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世清
Shih-Ching Chuang
論文名稱: 平衡計分卡觀念應用於臺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
Applicaton of Balance Scorecard Concepts on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王天苗
Wang, Tian-Mi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3
中文關鍵詞: 平衡計分卡教師評鑑評鑑指標特教班教師德懷術階層分析法
英文關鍵詞: Balanced Scorecard, Teacher 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icators,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Delphi Techniqu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台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為對象,利用平衡計分卡觀念導入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此觀念和過去教師評鑑方式不同的是,透過平衡計分卡的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構面適當轉化,以較全面的觀點進行績效評估,更企圖透過教師的視角探討教師評鑑指標的內涵,並加入學校本位的考量,發展一組能為教師所信任且可行性高的教師評鑑指標。
    本研究採專家座談、德懷術和階層分析法,進行三階段的探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各階段之參與者:第一階段專家座談,共有九名臺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和行政人員參與座談;第二階段德懷術調查,包括七名專家學者、六名行政人員、四名輔導團成員和六名特教班教師,共23名專家參與;第三階段階層分析,以一所北縣國小為例,該校特教班所有教師共四名參與。
    由結果發現,由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建構而來的臺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包括「教師教學」、「教師專業成長」、「教育成本與資源」及「學生學習成果」等四個構面。其中,「教師教學」構面可分為「評量」、「課程規劃」、「教學實施」、「班級經營」及「學生輔導」等五向度;「教師專業成長」構面可分為「敬業精神與態度」、「專業知能」、「溝通與合作」及「研究與進修」等四向度;「教育成本與資源」構面可分為「時間安排」及「資源運用」兩向度;「學生學習成果」則分為「學生學習參與及成果」及「家長認同度」兩向度。綜上所述,合計四個構面、13個向度,並細分出76個指標。
    第三階段以一所學校為單位探究臺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體系的相對權重,發現各構面以「教師教學」權重最高,依次為「學生學習成果」、「教師專業成長」、「教育成本與資源」。就不同向度的重要性而言,以「學生學習參與及成果」權重最高,依次為「教學實施」、「家長認同度」、「課程規劃」、「專業知能」、「班級經營」等向度。
    由於學校在透過評鑑指標引導教師專業發展時,不可能將所有指標同時展開,就必須在向度及指標上所取捨,一旦確認重點方向及關鍵指標後,應可協助教師釐清不同面向的重要性,藉此成為教師進行專業成長的目標。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臺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運用與後續研究的建議,以供後續研究者及學校教師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use Balanced Scorecards and incorporate it into the structure of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 Taipei County. The concept of the incorpor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ways of Teacher’s Evaluations. The difference is that it evaluates performances with the appropriately transformed perspectives of finance, customer, internal process and learning in a thorough way. It also intends to discuss the content of the Indicators through teachers’ eye views with the addition of schools’ perspectives, and therefore it would be able to build and develop a set of believable and workable Indicator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with experts’ talks, Delphi, and AHP in three stages. By means of Purposive Sampling, participants were selected for each stage of research. Stage one with experts’ talks, there were total nine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on staff from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participating. Stage two with Delphi, it included seven scholars, six administration faculties, four members of consultant team, and six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that totaled twenty-three participants. Stage three with AHP, four teachers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participated.

    From the research I found the detail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four perspectives, thirteen ways, and seventy-six indicators. Stages one and two, done with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include Teachers’ Teaching Performanc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Basic Costs of Education and its Resources, and Students’ Growth of Learning. Teachers’ Teaching Performances can be evaluated in five ways, which are Evaluations, Courses Planning, Teaching Executions,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Consulting Servic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can be evaluated in four ways, which are Work Professionalism and Attitud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enses,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Further Education and Study. Basic Costs of Education and its Resources can be done in the ways of Tim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Uses. Students’ Growth of Learning are then able to be done with Students’ Learning to Participate and Finding the Results as well as Parents’ Recognitions.

    On the third stage while looking into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System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 the school in a relative way, I discovered that among all perspectives, first is Teachers’ Teaching Performances and next Students’ Growth of Learn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last Basic Costs of Education and its Resources. But as far as importance of ways of evaluations is concerned, Students’ Learning to Participate and Finding the Results is first, Teaching Executions second and then Parents’ Recognitions, Courses Plan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enses, and finally Classroom Management.

    With all the perspectives, ways, and indicators, however, schools might not be able to apply them all at once and thus would have to pick and give up. To help teachers pick and give up, knowing and confirming directions and key concepts would be helpful in deciding what is important and what is not and then become teachers’ aim to proceed to growth and strength.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a proposal on the use of Teachers’ Evaluation Indicators by Special Classroom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was made in order to provide future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教師評鑑 9 第二節 教師評鑑指標的建構 24 第三節 特殊教育教師評鑑指標 34 第四節 平衡計分卡與其運用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樣本 6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8 第四節 研究步驟 72 第五節 資料處理分析 7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79 第一節 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專家座談結果 79 第二節 「Delphi」問卷意見調查結果 91 第三節 相對權重問卷調查分析與討論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19 第三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7 壹、中文部份 127 貳、西文部份 138 附錄一:臺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問卷 141 附錄二:德懷術專家學者名單 147 附錄三:第一回合德懷術調查問卷 148 附錄四:第二回合德懷術調查問卷 155 附錄五:第三回合德懷術調查問卷 163 附錄六:臺北縣國小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權重問卷 171 附錄七:第一回合「Delphi」問卷調查意見彙整說明 176 附錄八:第二回合「Delphi」問卷調查意見彙整說明 198 圖目錄 圖 2 1 教師評鑑理論架構圖 17 圖 2 2 平衡計分卡提供轉化策略為營運的架構 48 圖 2 3 平衡計分卡作為策略行動的架構 49 圖 2 4 平衡計分卡提供營利組織轉化策略為營運的架構 51 圖 2 5 政府部門及非營利組織的平衡計分卡 51 圖 2 6非營利組織平衡計分卡架構 55 圖 2 7 總體績效平衡計分卡之管理觀念模組關聯性示意圖 56 圖 2 8 績效責任架構圖 57 圖 3-1 平衡計分卡設計架構 61 圖 3 2 研究架構圖 62 圖 4 1山水國小特教班教師評鑑指標體系發展架構 113 表目錄 表 2 1 政策評估理論發展一覽表 19 表 2 2 教師評鑑模式之比較表 21 表 2 3 變項、標準、指標、指數等名詞的要素比較表 25 表 2 4 美國特教教師專業標準 36 表 2 5 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 38 表 2 6 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評鑑指標 41 表 2 7 「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與「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評鑑指標」對照表 44 表 3 1 參與實務專家座談人員一覽表 (第一階段) 65 表 3 2 德懷術學者專家一覽表(第二階段) 67 表 4 1 「學生學習成果」構面專家座談指標彙整表 81 表 4 2 「教師教學」構面專家座談指標彙整表 83 表 4 3 「教師專業成長」構面專家座談指標彙整表 85 表 4 4 「教育成本與資源」構面專家座談指標彙整表 88 表 4 5 第一回合德懷術問卷專家成員意見統計表 92 表 4 6 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專家成員意見統計表 98 表 4 7 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專家成員意見統計及適合度考驗表 105 表 4 8 評鑑構面之相對權重表 110 表 4 9 「教師教學」構面下之向度相對權重表 111 表 4 10 「教師專業成長」構面下之向度相對權重表 111 表 4 11 「教育成本與資源」構面下之向度相對權重表 112 表 4 12 「學生學習成果」構面下之向度相對權重表 11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丁惠民(譯)(2006),H. K. Rampersad(著):個人平衡計分卡:提升幸福感、快樂指數及工作滿意度的行動藍圖(Personal Balanced Scorecard: The Way to Individual Happiness, Personal Integrity,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於2006年)
    于泳泓(譯)(2002),P. R. Niven(著):平衡計分卡最佳實務-按部就班,成功導入(Balanced Scorecard: Step-by-step for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Agencies)。台北:商周。(原著出版於2002年)
    于泳泓、陳依蘋(2005):平衡計分卡完全教戰守冊。台北:梅霖。
    方又圓、唐福瑩(2006):臨床護理師專業態度。志為護理,5(4),73-79。
    王世英、秦夢群、吳政達(2006):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學校行政績效責任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保進、黃耀農(2004):從標準到標竿:主要國家高等教育評鑑標準對我國之啟示。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95-115頁)。編者。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1),
    84-98。
    朱道凱(譯)(2008),R. S. Kaplan和D. P. Norton(著):平衡計分卡:化策略為行動的績效管理工具(The Balanced Scorecard—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台北:臉譜。(原著出版於1996年)
    江麗莉、何福田(2006):學前至高中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評鑑規準之比較研究。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台灣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輯(185-205頁)。編者。
    呂木琳、張德銳(譯)(1992),B. M. Harris 和 J. Hill(著):教師發展評鑑系統(The DeTEK Handbook)。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原著出版於1982年)
    李匡雲(2007):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俊湖(2007):從教師評鑑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資訊,24(1),139-148。
    沈宜純(2007):身心障礙類特殊教育教師評鑑指標意見調查及其應用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吳和堂(2002):論析美國加州San Bernardino學區教師評鑑的特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刊,18,113-134。
    吳武典、韓福榮、林純真、林敏慧(1998):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與進用政策之分析與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6,1-22。
    吳武典(2005):專業標準本位的師資培育制度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理念與專業標準(231-248頁)。台北:心理。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政達(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評鑑政策之可行性評估。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15,83-108。
    吳柳儀(2007):高中職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林天祐(1999):教育名詞:教育指標。教育資料與研究,29,48-49。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焦點團體法。教育研究月刊,92,128。
    吳清山、張素偵(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177-192頁)。台北:學富。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台北:高等教育。
    吳清基、黃乃熒、吳武典、高新建、周叔卿、林育瑋、李大偉、黃譯瑩(2007):各師資類科教師專業標準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評鑑與專業成長(197-236頁)。台北,心理。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政逸(2003):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教育趨勢導報,5,3-10。
    林振春(1992):德恵法。民意月刊,169,82-101。
    林振春(1993):社會調查。台北:五南。
    林惠芬(2002):啟智教師教師效能之研究(ΙΙ)。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413-H-018-010)。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台北:雙葉。
    胡幼慧(1996):焦點團體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23-238頁)。台北:巨流。
    周齊武、Kamal Haddad及吳安妮(2000):企業推行平衡計分卡之可行結構—台灣經理人員之觀點(一)。會計研究月刊,174,137-141。
    周齊武、Kamal Haddad及吳安妮(2000):企業推行平衡計分卡之可行結構—台灣經理人員之觀點(二)。會計研究月刊,175,107-113。
    施鴻銓(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以屏東縣自然科教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榮威(2004):平衡計分卡在國中教師教學績效考核應用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銘宏(2005):以平衡計分卡建構高職教師評鑑指標之研究。私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敏榮(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歸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實務部份。台北:五南。
    孫志麟(1998):國民教育指標體系的建構與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29-252。
    孫志麟(2004):學校本位觀點的教師評鑑。載於孫志麟(著),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追求卓越(223-254頁)。台北:學富。
    孫志麟(2008):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的實踐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1(2),63-94。
    孫淑柔(1998):從教育指標的觀點談特殊教育成效評鑑。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紀念專刊(65-98 頁)。台北:編者。
    孫淑柔、王天苗(2000):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學習成果評鑑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215-234。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9):特殊教育法規選輯(九十七年版)。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6):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劃。2008年4月29日,取自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ad9d3bc8067.pdf。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7):特殊教育沿革與現況。2007年4月11日,取自http://3d.nioerar.edu.tw/2d/special/outline/outline_0301.asp
    郭正田(2002):台中縣國小校長、教師對特殊教育教師評鑑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1-278。
    陳怡君(2002):國中啟智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君(2003):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坤德(2006):德懷術在研究上之應用。 2008年1月12日,取自http://myhome.chnew.com.tw/msg/2006/delphi.htm
    陳聖謨(1998):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教育研究,6,175-189。
    陳美博(2000):國小教師評鑑制度之探討。國教天地,138,40-44。
    陳明和、郭靜芳(2004):從學校本位管理觀點探究教師評鑑制度的實施。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15(4),17-37。
    陳威龍(2004):國民小學推展教師在職進修績效指標之研究—應用平衡計分卡概念。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威龍、楊銀興(2006):國民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績效評估指標之探討-智慧資本結合平衡計分卡觀點之應用。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7(1),107-131。
    陳清溪(2006):國中小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評鑑規準之研究。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台灣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225-242頁)。編者。
    陳慧儒、高薰芳(2006):美國特教教師專業標準對我國特教教師素質之提昇之啟示。屏師特殊教育,12,17-27。
    陳麗如(2006):高中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評鑑規準之研究。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台灣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243-261頁)。編者。
    陳麗如、陳清溪、鐘梅菁、江麗莉(2006):高中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評鑑意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與復建學報,16,25-44。
    陳麗如、陳清溪、鐘梅菁、江麗莉(2007):特殊教育教師評鑑之執行與規準之訂定。台東特教,25,28-37。
    許晏菱(2007):從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國民中學教師績效之研究-以臺北縣新莊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學習與革新。台北:學富。
    張明輝(2004):平衡計分卡制度在學校績效管理之應用。教育研究月刊,123,19-25。
    張芳全(2007):教育政策指標研究。台北:五南。
    張素偵(2004):教師評鑑重要議題與推動策略之探究。現代教育論壇,10,232-243。
    張倍禎、王健華(2002):大學教學優良教師評鑑指標的建立—教學資源中心教師評鑑個案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季刊,59,46-62。
    張新仁(2005):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製。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91-130頁)。台北:心理。
    張鈿富(2001):教育指標理念簡介。載於簡茂發(主編),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1-25頁)。台北:學富。
    張德銳(199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與教師專業成長。國教世紀,28(6),50-54。
    張德銳、呂木琳(1993):教師評鑑的新方向-教師發展評鑑系統。國立編譯館館刊,22(1),269-303。
    張德銳(2003):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53,1-12。
    張德銳(2004):專業發展導向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微軟視窗簡報軟體〕。2008年6月28日,取自http://163.32.140.1/teacher/files/de_ruei_01.ppt
    張憲廷(2007):教師評鑑之模式及其應用。北縣教育,59,60-65。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譯)(2005),D. L. Stufflebeam 和 A. J. Shinkfield(著):系統的評鑑:理論與實務的自我教學指引(Systematic evaluation:A self-instructional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台北:師大書苑。(原著出版於1984年)
    黃政傑、李隆盛、呂建政(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專案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翁福元、方志華、張美蓮(1997):教育指標系統整合型研究之規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85-2475-H-003-015R)。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德祥、薛秀宜(2004):教師評鑑的模式與發展趨勢。教育研究月刊,127,18-32。
    傅木龍(1995):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219-228頁)。台北:師大書苑。
    傅木龍(1998):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及其對我國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彭春蘭(2003):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淑惠(2004):國小資源班教師專業知能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曾菁天(2003):我國小學教師工作績效評量指標研究—平衡計分卡觀念之應用。私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憲政(2002):用心建立一個學習與成長的機制,師友月刊,426,6-10。
    游家政(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
    1-24。
    游家政、曾祥榕(譯)(2005),D. L. Stufflebeam等(著):評鑑專業標準與原則(533-550頁)。載於蘇錦麗(審訂),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臺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於2000年)
    楊國賜(1997):現代教師如何建立專業知能和地位。師友月刊,241,1-2。
    遠擎.策略績效事業部(譯)(2001),R. S. Kaplan和D. P. Norton(著):策略核心組織:以平衡計分卡有效執行企業策略(The strategy-focused organization : how balanced scorecard companies thrive in the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臺北:臉譜。(原著出版於2000年)
    鄭友超(1993):學校效能理論及其相關研究之探討。職業教育學院學報,2,119-148。
    鄭英耀、王文中、楊淑晴、葉玉珠(2000):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學績效評量制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2),125-159。
    劉春榮(2003):教師績效評鑑的教育品質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53,13-19。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潘奕陵(2007):國小啟聰教育教師專業知能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陳淑敏、
    蔡濱如(2004):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蕭金土、陳瑋婷(2007):啟智學校教師對「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意見之調查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9,219-236。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5(3),14-28。
    鍾緒慧(2004年11月27日):快樂幼稚園課程發展的專業溝通能力。兒童適性發展之本土專業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4月24日,取自http://www.tmue.edu.tw/~cdi/materials/20041127/2-5.pdf
    顏國樑(2001):回應性政策評估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評估上的啟示。載於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文集(13-34頁)。編者。
    羅清水(1999):教師專業發展的另一途徑— 談教師評鑑制度的建立。研習資訊,6(1),1-10。
    羅英豪(2000):國民中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鐘梅菁、江麗莉(2006):學前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專業評鑑規準之研究。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台灣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輯(206-224頁)。編者。
    蘇錦麗、黃曙東(2006):世界重要國家評鑑標準與指導原則之發展對我國教育評鑑的啟示。載於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主辦),2006年邁向卓越高等教育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81-110頁)。臺北:編者。
    蘇錦麗、鄭淑惠(2007):發展完善中小學校長評鑑制度應有之思維—人員評鑑標準第二版草案之觀點。北縣教育,62,28-36。

    貳、西文部份
    Beerens, D. R. (2000). Evaluating teacher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Beach, B., & Reinhartz, J. (1989). Supervision : focus on instruction. New York:Harper & Row.
    Brandt, C., Mathers, C., Oliva, M., Brown-Sims, M., & Hess, J. (2007).
    Examining district guidance to schools on teacher evaluation policies in the
    Midwest Region (Issues & Answers Report, REL 2007–No. 030).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Evaluation and Regional Assistance,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 Midwes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99235)
    Branson, C. M. (2008). Achiev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through values align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6(3), 376-395.
    Conley, S., & Glasman, N. S. (2008). Fear,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and teacher evaluation. Educational Policy, (22)1, 63-85. Retrieved June 2, 2009, from http://epx.sagepub.com/cgi/content/abstract/22/1/63
    Danielson, C., & McGreal, T. L. (2000). Teacher Evaluation: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inceton,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Follman, J. (1996). Elementary public school pupil rating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Child Study Journal, 25 (1), 57-78.
    Kaplan, R. S., & Norton D. P. (1996).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74(1),75-78.
    Hardy, I., & Lingard, B. (2008).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an effect of policy and practice: a Bourdieuian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23(1), 63-80.
    Iwanicki, E. F. (1990). Teacher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In J. Millman & Darling-Hammond, L. (Ed.), The new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Assessing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pp. 158-174 ). Newbury Park, CA: Sage.
    Loup, K. S., Garland, J. S., Ellett, C. D., & Rugutt, J. K. (1996). Ten years later: Findings from a republication of a study of teacher evaluation practices in our 100 largest school districts.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10(3), 203-226.
    Seldin, P. (1984). Changing practlces faculty evalu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hinkfield, A. J., & Stufflebeam, D. L. (1995). Teacher evaluation: Guide to effective practice. 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Spee, A., & Bormans, R. (1992).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4(2), 139-155.
    Stronge, J. H. (1995). Balancing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goals in educational personal evalu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21, 131-151.
    Taylor, L . (1994). Reflecting on teaching:The benefits of self-evalu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9(2), 109-12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