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鼎元 Chen, Ting-Yuan |
---|---|
論文名稱: |
他者之死亡與時空凝結術:朱天心、駱以軍與童偉格的現代性廢墟書寫 The Death of the Others and the Interruption Gesture: Against Modernity from Ruins in Tien-Hsin Chu, Yi-Chun Luo, Wei-Ge Tong’s (Re)writing |
指導教授: |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
口試委員: |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黃錦樹 Ng, Kim-Chew 劉淑貞 Liu, Shu-Jhen |
口試日期: | 2024/07/09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2 |
中文關鍵詞: | 朱天心 、駱以軍 、童偉格 、班雅明 、廢墟 、黃錦樹 、中文現代主義 |
英文關鍵詞: | Tien-Hsin Chu, Yi-Chun Luo, Wei-Ge Tong, Walter Benjamin, Ruins, Kim-Chew Ng, Chinese-Modernism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敘事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48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3 下載: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借重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寓言理論,以及黃錦樹的「重寫中文現代主義」的方法論框架,試圖探討朱天心、駱以軍與童偉格皆聚焦於廢墟意象的現代小說作品及其文學意義。在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的「重寫現代性」論述之下,三位小說家非如前行研究所指認的後現代派,反而應被視為現代主義書寫者;他們一方面回頭重寫台灣六〇年代現代主義所忽略的主體內裡空缺,另一方面也撬開被現代性封存的經驗:傷廢亡逝。從死者所借來的說故事權威,雖然在抗克均質空洞時間觀的過程中,同時使自身漸趨疲乏,但貶值經驗裡永遠潛藏世俗醒悟的可能性。在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謂「表意鏈崩潰」的後現代裡,三位小說家不但各自以中斷起手式,將語言系統當中參符、意符與指符的相繼缺場分別喊停;為他者傷停補時的倫理,也使得被物化消解的現代故事們,全都在瞬時凝結的美學當中成為復活寓言。這種既崩潰又重寫的意志,正是中文現代主義乃至於所有現代主義的本源辯證圖式。最後,本研究將巴特(Roland Barthes)的texte、屠友祥所翻譯的「文」、黃錦樹對於「texte/文」的探討,結合班雅明對於真理的織物性比喻,加工縫紉出專屬於本研究對於「現代性」、「重寫中文現代主義」與「純粹語言」的全新認知:一個具星座布列態勢的文本理念——不停往返於災難與救贖之間的「返口」(gap / opening)。
The research draws on Walter Benjamin’s allegory theory and Kim-Chew Ng’s Re-writing Chinese-Modernism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the modern writings from Tien-Hsin Chu, Yi-Chun Luo, and Wei-Ge Tong, all of which center on the themes of ruins and their possible literary connotations. Utilizing Jean-françois Lyotard’s discourse on Re-writing Modernity, the study positions these three writers not as post-modernists but as proponents of modernity. On one hand, they revisit the neglected void of subject from Taiwan’s 1960s modernism. On the other, they pry open, expose the sequestration of experience: the wounded, the broken, the passed away, the gone. In conquering homogenous time of modernity, the authority of storytelling borrowed from death, while shifting toward entropy, in fact, always secretes and reveals the potentials for profane illumination in the poverty of experiences. Within Fredric Jameson’s understanding of postmodernity’s “collapse of the chain of signification”, the three novelists employ an interruption gesture to halt the sequential absence of the referent, signified, and signifier within the linguistic system. This ethical act of injury time for the other also transforms reified modern stories into allegories of resurrection within an aesthetic of instantaneous condensation. This dual impulse to both collapse and rewrite represents precisely the dialectical image at the origin of Chinese modernism and modernisms more broadly. Finally, this study integrates Roland Barthes’ concept of “texte,” Yu-Hsiang Tu’s translation of “文”, and Kim-Chew Ng’s discussion of “texte/文”, with Benjamin's metaphor of hyphology regarding truth. By stitching these concepts together, this study offer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modernity,” “re-writing Chinese modernism,” and “pure language”: an idea of a text configured as a constellation, continuously oscillating between disaster and redemption, creating a “gap/opening.”
一、作家文本
朱天心:《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1989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1992年。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新北:印刻出版,2010年。
童偉格:《王考》,新北:印刻出版,2002年。
童偉格:《無傷時代》,新北:印刻出版,2005年。
童偉格:《西北雨》,新北:印刻出版,2010年。
童偉格:《童話故事》,新北:印刻出版,2013年。
童偉格:《萬物生長》,新北:印刻,2023年。
童偉格:《拉波德式亂數》,新北:印刻出版,2024年。
駱以軍:《紅字團》,台北:聯合文學,1993年。
駱以軍:《我們自夜闇的酒館離開》,台北:皇冠文學,1993年。
駱以軍:《妻夢狗》,台北:皇冠文學,1998年。
駱以軍:《第三個舞者》,台北:聯合文學,1999年。
駱以軍:《月球姓氏》,台北:皇冠文學,2000年。
駱以軍:《遣悲懷》,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駱以軍:《遠方》,新北:印刻出版,2003年。
駱以軍:《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新北:印刻出版,2005年。
駱以軍:《西夏旅館》,新北:印刻出版,2008年。
駱以軍:《經驗匱乏者筆記》,新北:印刻文學,2008年。
駱以軍:《女兒》,新北:印刻出版,2014年。
駱以軍:《匡超人》,台北:麥田出版,2018年。
駱以軍:《明朝》,台北:鏡文學,2019年。
駱以軍:《大疫》,台北:鏡文學,2022年。
駱以軍:《如何抵達人心,如何為愛畫刻度:駱以軍的文學啟蒙小說26講》,台北:麥田出版,2024年。
二、專書
王才勇:《現代性批判與救贖:本雅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世紀,2012年。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台北:生智文化,1997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沈志中:《永夜微光:拉岡與未竟之精神分析革命》,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孟樊:《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出版,1989年。
河合公美子著,沙子芳譯:《新手學機縫的第1本書》,台北:邦聯文化,2013年。
邱妙津:《蒙馬特遺書》,新北:印刻文化,2006年。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1987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2008年。
夏鑄九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1998年。
郝譽翔:《大虛構時代》,台北:聯合文學,2008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出版,2015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
黃錦樹:《論嘗試文》,台北:麥田出版,2016年8月。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上海:上海三聯出版,1999年。
廖美蘭:《在現代性的廢墟上》,台北:世安文教基金會,2014年。
賴俊雄:《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台北,書林出版,2014年。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台北:群學,2010年。
Alice Morgan著,陳阿月譯:《從故事到療癒:敘事治療入門》,台北:心靈工坊,2008年
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Christopher Woodward著,張讓譯:《人在廢墟》,台北:邊緣出版,2006年。
David Harvey著,黃煜文譯:《巴黎,現代性之都》,台北:群學出版,2007年。
F. Scott Fitzgerald著,徐之野譯:《大亨小傳》,台北:新經典圖文傳播,2012年。
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1989年。
Fredric Jameson著,莊仲黎譯:《班雅明:多重面向》,台北:商周出版,2022年。
Fredric Jameson著,陳清橋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上海,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Gerard Delanty著,李瑞華譯:《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知識、權力與自我》,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Gilles Deleuze著,江薦新、廖芊喬:《差異與重複》,新北:野人文化,2019年。
Giorgio Agamben著,薛熙平譯:《例外狀態》,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
Gustave Flaubert著,梁永安譯:《情感教育》,新北:遠足文化,2013年。
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J.D. Salinger著,施咸榮等譯:《麥田捕手》,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
Jean-françois Lyotard著,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台北:五南圖書,2019年。
Jean-françois Lyotard著,談瀛洲譯:《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書信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Jean-françois Lyotard著,羅國祥譯:《非人——時間漫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Joseph Mazur著,張宛雯譯:《解剖時間:從科學、哲學、歷史到個人經驗,我們如何看待、研究與感受時間,思考時間的真實與虛幻?》,台北:城邦文化,2021年。
Kirsten Hastrup著,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Max Weber著,于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新北:左岸文化,2008年。
Mike Crang著,王志弘、徐苔玲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年。
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著,李兆林、夏忠憲等譯:《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的創作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文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台北,群學出版,2013。
Pierre Bourdieu著,石武耕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6年。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等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2006。
Walter Benjamin著,王涌譯:《柏林童年》,台北:麥田出版,2012年。
Walter Benjamin著,姜雪譯:《單行道》,新北:方舟文化,2022年。
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等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臉譜出版,2002年。
Walter Benjamin著,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台北:商周出版,2019年。
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譯:《德國悲劇的起源》,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Zizek著,季廣茂譯:《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北京:中央翻譯,2002年。
Zygmunt Bauman著,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三聯書局,2002年。
James Schmidt: What is Enlightenment?: eighteenth-century answers and twentieth-century question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Jean Baudrillard, Le crime parfait, Paris: Galilée. 1994.
John C. McKinney: Constructive Typology and Social Theor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6.
Mieke Bal: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 Trans. Christine Van Boheemen , Toronto: U of Toronto P. 2009.
Pierre Bourdieu, Trans. M. Adamson: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 Oxford, UK: Polity Press. 1990.
Victor Turner: From ritual to theatre: the human serious of play , New York: PAJ Publication. 1982.
Walter Benjamin, Trans. Howard Eiland: The arcades projec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Walter Benjamin, Trans. John Osborne: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New York: Verso. 1985.
Walter Benjamin, Trans. Rodney Livingstone: Selected Writings: vol. 2. 1927-1934. op. ci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三、期刊論文
石師曉楓:〈消逝的歷史感,哀傷的成長敘事——袁哲生、童偉格小說所呈顯的鄉土氛圍〉,《聯合文學》第352期,2014年2月。
朱宥勳:〈「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聯合文學》第421期,2019年11月,頁93-95。
吳承澤:〈寓言視覺性、姿態引用與技術政治——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劇場啟明〉,《戲劇學刊》第十七期,2013年,頁37-56。
林欣誼:〈書人物──童偉格交新作《西北雨》,《中國時報》第8版,2010年3月1日。
林肇豊:〈V城・古都・後遺民?——董啟章、朱天心1990年代「失城」書寫比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8期,2019年4月,頁171-197。
范銘如:〈輕・鄉土小說蔚然成形〉,《中國時報》,2004年5月10號。
陳惠齡:〈空間圖式化的隱喻——台灣「新鄉土」小說中的地域美學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九期,2009年10月,頁129-161。
童偉格:〈奈波爾筆下的民主實踐與島嶼式歇斯底里症狀〉,《端傳媒》,2017年5月4日。
童偉格:〈直到世界的盡頭〉,《印刻文學生活誌》第陸卷第陸期,2010年2月,頁54-61。
辜炳達:〈「活著的一隻被魔法詛咒成水泥化石的巨獸」《西夏旅館》的偽巴洛克違章結構〉,《中外文學》,第44卷第3期,2015年9月,頁177-211。
黃自鴻:〈聚焦身體與小說空間:兼論臺灣都市文學的衰弱身體〉,《東華人文學報》,第23期,2013年7月,頁179-225。
黃宗潔:〈城市流浪動物的「生殤相」——以杜韻飛、駱以軍作品為例〉,《中外文學》第42卷第1期,2013年3月,頁107-128。
黃錦樹:〈文與也:現代危機裡的文與作為歷史遺留物的國學及她和她的腳〉,《中山人文學報》第36期,2014年1月,頁1-26。
黃錦樹:〈剩餘的時間——論童偉格的抒情寫作〉,《文藝爭鳴》第6期(2012年6月),頁27-33。
黃錦樹:〈歷史傷停時間裡的「寫作本身」〉,《中山人文學報》第43期,2017年7月。
楊凱麟:〈世界的法則:童偉格作為一種方法〉,《中外文學》,第49卷第2期,2020年6月,頁61-91。
楊凱麟:〈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1/2):空間考古學〉,《中外文學》,第34卷第9期,2006年2月,頁369-403。
楊凱麟:〈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2/2):時間製圖學〉,《清華學報》,第35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369-403。
趙毅衡:〈論二我差:「自我敘述」的共同特徵〉,《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4期,2014年,頁68-73。
編輯部:〈我們年代的命名者——駱以軍《西夏旅館》〉,《印刻》第4卷第11期,2008年7月。
蔡振念:〈漫遊與記憶——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2012年4月,頁219-239。
蘇偉貞:〈另類時間:童偉格《西北雨》、林俊穎《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的(不)返鄉路徑〉,《台灣文學學報》第三十五期,2019年12月,頁1-34
顧正萍:〈以魔幻展現鄉土與自我困惑——童偉格〈王考〉釋詮〉,《輔仁大學國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14年4月,頁177-186。
Bainard Cowan: "Walter Benjamin's Theory of Allegory." New German Critique , No. 22 ,1981. p.109-122
四、學位論文
王憶儒:《駱以軍《西夏旅館》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何京津:《從「鄉土」到「在地」——論90年代以降新世代鄉土小說》,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吳昆展:《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台灣)歷史書寫與後現代技法——以張大春、林燿德與朱天心的小說為探討對象》,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紹微:《台灣新世代作家甘耀明、童偉格鄉土小說研究》,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2009年。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沈曉雯:《當代台灣小說的神話學解讀》,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周廷威:《駱以軍小說研究》,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林定杰:《駱以軍《西夏旅館》的敘事空間與空間敘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林曉亭:《後遺民寫作:記憶、傷逝與悼亡——以朱天心、駱以軍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班論文,2012年。
洪王俞萍:《文化身分的追尋及其形構——駱以軍與黃錦樹小說之比較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胡嘉芮:《巨史私傳——朱天心、張大春、龍應台的記憶書寫》,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孫潔茹:《游移/猶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徐珮芬:《「未來末日/末日未來」——臺灣八〇年代以降小說中的末日想像與科幻異境:以黃凡、平路及駱以軍作品為主要觀察對象》,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徐緯:《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當代日本」》,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康敏珊:《論朱天心及其認同敘述與知識份子實踐》,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莊惠雯:《外省作家第一代與第二代族群認同比較研究——以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為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
陳文彥:《晚期資本主義的台灣犬儒者駱以軍:一種文化攻略的解釋》,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奕翔:《族裔書寫與自我身分形塑:駱以軍作品中所再現的匱乏與焦慮》,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陳栢青:《內向世/視代小說研究——一種視覺的詮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陳惠菁:《新國民浮世繪——以駱以軍為中心的台灣新世代小說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曾意晶:《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烏、利玉芳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曾億文:《虛擬自傳的形成—論駱以軍小說的主題開展》,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馮百駒:《歇斯底里遊牧主義——論駱以軍長篇小說》,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2年。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黃家祥:《女兒不存在:論駱以軍《女兒》的創傷敘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黃健富:《傷、廢與書寫:童偉格小說研究》,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黃淑娟:《宋澤萊《打牛湳村》與童偉格《西北雨》之比較》,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黃莉棉:《駱以軍的困境書寫——以《西夏旅館》為考察》,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楊乙軒:《現代主義者的鄉愁:駱以軍死亡三部曲研究》,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楊佳嫻:《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廖紹凱:《孩童、家族、後鄉土:袁哲生與童偉格小說研究》,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趙慶華:《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姿麟:《解嚴後十年(1987-1997)女作家的都市書寫——以朱天文、朱天心、成英姝為例》,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劉淑貞:《肉與字:九〇年代後小說中的死亡與自殺書寫——以張大春、駱以軍、邱妙津、黃國峻為考察對象》,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劉淑貞:《林中路:現代主義小說的抒情徵狀及其倫理性實踐》,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蔡紋萍:《時間焦慮——朱天心小說的創作動力》,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專班論文,2013年。
嚴婕瑜:《駱以軍小說的自我主體建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