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仲賢
論文名稱: 《周易》道德哲學之德育意涵
指導教授: 溫明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周易批判性思考道德教育道德創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8下載:1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道德教育的主旨在「教人做好人」,是教育最基本的內涵;《周易》為群經之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在當前社會道德價值紛雜,人們邁向幸福之途也因之失據之際,研究者認為德育必須重新強調,以濟時代失德之窮。《周易》蘊含深遠的道德義理和行為準據,故若能從《周易》的義理中析釐出道德的知識論、價值論與形上學的理路,將有助於對道德教育的實施,建立具一定程度的理論基礎和行為準則,藉以維護社會道德和個人美好生活。
    有鑑於此,本論文將運用詮釋、歸納與批判等方法,先梳理《周易》道德哲學之架構,並據此發展其於當代德育之意涵。故研究者在第二至四章中,先論述「太極」所生之「乾陽坤陰」兩元素相互融合以化生萬物之源源不絕的動態歷程觀,這不僅為《周易》道德思想之形上根據,更體現「生生仁德」之道德法則的依據!此動態道德觀的法則就是「時中」。《周易》也基於時中的規準,指出德行必須透過「窮究天理」、「發揮仁性」,以達「仁禮義智」之參天化育、和諧共榮的至高境界。
    在釐清與建構《周易》道德思想後,本論文五、六章探討其德育蘊義。研究者發現,《周易》培養人之「道德創生」,即為兼顧成就自我與化育萬物生命的旨趣。此旨趣則端賴人類對宇宙天道之變化的體察。質言之,人類需依循規範、自我反省,以養成好習慣和「逆覺體證」仁性,期能達成自主性自律德行。一言以蔽之,《周易》強調之「行仁」、「善補過」,均指出「知行合一」的道德精神。此亦為本論文在論述《周易》的道德哲學觀點後,析釐出道德教育需要發揮自主性自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並做到知行合一,方是提升道德教育的根本。

    關鍵詞:周易、批判性思考、道德教育、道德創生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8 第三節 研究方法...........................................................................................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第二章 《周易》之道德形上論................................................................25 第一節 太極與陰陽.....................................................................................26 第二節 「理」和「氣」為「道」與「器」的關係.................................33 第三節 陰陽化生萬物與理一分殊.............................................................36 第四節 乾陽坤陰之本質及其變化法則.....................................................41 第五節 乾陽坤陰的變易之理與其道德蘊義.............................................53 第六節 天賦善根的人性觀.........................................................................61 第三章 《周易》之道德認識論................................................................69 第一節 《周易》吉凶價值之判斷準則.....................................................69 第二節 《周易》道德判斷的內涵──「時中」之道.............................90 第三節 「憂患意識」觀與修德................................................................103 第四節 「窮理盡性」之修德工夫原則....................................................111 第四章 《周易》之道德價值論...............................................................117 第一節 「易道」所展現的人格典範........................................................117 第二節 「天人合德」之最高價值............................................................131 第五章 《周易》之道德教育目的..........................................................137 第一節 《周易》為成德之學....................................................................137 第二節 培養「道德創生」能力──時中之道的實踐............................140 第三節 達到「生生之仁」與「天人和合」的生命境界........................149 第六章 《周易》之道德教育方法..........................................................159 第一節 他律外塑性的教學........................................................................159 第二節 自主自律性的教學........................................................................174 第三節 「知行合一」之德育要求............................................................193 第四節 《周易》道德教育之其他重要的概念與方法............................207 第七章 結論....................................................................................................215 參考文獻..............................................................................................................22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相關古籍
      (一)總目
    紀昀 等(清)(1983)。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

      (二)經部
    不著編輯人(1983)。程氏經說。(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公羊高(周)撰、何休(漢)解詁、徐彥(唐)疏、陸德明(唐)音義(1983)。春秋公羊注疏(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孔安國(漢)傳、陸德明(唐)音義、孔穎達(唐)疏(1983)。尚書注疏(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王夫之(清/1971)。船山易學。台北:廣文。
    王宗傳(宋/1983)。童溪易傳(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王弼(魏)、韓康伯(晉)(1999)。周易王韓注。台北:大安。
    左丘明(周)傳、杜預(晉)注、陸德明(唐)音義、孔穎達(唐)疏(1983)。春秋左傳注疏(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成矩(編)(明/1983)。別本周易本義。(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朱震(宋/1983)。漢上易傳(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朱熹(宋/1999)。周易本義。台北:大安。
    李光地 等(清/1983a)。御纂周易折中。(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李光地(清/1983)。周易觀彖。(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李鼎祚(唐/1983)。周易集解。(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來知德(明/1983)。周易集註。(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胡炳文(元/1983)。周易本義通釋。(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孫希旦(清/1990)。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
    張栻(宋/1983)。南軒易說。(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張載(宋/1983a)。橫渠易說(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許愼(漢)撰、段玉裁(清)注(1998)。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
    惠棟(清/1983)。易漢學。(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程頤(宋/1987)。易程傳。台北:文津。
    項安世(宋/1983)。周易玩辭。(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楊萬里(宋/1983)。誠齋易傳。(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董楷(宋/1983)。周易傳義。(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蔣伯潛(廣解)、(宋)朱熹集註(1960a)。語譯廣解四書讀本──論語。台北:啟明。
    蔣伯潛(廣解)、(宋)朱熹集註(1960b)。語譯廣解四書讀本──孟子。台北:啟明。
    蔣伯潛(廣解)、(宋)朱熹集註(1960c)。語譯廣解四書讀本──學庸。台北:啟明。
    蔡清(明/1983)。易經蒙引(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鄭玄(漢)箋、陸德明(唐)音義、孔穎達(唐)疏(1983)。毛詩注疏(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經部)。台北:台灣商務。

      (三)史部
    司馬遷(漢/1991)。史記三家注。台北:七略。
    黃宗羲(清/1983)。明儒學案。(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史部)。台北:台灣商務。
    楊家駱(主編)(無日期)。中國學術類編──新校本漢書集注並附編二種第二冊。台北:鼎文。

      (四)子部
    朱熹(編)(宋/1983)。二程遺書。(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台北:台灣商務。
    李光地 等(清/1983b)。御纂朱子全書。(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台北:台灣商務。
    張載(宋/1983b)。張子全書。(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台北:台灣商務。
    曹端(明/1983)。太極圖說述解。(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台北:台灣商務。
    滕珙(宋/1983)。經濟文衡。(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台北:台灣商務。
    黎靖德(編)(宋/1983)。朱子語類。(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台北:台灣商務。
    顧炎武(明/1983)。日知錄(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子部)。台北:台灣商務。

      (五)集部
    王守仁(撰)、錢德洪原(編)、謝廷傑(彙集)(明/1983)。王文成全書。(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台北:台灣商務。
    朱熹(宋/1983)。晦庵集。(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台北:台灣商務。
    周必大(編)(宋/1983)。文忠集。(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台北:台灣商務。
    周沈珂(編)(清/1983)。周元公集。(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台北:台灣商務。
    姚鼐(編)、王文濡(評註)(清/1995)。評註古文辭類纂。台北:華正。
    陸持之(編)(宋/1983)。象山集。(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台北:台灣商務。
    楊時(宋/1983)。龜山集。(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集部)。台北:台灣商務。

    二、近人著作
    方東美(1982)。生生之德。台北:黎明。
    方東美(1985)。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
    方東美(著)、馮滬祥(譯)(1988)。中國人的人生觀。台北:幼獅文化。
    王俊斌、馮朝霖(2003)。詮釋學的發展與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當代教育哲學(頁91-128)。台北:師大書苑。
    王開府(1986)。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學生。
    王靜芝、蔡興濟(1993)。國學導讀。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
    成中英(2006)。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
    朱伯崑(1991a)。易學哲學史(一)。台北:藍燈。
    朱伯崑(1991b)。易學哲學史(二)。台北:藍燈。
    朱伯崑(主編)(1993)。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
    朱德生、冒從虎、雷永生(1987)。西方認識論史綱。台北:谷風。
    牟宗三(1968a)。心體與性體(一)。台北:正中。
    牟宗三(1968b)。心體與性體(二)。台北:正中。
    牟宗三(1974)。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
    牟宗三(1984)。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
    牟宗三(2005)。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上海世紀。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錄音整理)(2003)。周易哲學演講錄。台北:聯經。
    何意(譯)(2002)。Frank Thilly著。倫理學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余敦康(2005)。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吳康(1981)。周易哲學思想。載於林尹(主編),易經論文集(頁35-58)。台北:黎明。
    呂紹綱(2005)。周易闡微。上海:上海古籍。
    呂紹綱(主編)(2001)。周易辭典。台北:漢藝色研。
    李煥明(1992)。易經的生命哲學。台北:文津。
    李瑞全(1999)。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
    沈順福(2005)。儒家道德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
    尚秉和(1981)。周易尚氏學。台北:老古。
    林文欽(2002)。周易時義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玉体(2005)。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金景芳、呂紹綱(2005)。周易全解(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
    胡自逢(2000)。易學識小。台北:文史哲。
    范良光(1990)。易傳道德的形上學。台北:臺灣商務。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貳)。台北:學生。
    唐君毅(1991)。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
    夏長樸(1997)。先秦的經學。載於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編著),經學通論(頁443-47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徐復觀(2005)。中國人性論史。上海:華東師範。
    高明(1984)。孔子的易教。載於陳立夫(主編),易經論文集(頁59-72)。台北:黎明。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高柏園(2000a)。總論。載於王邦雄、高柏園、楊祖漢、岑溢成(編著),中國哲學史(頁3-2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高柏園(2000b)。中國古代思想。載於王邦雄、高柏園、楊祖漢、岑溢成(編著),中國哲學史(頁45-5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高懷民(1988)。大易哲學論。台北:成文。
    崔大華(2001)。儒學引論。北京:人民。
    張世英(主編)(1991)。黑格爾辭典。吉林:吉林人民。
    張立文(1991)。周易與儒道墨。台北:東大。
    張汝倫(2000)。哲學釋義學。載於劉放桐等(編著),新編現代西方哲學(頁486-513)。北京:人民。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國清(2000)。後現代情境。台北:揚智。
    張蓓蓓(1992)。經部要籍解題。載於羅聯添、戴景賢、張蓓蓓、方介(編著),國學導讀(頁119-382)。台北:巨流。
    郭建勳(1996)。新譯易經讀本。台北:三民。
    陳來(1994)。宋明理學。台北:洪葉。
    陳鼓應(1984)。莊子今註今譯(上)。台北:台灣商務。
    勞思光(2000)。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
    勞思光(2003)。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台北:三民。
    曾春海(2003)。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
    游家政(1993)。詮釋學與教育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法論(頁65-82)。台北:五南。
    程石泉(1989)。易學新探。台北:黎明。
    賀麟、王太慶(譯)(1987)。G. W. F. Hegel著。哲學史講演錄(四)。台北:谷風。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台北:巨流。
    黃瑞祺(2001)。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壽祺、張善文(2001)。周易譯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
    黃慶萱(1995b)。周易縱橫談。台北:東大。
    黃慧英(1995)。道德之關懷。台北:東大。
    黃慧英(2005)。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上海三聯。
    黃藿(1996)。理性、德行與幸福──亞理斯多德倫理學研究。台北:學生。
    楊政河(1990)。易學人性論研究。載於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頁105-121)。台北:東大。
    楊祖漢(2000)。從朱子到劉蕺山。載於王邦雄、高柏園、楊祖漢、岑溢成(編著),中國哲學史(頁585-65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深坑(1998)。理論‧詮釋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2002)。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台北:心理。
    楊陽光(1986)。易經憂患意識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溫明麗(1998)。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旅。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0)。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頁205-236)。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4)。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155-186)。台北:心理。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台北:五南。
    鄔昆如(2004)。倫理學。台北:五南。
    廖名春(1998)。帛書《易傳》初探。台北:文史哲。
    趙建偉(2000)。出土簡帛《周易》疏證。台北:萬卷樓。
    劉玉平(2006)。易學思維與人生價值論。濟南:齊魯書社。
    劉瀚平(1997)。周易思想探微。台北:商鼎文化。
    歐陽教(1998a)。德育原理。台北:文景。
    歐陽教(1998b)。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
    蔡仁厚(1990)。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
    蔡仁厚(2001)。哲學史與儒學論評: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台北:學生。
    錢穆(1998)。錢賓四先生全集(24)──中國思想史。台北:聯經。
    戴璉璋(1989)。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史哲。
    簡宗梧(1984)。論周易十翼。載於陳立夫(主編),易經論文集(頁269-280)。台北:黎明。
    羅聯添(1992)。四部概說。載於羅聯添、戴景賢、張蓓蓓、方介(編著),國學導讀(頁61-118)。台北:巨流。
    譚德貴(2005)。多維文化視野下的周易──中國易文化傳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三、期刊與網路論文
    王大千(1991)。談「中」說「權」。孔孟月刊,29(5),20-22。
    王甦(1985)。用「中」之道。孔孟學報,50,189-212。
    成中英(1983)。中道、中和與時中。孔孟月刊,21(12),26-32。
    宋志堅(1991)。論易簡天人之道。中華易學月刊,12(2),6-8。
    李周龍(1985)。周易繫辭傳的三陳九卦釋義。孔孟學報,49,99-132。
    李煥明(1984a)。易經的人生修養(上)。中華易學月刊,5(2),6-13。
    李煥明(1984b)。易經的人生修養(中)之一。中華易學月刊,5(3),15-19。
    李煥明(1984c)。易經的人生修養(下)。中華易學月刊,5(5),14-19。
    李煥明(1989)。易經的天人合德論。中華易學月刊,10(5),31-34。
    沈清松(1997)。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2),6-17。
    林文欽(1990)。周易彖傳論時大矣哉十二卦探義。孔孟月刊,28(9),19-26。高凌霞(1978)。論易經中「時」的意義。哲學與文化月刊,5(8),21-24。
    孫元昊(1991)。周易中「仁」的涵義。中華易學月刊,12(3),16-19。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7-57。
    徐芹庭(1981)。易經對我們的啟發。中華易學月刊,2(8),12-19。
    徐芹庭(1982)。易經卦爻辭之形成與律則。孔孟月刊,20(10),4-10。
    高大威(1983)。論中國古代憂患意識之源成。孔孟月刊,22(1),37-43。
    高明(1983)。易經的憂患意識。中華易學月刊,3(12),5-12。
    高懷民(1978)。易學中的「中道」思想。哲學與文化月刊,5(8),6-12。
    陳文團(著)、溫明麗(譯)(1988)。意識型態的教育與道德教育(下)。哲學與文化月刊,15(6),53-72。
    陳宜均(1997)。論易經中吉兇判定與易傳中正觀念之形成。中華易學月刊,18(10),10-13。
    陳郁夫(1991)。完成「元亨利貞」的生命──《周易》的人生哲學。國文天地,6(11),30-34。
    傅佩榮(1985)。「易傳」中的天人關係。中華易學月刊,5(11),6-13。
    傅佩榮(1992)。道德教育的哲學基礎──由儒家人性論所作的反省。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3(2),60-72。
    曾春海(1984)。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下)。中華易學月刊,5(4),19-22。
    程石泉(1982)。易的哲學內涵。孔孟月刊,20(12),2-8。
    黃慶萱(1995a)。《周易》位觀初探。中華易學月刊,16(12),6-18。
    黃藿(1999)。德行倫理學的復興與當代道德教育。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9,1-18。
    黃藿(2004)。德行倫理學、品格教育與人權教育。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19,1-22。
    楊亮功(1970)。時中。孔孟學報,19,51-57。
    楊國榮(1990)。儒家價值體系的奠基。孔孟學報,60,1-18。
    趙中偉(2004)。形而上者謂之道──《易傳》之「道」的本體詮釋與創造詮釋。哲學與文化月刊,31(10),75-93。
    趙雅博(1988a)。從易經看天人合一(二)。中華易學月刊,9(8),8-15。
    趙雅博(1988b)。從易經看天人合一(三)。中華易學月刊,9(9),10-16。
    鄭炳碩(1989)。「易經」之人觀。鵝湖月刊,14(10),23-29。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1-26。
    賴貴三(2001)。《周易》「命」觀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報,30,1-32。
    戴華萱(無日期)。論《周易》道德思想的發端──以《左傳》所載《周易》為例。2006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hfu.edu.tw/~bauruei/5rso/conference/iging/y1/ig0120.htm
    戴璉璋(1990)。《易傳》關於天人之際的論述。鵝湖月刊,15(8),12-24。
    羅光(1978)。中國哲學的基本觀念十二講─易經的生生。哲學與文化,5(8),13-20。

    貳、英文部分
    Archambault, R. D. (1975). Criteria for success in moral instruction. In B. I. Chazan & J. F. Soltis (Ed.), Moral education (pp.159-169).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Aristotle. (1984). The politics (C. Lord Tra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ristotle. (1986). The nicomachean ethics (D. Ross Tra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udi, R. (Ed.)(1999).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r, D., & Steutel, J. W. (1999). The virtue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pointer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In Carr, D., & Steutel, J. W. (Ed.),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pp.241-255). London: Routledge.
    Cuff, E. C., Sharrock, W. W.& Francis, D. W. (1998).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Curren, R. (1999). Cultivating the intellectual and moral virtues. In Carr, D., & Steutel, J. W. (Ed.),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pp.67-81). London: Routledge.
    Dewey, J. (196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Dunne, J. (1999). Virtue, phronesis and learning. In Carr, D., & Steutel, J. W. (Ed.),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pp.49-63). London: Routledge.
    Gadamer, Hans-Georg (1991). Truth and method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translated and revised). New York: Crossroad.
    Hare, R. M. (1975). Adolescents into adults. In B. I. Chazan & J. F. Soltis (Ed.), Moral education (pp.116-124).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Honderich, T. (Ed.)(1995).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hlberg, L. (1975). The child as a moral philosopher. In B. I. Chazan & J. F. Soltis (Ed.), Moral education (pp.131-144).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MacIntyre, A. (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Palmer, R. E. (1969). Hermeneutics.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Peters, R. S. (1966). 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Pojman, L. P. (2002).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 wrong. CA: Wadsworth.
    Raths, L., Harmin, M., & Simon, S. (1975). Teaching for value clarity. In B. I. Chazan & J. F. Soltis (Ed.), Moral education (pp.170-182).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Russell, B. (2004).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Ryan, K. (1989). In defense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n Nucci, L. P. (Ed.), Mor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 a dialogue (pp.3-17). Berkeley, Calif.: McCutchan.
    Schwartz, A. J. (2002). Transmitting moral wisdom in an age of the autonomous self. In Damon, W. (Ed.), Bringing in a new era in character education (pp.1-21). Stanford, C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lote, M. (1992). From morality to virtu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utel, J. W. (1999). The virtues of will-power: self-control and deliberation. In Carr, D., & Steutel, J. W. (Ed.),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pp.125-137). London: Routledge.
    Straughan, R. (198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be good. London: Allen & Unwin.
    Walker, L. J. (2002). Moral exemplarity. In Damon, W. (Ed.), Bringing in a new era in character education (pp.65-83). Stanford, C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