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良輔
CHEN, LIANG-FU
論文名稱: 當遊民遇上社會企業─大誌雜誌對遊民的服務歷程及其影響之探討
The homeless and the social enterpris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big issue on the homel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rvice progress
指導教授: 沈慶盈
Shen, Ching-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0
中文關鍵詞: 大誌雜誌遊民自我效能增強權能服務成效
英文關鍵詞: TBI, homeless, self-efficacy, empowerment, service resul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0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誌雜誌(TBI,The big issue)目前在英國、日本等十個國家發行,以社會企業的模式協助遊民,透過遊民販售雜誌,提供遊民一份工作的機會。而台灣大誌雜誌於2010年4月份從英國授權引進發行創刊號,本研究探討大誌雜誌對遊民的服務歷程及其影響,並提出對大誌雜誌的建議和發展方向,期待能夠協助更多的弱勢遊民,進而解決社會問題,促使社會更加美好。
    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總共訪談12位受訪者,包括台灣大誌雜誌的3位工作人員,以及在台北地區販售雜誌的9位遊民販售員。從自我效能和增強權能的理論觀點分析遊民的販售經驗與服務成效,結果發現遊民販售雜誌的過程經驗到相信及發揮自己的能力、學習運用販售技巧、感受到正向的情緒經驗、人際互動經驗與能力、販售困境與因應方式等內涵。至於大誌雜誌的服務成果,包括1、目前穩定參與販售雜誌約50位遊民,遊民月平均收入約一萬元;2、受訪者對於大誌雜誌的工作感到滿意,並且想要繼續賣下去;3、販售大誌雜誌可以滿足遊民的生理需求,改善其居住與生活環境,增加安全感,使其自力更生、獨立生活,提升其自信心,讓其感到生命希望、掌控感與目標,及降低社會對遊民的負面刻板印象。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針對大誌雜誌、遊民販售員和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e Big Issue (TBI) has been issued in more than ten countries, such as England, and Japan. As a social enterprise, TBI helps the homeless by providing them a job to sell the magazines. TBI in Taiwan was authorized by England to publish the first issue in April, 2010. This study will investigate the TBI’s impact on the homeless, and propose an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TBI in Taiwan in the hope to assist more the homeless, solve social problems, and make the society better. Based on thi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1) evaluate the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the TBI, 2) understand the service of TBI to the homeless, 3) analyze the resulting effect, and 4) propose an approach for the TBI to help more the homeless.

    This study appl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in-depth interview nine homeless people, and three social enterprise workers in Taiwan TBI. The nine homeless people make a living by selling the TBI, and the three social enterprise workers are the only ones, who have directly interacted with the homeles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selling experience of the homeless and the service results of the TBI to the homeless by the theories of self-efficacy and empowerment.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finds out that selling experience includes utilizing self-potentials, learning selling tricks, feeling positive emotions, social interaction,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ies in selling. Regarding the service results of the TBI to the homeless, this study discovers that the TBI has been training 120 homeless people so far. There are about fifty homeless people, who are constantly selling the magazines in the exists of Taipei MRT, with average monthly income 10 thousand Taiwanese dollars.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those nine interviewees (homeless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the job by selling the TBI, and would like to continue it. Furthermore, we find out that the effects of TBI on the homeless include stratifying physical requirement, improving living environment,starting to save money, enhancing sense of security, standing on his own feet, living by himself, increasing self-confidence, feeling hopes and sense of controlling his life, setting up his life goals, participating more activities,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negative impression on the homeless.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related to the TBI and the homeless sal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0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遊民的需求與服務……………………………………………………09 第二節、遊民就業服務的規劃與運作…………………………………………27 第三節、促進遊民就業的理論與策略…………………………………………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質性研究法……………………………………………………………52 第二節、研究對象………………………………………………………………53 第三節、研究工具………………………………………………………………55 第四節、研究過程………………………………………………………………56 第五節、資料整理與分析………………………………………………………57 第六節、研究倫理………………………………………………………………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大誌雜誌的經營運作狀況……………………………………………60 第二節、大誌雜誌對遊民的服務歷程…………………………………………74 第三節、遊民的販售經驗………………………………………………………91 第四節、大誌雜誌的遊民服務成果…………………………………………114 第五節、受訪者對大誌雜誌發展方向的看法和建議………………………1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139 第二節、討論…………………………………………………………………143 第三節、研究建議……………………………………………………………146 參考文獻…………………………………………………………………………151 附件一、大誌雜誌(TBI)工作人員的訪談大綱……………………………158 附件二、遊民(販售者)的訪談大綱…………………………………………159 附件三、訪談同意書 ……………………………………………………………160 表次 表一、遊民處理情形………………………………………………………………02 表二、針對遊民特質與需求的相關研究…………………………………………16 表三、台灣遊民的法令及其歷史沿革……………………………………………23 表四、社會企業光譜………………………………………………………………32 表五、自我效能高者與自我效能低者的差別……………………………………42 表六、預期反應的概念架構………………………………………………………43 表七、以增強權能層次為基礎的方案所產生的影響……………………………51 表八、大誌雜誌TBI工作人員基本資料…………………………………………54 表九、遊民販售員基本資料………………………………………………………54 圖次 圖一、美國對於遊民服務的層次………………………………………………25

    王偉忠(1998)。《臺灣地區遊民服務網絡的初探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王金敦(2005)。《中輟生輔導服務志願人員自我效能、工作壓力與持續服務承諾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欣(2005)。《把愛傳出去-運用優點個案管理工作模式在就業服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桂榕(2008)。《遊民問題之研究一以台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街友站(2009)。《98年度促進經濟型街友就業執行成果報告》。台北市:勞工局。
    呂淑貞(2005)。《精神障礙者就業模式建構之國際比較研究-以台灣、美國、日本及德國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孝鼎(2001)。《台灣底層階級研究:以台中市遊民、拾荒者、原住民勞工、外籍勞工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瑩(2000)。《從大臺北地區之遊民服務網絡探討遊民賦權之可行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文化。
    宋家慧(2000)。《危機邊緣少年自我效能團體工作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庚霈(2004)。《就業安全理論與實踐》。台北:揚智文化公司。
    李媚媚、林季宜、鐘聿琳(2002)。《萬華地區遊民的生活況狀與健康問題》。護理雜誌,第49卷第4期,87-91。
    李麗日(2009)。《新移民個人充權策略一由優勢觀點出發》。社區發展季刊,第126期,240-253。
    李海瑩(2009)。《海洋觀光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李素素(2010)。《台灣社會企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1987-2008》。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邱靖娟(2006)。《從社會企業觀點探討地方博物館合作關係─「以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琪(1995)。《底層的社會建構與自我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照(2005)。《從理論到實踐:身心障礙就業服務之理念與服務輸送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2期,104-116。
    吳欽仁(2007)。《社會救助體系下的遊民現況及業務問題探討-以臺北縣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珠(2011)。《庇護型工場轉型社會企業之可行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在職進修碩士專班論文。
    沈慶盈(2008)。《談社工員自我效能的提升》。社區發展季刊,第120期,208-220。
    沈慶盈、龔煒媛(2009)。《社會福利機構社會企業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26期,110-121。
    林萬億等(1994)。《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淑容(2006)。《街友服務之研究一以台中市干城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詩瓊(2009)。《台北市新移民與香港新來港人士就業服務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宏(2009)。《民間社工員之增強權能感、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07)。社會企業。社情,第18期,3-11。
    詹火生、林慧芬(2003)。《台灣福利過去、現在與未來》。國家政策論壇。
    徐新逸,黃麗鈴(1999)。《高中生學業成就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表現之探討:影響自我效能因素與成就表現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22,267-294。
    徐震、李明政(2004)。《社會工作思想與倫理》。台北:松慧。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安堂(2001)。《國民小學教師授能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淑穗、張德榮(1999)。《生涯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對大學生生涯選擇影響之徑路分析》。長榮學報,第3卷第1期,117-137。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22,7-54。
    郭慧明(2004)。《我要活下去!遊民的生存策略和生活世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嘉韻(2006)。《女性成為領導人的歷程之研究:一個增權賦能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亞陵(2007)。《社會企業運作方式及可行性分析—以台北市庇護工場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郭盈靖(2009)。《看不見的勞動者一台灣遊民勞動權益剝奪的意識形態與建制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平、張祐綾等人譯(2007)。《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陳自昌(1995)。《遊民的社區生活與遊民服務—台北市萬華區的遊民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大衛(2000)。《臺灣遊民問題的結構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玫伶(2004)。《身心障礙者的社區照顧一社區支持性就業服務之困境與建議》。
    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245-259。
    陳宜鋒(2008)。《增強權能取向實務對受暴婦女之改變歷程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龍(2008)。《課後方案對花蓮弱勢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之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滿春梅(2006)。《社會支持與專業處遇對遊民可能自我概念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玫玲(1995)。《台北市遊民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君(2008)。《社會福利服務方案對高風險少年充權歷程之研究一以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戲劇表達活動方案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碩士論文。
    黃源協(2008)。《社會工作管理二版》。台北:雙葉。
    黃天辰(2009)。《馬斯洛五大需求層級論與產品定價策略之研究-以汽車市場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管理學院EMBA高階主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崚弘(2009)。《台灣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楊蕙禎(2006)。《台北市遊民外展社工服務研究一萬華、中正區外展社工員與遊民間之互動經驗》。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楊依璇(2009)。《Maslow需求層次改變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韻璇(2010)。《少年機構因素、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市安置機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青少年兒童福利學所碩士論文。
    賴兩陽(2008)。《當社工遇到勞工:建構「就業服務社會工作」專業體系芻議》。社區發展季刊,第122期,282-297。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台北:巨流。
    戴世玫、邱智裕、趙順達、歐雅雯(2010)。《融合充權復原觀點的新住民優勢個案管理服務模式一澎湖縣新住民服務中心的經驗》。社區發展季刊,第130期,349-362。
    鄭麗珍、張宏哲(2004)。《遊民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報告。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6:65-108。

    英文參考文獻
    Burt, M.. B.(1992). Over the Edge: The Growth of Homelessness in the 1980s.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ublications.
    Bandura, A.(1977).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191-215.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37,122-147.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Bandura, A.(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 W.H.Freeman .
    Daly, G.erald (1996). Homeless: Policies, Strategies, and Lives on the Street. London, UK: Routledge.
    Dees, J. Gregory(1998).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55-67.
    Effiem, Ina, Obasi B.S., (2009). Factors that Motivate Social Workers to work with persons who are Homeless. Master Dissertation ,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U.S.A
    Johnson, A. K., (1995) Homelessness,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19th. p. 1338-1447,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Kidd, S.A. (2003). Youth Homelessness and Social Stigma. Child Adol Social Work. 20,235-261
    Nicole, Witherbee.(2008). Homeless Prevention:Back in Community Hands. Ph.D. diss,Brandeis University.
    O’Connell, Mary Ellen (2003). Responding to Homelessness: An Overview of US and UK Policy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Psychology, 13, 158-170.
    Pushpanjali, Dashora, M.S.(2010).Empowering Homeless Youth: An Evaluation of a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Based Program. Ph.D. dis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ayne, M.(1997).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2nd ed.),London, UK: MacMilian.

    網站參考
    中央社新聞。《街友賣新聞 英國雜誌來台探路》,2010/3/22,取自:
    http://www.cna.com.tw/ShowNews/WebNews_Detail.aspx?Type=FirstNews&ID=201003220027
    內政部統計年報。2010/09/20,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內政部社會司。2010/10/19,取自:http://www.moi.gov.tw/dsa/
    台北市社會局。2010/10/19,取自:http://www.bosa.tcg.gov.tw/
    新北市社會局。2010/10/19,取自:http://www.sw.tpc.gov.tw/web/Home?FP=1064
    新北市社團法人志願服務協會。2011/01/01,取自:http://www.tcva.org.tw/
    新北市遊民中途之家社會重建中心。2011/01/01,取自:http://www.yywb.org.tw/front/bin/home/phtml
    高雄市社會局。2010/10/19,取自:http://w5.kcg.gov.tw/socbu/
    台灣TBI官方網站。2010/11/16,取自:http://www.bigissue.com.tw/
    英國TBI官方網站。2010/11/16,取自:http://www.bigissue.com/
    日本TBI官方網站。2010/11/16,取自:http://www.bigissue.jp/english/index.html
    喜憨兒基金會官方網站。2011/07/18,取自:http://www.c-are-us.org.tw/style/front001/bexfront.php?sid=1559071396
    財團法人台北市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2011/07/18,取自http://www.victory.org.tw/course/course_02.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