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佳琪 Chia-Chi Hsu |
---|---|
論文名稱: |
電影創作團隊之群體創造力研究-一群深入生命彩虹的「巴萊」 The Study on Team Creativity of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The “Bales” Who Ride on Their Life Rainbows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Li, Mi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8 |
中文關鍵詞: | 創作團隊 、電影創作團隊 、創造力 、群體創造力 |
英文關鍵詞: | creative team,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creativity, the team creativ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1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雖然於電影創作過程中遇到許多挑戰,但在臺灣本土電影歷史上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典範。電影創作團隊的強大信念與深刻召喚使他們能夠持續投入創作,且這也使得他們能夠將內在深層的湧現轉化為創造性行動,因此,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本研究旨在探討魏德聖導演和電影創作團隊如何透過集體的力量,將不可能的任務化為可能呢?
在本研究裡,研究者採取Otto Scharmer 的U型理論來探討電影創作團隊的集體創作過程的五個階段,也就是共同發起、共同感知、共同在當下、共同創造與共同演化。本研究之目的有兩方面:第一是探討《賽德克.巴萊》電影的創作過程,以供更多臺灣本土的電影創作者參考。第二是探討《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在電影創作過程裡是如何克服所面臨的重重困難,以供電影創作者與成人創造力工作者參考。
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方法進行,邀請五位《賽德克.巴萊》電影創作團隊之核心人物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並採取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與多元文本分析。
依研究結果歸納整理出本研究結論為:
一、電影創作團隊經歷U型旅程的五個階段並迴旋轉化。
二、《賽德克.巴萊》電影是一部融入群體生命的創作。
三、電影導演在電影創作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四、社會互動,包含生命貴人與團隊支持,影響著群體創造力,且社會也在電影的成功裡扮演著守門人的角色。
本研究也對臺灣電影導演、電影創作團隊、成人創造力工作者與後續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of "Seediq Bale", though encountering many challenges in the course of film production, has set a great exampl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s local film industry. What supports the whole team’s persistent engagement is their strong belief and deep calling, which enables them to transform their emotional tension to creative tension and accordingly overcome numerous difficulties.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how the film director, Te-sheng Wei, and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turned an impossible mission into possibilities with collective power?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applied Otto Scharmer’s Theory U to probe into the collective creative process of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by its five stages, namely co-initiating, co-sensing, presensing, co-creating, and co-evolving.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 One is to investigate the creativ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film "Seediq Bale" for more Taiwanese film-makers’ reference. The other is to uncover the many efforts expended on the film-making processes and how the team overcome the innumerable difficulties they encounter for the film-makers’ and adult creativity workers’ reference.
The study took the case-study approach, inviting 5 core members from the "Seediq Bale" creative team as research participants. It also adopted persiste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of multiple resourc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summarized as below:
1. The film production team experienced the five stages of U-Journey with recursive transformation.
2. "Seediq Bale" is a collectively creative process with life engagement.
3. The director of the film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film production process .
4. Social interaction, including critical benefactors and teamship support, affects team creativity and plays the gatekeeping role of the film’s success.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aiwan’s film directors, film production team, adult creativity workers, and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further studies.
一、中文部分
(一) 文獻資料
梁敬彥(2008)。魏德聖:上帝是最好的導演。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blog.haleluya.com.tw/nlctaipei/archives/9519.html。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心理。
王仕圖、吳慧敏(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金永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Doborah K. Padgett)。臺北:洪葉。(原著出版年:1998)
王淑芬(2007)。國中英語教學創意團隊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原作者:Campell, Joseph)。臺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73)
何琦瑜(2008)。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的奇蹟故事。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537&p=2&fp=1。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吳靜吉、林偉文、林士郁、陳秋秀、曾敬梅、王涵儀等(2002)。國際創造力教育發展的趨勢。資優教育研究,2(1),1-26。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創造力II 應用(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李天鐸(2006)。全球競爭時代臺灣影視媒體發展的策略與政策規劃專案研究計畫期末報告(編號:EL-95091)。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亞梅(2007)。困境與創意─談現階段臺灣電影的行銷與宣傳。臺灣電影年鑑2008。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杜明城(譯)(1999)。創造力(原作者:Csikszentmihalyi, M.)。臺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李俊、張能(2011)。魏德聖專訪「楊德昌是我的精神支柱」。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betablog.udn.com/t3557071/5978701。
李振昌(譯)(2006)。這一生,你為何而來?(原作者:Michael Ray)。臺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4)
李祐寧(2000)。如何拍攝電影。臺北:商周。
李舒潔(譯)(2001)。創造力-釋放你的內在力量(原作者:Osho)。臺北:生命潛能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汪芸(譯)(2006)。修練的軌跡-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原作者:Peter M. Senge, C.Otto Scharmer, Joseph Jaworski, BettySue Flowers)。臺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K. Yi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林杏鴻(1999)。叫喊「開麥拉」的女性-臺灣商業片女導演及其作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佩君(2008)。想創意也要有創意的創意方法─一個廣告創意團隊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林佩璇(2002)。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高雄:麗文。
林保成(1998)。大陸新生代電影導演的出走與回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林玲儀(2009)。從U型理論觀點探討成人靈性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林雅玲、林泰瑋(2011)。【賽德克.巴萊】電影工作人員踹共.上集。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840。
林雅玲、林泰瑋(2011)。【賽德克.巴萊】電影工作人員踹共.下集。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851。
邱昭良、王慶娟(譯)(2011)。U型理論(原作者:Scharmer, C.O.)。中國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9)
邱皓政、丁興祥、林耀南、陳育瑜、林碧芳、王詩婷、賴靜儀、柯怡安、陳佳筠、何潤娥(譯)(2008)。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原作者:Mark A. Runco)。臺北:心裡。(原著出版年:2007)
南秋原(2005)。以系統思考評析知識管理個案研究:以中國鋼鐵公司知識管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施貞夙(譯)(2000)。激發團隊創意(原作者:Doroth A. Leonard & Walter C. Swap)。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原著出版年:1999)
洪榮昭(1998)。創意領先。臺北:張老師文化。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出版。
唐明珠(2008)。實現夢想與面對現實的兩難—從《最遙遠的距離》看臺灣電影的製作困境。臺灣電影年鑑2008,118-121。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唐臻瑋(2011)。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學。2012年9月1日,取自: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11116/00298_005.html。
夏潔(2009)。關於創意的100個故事。臺北:宇河。
張世彗(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臺北:五南。
張娟芬、盧慧文、彭懋龍(1995)。1993臺灣電影工業危機診斷書。臺灣電影年鑑1994。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張慧倩(譯)(2002)。七個天才團隊的故事(原作者:W. Bennis & P. W. Biederman)。臺北:天下(原著出版年:1998)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臺北:教育部。
梁永安(譯)(2005)。英雄的旅程:坎伯的生活與工作(原作者:Phil Cousineau)。臺北:立緒(原著出版年:2003)
梁宏志(2001)。國家與電影─臺灣電影政策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梁筌壹(2010)。華語電影合資、合製的個案分析─以電影《赤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莊淑媛(2007)。國民小學教師團隊創造力之研究-以穿山甲教師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許炎初、郭富雄(2010)。關於生命之五層次論和引動潛能的U型理論之對應。2012年4月5日,取自:http://lms.ctu.edu.tw/s0023/doc/7259。
許芳菊(2012)。跑道上的覺醒。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9219。
郭力昕(2009)。「海角熱」退燒之後─臺灣電影的格局與未來。中華民國九十八年電影年鑑,53-57。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陳文玲(2005a)。論自我與創意。2005 學習與創造、教育與創新國際學研討會論文集,7-3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文玲(2005b)。羅洛梅密碼-背向市場的創意論述。廣告學研究,23,157-165。
陳文玲(2006)。越旅行越裡面-結構一條人尋找自己的創意途徑。臺北:心靈工坊
陳秀娟(譯)(1998)。生命的心流(原作者:M. Csikszentmihaly)。臺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1997)
陳昭儀(2003)。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與探析。資優教育季刊,87,27-40。
陳昭儀(2006)。傑出表演藝術家創作歷程之探析。師大學報,51,29-50。
陳昭儀、吳武典、陳智臣(2005)。我國創造力教育發展史。教育資料集刊,30,97-111。
陳昭儀、陳琦、張素華(譯)(1995)。瞭解創意人。(原作者:J. Piirto)。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
陳韋臻(2011)。十二年,兌現一部電影-專訪《賽德克‧巴萊》監製黃志明。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pots.tw/node/8359。
陳健瑜(2008)。轉身撞見海角七號 。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new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728-2.html。
陳瑞成(2008)。國小校長創新領導實踐與反思之自傳研究─以兩個InnoSchool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方案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儒修(2011)。穿越幽暗鏡界:臺灣電影百年思考。臺北:書林出版社。
陳龍安(2006)。創意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簡明版。臺北:心理。
陳韻琳(2010)。魏德聖專訪:在英雄與小人物之間—從《海角七號》到《賽德克‧巴萊》。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life.fhl.net/Movies/MovieProphet/Wei01.htm。
陳韻琳(2010)。聽眾提問:信仰的影響力—從《海角七號》到《賽德克‧巴萊》。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life.fhl.net/Movies/MovieProphet/Wei02.htm。
傅佩榮(譯)(2001)。創造的勇氣(原作者:May, R.)。臺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彭仁郁(譯)(2001)。愛與意志。(原作者:May, R.)。臺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69)
彭蕙仙(2011)。戰士應該在戰場上流血─《賽德克‧巴萊》。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new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8007.html。
游惠貞(2012)。魏德聖的電影路。電影魔法師:陳博文的剪輯世界。臺北:遠景。
黃一娟、游文興(2011)。電影.巴萊。臺北:遠流。
黃奕瀠(2011)。魏德聖困難想小才能前進。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100.chinatimes.com/report/100/news-cnt-20111031-1.htm。
黃振軒(2008)。團隊成員穩定性作為新產品品質訊號:以好萊塢續集電影的出資決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泳森(2011)。拍好電影﹕魏德聖訪問——帶根帶土的藝文故事。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news.sina.com.hk/news/20110925/-1-2445251/1.html。
楊芝霞(2003)。創新團隊創造過程研究─以表演藝術劇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瑪利、楊方儒(2008)。《海角七號》之後的新計畫 魏德聖:我不當暴起暴落的賭徒。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539_6.html。
楊韶剛(2001)。尋找存在的真諦:羅洛.梅的存在主義心理學。臺北:貓頭鷹。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2。
葉玉珠(2006)。創造力教學—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心理出版社。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臺北:開明。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21-5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廖書楷(2003)。創新團隊創意過程之研究─以電影與舞蹈創作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聞天祥(2009)。2009臺灣電影:打回原形,看見潛力。臺灣電影年鑑2010。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聞天祥(2012)。過影─1992-2011臺灣電影總論。書林出版社。
臺灣電影網(2004)。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電影產業振興計畫。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279_27。
劉國彬、楊德友(譯)(2011)。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原作者:C.G. Jung)。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65)
劉燁(2006)。馬斯洛的智慧:馬斯洛人本哲學解讀。臺北:正展。
滕淑芬(2009)。大電影救國片!臺灣電影工業生存戰。2012年9月1日,取自臺灣光華智庫:http://www.si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09129812032C.TXT&table=0&cur_page=7&distype=。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
蔡國顯(2011)。國片導演的執導經驗及其創作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淳予(2011)。Action!-臺灣電影導演的流動與行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盧泓(2004)。臺灣電影新未來──從七年級導演現象探討臺灣電影產業未來(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盧非易(2003)。從數字看臺灣電影五十年。臺灣電影資料庫。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squareinfo.htm?MID=13。
盧建安(2009)。臺灣電影產業資金挹注管道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蕭富峰、李田樹(譯)(2002)。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原作者:Peter F. Drucker)。臺北:城邦文化。(原著出版年:1985)
賴建沅(2007)。創意組織之創意生活與工作型態研究:以工業設計團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賴宥霖(2008)。海角七號魏德聖自爆:不想當導演。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blog.sina.com.tw/wuy890124/article.php?pbgid=27894&entryid=578285。
賴英泰(2012)。二十一世紀初期台灣電影裡的論述與認同—以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賴聲川(2006)。賴聲川的創意學。臺北:天下。
錢毓琦(2002)。影響團隊創造力因素之研究-以廣告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應小端(譯)(2002)。創新(原作者:Kim, W. C)。臺北:天下。(原著出版年:1999)
藍書璇(2004)。從傳統中獨立─分析臺灣紀錄片女導演的創作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藍祖蔚(2008)。《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專訪。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www.esouth.org/modules/wordpress/?p=288。
藍祖蔚(2011)。《星期專訪》導演魏德聖:做也錯,不做也錯 從歷史展望未來。2012年9月1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26/today-life1.htm。
魏玓(1999)。好萊塢過臺灣-一段電影殖民史的開端。當代,139,24-43。
魏德聖(2008)。小導演失業日記。臺北:時報。
魏德聖(2011)。導演.巴萊。臺北:遠流。
羅幼蓮(2006)。國小教師團隊發展創意教學運作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顧君美(2010)。貴人:華人關係文化下的社會資本-以海角七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二) 網站資料
果子電影有限公司(2009)。《賽德克.巴萊》電影官方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eediq1930。
(三) 影音資料
GOOD TV(2011)。真情部落格:林慶台。http://www.youtube.com/watch?v=Zhbey5Lh770。
Johnnie Walker(2011)。夢行者魏德聖TVC 90"完整版。http://www.youtube.com/watch?v=deBcK1DnrDQ。
TVBS(2011)。TVBS刊版人物:魏德聖導演。http://www.youtube.com/watch?v=5yuYdV3fuZg。
中天電視(2011)。沈春華Life Show:締造史詩‧勇者之歌-魏德聖《上》。http://www.youtube.com/watch?v=4AB8-j5qv0Y。
公視(2011)。日光大道特有種魏德聖導演「賽德克‧巴萊」。http://www.youtube.com/watch?v=G4nT1pvqN7s。
果子電影有限公司(2011)。《賽德克‧巴萊》幕後全紀錄~未盡之路~紀錄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Q6QApqYTBXg。
果子電影有限公司(2011)。《賽德克‧巴萊》幕後花絮-為靈魂而戰的台灣史詩。http://www.youtube.com/watch?v=B6qQq1yzVOQ。
東森新聞(2011)。臺灣啟示錄-賽德克.巴萊。http://www.youtube.com/watch?v=5a71YF9nBc0。
無(2011)。鄉民記者會。http://www.youtube.com/watch?v=VaRgwQHkhqw。
陽光國際(2011)。魏德聖導演、黃志明專訪(一):我在大導身邊的日子。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B1ezdo-10。
陽光國際(2011)。魏德聖導演、黃志明專訪(二):我在大導身邊的日子。http://www.youtube.com/watch?v=oKbe3Xuqhr8。
二、英文部分
Afuah A. (1998).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 and profi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Y: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nt. CO: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 39-58.
Amabile, T. M., Hill, K. G., Hennessey, B. A., & Tighe, E. M. (1994).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950-967.
Bernard, H.R. (1988).Research Method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New York: Harper and Row.
Csikszentmihalyi , M. (1996). 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HarperCollins.
Denzin(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Y:McGraw-Hill.
Gardener, H. (1983). Fram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88). Creativity: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1), 8-26.
Gardner, H. (1993). Creating minds.NY: Basic Books.
Gold, R. L. (1985). Role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s. Social Force, 36, 217-223.
Guilford, J.P. (1977). Way beyond the IQ. Buffalo, NY ;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Hall, G.(2008). Isside the Theory of U :Interview with Senge,P.M. & Scharmer, C.O. Reflections: The SoL Journal, 8(4),6-11.
Katzenbach & Smith(1993). Discipline of Teams. Business Review, 71(2), 111-120.
Leonard, D.A. & Swap, W.C. (1999). When sparks fly. Boston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incoln & Guba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McCoy, J.M.(2000). The creative work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creative teamwork at a state agency- A case stud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ilwaukee, WI.
Merriam ,S.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O’ Hara, & Sternberg, R. J. (2001). It Doesn’t hurt to ask: Effects of instructions to be creative, practical or analytical on essay-writing performance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thinking styl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3(2), 197-210.
Peck, M. S. (1987).The different drum.Toronto:Touchstone.
Reid & Romanoff, B(1997).Us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to identify gifted childre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1),71-74.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 42, 305-310.
Robbins.(2001) .Organization behavior (9th ed.),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Robert K. Yin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 Newburry Park Calif., Sag Publications.
Rubensom, D. & Runco, M.(1992) The psychoeconomic view of creative work in group and organization. New Idea in Psychology,10,131-147.
S.B.Merriam(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Scharmer, C. O. (2007). Theory U: Leading from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 Cambridge, MA: SoL Press.
Scharmer, C. O. (2009).Theory U: Leading from the Future as It Emerges. Amazon: Berrett- Koehle.
Senge, P. M. (1990).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Doubleday, New York.
Simonton, D.K., (1999). Creativity from a historiometric perspective, in R.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16-33.
Starko, A. J.(2001). Ct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Schools of Curious Delight.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Sternberg, R. J. (1985). Beyond IQ: A triarchic theory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1988).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York, NY: Free Press.
Sternberg , R. J. & Lubart, T. I. (1996).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677-688.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 In Sternberg, R. J. (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
Torrance (1962). Guiding creative talent. Eaglewood Cliffs, NJ: Prentioe-Hall.
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Jonathan Cape, London, England.
Weisberg, R. W. (1999). Creativity and Knowledge: A Challenge to Theories. In R. J.
Woodman, R.W., Sawyer, J.E., & Griffin, R. W. (1993).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8(2),29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