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睿耘
Jui-Yun Chang
論文名稱: 一位東南亞裔社區口譯員的自述
A Self-described Story of a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Community Interpreter
指導教授: 陳子瑋
Chen, Tze-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1
中文關鍵詞: 社區口譯新移民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interpreting, Southeast Asian migrants in Taiwa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4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藉由一位東南亞裔新移民社區口譯員口述回溯其生長歷程、因婚姻移居台灣進而從事社區口譯的過程,探討社區口譯這項在台灣尚未制度化的職業之於這位社區口譯員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的敘事研究,文中強調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並互動的研究過程。一方面由研究對象口述回顧生命歷程,另一方面研究者也以自身的經驗參與互動與反饋,使得研究本身不只是現象的研究,而是生命經驗的映照與反思。

    透過研究參與者實際社區口譯經驗的分享,可得出以下發現:
    (一)新移民擔任社區口譯員的動機多是出於幫助其他新移民與自我成長,其中家庭的支持對於新移民能否外出工作與否扮演關鍵因素
    (二)台灣的醫療院所仍缺乏通譯資源,且能服務的語種也不夠多元
    (三)台灣的東南亞裔的社區口譯員社會地位低落,不受服務單位或服務對象尊重,原因在於多數人並不清楚社區口譯員在醫病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四)電話口譯應是在公部門預算與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提供最及時通譯資源與運用有限人力的方式

    文末提出本研究未竟之處,以及提供未來可進行後續研究的建議。

    This thesis is a self-described story about a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community interpreter. By mining her memories and reflecting on her experiences, she tried to explain how community interpreting, a profession that is not yet institutionalized in Taiwan, helped shape her new life in Taiwan. The research process, using narrative analysis as research method, was not merely a one-sided telling of a story, but rather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rviewee and the researcher. The researcher also tried to reflect on her own experiences related to the interviewee’s story, while adding some humane touch to the research.

    After reviewing the life experiences narrated by the interviewee, the researcher present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two main motivations for migrants to become community interpreters are helping other migrants and seeking personal growth. The support from their families is the key determinant as to their availability to work.
    2. The language services provided at healthcare facilities in Taiwan are very limited in terms of availability of interpreters and the number of languages in service.
    3. The social status of Southeast Asian community interpreters is relatively low because neither healthcare providers nor the general public have a clear idea in terms of the roles community interpreters play in medical consultations.
    4. Telephone interpreting seems to be the most feasible way to extend current public interpreting services to a larger scale given the constraints in budget and resources in public sectors.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the researcher state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proposed some aspects related to community interpreting in Taiwan that can be further observed and studied.

    致謝 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定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社區口譯 9 (一)範圍:工作的主題 10 (二)實體環境 11 (三)參與者置身於溝通交流中 12 (四)社區口譯在國外的實踐 14 1. 英國 14 2. 美國 16 3. 澳洲 17 (五)社區口譯在台灣的實踐 18 1. 醫療 19 2. 法律 21 3. 社福 22 第二節 社區口譯員的角色 24 第三節 價值觀、文化與社區口譯的跨文化溝通 28 (一)價值觀與動機 28 (二)台灣與越南文化異同處 29 (三)越南文化裡的「面子」 30 (四)文化在社區口譯情境的展現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2 第二節 研究參與人物 36 (一)研究參與者 36 第三節 研究者在研究中的角色 38 (一) 訪談者 38 (二) 語音——文字轉譯者 38 (三) 文本詮釋分析者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一)訪談大綱 39 (二)訪談札記 40 (三)訪談檢核表 41 第五節 實施程序 41 (一)原先規劃程序: 42 (二)實際執行結果: 42 第六節 資料分析 43 第七節 研究倫理相關議題 45 第四章 向陽的故事 46 第一節 文化斷裂又連結–學習中文 46 第二節 流離的家譜–因排華尋求庇護的家人 47 第三節 跨洋過海到台灣–從不婚到走入跨國婚姻 47 第四節 想像具象的開始–台灣的生活 48 第五節 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的小孩–接受不孕症治療 50 第六節 上天的禮物–終於盼到的女兒小螢 56 第七節 家庭的守護者–永遠的太陽 57 第八節 通譯之路 59 (一)接觸新移民/ 移工議題的開端 59 (二)文化的傳遞者 62 1. 經濟條件引起的誤會–淡水魚與海水魚 65 2. 肢體動作的誤會–雙手抱胸與雙手平放 65 3. 一個星期有幾天?–沒有星期一的越南 66 4. 文化展演與傳遞–異鄉的家鄉味 66 (三)為善最樂 69 (四)語言即是權力/利 70 (五)接觸通譯課程之後 72 (六)異鄉的同鄉 73 (七)我是專業越南語通譯員 74 第九節 東南亞文化講師–由我說自己 76 第五章 研究討論 78 第一節 成為通譯的動機與背景 78 第二節 口譯員身份、角色、專業界線的灰色地帶 81 第三節 醫療院所缺乏通譯資源且語言服務範圍較為限縮 85 第四節 地位低落的東南亞語社區口譯員 87 第五節 研究者的研究過程 91 (一)反主為客的研究歷程 91 (二)研究者的電話人球之旅 93 第六節 研究過程的省思 96 第一節 研究結果 9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0 第三節 後續可研究方向 101 (一)新移民後代對於語言與文化的傳承 101 (二)社區口譯制度化 101 (三)新移民文化對於移入國語言與文化的影響 101 (四)新移民的政治參與和公民生活 101 參考書目 103 附錄一:訪談大綱 113 附錄二:實地觀察札記 115 附錄三:訪談內容檢核表 120 附錄四:訪談研究同意書 121 附錄五:逐字稿全文公開授權書 122 逐字稿全文 123 表目錄 表 一:會議口譯與社區口譯比較 13 表 二:口譯員角色分類 25 表 三:三階段訪談法特色 35 表 四:三階段訪談表 39 表 五:主題分類表 43 圖目錄 圖 1:社區口譯員的角色 27 圖 2:預計實施程序 42 圖 3:實際實施程序 43

    中文文獻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4)。各縣巿外裔、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14年6月29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Attachment/453016305742.xls
    王玉媚、韓錦樺、黃美智(2007)。通譯員-搭起醫護人員與外籍病患溝通的橋樑。護理雜誌,54(4),頁73-77。
    王秀紅、楊詠梅(2002)。東南亞跨國婚姻婦女的健康。護理雜誌,49(2),頁35-41。
    王秀梅、蘇淑芬、劉波兒、王建得(2012)。新移民母親陪同孩童急症就醫之經驗。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8(1),頁14-23。
    王素美、林育秀、李卓倫、陳文意、梁亞文(2011)。台灣新移民女性與醫療衛生需要。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1),頁19-31。
    王嬿晴(2008)。以醫療服務利用檢視移民勞工之健康不平等。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台灣翻譯學學會(2014)。會員翻譯系所與研究機構。2014年6月29日。取自 http://www.taiwantati.org/?page_id=1679
    田培英、曾紀芬、李欣慈(2010)。以文化動力模式照護越南籍移民女性在台灣的健康需求。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9(4),頁65-70。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a)。法院組織法。2014年6月29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A0010053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b)。醫療法。2014年7月3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021
    吳怡佩(2008)。婦女、培力與公民社會:以新移民女性中文班志工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櫻娟、顏婉娟(2012)。我們一直沒放手─探討臺灣社區護理人員跨文化的健康照顧。護理雜誌,59(2),頁23-28。
    李宜芬(2010)。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參與志願服務對自我成長影響之探索性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沈美真、李炳南、楊美鈴(2010)。司法通譯案調查報告:中華民國監察院。
    阮香秋(2011)。基於越南文化特徵分析之商務,管理實務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中天、周嫦娥、葉新興(2004)。臺灣翻譯產業現況調查研究總結分析報告。:行政院新聞局。
    周雅容(199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61-80。
    林宜芳(2008)。台灣NGO翻譯人力資源之問題分析。長榮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育陞(2011)。東南亞外籍配偶同儕支持網絡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渭富(2006)。雞同鴨講‧理與力爭-法庭通譯何去何從?。司法改革雜誌(61),頁15-18。
    邱琡雯(2013)。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台北市:聯經。
    洪千惠(2011)。東南亞新移民夫妻之家的意義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 : 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 :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9。
    范明瑛(2011)。台灣醫療通譯現況調查:以新北市衛生所通譯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43),頁153-196。
    徐子淇(2012)。新移民女性就業困境與培力政策之評析:以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雅淳(2013)。越裔婚姻移民女性孕產期跨文化習俗之相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雅翕(2006)。移民社會網絡及政治參與─以「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頌琦(2008)。以充權觀點檢視越籍新移民女性「志工」的社會參與經驗。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1-36。
    莊曉霞、劉弘毅(2012)。「知道,其實是不懂的意思」:談新移民社會工作與語言。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頁121-144。
    陳子瑋(2011)。社區口譯—臺灣口譯研究新領域,編譯論叢(4),頁207-214頁。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允萍(2010)。外語通譯實務。2010年3月22日社區口譯上課講義。
    陳宜倩(2006)。法庭通譯,廁所中的花瓶?-語言霸權主義下的失衡公義。司法改革雜誌(61),頁22-26。
    陳家豪(2013)。外籍配偶面對暴力之困境與需求-從東南亞籍女性通譯人員觀點出發。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凰鳳(2006)。新移民女性家庭價值與婚姻調適之探討-以越南新移民女性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婉芬(2009)。新移民女性生活差異、資源擁有與適應之關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凱怡(2008)。臺灣地區口譯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玉(2013)。跨文化醫療中台灣醫師與東南亞籍病患之互動-醫師的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富順、洪有利、吳朝舜、曾明義、林文彩、謝依璇等人 (2009)。 新住民生活適應所需識字能力之研究。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研究專案。 新北市: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勞動部(2014)。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按產業分。2014年6月29日。取自 http://statdb.mol.gov.tw/html/mon/212020.htm
    曾仁德(2005)。台灣口譯產業分析:以中英會議口譯次產業為例。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曾文中(1992)。臺灣口譯專業化的研究-一個社會學的模型。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曾話晴(2008)。臺灣基督教會口譯活動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楊金滿、葉念雲、沙信輝(2010)。通譯人才資料庫使用平台執行情形之研究。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自行研究報告。2014年6月29日。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public/Data/15217524371.pdf
    楊皓清(2014)。法律通譯制度再精進。法律扶助期刊(43),頁47-48。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2006)。新移民的春天-講母語嘛乀通 外語衛生醫療通譯服務。健康世界(251),頁33-35。
    裴恩(2011)。非營利組織社區口譯之品質與倫理初探:以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與臺北市賽珍珠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線上中日口譯自學教室(無日期)。人物專訪–台東縣外語通譯協會理事長 陳允萍先生。2014年6月29日。取自 http://cai.ntue.edu.tw/oufs/0blue/other3interview8.htm
    蔡依舫(2010)。台灣口譯產業現狀與需求分析:以民間企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家捷、戴羽君 (2006)。 法庭通譯ABC-通譯的功能與定義。司法改革雜誌(61),頁19-21。
    謝淑芳(2011)。跨文化溝通與客家文化之再生產:以苗栗客家地區新住民女性配偶為例。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苗栗縣。
    顏芳姿(2013)。一體兩面:臺灣通譯的角色及其在醫病溝通的能動性。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2(1),頁87-110。

    英文文獻
    Alvermann, D. E., O'Brien, D. G., & Dillon, D. R. (1996). On wri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1(1), 114-120.
    Angelelli, C. V. (2004). Medical interpret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U.K. ; New York, NY,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S. D., & Crace, R. K. (1996). Values in life role choices and outcomes: A conceptual model.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4(3), 211-223.
    Brown, S. D., & Lent, R. W. (2004).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Butow, P. N., Sze, M., Dugal-Beri, P., Mikhail, M., Eisenbruch, M., Jefford, M., . . . Goldstein, D. (2011). From inside the bubble: migra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ancer team.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19(2), 281-290.
    Carr, S. E., Roberts, R. P., Dufour, A., & Steyn, D. (1997). The Critical Link: 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 Papers from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preting in legal, health and social service settings, Geneva Park, Canada, 1 4 June 1995 (Vol. 19):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municating with Your Vietnamese Patient. (2007). Retrieved June 30, 2014, from http://depts.washington.edu/pfes/PDFs/VietnameseCultureClue.pdf
    Corbin, J. M., & Strauss, A. L. (200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Los Angele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Inc.
    Corsellis, A. (2008). 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 The First Steps.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Developing Cultural Sensitivity. (2010). Retrieved June 30, 2014, from http://www.pikecommunityhospital.org/inservice/DEVELOPING CULTURAL SENSITIVITY STUDY GUIDE 11-10.pdf
    Garber, N. (2000). Community interpreting: A personal view. The critical link 2: 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 9-20.
    Gentile, A., Ozolins, U., & Vasilakakos, M. (1996). Liaison Interpreting: A Handbook: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Hale, S. B. (2007). Community interpreting.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Hrehovčík, T. (2009). Teaching Community Interpreting: A New Challen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a changing transatlantic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April 22-23, 2009) Prešov: Prešovská Univerzita.
    Hsieh, E. (2006). Understanding medical interpreters: Reconceptualizing bilingual health communication. Health Communication, 20(2), 177-186.
    Hsieh, E. (2008). “I am not a robot!” Interpreters' views of their role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18(10), 1367-1383.
    Hwa-Froelich, D. A., & Westby, C. E. (2003). A Vietnamese Head Start Interpreter A Case Study.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Quarterly, 24(2), 86-98.
    Industry Canada. (2007). Community Interpreting in Canada. Retrieved June 30, 2014, from http://www.meta-os.cz/UserFiles/file/471_OK.pdf
    Leanza, Y. (2005). Roles of community interpreters in pediatrics as seen by interpreters, physicians and researchers. Interpreting, 7(2), 167-192.
    Leanza, Y. (2008). Community Interpreter's Power. The Hazards of a Disturbing Attribute. Curare, 31(2-3), 211-220.
    Lee, G. R. (1992). Gender differences in family caregiving: A fact in search of a theory. In J. W. D. R. T. Coward (Ed.), Gender, families, and elder care (pp. 120-131).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Lincoln, Y. S., & Guba, E. G. .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Vol. 75): Sage.
    Mello, R. A. (2002). Collocation analysis: A method for conceptualizing and understanding narrative data. Qualitative research, 2(2), 231-243.
    Mikkelson, H. (1996).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community interpreting.
    NAATI. (2010). Outlines of NAATI Credentials. Retrieved 06/29, 2014, from http://www.naati.com.au/PDF/Misc/Outliness of NAATI Credentials.pdf
    NAATI. (2013). Methods of NAATI Accreditation. Retrieved 06/29, 2014, from http://www.naati.com.au/accreditation.html
    National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Appropriate Services (CLAS) Standards in Health and Health Care. (2010). Retrieved June 29, 2014, from http://minorityhealth.hhs.gov/templates/browse.aspx?lvl=2&lvlID=15
    Olesen, V. (1994). Feminisms and Model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65-174.
    Oliver, K. L. (1998). A journey into narrative analysis: A methodology for discovering meaning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7(2), 244-259.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inc.
    Pluciennik, M. (1999). Archaeological Narratives and Other Ways of Telling. Current anthropology, 40(5), 653-678.
    Reinharz, S., & Davidman, L.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K. (2003). Qualitative inquiry in TESOL.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Riessman, C.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SAGE Publications.
    Roberts, R. (1995). Community interpreting today and tomorrow. The critical link: 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 7-26.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Vol. 438): Free press New York.
    Rosenberg, E., Seller, R., & Leanza, Y. (2008). Through interpreters’ eyes: Comparing roles of professional and family interpreters.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70(1), 87-93.
    Seidman, I. (2006).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3r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anahan, M., & Brayshaw, D. L. (1995). Are nurses aware of the differing health care needs of Vietnamese patient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2(3), 456-464.
    Simmons, A. (2006). The story factor: Secrets of influence from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Basic books.
    Smirnov, S. (1997). An overview of liaison interpreting.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5(2), 211-226.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3), 282-298.
    Townsley, B. (2007). Interpreting in the UK community: some reflections on 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 in the UK.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7(2), 163-170.
    Verhesschen, P. (1999). On Judging the Interpret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ontreal, Q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