.aspx?Key=%e9%99%a3%e9%a0%ad&i=TXT201201191833020XI&p;摘錄於23 November 2012。
    徐聯恩。〈成功的組織改造策略〉。http://cmr.ba.ouhk.edu.hk/cmr/oldweb/ n5/981044.
    html;摘錄於30 November 2012。
    張家珩。〈變與不變。舞台上的官將首〉。http://www.tnua.edu.tw/~education/ download/
    culture/18.pdf.2008,摘錄於3 May 2013 。
    雅 風。〈走向世界的「九天」鼓聲─另類少年民俗藝陣〉。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604/9604-05.htm;摘錄於2 May 2013。
    黃玉芳。〈轉型,小丑變天鵝藍海策略經典〉。聯合新聞網,2008年12月1日: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163646
    黃玲玉。臺灣大百科全書 陣頭音樂: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1414&Keyword=%E9%99%A3%
    E9%A0%AD
    邱祖胤(2012年10月23日)。陣頭登國家殿堂 九天與國樂團尬陣。【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102300521.html
    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http://kn.ncfta.gov.tw/NCFTA/cca/show_node.jsp? id=5.1. 3&
    rid=5
    話說歌仔戲往開來-明華園戲劇團專題網站,http://tsw.hhups.tp.edu.tw/works/ opera/
    aspect/aspect4.html
    廖俊逞。〈十年表演藝術回顧—消費時代下的表演藝術〉。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2730.2010;摘錄於22 April 2013。
    廖慧娟(2011年7月13日)。王彩樺保庇意外爆紅 被封台版濱崎步。【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00104+112011071300592,00.html
    董國金。〈臺灣傳統寺廟裝飾藝術的保存與維護〉。http://www.moc.gov.tw/aboutcca/INK/2009/no6/images/book_5.pdf;摘錄於23 November 2012。
    郭文君(2012年10月13日)。2012高雄戲獅甲轟動登場 全台陣頭尬藝大車拼。
    【NOWnews今日新聞網】。取自http://taiwanbi.nownews.com/2012/10/13/
    11707-2862858.htm
    鄒文非(2012年10月16日)。臺灣「陣頭文化」產業將是未來文創潛力股!。
    【NOWnews今日新聞網】,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2/10/16/
    11689-2863726.htm
    謝鳳秋(2011年10月9日)。三太子勇闖撒哈拉 橫越沙漠250公里。【自由時報電
    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9/today-life13.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