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曉萍
Lee, Hsiao-Ping
論文名稱: 圖文閱讀融入九年級地理教學之成效研究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 in Geography for the ninth Graders
指導教授: 唐淑華
Tang, Shu-Hu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雙碼理論圖文閱讀地理教育學習成效
英文關鍵詞: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dual coding theory,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 geography education, learning effec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圖文閱讀教學融入地理科的學習,是否有助於九年級學生增進其對於地理概念的理解、了解學生對於此教學方法的態度與建議並觀察學生的學習歷程以知道學生的學習困難。本研究採取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小型國中九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共53位。研究工具包含自編「地理概念理解測驗」、學習單、觀察錄影、訪談、圖文閱讀融入地理教學課後問卷。量化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與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質性資料則將觀察錄影、訪談、學習單、問卷的資料進行分析與處理。
    研究結果發現:

    1.圖文閱讀融入地理教學對於實驗組與對照組雖然未顯著差異,但是本研
    究卻發現此教學法對於低學業成就學生幫助較大。
    2.實驗組的學生對該教學法多持正向態度。
    3.實驗組學生在圖文閱讀歷程中:圖文搭配不易、圖像轉譯、課本圖文設
    計不夠清楚皆可能有礙閱讀理解。
    4.不同學業成就的學生對於課程內容要求不同,學業成就越高的學生期望
    可以給予更多閱讀挑戰,反之低學業成就學生則希望可以理解課文中內
    容即可。
    5.高學業成就者的圖文閱讀能力沒有明顯優於中或低學業成就的學生。

    故本研究在最後提出建議,以供對於未來關心地理教育者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learners’ geographical cocepts , motivation toward learning Geography, their comments on this way of teaching and difficulties when comprehending.

    A pretest-posttest group research design was used. The sample population was from two classes of the ninth yea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aught in integrating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 on Geography for 10 week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aught i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is study collected data from geographical concept comprehension test,video tape, worksheets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s. The statistical data was analyzed by using One-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ter- and intra-group differences. The qualitative data,including video tape, interview, worksheets and open ended questionnaires as aided tools to know students’ feedback on the curriculum.

    The results showed:
    1.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tergrating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 into geography was helpful for low
    achivement students.
    2.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positive attitude on this
    teaching method.
    3.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three difficult things when
    reading: easily ignoring the helpful of pictures, hard
    to translation different cognites pictures and the
    poor desigh of the textbook may hamper their
    comprehension.
    4.Different academic achivement students had different
    inpections on curriculum. The high academic achivement
    students wanted to challenge hard material while middle
    and low academic achivement students just wanted to
    realize what the textbook presented.
    5.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 Students are not necessarily
    good at comprehending text and picture than middle and
    low academic achievement Students.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recommended.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重要名詞釋義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圖文閱讀理解的理論與教學方式 15 第二節 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的課程設計、教學與評量 32 第三節 圖文閱讀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7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6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4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圖文閱讀融入地理教學的學習成效 67 第二節  學生對於圖文閱讀融入地理教學的學習態度 76 第三節 學生在圖文閱讀的學習歷程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5 參考文獻 101 壹 中文 101 貳 西文 106 附錄一 社會領域地理課程內容標準與課綱對應表 109 附錄二 學生學習地理較困難或容易產生迷思的單元或概念 113 附錄三 圖文閱讀融入地理教學課後問卷 119 附錄四 地理課程教學影音紀錄同意書 121 附錄五 地理概念理解測驗 (前測) 122 附錄六 地理概念理解測驗 (後測) 127 附錄七 教案 132 附錄八 學習單 145 附錄九 實驗組學生在「圖文閱讀融入地理教學課後問卷」的填答內容 174

    一、中文部分
    105年國中教育會考社會科考題(2016)。2016年3月16日,取自:  http://www.bctest.ntnu.edu.tw/exam/105/105P_Society150DPI.pdf
    今周刊(2011)。以色列荒漠奇蹟。 2016年7月10日,取自: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8-94657%E4%BB%A5%E8%89%B2%E5%88%97%20%E8%8D%92%E6%BC%A0%E5%A5%87%E8%B9%9F?page=3
    木柵國中 Reading Club 綠蠹魚閱讀社群 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a/gm.mcjhs.tp.edu.tw/greensilverfish/home/zhu-ti-shu-mu-yu-chuang-yi-yue-du-1
    王亦欣(2003)。探討國二學生閱讀漫畫表徵的文本對地球科學概念學習的影響-以天文和溫室效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洪文(1980)。敘論─代序。載於地理科教學之理論與實際(頁3-4)。臺北市: 臺灣大學地理系。
    王慧筠(2009)。概念構圖在國中地理教學的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學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振世、何秀珠、曾文志、彭文松譯(2009)。Robert L. Linn, M. David Miller著。載於邱瓊薇(主編),教育測驗與評量,(頁17-18)。臺北市:臺北培生教育出版。
    石慶得、聞祝達、陳慧芳(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地圖能力分析與學習能力指 標擬定之研究--兒童之地圖學系列研究(4)。地圖,14,1-20。
    石慶得,聞祝達,陳慧芳(2006)。國小中低年級學童地圖能力分析與學習能力指標擬定之研究--兒童之地圖學系列研究(五)。地圖,16,21-46。
    江勃宏(2003)。圖像輔助符號對國中生閱讀地理教材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朱淑芳(2003)。以生活為中心的地理教學。教師之友,44 (4),31-34。
    吳君萍(2008)。七年級學生地理學習態度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雯婷(2012)。社會領域教材文本組織模式對學生閱讀理解之影響。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芝儀(2011)。以人為主體之社會科學研究倫理議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5 (4),19-39。doi:10.6284/NPUSTHSSR.2011.5(4)2。
    呂佳樺(2011)。國中詩圖文寫作創意教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佳紋(2011)。圖文表徵與先備知識對學童閱讀理解影響-以「地形」、「水循環」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明燕,沈淑敏,林聖欽(2007)。6-9年級學生的世界地理知識:以「地理知識大競賽」為例。地理研究,46,47-63。
    李俊仁、阮啟弘等(2010)。大腦、認知與閱讀。信誼基金出版社。
    李素卿(譯) (1999)。當代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周珮儀(2015)。從認知心理學探究教科書插圖設計及其教學轉化。教科書研究,8(2),139-174。
    許佩玲(2003)。從系統功能語言學觀點探討不同圖文整合方式之科學課文對閱讀理解的影響—以月相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社會學習領域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2016年4月16日,取自
    http://www.sbasa.ntnu.edu.tw/SBASA/Subject/SubjectGeography_2.aspx
    吳俊憲(2002)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之理念、困境與因應途徑。課程與教學 (1), 73-94。
    幸曼玲、柯華葳、陸怡琮、辜玉旻(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邱月玲(2002)。不同的科學圖文配置對學生閱讀學習的影響-以「月相概念」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高淑芳(1993)。國中學生通論地理課程學習困難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國中教育會考社會領域考試內容。2016年3
    月20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test_4_5.html
    張政亮、鄧國雄、陳新轉、鄭麗娜(2005) 。社會領域課程中之地理學概念及其能力指標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 (1),31-64。
    張淑美(2003)。不同形式圖文搭配的教材對氣象單元學習成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菀真(2007)。國小學童圖文閱讀的理解策略。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張菀真、辜玉旻(2011) 。國小高、低閱讀能力學童圖文閱讀的理解策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2 (2),93-121。
    張新仁(主編)。(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
    張維婷(2011)。從基測試題探究國中生地圖能力。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怡岑(2010)。多媒體圖文呈現與學童注意力類型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連啟舜(2015)。美國閱讀共同核心標準對閱讀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55 ,36-53。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巿:師大書苑。
    陳建宏(2011)。圖文歸納教學法對於台灣國小六年級學生習得道區視覺字彙的影響。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國川(1991)。我國國中地理教材的主題和地理概念分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7,1-37。
    陳貞蓉(1994)。談閱讀教學。國教輔導,33(5),35-39。
    陳淑娟(1997)。「指導--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於國小閱讀教學之理論探討。臺中師院學報,11, 65-112。
    陳慧芳,石慶得,聞祝達(2003)。兒童之地圖學系列研究(3)--學童地圖使用能力與地圖學習課程之研究。地圖,13,25-43。 陳麗華、彭增龍、李涵鈺(2008)。教科書價格相關議題評析及其後效例證。教
    科書研究,1(1),51-88。
    陳麗華(2008)。評介「為學習而設計的教科書」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科書設計與研究的啟示。教科書研究,1(2),137-15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2013)。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研發說明。取自:
    http://www.sbasa.ntnu.edu.tw/SBASA/Assessment/sbasa.pdf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14a)。康軒國中社會課本(第一冊)。臺北市:康軒文 教集團。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14b)。康軒國中社會課本(第二冊)。臺北市:康軒文
    教集團。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14c)。康軒國中社會課本(第四冊)。臺北市:康軒文
    教集團。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14d)。康軒國中社會課本(第五冊)。臺北市:康軒文
    教集團。
    游淑媚(2005)。國小學生解讀教科書生物腐化圖文之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9(1),269-294。
    游靜宜(2014)。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地圖之閱讀。教師天地。184,70-75。
    黃淑玲(2011)。以證據為基礎之多媒體學習理論:劍橋多媒體學習手冊之分析。課程研究,6(1),113-119。
    黃詠慈(2011)。國中地理教科書插圖之分析─多媒體認知學習論之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塗宥騏、陳麗華(2014)。教科書審定委員對教科書設計的關注焦點探討:以國小中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教育研究集刊,60(1),115-163。
    楊蕙璐(2013)。圖文步驟化與同步呈現對於國中圓與切線性質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溫文玲(2006)。透過圖像化學習提升國小學童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虞正浩,聞祝達(2008)。國民中學社會科地理教學中地圖品質問題之探討--以區域地理教科書為例。地圖,18,15-24。
    詹寶菁,葉韋伶,陳麗華 (2012)。 以教科書之插圖與版式設計增進教學藝術之觸發-以社會科教科書為例 。教科書研究,5(1), 47-84。
    詹惠雪(2014)。學習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與評量:「教學原理」的實踐案例。課程與教學,17(2),197-225。
    歐陽鍾玲(2007)。概念構圖應用於中學地理教學策略之研究。地理研究,47, 59-79。
    歐陽鍾玲,何榆(2013)。思考技能的訓練與中學地理教學。地理研究,58,97-118。
    賈生玲、李鳳華、蘇芳如、蒲思穎(2012)。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地理)非選擇題紙筆評量試題研發之初探。中等教育,63(2),157-176。doi:10.6249/SE.2012.63.2.09
    蔡懿萱(2009)。圖文提示對學童閱讀科學說明文記憶與理解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鄭雅云譯(2002)。圖形思考: 事半功倍的工作竅門。臺北市: 商周。
    霍秉坤、黃顯華(2000)。教科書前導組體設計之探討。課程與教學,3(2),95-114。
    謝添裕(2002)。國小學童對不同形式及不同圖文配置之科學文章其閱讀理解與閱讀觀點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謝進昌(2015)。有效的中文閱讀理解策略:國內實徵研究之最佳證據整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33-77doi:10.6209/JORIES.2015.60(2).02

    二、西文部分
    Borgman, C. L., Smart, L. J., Millwood, K. A., Finley, J. R., Champeny, L., Gilliland, A. J., & Leazer, G. H. (2005). Comparing faculty information seeking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digital librar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6 (6) , 636-657.
    Clark, J. M., & Paivio, A. (1991). Dual coding theory and edu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 (3) , 149-210.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 (2010).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lLiteracy in history/social studies, science, and technical subject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Center for Best Practices &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Englert, C. S., & Hiebert, E. H. (1984). Children's developing awareness of text structures in expository materia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1) , 65.
    Frager,Alan,&Vanterpool,Maureen.(1993).Point
    -counterpoint:Values of school textbooks.Reading Horizons,33,300-312.
    Gersmehl, P. J., & Gersmehl, C. A. (2006). Wanted: A concise list of neurologically defensible and assessable spatial thinking skills. Research in Geographic Education, 8(1), 5-38.
    Gersmehl, P. and Anthamatten, P. (2008).Teaching Geography CD. InGersmehl, P.(ed.), Teaching Geography. New York:Guilford Press.
    Heilman, A., Blair, T., & Rupley, W. (1990).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teaching reading.Columbus, Ohio: Merrill.
    Jacobson, Jeanne M. (1998). Content area reading : integration with the language arts. Albany : Delmar Publishers
    James M. Clark 1,3 and Allan Paivio.(1991).Dual Coding Theory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40(2), 111-120.
    Kameenui, E. J., & Simmons, D. C. (1990).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The prevention of academic learning problems. Merrill.
    Lerner, J. (2000).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8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
    Mayer, R. E., & Sims, V. K. (1994). For whom is a picture worth a thousand words?
    Extensions of a dual-coding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6(3), 389-401.
    Mayer, R.E. (2014).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ckenna,M.C..&Robinson,R.R.(2013).Teaching through text -reading and writing in the content area.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
    Schnotz, Wolfgang.(2014).An integrated model of text and picture comprehension.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ultimedia learning, ,72-101.
    Taylor, B. (1992). Text structure, comprehension, and recall.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220-235.
    Williams, J. P., Nubla-Kung, A. M., Pollini, S., Stafford, K. B., Garcia, A., & Snyder, A. E. (2007), Teaching cause-effect text structure through social studies content at- risk second grader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40(2), 111-1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