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明樺
Hsieh, Ming-Hua
論文名稱: 春秋晉國所見軍事變革的萌芽——步戰地位的提升及其動力
The Rise of Infantr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s Occurrence and Dynamics in the State of Jin
指導教授: 石蘭梅
Shih, Lan-Mei
口試委員: 石蘭梅
Shih, Lan-Mei
閻鴻中
Yen, Hung-Chung
黃聖松
Huang, Sheng-Sung
口試日期: 2024/07/2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軍事變革晉國作州兵作三行步兵
英文關鍵詞: military change, the state of Jin, creation of the zhou troops, creation of the three military columns, infantry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主題分析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8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0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春秋戰國之間,車戰與步戰兩種不同作戰方式的遞嬗,是歷史的一大變化。本研究偏重政治史的取徑,嘗試以單一國家為討論對象,藉以深入闡述此一軍事變革的展開,尤其著重對促成此一歷史發展的原理及動力作出解釋。

    儘管在春秋時期,車戰仍然是主要的作戰方式,但步兵地位的提升已經有跡可循。本文首先考察春秋時期步兵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包含徒卒隨車與否的爭議,以及春秋步兵獨立作戰的起源之說。除了檢討成說,也藉此形成自己的一些省思。其後,乃聚焦於晉國的變化,因為在春秋時期步兵的發展過程中,晉國有著近於先行者的地位。本文主張,晉國與其周邊政治勢力的地緣政治衝突,是推動軍事變革的主要動力。這樣的動力,以「挑戰與回應」的模式,體現在晉國的一些制度改革上,如「作州兵」與「作三行」。

    先是在晉惠公時期,晉國因受到外部危機的刺激,而從事「作州兵」的改革;此改革用意在擴大軍事動員的範圍,為往後晉國的軍事變革奠定有利的條件。此後為了抵禦戎狄的頻繁侵襲,晉國選擇進一步擴大其步兵部隊的規模,此即「作三行」。本文即力求從這些事件中,勾勒出事物發展的因果關係,說明戰爭、地理及其他一些因素,如何塑造軍事變革的動力。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transition from chariot warfare to infantry warfare marke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ancient history. This study adopts a political history approach, to deeply explore this military change by focusing on one single country,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xplaining the rationale and dynamics that drove thi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lthough chariots remained the primary military arm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were already signs of the rising status of infantry. This essay first investigates several key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ry during this period, including the controversy over whether foot soldiers being attached to chariots and the origins of independent infantry operation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y reviewing existing theories, this essay also presents some reflections and new insights. The focus then shifts to the state of Jin, which played a pioneer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antr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geopolitical conflicts between Jin and its surrounding political entities we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behind military reform. The driving force, following a “challenge and response” model, is reflected in several institutional reforms in Jin, such as the “creation of the zhou troops” (作州兵)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three military columns.” (作三行)

    During the reign of Duke Hui of Jin, the state engaged in the “creation of the zhou troops” reform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crises. This reform aime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military mobilization, laying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subsequent military transformations in Jin. Later, to fend off frequent invasions by the Rong and Di tribes, Jin further expanded its infantry force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the three three military columns.” This essay thus seeks to outlin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from these events, explaining how warfare, geography, and other factors shaped the dynamics of military chang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與旨趣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視角與步驟 15 第二章 變革的基礎:春秋步兵再探 23 第一節 戰車與步兵——徒卒隨車及車徒異群辨 24 第二節 晉國之外的春秋步兵 42 第三章 作州兵:危機與變革的萌芽 61 第一節 危機的形成 62 第二節 韓原之戰與作州兵 76 第三節 從州兵到三行 97 第四章 三行與戎狄:變革的背景 103 第一節 三行:晉文公的直屬步兵 104 第二節 戎狄實環:晉與戎狄的軍事關係 126 第三節 文化互動與物質條件 147 第五章 結論 157 徵引書目 161 附錄 177 一、關於故絳地望的說明 177 二、相關事件年表 179

    .史料文獻
    春秋.孫武撰,三國.曹操等注,楊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2017。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漢.毛公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周何分段標點,《毛詩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本。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點校修訂本精裝版。
    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邱德修分段標點,《周禮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本。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田博元分段標點,《禮記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本。
    晉.杜預註,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於阮元審定,盧宣詢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景印。
    梁.沈約附註,明.范欽訂,《竹書紀年》,《四部叢刊初編縮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臺二版,據上海印書館縮印天一閣刊本。
    宋.洪興祖著,《楚辭補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葉大慶撰,李偉國點校,《考古質疑》,收入《甕牖閒評 考古質疑》,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明.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欒保群校注,《日知錄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校注本。
    清.高士奇撰,《春秋地名攷略》,賈貴榮、宋志英輯,《春秋戰國史研究文獻叢刊》,第3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清康熙間錢塘高氏刻本。
    清.顧棟高輯,吳樹平、李解民點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全祖望撰,朱鑄禹彙校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趙佑,《讀春秋存稿》,清乾隆年間刻清獻堂全編本,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https://ctext.org/zh/。
    清.江永撰,《春秋地理考實》,賈貴榮、宋志英輯,《春秋戰國史研究文獻叢刊》,第4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清道光九年(1829)廣東學海堂刻皇清經解本。
    清.崔述撰,日.那珂通世校點,《崔東壁先生遺書十九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據日本明治三十七年(1904)日本史學會鉛印本影印。
    清.梁玉繩撰,賀次君點校,《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洪亮吉撰,李解民點校,《春秋左傳詁》,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沈欽韓撰,《春秋左氏傳補注》,宋志英輯,《《左傳》研究文獻輯刊》,第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據清光緒間吳縣潘氏刻功順堂叢書本影印。
    清.阮元、王先謙編,《清經解 清經解續編(附索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據上海書局石印本《皇清經解》、蜚英館石印本《皇清經解續編》影印。
    清.陳奐,《詩毛詩傳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據鴻章書局本影印。
    清.錢綺,《左傳札記》,清咸豐八年(1858)錢氏鈍研廬刻本,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https://ctext.org/zh/。
    清.方玉潤撰,李先耕點校,《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俞樾著,陳景超點校,《茶香室經說》,收入趙生群主編,《俞樾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第5冊。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
    方詩銘、王修齡校注,《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修訂本。
    王貴民、楊志清編著,《春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2009。
    王震,《六韜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22。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臺北:鼎文書局,1977再版。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藁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柯劭忞撰,《春秋穀梁傳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國立北京大學研究院文史部倣宋字排印本影印。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9修訂本。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2014二版。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修訂四版。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日]中井履軒著,《春秋左傳雕題略》,弘化三年(1846)刻本,收入劉偉主編,《日本左傳學文獻輯刊》,成都:巴蜀書社,2020,第4冊。
    [日]安井衡,《管子纂詁》,收入《漢文大系(廿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8,影印自明治末年版「漢文大系」。
    [日]竹添光鴻注,《左氏會箋》,成都:巴蜀書社,2008,據明治講學會明治三十六年(1903)版本影印。
    [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
    .近人專著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軍事史第四卷.兵法》,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中國軍事史》編寫組編著,《中國歷代軍事制度》,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
    三軍大學編著,《中國歷代戰爭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9修訂三版。
    井中偉,《早期中國青銅戈.戟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王青,《上博簡〈曹沬之陳〉疏證與研究》,臺北:台灣書房,2009。
    王貴民,《商周制度考信》,臺北:明文書局,1989。
    曲英杰,《先秦都城復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吳曉筠,《商周時期車馬埋葬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增訂本。
    李孟存、李尚師,《晉國史》,太原:三晉出版社,2014。
    李峰著,吳敏娜、胡曉軍、許景昭、侯昱文譯,《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李峰著,徐峰譯,湯惠生校,《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增訂本。
    李峰著,劉曉霞譯,《早期中國社會和文化史概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李訓詳,《先秦的兵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文史叢刊之八十八。
    李隆獻,《晉文公復國定霸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8,文史叢刊之七十八。
    李隆獻,《晉史蠡探──以兵制與人事為中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李競恒,《干戈之影:商代的戰爭觀念、武裝者與武器裝備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電子出版社,2011。
    李松儒,《清華簡《繫年》集釋》,上海:中西書局,2015。
    李忠林,《商周兵制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24。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8三版。
    周波,《戰國銘文分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周緯,《中國兵器史稿》,臺北:明文書局,1981。
    林天人,《先秦三晉區域文化研究》,臺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3。
    林劍鳴,《秦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
    邵會秋,《君子之兵:青銅劍與草原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洪安全,《春秋的晉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
    胡阿祥、彭安玉、郭黎安著,《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孫亞冰、林歡,《商代地理與方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商代史.卷十。
    孫海燕,《清華簡《繫年》初探》,上海:中西書局,2015。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徐堅,《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修訂本。
    徐鼎鼎,《春秋時期齊、衛、晉、秦交通路綫考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馬保春,《晉國歷史地理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馬衛東,《春秋時期貴族政治的歷史變遷》,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高銳,《中國上古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
    張其昀,《中國軍事史略》,重慶:正中書局,1944。
    張建,《清入關前步兵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
    梁雲,《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
    許倬雲,《西周史》,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0增訂新版。
    許倬雲著,鄒水杰譯,《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陳恩林,《先秦軍事制度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三訂本三版。
    童書業著,童教英校訂,《春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校訂本。
    舒大剛,《春秋少數民族分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黃聖松,《《左傳》後勤制度考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
    黃鳴,《春秋列國地理圖志》,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黃樸民,《夢殘干戈――春秋軍事歷史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3。
    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增訂本。
    楊泓、李力,《中國古兵二十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楊英杰,《戰車與車戰》,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增訂版。
    雷晉豪,《周道:封建時代的官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趙世超,《周代國野關係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趙長征,《春秋車戰》,上海:文匯出版社,2023。
    趙海洲,《東周秦漢時期車馬埋葬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趙鼎新著,夏江旗譯,《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修訂本。
    趙鼎新著,徐峰、巨桐譯,《儒法國家:中國歷史新論》,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
    劉文強,《晉國伯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劉永華,《中國古代車輿馬具》,香港:中華書局,2019。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2006二版。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修訂三版。
    謝成俠,《中國養馬史》,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鍾少異,《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和傳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藍永蔚,《春秋時期的步兵》,北京:中華書局,1979。
    羅琨,《商代戰爭與軍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商代史.卷九。
    羅琨、張永山,《夏商西周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中國軍事通史.第一卷。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收入《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顧頡剛讀書筆記》卷16。
    [日]池田雄一著,鄭威譯,《中國古代的聚落與地方行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
    [日]渡邊信一郎著,詹慕如譯,《中華的成立》,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1,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1。
    [日]渡邊英幸著,吳昊陽譯,《古代中華觀念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4。
    [韓]沈載勛著,[韓]鄭興洙譯,《晉國霸業:從晉之分封到文公稱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加]蘭德(Brian Lander)著,蔡耀緯譯,《王的莊稼:從農業發展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政治生態學》,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24。
    [美]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等著,傅景川等譯,《劍橋戰爭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美]索爾.科恩(Saul Bernard Cohen)著,嚴春松譯,《地緣政治學:國際關係的地理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1。
    [美]許田波(Victoria Tin-Bor Hui)著,徐進譯,《戰爭與國家形成:春秋戰國與近代早期歐洲之比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歐陽泰(Tonio Andrade)著,陳榮彬譯,《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臺北:時報文化,2017。
    [英]約翰.基根(John Keegan)著,林華譯,《戰爭史:從遠古的石頭到今天的核武》,新北:廣場出版,2017。
    [英]瑪格蕾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acMillan)著,曹嬿恆譯,《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臺北:商周出版,2021。
    [奧]沃特.席代爾(Walter Scheidel)著,黃煜文譯,《大逃離: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新北:衛城出版,2022。
    .近人論文
    于省吾,〈關於〈論西周金文中六𠂤八𠂤和鄉遂制度的關係〉一文的意見〉,《考古》,1965:3,北京,1965.3,頁132-133。
    王文楚,〈歷史時期南陽盆地與中原地區間的交通發展〉,收入氏著,《古代交通地理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頁1-17。
    王海城,〈中國馬車的起源〉,《歐亞學刊》,3,北京,2002.4,頁1-75。
    仝衛敏,〈周氏《涉筆》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1,長春,2007.1,頁89-93。
    史念海,〈春秋時代的交通道路〉,收入氏著,《河山集初集》,《史念海全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頁48-58。
    史念海,〈鄭韓故城溯源〉,收入氏著,《河山集九集》,《史念海全集》第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頁251-276。
    田建文,〈晉國早期都邑探索〉,《三晉考古》,1,太原,1994.7,頁27-29。
    田偉,〈試論兩周時期的青銅劍〉,《考古學報》,2013:4,北京,2013.10,頁431-468。
    田偉,〈簡論古曲沃的地望及相關問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總136,北京,2014.11,頁25-29。
    余太山,〈允姓之戎考〉,收入氏著,《古族新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頁123-151。
    吳業恒,〈河南伊川徐陽墓地初步研究〉,《青銅器與金文》,2,上海,2018.12,頁423-431。
    吳曉筠,〈馬車在早期東西交流中的地位與交流模式:西元前2000-1200年〉,《故宮學術季刊》,28:4,臺北,2011.6,頁95-132。
    李世佳,〈楚「若敖六卒」研究〉,《西部史學》,2020:1,重慶,2020.10,頁67-76。
    李伯謙,〈晉侯墓地發掘與研究〉,收於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頁29-40。
    李偉山,〈論晉惠公〉,《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120,成都,2002.5,頁106-110。
    李隆獻,〈《左傳》與《繫年》「戰爭敘事」隅論──以邲之戰、鄢陵之戰為例〉,收入氏著,《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頁193-241。
    李隆獻,〈「晉悼復霸」說芻論〉,《臺大中文學報》,57,臺北,2017.6,頁105-162。
    李學勤,〈《奏讞書》解說(下)〉,《文物》,1995:3,北京,1995.3,頁37-42。
    李學勤,〈論西周金文的六師、八師〉,《華夏考古》,1987:2,河南,1987.7,頁206-210。
    杜正勝,〈西周封建的特質〉,收入氏著,《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頁479-507。
    沈長雲,〈西周二韓國地望考〉,收入氏著,《上古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193-199。
    沈長雲,〈驪戎考〉,收入氏著,《上古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2002,頁287-296。
    肖夢龍,〈吳國青銅兵器研究〉,收於肖夢龍、劉偉主編,《吳國青銅器綜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頁21-45。
    金景芳,〈由周的徹法談到「作州兵」、「作丘甲」等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62:1,長春,1962.1,頁91-102。
    孫機,〈始皇陵2號銅車對車制研究的新啟示〉,收入氏著,《中國古輿服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增訂本,頁3-18。
    徐少華,〈論春秋時期楚人在淮河流域及江淮地區的發展〉,收入氏著,《荊楚歷史地理與考古探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頁124-154。
    徐龍國,〈東周都城遺址考古發現與研究〉,收入劉慶柱主編,《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頁160-230。
    馬俊才,〈鄭、韓兩都平面布局初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2,西安,1999.6,頁115-129。
    唐曉峰,〈試論晉國的都城區位〉,《歷史地理》,21,上海,2006.5,頁25-32。
    高佑仁執筆,朱賜麟協撰,季旭昇改訂,〈〈曹沬之陳〉譯釋〉,收於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2007,頁137-233。
    高崇文,〈楚墓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收入氏著,《古禮足徵:禮制文化的考古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頁472-506。
    高智羣,〈獻俘禮研究(下)〉,《文史》,36,北京,1992.8,頁11-26。
    張玉勤,〈晉作州兵探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1,臨汾,1985.4,頁75-79。
    張全民,〈「白徒」初探〉,《社會科學戰線》,1997:5,長春,1997.10,頁174-177。
    張宇衛,〈談甲骨卜辭「我作基方山二咸」的文例解讀〉,《國文學報》,69,臺北,2021.6,頁1-28。
    張海,〈西周時期西土邊域的軍政態勢〉,《青銅器與金文》,6,上海,2021.6,頁55-82。
    張素卿,〈《左傳》戰爭敘事蠡探〉,《臺大中文學報》,19,臺北,2003.12,頁1-43。
    張敏,〈吳國都城初探〉,《南方文物》,2009:2,江西,2009.5,頁55-61。
    張勝琳,〈吳楚淮域之戰若干相關地名地望略考〉,收於張正明主編,《楚史論叢(初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頁122-128。
    張端穗,〈左傳對春秋時期戰爭的看法及其意義〉,收於氏著,《左傳思想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1987,頁223-274。
    梁啟超,〈春秋載記〉,收入氏著,《國史研究六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臺四版。
    陳光鑫,〈「屯田」與「鄉遂」――試述于省吾、楊寬的史學論辯〉,《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17:1,北京,2017.8,頁260-273。
    陳芳妹,〈商周「稀有」青銅器類的文化意涵──所謂「邊緣」文化研究的意義〉,《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19,臺北,2005.9,頁1-62。
    陳昭容,〈論山彪鎮一號墓的年代及國別〉,《中原文物》,2008:3,鄭州,2008.6,頁58-66。
    陳炫瑋,〈東周特殊「州」制及相關問題考論――兼論晉惠公時代的「作州兵」問題〉,收入氏著,《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9,頁123-183。
    陳炫瑋,〈春秋時代各國「郛」之建置考論〉,收入氏著,《考古發現與《左傳》文獻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9,頁13-64。
    陳章,〈吳越不用車兵補論(上)——從吳越兩國之特殊性入手〉,《紹興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8:3,紹興,2018.5,頁12-21。
    陳章,〈吳越不用車兵補論(下)——從吳越兩國之特殊性入手〉,《紹興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18:4,紹興,2018.7,頁1-7。
    陶元珍,〈吳越不用車戰考〉,《志林》,4,三台,1943.1,6頁。
    勞伯敏,〈從有銘吳越青銅器看吳越與晉的文化交流――兼談春秋時期晉國和越國在爭霸鬥爭中的策略〉,《東方博物》,2006:4,杭州,2006.12,頁76-83。
    黃天樹,〈甲骨卜辭中關於商代城邑的史料〉,《古文字與古代史》,4,臺北,2015.2,頁151-186。
    黃聖松,〈《左傳》「徒」、「卒」考〉,《文與哲》,11,高雄,2007.12,頁25-84。
    黃聖松,〈《左傳》「旄車之族」考〉,《文與哲》,12,高雄,2008.6,頁47-70。
    黃聖松,〈《左傳》副車考〉,收入氏著,《《左傳》軍事制度研究》,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9,頁129-166。
    黃聖松,〈《左傳》私屬考〉,《成大中文學報》,50,臺南,2015.9,頁1-56。
    黃聖松,〈《左傳》「行」、「列」考〉,《經學研究集刊》,20,高雄,2016.5,頁53-85。
    黃聖松,〈《左傳》文詞釋讀三則〉,《高雄師大國文學報》,29,高雄,2019.1,頁57-88。
    黃聖松,〈《左傳》州析論――兼論「作州兵」〉,收入氏著,《《左傳》空間地域與行政區劃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22,頁199-261。
    黃聖松,〈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考訂五則──以《左傳》襄公時期為範圍〉,《中正漢學研究》,39,嘉義,2022.6,頁1-28。
    黃銘崇,〈山彪鎮一號墓的歷史座標〉,《古今論衡》,5,臺北,2000.12,頁2-16。
    黃銘崇,〈晚商王朝的政治地景〉,收於同氏主編,《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2016,頁165-305。
    楊泓,〈戰車與車戰二論〉,《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3,北京,2000.6,頁36-52。
    楊建華,〈《春秋》與《左傳》中所見的狄〉,收入氏著,《北方先秦考古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頁53-60。
    楊英杰,〈春秋晉國軍制探討〉,《晉陽學刊》,1983:6,太原,1983.12,頁59-63、82。
    楊寬,〈試論西周春秋間的鄉遂制度和社會結構〉,收入氏著,高智群編,《古史新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頁107-130。
    董作賓,〈春秋經傳史日叢考〉,收入氏著,《平廬文存》,《董作賓先生全集》,乙編第三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頁137-156。
    蒙文通,〈吳、越之舟師與水戰〉,收入同氏遺著,《越史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109-120。
    劉一曼,〈略論商代後期軍隊的武器裝備與兵種〉,收入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殷商文化學會、中山大學編,《商承祚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頁179-188。
    劉文強,〈再論鄭莊公──補《左傳微》〉,《文與哲》,9,高雄,2006.12,頁17-47。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軍事〉,收於張永山主編,《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頁228-251。
    衛文選,〈晉國滅國略考〉,《晉陽學刊》,1982:6,太原,1982.12,頁97-101。
    錢穆,〈周官著作時代考〉,收入氏著,《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圖書,1989臺三版,頁285-460。
    錢穆,〈春秋車戰不隨徒卒考〉,收入氏著,《讀史隨劄》,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第32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頁1-12。
    謝堯亭,〈北趙晉侯墓地初識〉,《文物季刊》,1998:3,太原,1998.9,頁66-72。
    嚴耕望,〈夏代都居與二里頭文化〉,收於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頁3-32。
    [日]淺野裕一,〈〈曹沬之陳〉的兵學思想〉,收於氏著,佐藤將之監譯,《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臺北:萬卷樓,2008,頁15-53。
    [日]藤田勝久著,李淑萍譯,〈戰國時秦的領域形成和交通路線〉,《秦文化論叢》,6,西安,1998.7,頁358-404。
    [日]吉本道雅著,徐世虹譯,〈春秋國人考〉,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85-130。
    [美]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中國馬車的起源及其歷史意義〉,《漢學研究》,7:1,臺北,1989.6,頁131-162。
    [美]夏含夷著,張淑一譯,〈早期中國軍事史〉,收於氏著,張淑一、蔣文、莫福權譯,《海外夷堅志──古史異觀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頁171-195。

    .學位論文
    吳尚潔,〈兩周時期晉與北方人群的文化交流──以上層貴族為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訓詳,〈古陣新探──新出史料與古代陣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金宇祥,〈戰國竹簡晉國史料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9。
    陳苗,〈山西地區出土兩周時期青銅兵器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考古學碩士論文,2014。
    黃種祥,〈先秦車戰問題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劉雄,〈山彪鎮與琉璃閣再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聶卓慧,〈三晉兩周地區東周時期墓葬出土兵器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4。
    .外文論著
    花房卓爾,〈春秋時代.晋の軍事組織—三軍の人事規程—〉,《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39,廣島,1979.12,頁1-24。
    花房卓爾,〈春秋時代.晋の軍制—三軍の人事構成—〉,《広島大学文学部紀要》,38:2,廣島,1978.12,頁1-23。
    吉本道雅,《中国先秦史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5。
    佐藤信弥,《戦争の中国古代史》,東京:講談社,2021。
    平㔟隆郎,《左傳の史料批判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報告。
    木村秀海,〈六𠂤の官構成について—盠方尊銘文を中心にして—〉,《東方學》,69,東京,1985.1,頁21-27。
    Anthony, David W. The Horse, the Wheel, and Language: How Bronze-Age Riders from the Eurasian Steppes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 中譯本:[美]大衛.安東尼著,賴芊曄譯,《馬、車輪和語言:歐亞草原的騎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與現代世界》,新北:八旗文化,2021。
    Di Cosmo, Nicola.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y: 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n Histor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Hall, John A. & Ikenberry, G. John. The State. Milton Keynes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9.
    Hui, Victoria Tin-Bor (許田波). “How Tilly’s State Formation Paradigm is Revolutioniz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State-Making,” in Lars Bo Kaspersen and Jeppe Strandsbjerg ed., Does War Make States?: Investigation of Charles Tilly’s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pp. 268-295.
    Kolb, Raimund Theodor. Die Infanterie im Alten China: Ein Beitrag zur Militärgeschichte Der vor-Zhan-Guo-Zeit. Mainz: Verlag Philipp von Zabern, 1991.
    Lewis, Mark Edward (陸威儀). Sanctioned Violence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Lewis, Mark Edward. “Review of Die Infanterie im Alten China: Ein Beitrag zur Militärgeschichte Der vor-Zhan-Guo-Zeit, by Raimund Theodor Kolb,” T’oung Pao, 79: 4/5 (January, 1993), pp. 324-337.
    Morillo, Stepfen & Pavkovic, Michael F. What is Military History? Cambridge, UK: Polity, 2017 3rd ed.
    Morris, Ian. War! What is it Good For?: The Role of Conflict in Civilisation, from Primates to Robots. London: Profile Books, 2014. 中譯本:伊安.摩里士著,袁曼端、高振嘉、王立柔譯,《戰爭憑什麼:從靈長類到機器人的衝突與文明進程》,新北:黑體文化,2022。
    Parker, Geoffrey.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 1500-18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nd ed.
    Sawyer, Ralph D (蘇煬悟). Ancient Chinese Warfare. New York: Basic Books, 2011.
    Scheidel, Walter. “Studying the State,” in Peter Fibiger Bang and Walter Scheidel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State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and Mediterranea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5-57.
    Spalinger, Anthony J. War in Ancient Egypt: The New Kingdom.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2005.
    Tsang, Shui-lung (曾瑞龍). “ ‘Goose File’ Formation: What Does It Look Like?”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38 (2008), pp. 139-160.
    .工具書及電子資源
    吳鎮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楊伯峻、徐提編,《春秋左傳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85。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1冊,「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香港:三聯書店(香港),1991。
    [日]重澤俊郎編,廣文編譯所譯,《左傳人名地名索引》,臺北:廣文書局,1962。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文物館週記120:水陸攻戰紋鑑──陸戰〉,網址:https://museum.sinica.edu.tw/knowledge-base/item/15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https://www.ihp.sinica.edu.tw/~bronze/detail-db-1.ph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