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琮生 Tsung-Sheng Cheng |
---|---|
論文名稱: |
模板式問題導向網路學習平台之建構與評估 |
指導教授: |
蕭顯勝
Hsiao, Hsien-S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7 |
中文關鍵詞: | 問題導向學習 、網路學習 |
英文關鍵詞: | problem-based learning, web-learning, PB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問體導向學習的相關理論與模式,以及目前網路的互動技術,並依此設計教學活動與網站,實施教學實驗以驗證學習成效,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採用文獻分析與準實驗研究法,先探討相關文獻以建構問題導向網路學習平台,再發展教學活動,經教學實驗後,利用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最後得到以下結論:
一、PBL網路學習教學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二、學生對透過PBL網路學習教學策略進行學習有正向的學習反應。
三、使用PBL網路學習平台其學習成效明顯優於與傳統教室教學。
四、如果將前測成績偏低的學習者分配於同一組,其網路PBL的學習成效較差,符合合作學習理論。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related theories and modes of the PBL, and current interactive techniques of network. Depending on the investigations above, we designed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and a website and executed instructional experiences to identify learning results as a reference for our future research.
For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e adopt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alyzes and quasi-experiment methods. We first investigated related cultural heritage to construct the problem oriented website learning platform and then developed teaching activities. After teaching experiences, we performed data analysis by statistics and finally we got the conclusion as below:
1. PBL website learning platform can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 effectively.
2. Learning through PBL website learning tactic, students have positive studying responses.
3. By using PBL website learning tactic, the results is evidently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4. If we make the students who got lower scores to the same group, the PBL learning results is worse which matches the theories of the cooperate learning.
中文部分:
方崇雄( 1995)。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育問題解決模式課程設計與實驗研究。台北: 中華民國工藝教育學會。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31-39。
王文科(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順福(2003)。網路「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進成(2001)。應用鷹架學習理論及派翠西網路技術在網路化輔助學習模式之研究—以「電腦硬體裝修丙級學科技能檢定」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包景濂(2001)。問題解決模式的網路社群學習系統之研發。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朱則剛(1994)。教育科技派典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5,40-43。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3-12。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台北:師大書苑。
谷瑞勉(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維 (1998)。思維與語言[Thought and Language] L.S. Vygotsky原著。台北:桂冠出版。
李隆盛( 1994)。工藝教材教法新趨勢:模組化的課程設計與問題解決式的教學策略。菁莪季刊, 6( 4 ), 2-21。
林平勺(2003)。生活科技網路輔助教學模式建構與實施成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麗娟(2002)。問題導向學習在網路資源式學習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60,42-53。
姚乃慈(2004)。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在國中生活科技課程實施成效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計惠卿、張杏妃(2001)。全方位的學習策略─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設計模式。教學科技與媒體,55,58-71。
范光仁(2003)。虛擬化實驗室對國中生理化知識之有效學習。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研究雙月刊,38。1-4。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高頌洲(2002)高級中學生活科技教室空間與設備規畫準則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唐偉成、江新合(1998)。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屏師科學教育,8,12-28。
徐樁梁(2000),以鷹架學習理論所建構的教學策略之研究。台北:二○○○年兩岸技術職業教育研討會,45-62。
郭余民(2001)。淺談PBL之優缺點。成大醫訊,90(3)。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ortho.clmed.ncku.edu.tw/~cjlin/news/9003/9003.htm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彰化。
陳明溥、顏榮泉( 1999)。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系統建構模式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主辦之「第八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97-304,未出版,台中。
陳明溥、顏榮泉( 2001)。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系統之發展與學習歷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主辦之「第五屆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論文集,873-876,桃園。
陳明溥(2003)。網際網路與問題解決學習。台大教與學期刊電子報,20。2005年6月10日取自http://edtech.ntu.edu.tw/epaper/921210/prof/prof_1.asp。
陳秀枝、李啟溳(1997)。心理學名詞彙編(五版)。台北:千華圖書。
陳震寰等(1999)。問題基礎學習之小班教學可行性之先驅研究。醫學教育,2(4),32-42。
梁繼權(1988)。問題為基礎之學習。醫學教育 2(3), 359-360。
張玉山(1995)。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之理論與實例。中學工藝教育月刊,28(8),23-3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俊彥(1998)。問題解決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材發展研究-中等學校地球科學。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張景媛(1998)。新學習時代的來臨─建構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教育研究資訊,6(1),52-65。
張國恩(2004)。線上問題導向教學模組。2005年6月20日取自http://elearn2.ice.ntnu.edu.tw/culture/PBL.htm
游光昭、蔡福興(2002)。網路化問題導向式學習環境之設計。生活科技月刊,34(12),18-23。
游朝煌(1994)。 多媒體在電腦輔助教學之應用現況與發展趨勢。資訊教育,42-45。
黃明信(2002)。國小網路專題式教學模式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書務( 1998)。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策略研究: 以專科微電腦應用系統設計專題製作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數學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楊孟泰(2004)。Big Six模式之線上合作學習系統應用在問題解決能力上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得明(2003)。問題解決教學策略應用於非同步遠距教學系統之研究-以高職電機電子群「微處理機實習」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振嘉(2000),鷹架理論在國小酸鹼化學網站的應用研究。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學成效。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秀琴(2001)。以情境學習觀點探討農校教學取向。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6,55-31。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之教學實驗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鄭友超、王百民、陳明鈺(2003)。應用問題解決教學策略於高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能源與運輸」領域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1(5),113-162。
潘璦琬等(2000)。應用問題導向教學模式於職能治療課程之效果。醫學教育,4(3),57-67。
鍾聖校(1997)。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賴玉玲等(2000)。牙醫學教育採用小班教學課程的效果評估。醫學教育,4(2),35-45。
賴羿蓉(2001)。「問題解決」的理論與實務。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37-42。
盧秀婷(2002)問題導向學習與醫學生資訊素養之探討。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謹如(2002)。「屋裡青山跳出來」-談情境學習。教育研究,10,189-198。台北:教育部。
蕭梨梨(2002)。國民中學教師應用問題導向學習教學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顯勝、鄭琮生(2005)。為網路學習平台加入影音即時傳訊功能。生活科技月刊。已接受。
戴建耘、王進成(2001),鷹架學習理論在電腦軟體應用丙級術科技能檢定解題策略之研究。高雄市:工業暨科技教育論文發表會,1-10。
顏榮泉(1996)。全球資訊網在教學與學習上之應用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25,33-41。
外文部分:
Anderson, L. D. (1993). Problem solving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Technology Teacher, 49(1) , 3-7.
Barrow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 p3-12.
Belanger, F., & Jordan, D. H. (2000). Eval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Technologies, tools, and techniques. London: Idea Group Publishing.
Biggs,J.(2000).Teaching for quality leaning at university. Buckingham,UK:Open University Press.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Chang, C.-Y. (2001). Comparing the impacts of a problem-based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the direct-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on student science achievement.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10, 147-153.
Dirkx, J. & Prenger, S. (1996). A living amoeba or a textbook topic? Conceptions of integrated, Theme-Based instruction in adult education. Retrieved 06.15.2005 from http://archon.educ.kent.edu/~nebraska/research/amoeba.html
Gagn'e, R. M. (1974). Essentials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 Illinois: Dryden Press.
Gagn'e, R. M. (1997). The Condition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ebhardt, M. (2001). E-learning: Will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tudents go to class online? Inside the internet, 8(6), 3.
HackerM.;&Barden,A.R.(1988). Living with technology. Albany New York:Delmar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128.
Sellwood, P. (1989). The role of problem solving in developing thinking skills. The Technology Teacher, 49(3), 3-10.
Steinkuehler, C. A., Derry, S. J., Hmelo-Sliver, C. E., & Delmarcelle, M. (2002). Cracking the resource nut with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23-39.
Tudge, J. (1990). Vygotsky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peer collaboration :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practice. In L.C. Moll (ED.), Vygotsky andeducation: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sociaohistoric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Woolfolk, A. E. (1993). Educational Psychology.(5th ed).Boston:Allyn &Bacon ,45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