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俊宏
Lin, Chun-hung Oscar
論文名稱: 「反共大業」:由《天讎》看翻譯運作
(Re)making of “The Making of a Red Guard”
指導教授: 賴慈芸
Lai, Tzu-Yu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天讎》紅衛兵文化大革命台灣翻譯史凌耿郭坤仁艾文.倫敦米麗安.倫敦李大陵丁廣馨劉昆生張任飛史實
英文關鍵詞: The Revenge of Heaven, Tien Chou, Red Guard, Cultural Revolution, translation history in Taiwan, Ken Ling, Kenneth Kun-jen Kuo, Ivan D. London, Miriam London, Ta-ling Lee, Phyllis T. Liu, Karl Kun-seng Liu, Jen-fei Cha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GTI.001.2019.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為一項台灣翻譯史的個案研究。透過回溯從 The Revenge of Heaven 到《天讎》的成書及翻譯歷史,將這項個案放回原先的歷史脈絡,討論這兩本書籍的社會成因。藉由討論《天讎》這一部曾為當年熱銷作品、但在台灣文學史上幾乎不可能提及的作品,期盼能將某些過去曾經發生、但未成為史實的事實也提升至史實的地位,讓我們回顧過去的觀點更為完整。
    講述文化大革命當中個人經歷的 The Revenge of Heaven 一書,是透過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心理學倫敦教授(Ivan D. London)主持的研究計劃,由倫敦夫人(Miriam London)執筆,將凌耿(假名,真名郭坤仁)所提供的中文底稿經李大陵翻譯,並參酌透過劉昆生、吳炳鍾等人協助的訪談口譯內容,於1972年在紐約由G.P Putnam’s Sons出版,是一部具備學術嚴謹研究方法的大眾讀物,希望讓讀者瞭解郭坤仁眼中看到的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然而因為當時美國的政治局勢已經不再強調反共,讓這部著作的傳播及影響遠低於倫敦夫婦預期。
    但與此同時,台灣經過1950年代的反共文學、1960年代的現代文學時期,雖然仍在戒嚴時期而有反共需求,但作家的重點並不在此主題;而面對1970年保釣、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2年《上海公報》及台日斷交,反共題材有其市場、也有其政治需求。於是,曾創辦《婦女雜誌》、《綜合月刊》的張任飛策劃,交給已有合作經驗、也與倫敦教授熟識的丁廣馨、劉昆生兩人於加州翻譯,特地以香港為名目上的發行地點,希望擴大影響力。其中以丁廣馨為實際譯者,劉昆生從旁提供輔助,翻譯原則大致上就是依據原文信實翻譯,以準確、表達清楚易懂為重點,並由曾擔任郭坤仁底稿英譯的李大陵再次確認。這樣產出的中譯本《天讎》,經過張任飛對國民黨政府警總及文工會的兩面操作,於1972年8月初版,11月再版並開始在台銷售,在未確實獲准出版的狀況下熱賣據稱達六萬本,也曾由蔣經國多次推薦。然而,由於書中對共產黨的敘述為研究訪談所得的實際情形,並不如過去國民黨所敘述的那麼負面,讓國民黨擔心情況失控,而禁止再於台灣發行《天讎》。在不同的情境下,原文與譯文雖然內容上幾乎沒有不同,但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Taiwan in the 20th century has had a very unique and complex translation history fraught with political hazards and constraints. The research presented here is an investigation of a particular translation event using the case study method. By shedding light on the process behind the writing of The Revenge of Heaven and its subsequent rewriting into the Chinese-language Tien Chou, this study aims to place the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into their original historical context, and reveal the social causes influencing these two works. Though Tien Chou has been mostly neglected by Taiwan’s literary historians, it is hoped that overlooked historical facts newly uncovered by this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past.
    The Revenge of Heaven by Ken Ling came out of a research plan directed by Prof. Ivan D. London from th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at Brooklyn College. Ken Ling is the pseudonym used for Kenneth Kun-jen Kuo, a Red Guard during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whose descriptions about that experience we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Prof. Ta-ling Lee. These manuscripts, along with Kuo’s interviews interpreted by John Wu and Karl Kun-seng Liu, became the basis on which Mrs. Miriam London compiled the English work, The Revenge of Heaven, published in 1972 by G.P Putnam’s Sons in New York. Based on a foundation of solid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The Revenge of Heaven aimed to provide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descriptio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observed and experienced by Kenneth Kuo. Another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educate readers on the nature of communism through a first-hand account. However, by the time of publication, anti-communism in the U.S. had lost much of its mainstream political appeal and book sales came in well below the Londons’ expectations.
    During this time Taiwan was in turmoil owing to the 1970 commencement of Defend the Diaoyu Islands movement, the 1971 withdrawal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1972 Shanghai Communiqué. As a result, anti-communism once again became a topic of interest in the nation’s market and politics despite having been overtaken by modernism in the 1960s. Upon knowing of The Revenge of Heaven, Jen-fei Chang, the founder of The Woman magazine and Scooper Monthly, obtained the book rights for Taiwan and asked Phyllis T. Liu and Karl Liu to be its translators. Phyllis Liu had worked as a part-time translator for Chang, and both Phyllis Liu and Karl Liu knew Prof. London personally. Phyllis Liu served as hands-on translator, while Karl Liu helped in terms of trouble-shooting difficulties regarding literal comprehension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The only instruction they received and the only principle they observed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book was to render a fluent but faithfully accurate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Prior to publication their translation was fact-checked and polished by Ta-ling Lee. The completed target text was finally published in August of 1972, missing a planned simultaneous launch with the American text earlier in the year, and in November came out with a second printing.
    As a marketing ploy Hong Kong was the site of publication for Tien Chou so as to make it appear as though the book was free of political interference. And Chang played KMT authorities by reporting only partial truths to the Cultural Work Committee and the Taiwan Garrison Command Headquarters in order to get around being censored. Tien Chou’s alleged record-breaking sales of 60,000 books evidenced the success of Chang’s efforts, but as the KMT came to realize that the book’s description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excesses were less despicable than those of KMT propaganda, party authorities put the brakes on further printings after only four months of publishing. Although content-wise The Revenge of Heaven and Tien Chou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book, their positions in separate political discourses resulted in two very different outcomes.

    第一章 緒論 1 1.1 中國文學史中的翻譯 2 1.2 台灣文學史中的翻譯 6 1.3 不太文學的翻譯史 10 1.4 研究方法 12 1.5 章節概述 15 第二章 從美援文藝體制到文學史上的林語堂與張愛玲 17 2.1 什麼是「美援文藝體制」? 18 2.2 美援文藝體制對台灣文學系統及翻譯系統的影響 22 2.3 翻譯觀點下的林語堂與張愛玲 28 2.3.1 林語堂:文化資本的互相利用 28 2.3.2 張愛玲:成功的「隱蔽」案例 34 2.4 在文學史觀點之外 37 第三章 從紅衛兵訪談到 The Revenge of Heaven 40 3.1 訪談的開端 42 3.2 倫敦夫婦的研究方法 46 3.2.1 第一階段:1968.9-1970.1 47 3.2.2 第二階段:1970.1-1972.1 50 3.3 隱藏在其他身份中的譯者功能 53 3.3.1 李大陵(1933[?]-) 53 3.3.2 吳炳鍾(1923-2003) 54 3.3.3 劉昆生(1945-) 55 3.3.4 消失的譯者身份 57 3.4 文化的呈現以及對翻譯的信任 59 3.5 究竟誰才是作者? 65 3.5.1 訪談結果的呈現方法:第一人稱的「傳略」 66 3.5.2 殊途而同歸? 68 3.6 小結 70 第四章 無法控制的譯本《天讎》 73 4.1 贊助者與譯者 75 4.1.1 「中國的亨利.魯斯」張任飛 76 4.1.2 《天讎》主要的譯者:丁廣馨 80 4.2 作為「作者」的郭坤仁 88 4.3 是凌耿還是郭坤仁?身份是否該保密的選擇 95 4.3.1 第一階段:出書之前的1968-1972.1 95 4.3.2 第二階段:英文版出書後、中文版出書前,1972.1-1972.8 98 4.3.3 第三階段:中文版出書後的全面失控,1972.8-1973.3 103 4.4 《天讎》的風行與遭禁 107 4.5 小結 114 第五章 在英文本與中文本之後 116 5.1 版權爭議:人該如何不被利用? 117 5.2 衝突與落幕 123 5.3 塵埃落定後的回響 126 5.3.1 台灣 126 5.3.2 香港 128 5.3.3 失去作者與譯者的《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 129 5.4 另一種《天讎》的再現方式 133 第六章 結語 135 6.1 史實的認定 136 6.2 研究方法的價值 137 6.3 譯者及翻譯的方法 138 6.4 原文與譯文面對的文化差異及要求 140 6.5 研究限制與展望 142 參考文獻 143

    Ivan D. London papers, Box 1, 3, 4, 9, 65-68, 71-75, 82, 83, 90,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Association, Free China Relief. "Former Red Guard Marries." FCRA News Letter 7, no. 2 (1978).
    Chesterman, Andrew.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or Studies." Hermes no. 42 (2009): 13-22.
    Even-Zohar, Itamar. "Polysystem Theory (Revised)." In Papers in Culture Research (Temporary Electronic Book). Tel Aviv: Porter Chair of Semiotics, 2005.
    ———. "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Lawrence Venuti, 199-204. New York: Routledge, 1978/2000.
    Holmes, James S.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L. Venuti, 172-85. London: Routledge, 2000.
    Hughes, Richard. "Richard Hughes "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Apr. 15 1972, 15.
    Lin, Yutang. 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1964.
    ———. "Forward." In The Flight of the Innocents.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1964.
    Ling, Ken. The Revenge of Heaven. New York: Putnam's Sons, 1972.
    London, Ivan D. "Interviewing in Sinology: Observations on Methods and Fundamental Concep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no. 36 (1975): 683-91.
    ———. "Letter Box." China News 1978.7.22.
    ———. "The Revenge of Heaven: A Brief Methodological Account." Psychological Reports, no. 34 (1974): 1023-30.
    London, Ivan D., Miriam London, and Ta-ling Lee. "The Making of a Red Guard."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70.
    Popovič, A. "Aspects of Metatext." 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3, no. 3 (1976): 225-35.
    Puchner, Martin, Suzanne Conklin Akbari, Wiebke Denecke, Barbara Fuchs, Caroline Levine, Pericles Lewis, and Emily Wilson,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estern Literature. Vol. 1. New York: W.W. Norton, 2014.
    Pym, Anthony.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1998].
    Seidman, I.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6.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1995].
    Wang, Meihsiang. "Images of a Free World Made in Hong Kong: The Case of the Four Seas Pictorial (1951-1956) "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64 (2017): 255-83.
    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Cannadine, David編(2008)《今日,何謂歷史》台北:立緒。
    Escarpit, Robert著,葉淑燕譯(1990)《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
    Frantz, Ray W. Jr著,丁廣馨譯(1966)〈「頑童流浪記」中民俗學的職務〉《現代文學》29:46-57。
    Klann, Thomas著,丁廣馨譯(1970)〈紀德對和諧的追尋〉《現代文學》40:118-28。
    Karr, Edward H.著,江政寬譯(2009)《何謂歷史》台北:博雅書屋。
    London, Ivan D. (1964)〈美國「反共研究」的歪風〉《新天地》3(6):4。
    ———.李大陵、劉昆生、丁廣馨譯(1975)〈一本書的成長--天讎研究方簡介(上)〉《南北極》57:72-74。
    ———.李大陵、劉昆生、丁廣馨譯(1975)〈一本書的成長--天讎研究方簡介(下)〉《南北極》58:10。
    Munday, Jeremy著,李德鳳等譯(2014)《翻譯學導論:理論與應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丁廣馨編譯(1969)〈糖有害嗎〉《綜合月刊》6:9-11。
    ———(1969)〈太空新紀元〉《綜合月刊》7:64-68。
    ———(1969)〈抗生素的新發現〉《綜合月刊》8:104-05。
    ———(1969)〈華爾街的中國巨人〉《綜合月刊》9:8-11。
    ———(1969)〈一個火車頭作家〉《綜合月刊》10:48-51。
    ———(1969)〈你會有正常的嬰兒嗎〉《綜合月刊》11:91-95。
    ———(1969)〈三歲定命〉《綜合月刊》12:51-57。
    ———(1969)〈迢迢聖途〉《綜合月刊》13:10-27。.
    ———(1970)〈熱門音樂的前途〉《綜合月刊》16:49-56。
    ———(1970)〈有知覺的機器人〉《綜合月刊》18:96-103。
    ———(1970)〈身體會說話〉《綜合月刊》22:81-86。
    ———(1970)〈犯罪的人就是歹人嗎〉《綜合月刊》24:89-91。
    ———(1970)〈太空中的廢物〉《綜合月刊》25:89-91。
    ———(1971)〈長生不老的秘方〉《綜合月刊》28:78-81。
    ———(1971)〈美國男人也在爭男女平等〉《綜合月刊》31:8-9。
    丁廣馨、劉昆生(1972)〈譯者序〉在凌耿《天讎》香港:新境傳播公司。
    中國出版公司(1977)〈民國六十五年出版概況〉在《中華民國出版年鑑》台北:中國出版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利堅合眾國(197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https://web-archive-2017.ait.org.tw/zh/us-joint-communique-1972.html.存取於2018年5月30日
    孔慧怡(2005)《重寫翻譯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文軍、胡慶洪(2007)〈中國翻譯史研究:回眸與前瞻〉《上海翻譯》,3:65-69。
    文船山(1983.4.15)〈向邪惡挑戰的勇者--壓不倒的倫敦鐵騎〉《中國時報》,第8版。
    水晶(2000)〈蟬--夜訪張愛玲〉《張愛玲的小說藝術》,23-43。台北:大地。
    王克非(1997)《翻譯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宏志(1994)《文學與政治之間:魯迅・新月・文學史》台北:東大。
    ———(1997)《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4)《翻譯與近代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編(2000)《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哲甫(1933)《中國新文學運動史》上海:上海書店。
    王梅香(2014)〈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台灣文學學報》25:069-100。
    ———(2014)〈冷戰時代的臺灣文學外譯--美國新聞處譯書計畫的運作(1952~1962)〉《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9:223-54。
    ———(2015)〈不為人知的張愛玲:美國新聞處譯書計畫下的《秧歌》與《赤地之戀》〉《歐美研究》45(1):73-137。
    ———(2015)《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2016)〈麥加錫與美新處在台灣的文化冷戰(1958-1962)〉在游勝冠編《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頁101-48。
    ———(2016)〈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馬華文學場域 以譯書計畫《小說報》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2:1-40。
    王德威(2007)〈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頁141-58。
    ———(2007)〈從「海派」到「張派」—張愛玲小說的淵源與傳承〉在《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頁319-335。
    冬冬(1983.4.27)〈最後一次考試--憶倫敦教授〉《中國時報》,第33版。
    古繼堂、彭燕彬、樊洛平、王敏(2003)《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
    本報訊(1973.1.31)〈「天讎」如何寫成 郭坤仁有說明〉《中央日報》,第4版。
    ———(1972.1.16)〈天讎作者 凌耿演講〉《聯合報》,第2版。
    ———(1973.1.3)〈天讎暢銷 有人盜印〉《聯合報》,第3版。
    ———(1972.12.17)〈天讎講座‧作者親述〉《聯合報》,第8版。
    ———(1966.1.20)〈逃向自由城將搬上銀幕 擬請威廉荷頓主演〉《中央日報》,第5版。
    白先勇(2012.3.12)〈《現文》憶往──《現代文學》的資金來源〉《聯合報》,第D3版。
    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2008)《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
    石永貴(1983)〈盡瘁雜誌事業的張任飛先生〉《傳記文學》43(1):97-98。
    安德譯(1972)〈美國新聞週刊評「天讎」〉《綜合月刊》48:96-101。
    謝吾德.安德遜著,丁廣馨譯(1969)(1969)〈死亡〉《現代文學》36:170-77。
    ———〈母親〉《現代文學》37:184-90。
    余光中(1961.01.19)〈「中國新詩選」譯後〉《聯合報》,第7版。
    ———(2008)〈傅鐘悠悠長在耳〉在柯慶明編《臺大八十,我的青春夢》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6-37。
    吳翎君(2012)〈冷戰初期洛克菲勒基金會對台灣的援助〉在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頁109-31。
    吳碩禹(2014)《翻譯:一個符號系統的探討》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呂正惠(1996)《大陸的外國文學翻譯》台北:文建會。
    ———(2014)《台灣文學研究自省錄》台北:台灣學生。
    宋伯東(1991.12.12)〈軟禁16年 反共義士王朝天求償3000萬〉《聯合報》,第8版。
    李惠珍(1999)〈今日世界出版社〉《翻譯學研究集刊》4:317-21。
    李奭學(2006.5.28)〈中國文學不能承受的重:文革小說40年〉《中國時報》,開卷。
    沈著(1973)〈「天讎」給了我們一些什麼〉《中國評論》481:17-22。
    辛廣偉(2000)《台灣出版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周兵(2012)《新文化史:歷史學的「文化轉向」》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臺灣 :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
    孟昭毅、李載道編(2005)《中國翻譯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孟瑤(1974)《中國文學史》台北:學海。
    林.亨特著,江政寬譯(2002)《新文化史》台北:麥田。
    林太乙(1990)《林語堂傳》台北:聯經。
    林庚(2001)《中國文學簡史》台北:五南。
    林傳甲(1986)《中國文學史》台北:學海。
    林語堂著,張復禮譯(1965)《逃向自由城》台北:中央通訊社。
    邱貴芬(2007)〈翻譯驅動力下的台灣文學生產〉在胡金倫編《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頁197-273。
    阿英(1937)《晚清小說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查明建、謝天振(2007)《中國20世紀外國文學翻譯史》武漢:湖北教育。
    紀大偉(2017)《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台北:聯經。
    胡適(2005)《白話文學史》北京:團結出版社。
    倪孟安(未刊稿)〈《天讎》背後的故事--成書過程及賈禍經過小攷〉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
    艾文.倫登(1978.7.28)〈「天讎」一書之撰寫 數人合力眾志成城 艾文.倫登教授說明詳情〉《世界日報》
    凌耿著,丁廣馨、劉昆生譯(1972)《天讎:一個中國青年的自述》香港:新境傳播公司。
    凌耿[郭坤仁](1972.12.19)〈有一份光.發一份熱(上)—兼答「天讎」讀者〉《中國時報》,第12版。
    ———(1972.12.20)〈有一份光.發一份熱(下)—兼答「天讎」讀者〉《中國時報》,第12版。
    ———(2016)《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台北:大塊。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2001)《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晏山農(2016)〈曾有的一段紅色奇航:從《天讎》到《從前從前有個紅衛兵》〉《文訊》365:8-10。
    耿榮水(1977)〈「天讎」與「拒絕聯考的小子」--當代中國青年心態的探討〉《仙人掌雜誌》1(5): 127-41。
    袁公瑜(2002)《國民黨文工會職能轉變之研究》,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袁行霈編(2002)《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
    馬祖毅(2006)《中國翻譯通史》武漢:湖北教育。
    馬森(2015)《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 上編 西潮東漸:第一度西潮與寫實主義》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2015)《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 中編 戰禍與分流:西潮的中斷》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2015)《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 下編 分流後的再生:第二度西潮與現代》新北市:INK印刻文學。
    高全之(2011)〈張愛玲與香港美新處:訪問麥卡錫先生〉在《張愛玲學》台北:麥田。頁249-58。
    國軍史政檔案:檔號00049780「書刊審查」〈天讎一書本會原則同志出版請貴部審閱見復〉(1972.8.30)
    國軍史政檔案:檔號00049780「書刊審查」〈為天讎一書審查情形敬復查照〉(1972.9.5)
    國軍史政檔案:檔號00049780「書刊審查」〈檢送本部及救國團對天讎一書意見請參處〉(1973.2.7)
    國軍史政檔案:檔號00049780「書刊審查」〈對天讎一書處理意見簽請核示〉(1973.1.10)
    國軍史政檔案:檔號00049780「書刊審查」〈函告郭坤仁案有關資料如何防制其言論毒之傳播敬請研議惠告〉(1972.3.28)
    張任飛(1971)〈共赴國難〉《綜合月刊》30:42-43。
    ———(1968)〈創刊詞〉《綜合月刊》1:4。
    張思婷(2015)〈翻譯與政治:論臺灣翻譯文學史〉《翻譯學研究集刊》19:43-68。
    張愛玲(1991)〈憶胡適之〉在《張看》台北:皇冠。頁141-54。
    ———(2001)《流言》台北:皇冠。
    張錦忠、黃錦樹編(2007)《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
    梁啟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
    郭坤仁(1971)〈薩老.我師!〉《活水》111:48-51。
    ———(1971)〈萬類霜天競自由:(一)海闊天空〉《活水》112:52-55。
    ———(1971)〈萬類霜天競自由:(二)文化革命與大串聯〉《活水》113:52-55。
    ———(1971)〈萬類霜天競自由:(三)準備〉《活水》114:58-61。
    ———(1972)〈萬類霜天競自由:(五)中流擊水〉《活水》116:52-54。
    ———(1972)〈萬類霜天競自由:(四)離別〉《活水》115:52-55。
    ———(1972)〈憶上海(上)〉《活水》117:52-54。
    ———(1972)〈憶上海(下)〉《活水》118:50-53。
    ———(1972.11.6)〈千錘百鍊第一次:天讎與我〉《大學新聞》378:2。
    陳子展(1929)《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上海:中華書局。
    陳子瑋、林慶隆(2012)《臺灣翻譯產業調查研究》台北:編譯發展中心。
    陳平原(2011)《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佳綺(2012)〈冷戰下的中國想像與反共意識形態:以黃凡〈青州車站〉、《零》為例〉《台灣文學研究》3:111-74。
    陳芳明(2011)〈台灣的族群飄移與民國記憶〉《傳記文學》99(4):62-82。
    ———(2011)《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
    ———(1999)〈張愛玲與台灣文學史的撰寫〉在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頁413-34。
    ———(2011)〈總論〉在陳芳明編《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台北:聯經。頁1-17。
    陳長華(1972.12.11)〈天讎作者正論競選〉《聯合報》,第3版
    ———(1972.12.17)〈天讎作者‧現身說法 寫出史實‧血淚交織〉《聯合報》,第6版
    陳建忠(2014)〈冷戰與戒嚴體制下的美學品味:論吳魯芹散文及其典律化問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6:83-104。
    ———(2012)〈「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211-42。
    陳若曦(2011.11.12)〈誰要辦《現代文學》?〉《聯合報》。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1997)《書寫文學的過去 :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田。
    陳德鴻、張南峰編(2002)《西方翻譯理論精選. 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陶天浪(1978)〈《天讎》補遺--揭露北京福建班一段秘密〉《觀察家》14:47-52。
    陸以正(2002)《微臣無力可回天:陸以正的外交生涯》台北:天下遠見。
    傅月庵[林皎宏](2004)〈今日世界出版社〉《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台北:遠流。頁148-52。
    喬埃斯著,丁廣馨譯(1966)〈委員室裡的長青節〉《現代文學》27:52-70。
    喬埃斯著,劉昆生譯(1966)〈母親〉《現代文學》28:32-41。
    單德興(2013)〈余光中教授訪談:翻譯面面觀〉《編譯論叢》6(2):165-205。
    ———(2009)〈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頁117-57。
    ———(2009)〈翻譯與脈絡--兼談雙重脈絡化的理念與實踐〉《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頁1-8。
    馮客(2016)《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台北:聯經。
    黃開禮作,心岱撰文(2017)《書街舊事》台北:時報。
    黃肇珩、葉曼、張意、賴俊達、崔家蓉、毛吉祥(1983)〈張任飛先生紀念專輯〉《婦女雜誌》179:81-92。
    楊照(2010)〈令人難以置信的「自述」──凌耿的『天讎』〉《聯合文學》309:108-11。
    奧司汀華倫著,丁廣馨譯(1967)〈法蘭茲.卡夫卡〉《現代文學》31:152-。
    葉石濤(1987/2010)《臺灣文學史綱. 高雄:春暉。
    鄒振環(2017)《20世紀中國翻譯史學史》上海:中西書局。
    ———(2008)《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臺靜農(2004)《中國文學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
    趙稀方(2006)〈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與香港小說〉《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8:87-96。
    趙綺娜(2001)〈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1951-1970)〉《歐美研究》,31(1):79-127。
    劉增杰(2012)《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學》上海:中西書局。
    歐陽子(2012.3.13)〈關於《現代文學》創辦時期的財務及總務〉《聯合報》。
    編輯指導委員會編(1980)《救總實錄》第四集。台北: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
    編輯部(1969)〈編者的話〉《婦女雜誌》9:2。
    蔡明諺(2016)〈製作豐年:美國在台灣農村的文化宣傳策略〉在游勝冠編《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頁1-38。
    蔡登山(2003)〈完不了的「林語堂夢」〉在《傳奇未完:張愛玲》台北:天下遠見。頁133-48。
    蔣竹山(2012)《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台北:五南。
    鄭貞銘(2001)《百年報人3:一代新聞宗師》台北:遠流。
    蕭雄淋(1989)〈中美翻譯權問題初探〉在《中美著作權談判專輯》台北:蕭雄淋。
    賴慈芸(2009)〈學院的翻譯與禁忌〉在《譯者的養成:翻譯教學、評量與批評》台北:國立編譯館。頁3-35
    ———(2011)〈百年翻譯文學史〉在陳芳明編《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台北:聯經。頁199-232。
    ———(2012)〈臺灣文學翻譯作品中的偽譯本問題初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8(2):4-23。
    ———(2014)〈不在場的譯者-論冷戰期間英美文學翻譯的匿名出版及盜印問題〉《英美文學評論》,25:29-65。
    ———(2014)〈幽靈譯者與流亡文人—戰後台灣譯者生態初探〉《翻譯學研究集刊》17:59-91
    ———(2017)〈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透過翻譯看大陸〉《翻譯偵探事務所》台北:蔚藍文化。頁84-94。
    ———(2017)〈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蔣總統秘錄》也是譯本〉《翻譯偵探事務所》台北:蔚藍文化。頁95-104。
    ———(2017)〈樹大招風—揭露幾本冒名林語堂的譯作〉《翻譯偵探事務所》台北:蔚藍文化。頁122-133。
    ———(2017)〈父債子難還—郁達夫和郁飛的《瞬息京華》〉《翻譯偵探事務所》台北:蔚藍文化。頁258-268。
    賴慈芸、張思婷(2011)〈追本溯源—一個進行中的翻譯書目計畫〉《編譯論叢》4(2):151-80。
    錢鎖橋(2011)〈難民的「自由城」:林語堂的《逃向自由城》及其香港因緣〉《自由寫作》67。
    霍布斯邦著,蔡宜剛譯(2013)《非凡小人物:反對、造反及爵士樂》台北:麥田。
    戴文逸(1973)〈「天讎」--文革社會心理的生動圖繪〉《南北極》39:61-63。
    戴麗華編(2006)《國立臺北大學第六屆傑出校友專輯》台北:國立臺北大學。
    謝天振、查明建編(2003)《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謝銘洋、陳家駿、馮震宇、陳逸南、蔡明誠(1992)《著作權法解讀》台北:月旦出版。
    鍾理和著,鍾怡彥編(2009)《新版鍾理和全集》第六集。高雄縣:高縣文化局。
    韓高年(2011)《一本就通:中國文學史》台北:聯經。
    譚正璧(1936)《新編中國文學史》上海:光明書局。
    龔鵬程(2009)《中國文學史(上)》台北:里仁。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