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佳真 |
---|---|
論文名稱: |
新竹市金山里之社區發展 |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4 |
中文關鍵詞: | 金山里 、金山面 、社區 、社區營造 、社區意識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5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新竹市金山里作為研究的區域,欲透過不同時代、不同族群在此生活的歷程,了解台灣社會中閩籍、粵籍以及外省人士,自古至今如何在一塊土地共同生活,並發展出凝聚人群的地方意識。
金山里是新竹市開發較晚的地方,卻也是新竹市族群組成最複雜的地方,而其發展歷程正是台灣移民社會的縮影。在清乾隆年間始有漢人入墾,此時多為閩籍人士提供資金、粵籍人士從事實際開墾的合作方式為主,人際關係主要建立在開墾組織上,日治時期在國家力量運作之下,人際關係則以生產組織為根據,當地居民共同生活於日治政府的強權下,居民同樣感受到日治政府的壓迫,形成無形中凝聚人心的力量。戰後,有來自中國的軍人及其眷屬來到金山里,透過國家的運作與輔導進入台灣社會,移入之初由於語言溝通、價值觀念等的差異而產生隔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趁著產業結構由傳統農業轉變為初級工業的機緣,一同進入工廠工作,加上長期一同生活,互相認識拉近彼此的距離。
民國70年代以後,台灣面臨產業升級的轉變,開始發展高科技產業,新竹市首當其衝,金山里也因為新竹科學園區第三期的設立,又加入來自台灣各地的「科技移民」。這樣的時代背景及產業結構,對於當地多元族群的凝聚又是一大考驗,有識之士欲藉由社區發展協會、地方上的組織團體,對外宣稱金山里是一個休戚與共的「社區」,而居民生活中的信仰、地方上的節慶活動、政治參與,也扮演著凝聚地方意識的要素。
然而實際上金山里呈現出來的,則是隨著人口的組成愈趨複雜而人際關係愈趨淡薄的情形,因此有賴社區發展協會、地方上各組織團體以及教育機構等,引導居民認識地方、關懷地方、認同地方上的人、事、物,進而與地方上的人以及生活的這塊土地,組成生命的共同體。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仰山文教基金會(1997),《1997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紀事》,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吳育臻(2000),《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吳學明(2000),《金廣福隘墾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李丁讚(1997),《金山面社區史》,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李天賞主編(2005),《台灣的社區與組織》,台北:揚智文化。
林光華等(2001),《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林松總(1996),《台灣矽谷:文化科學城》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林清文(2006),《認識社區營造》,台北:內政部。
洪敏麟(1983),《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曼威‧柯司特著,夏鑄九、黃麗玲等譯(2002),《認同的力量》,頁69-74,台北:唐山出版社。
張研(2000),《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台北:昭明出版社。
張墩卿等(2005),《台閩地區九十四年度推展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報告》,台北:內政部。
陳其南(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4),〈社區與國家重建〉,83.10.6中國時報第11版。
陳板(2000),《風空主義》,台北:唐山出版社。
陳國川(2001),《台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國川(2005),《續修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新竹:新竹市政府。
陳紹馨(1975),〈台灣的社會變遷〉《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騰芳(1995),《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費孝通(1994),《鄉土重建與鄉鎮發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新竹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02),《新竹市眷村人文史料調查彙編》,新竹:新竹市政府。
新竹街役場(1926),《新竹州要覽》,新竹:新竹街役場。
溫振華(1998),《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新竹:新竹市政府。
臺灣總督府(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台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潘國正(1998),《新竹市文化地圖》,新竹:齊風堂文化。
蔡宏進(2005),《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蕭百興、施長安、陸昭雄(1998),《紅布與綠樹:反省科技文明的金山面社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賴玉玲(2005),《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戴炎輝(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
戴寶村(2005),《續修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新竹:新竹市政府。
羅烈師(2005),《新竹市客家地圖》,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二)期刊論文
王銘銘(1997),〈一個閩南村落的家族、社會與國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51-120,台北:中央研究院。
李國祁(1982),〈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台北:中華技術學院。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施添福(2001),〈日治時代台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台灣史研究》8(1):1-39,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夏鑄九(2007),〈做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下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許嘉明(1973),〈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柳均(2000),〈新竹科學城的迷思〉《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傅麗玉(2004),〈整合鄉土文化與科學課程之教學經驗:以金山面國中生STS活動營(1997-2000)為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研討會科學課程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
(三)學位論文
吳珮雯(2003),《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之關係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尚蘭(2000),《空間/權力:一個形塑社區的行動歷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世旺(2006),《嘉義縣新港地區「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林彥辰(2004),《雲林縣古坑鄉華山社區發展與地方感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孫細(2000),《從區域特色重構台南白河地區未來的生活藍圖》,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彥伯(2006),《彰化縣社區營造治理策略》,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柏言(2006),《南投縣桃米生態社區之發展歷程及其居民對自然環境態度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堯(2005),《新竹南寮地區庄頭意識的發展》,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楊友仁(1998),《從新竹到台南:科學園區、新興工業與地方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
鄒萍萍(2008),《社區營造與地方探討─以新竹市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為例》,台灣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
蔡亮(1999),《全球化過程中的新竹區域空間結構之變遷》,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David Robinson(2005) 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Cohesion:Key Themes and Dominant Concepts of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Urban Studies(42):8, 1411-1427.
Julian Chun-Chung Chow, Kelsey Crowe(2005) Community-Based Research and Methods in Community Practice, Handbook of community practice.
Tineke Lupi and Sako Musterd(2006) The Suburban ‘Community Question’, Urban
Studies(43):4, 801-817.
Tonnies, Ferdinand(1957) 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Community & society;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John Samples(1988) N. J.,U.S.A.: New Brunsw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