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映伶
Shen, Ying-Ling
論文名稱: 廖修平對於臺灣藝術組織與活動的貢獻
Liao Shiou-Ping and His Contributions to Taiwanese Arts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指導教授: 廖仁義
Liao, Jen-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廖修平藝術組織臺灣現代版畫社會參與
英文關鍵詞: Liao Shiou-Ping, Arts Organizations, Taiwanese Modern Graphic Art, Social Particip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13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36出生的廖修平,是臺灣當代藝術影響深遠的重要人物,不論在個人創作、藝術教育和推廣方面,都有重大的成就與貢獻。本文以廖修平對於臺灣藝術組織與活動的貢獻為研究主題,首先由成長的歷程和人格特質談起,進而延伸至投入藝術創作及教育之外,他對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的貢獻,成為藝術運動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畫會熱潮興起於1950年代末,在臺灣的美術發展上扮演關鍵的角色,促進自由創作與畫會的蓬勃發展,也連帶影響臺灣版畫藝術的變革,同時,催生「現代版畫會」的成立,並將版畫藝術帶向更多元的創作。而廖修平不只於個人藝術創作上具高度的成就,也正是傳播現代版畫的技術與觀念的重要推手,除此之外,他積極參與藝術的推廣,極其所能的為臺灣藝術提供更多公共資源,推促「巴黎大獎、版畫大獎」以及「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的成立。
    具體而言,本文以文獻為基礎,從三個軸線探討廖修平多元身分的脈絡。首先,追溯廖修平的家學淵源、生活環境對其日後藝術實踐與社會參與的影響;第二,藉由梳理現代版畫發展的軌跡,回顧廖修平在版畫教育的奉獻,以及推動臺灣藝術文化的實踐;最後,本文歸結廖修平多元身分對臺灣藝術的投入與時代貢獻,體現藝術家個人創作之外的另一面向。

    Liao Shiou-Ping born in 1936, he is a prominent Taiwanese artist who brought a great influence to Taiwanese contemporary art. He not only achieved a major accomplishment in personal creation but also made a big contribution to artistic teaching and promotion.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contributions to Taiwanese Arts organizations and activities of Liao Shiou-Ping, and through examining his background and personality to analyze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contemporary art outside the artistic creation and education. His contribu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chapter in the Taiwan Art movement.
    The trend of Painting Group raise in the late of 1950s,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rt. This trend not only promoted the freedom of creati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painting group but also affect the evolution of Taiwanese printmaking. It also helped to create the “Modern Graphic Art Association” and brought multi-creation to printmaking. Liao Shiou-Ping does not just have a great achievement of personal artistic creation; he is also a pioneer who promotes the technique and idea of Modern printmaking. He has a big passion for artistic promotion, provides more public resources to Taiwanese art including urging to found Grand Prix de Paris, Printmaking Prize, and International Biennial Print Exhibit R.O.C.
    This thesis use literatures to analyze the multi-identity of Liao Shiou-Ping by three parts. First, trace back his family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influence of artistic practice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Secon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intmaking to examine Liao Shiou-Ping’s contribution of printmaking education and his participation of promoting Taiwanese artistic culture. Last, conclude the effect of Liao Shiou-Ping’s multi-identity includ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Taiwanese art and history contribution, express another image of the artist outside the personal cre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廖修平與戰後臺灣美術發展 5 第一節 戰後臺灣美術 5 第二節 臺灣現代版畫 8 第三節 臺灣藝術組織 13 第四節 廖修平的藝術歷程 17 第三章 廖修平的生命歷程 24 第一節 藝術學習與創作實踐 25 第二節 版畫藝術的教育實踐 30 第三節 藝術榮譽與獎勵贊助 36 第四章 廖修平的社會實踐與貢獻 40 第一節 薪火再傳:十青版畫會 41 第二節 福華集團藝術經營:福華沙龍 45 第三節 提攜後輩:財團法人巴黎文教基金會 50 第四節 凝聚與推動:臺灣美術院 52 第五節 推廣與收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版畫中心 59 第五章 結論 65 參考書目 67 圖片來源 70 附錄 80

    江明賢主編,《傳承與開創:臺灣美術院美術院士首屆大展》,臺北:臺灣美術院,2010。
    林忠勝,《廖欽福回憶錄》,臺北:前衛,2005。
    林明賢主編,《中原流韻:戰後初期臺灣美術之研究》。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0。
    林雪卿,《臺灣現代美術大系˙版畫類:複合形態版畫》,臺北:文建會,2004。
    陳奕愷、陳奕伶,《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版畫藝術》,臺北:文建會,2003。
    陳樹升,《版「話」臺灣》,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3。
    黃小燕,《廖修平:版畫師傅》,臺北:時報文化,1999。
    程代勒、白適銘總編輯,《福彩˙版華:廖修平之多元藝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師大,2017。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覧組編輯,《六○年代臺灣現代版畫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
    廖仁義,《臺灣美術全集36:廖修平》,臺北:藝術家,2018。
    廖仁義,《樸素高貴:廖修平的藝術歷程》,臺北:尊彩國際藝術有限公司,2019。
    廖修平,《版畫藝術》,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74。
    廖新田,《符號˙跨域˙廖修平》,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6。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現代化在戰後臺灣之發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蕭瓊瑞,《戰後臺灣美術史》,臺北:藝術家,2013。
    鐘有輝、王秀雄,《界面˙印痕:廖修平與臺灣現代版畫之發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2。
    鐘有輝、林雪卿主編,《界面˙印痕:國際版畫雙年展與臺灣現代版畫之發展論壇》,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2。
    鐘有輝、林雪卿總編輯,《我在今日:今日畫會六十週年展》,新北市:臺灣今日畫家協會,2019。
    龔智明,《臺灣現代美術大系˙版畫類:現代造型版畫》,臺北:文建會,2004。

    王秀雄,〈入世然後出世—評析廖修平的藝術歷程〉,《藝術家》167:194-206,1989。
    王秀雄,〈「傳統與現代」、「吉祥與悲情」的並立表達—廖修平的「生活符號」系列與「夢境」系列的藝術意涵〉,《藝術家》385:381-385,2007。
    王秀雄,〈臺灣現代版畫的推動者—廖修平的符號系列版畫〉,《藝術家》407:426-429,2009。
    阮義忠,〈廖修平訪問記〉,《幼獅文藝》37(3):105-124,1973。
    呂清夫,〈從廖修平的版畫播種看後現代藝術移植的問題〉,《聯合文學》5(8):109-116,1989。
    周昭翡,〈從民間的活力中找尋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廖修平教授相約在天使美術館〉,《聯合文學》22(8):142-144,2006。
    林惺嶽,〈從歷史悲情走向自主與自信的大道—百年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295:278-279,1999。
    陳宜君,〈開啟國際版畫新紀元—廖修平談「中華民國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興革〉,《典藏今藝術》127:185-187,2003。
    梅丁衍,〈六○年代以前版畫與現代美術運動初探〉,《藝術家》254:308-327,1996。
    張昭卿,〈廖修平與臺灣現代版畫〉,《現代美術》85:43-56,1999。
    鄭乃銘,〈為臺灣版畫織錦的藝術家—-廖修平〉,《幼獅文藝》69(4):51-55,1989。
    鄭乃銘,〈廖修平家族以藝術裝扮福華飯店〉,《典藏藝術》23:124-125,1994。
    廖仁義,〈從樸素的符號到高貴的美感—現代藝術大師廖修平的「福彩‧版華」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6(9):8-16,2016。
    廖修平,〈提高全民文化活動的品質〉,《中央月刊》14(10):44-45,1982。
    廖修平,〈為版畫界進一言〉,《藝術家》。18(2):90-91,1984。
    廖修平,〈世界各國現代國際版畫展概況〉,《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3:68-70,1984。
    廖修平,〈我國版畫藝術的成長〉,《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63-67,1984。
    廖修平,〈我走過的藝術之路〉,《藝術家》47(4):478-489,1988。
    廖新田,〈藝術的秩序—廖修平創作中的跨文化策略與再現〉,《藝術家》466:272-274,2014。
    蕭瓊瑞,〈版畫之外—被忽略的另一個廖修平〉,《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26(9):18-27,2016。
    簡子傑,〈廖修平談第十一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典藏今藝術》137:186-189,2004。

    李孟娟,《探討「十青版畫會」在臺灣現代版畫教育發展中的影響》,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
    鄭自修,《廖修平「季節之虹與雅敘」期〈1978-1984〉拼貼版畫藝術探析》,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蔡嘉文,《廖修平「門」系列作品中的民俗題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6/02/0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