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正惠 Cheng-Hui Lee |
---|---|
論文名稱: |
以批判教育觀點分析板橋社區大學之運作 |
指導教授: | 王順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9 |
中文關鍵詞: | 板橋社區大學 、批判教育學 、環境 、批判性 、公共性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4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社區大學以民間社會運動的姿態出現,其成立過程與目的本與國外的社區大學大不相同,但多年來諸多社區大學歷經經營者的變動及中央力量的介入,仍能將社區大學視為社會改革基地的社區大學實屬不易。本研究以台北縣第一批設立的社區大學之一~板橋社區大學作為研究對象,試圖瞭解板橋社區大學如何實踐社區大學富批判性及公共性的理念,並以批判教育學的理念作為本研究的理論依據。另外,板橋社區大學對於『環境』的理解及定義,也是具環境教育背景的研究者本身所欲探討的問題之一。
研究者從2005年8月開始進入板橋社區大學從實習到後續的持續參與,直至本研究結束約有一年半的時間,本研究包含了質性及量化研究法,質性的資料包括有參與觀察、對行政團隊深度訪談、相關文件資料蒐集、實習記錄、後續田野記錄等,另外也有講師、學員、志工問卷的量化資料輔助分析。
研究發現板橋社區大學行政團隊的社運背景使他們更能理解社區大學對社會改革的使命,左派的思想背景使行政團隊在規劃學校整體走向時,與批判教育學的觀點不謀而合。而從各種校務的運作也可以發現他們對社區大學批判性與公共性理念的堅持與實踐,例如:公共性社團的經營、志工經營、校園空間佈置、課程規劃方向及講師挑選等。另外,行政團隊關切的是整體性的『環境』,社會環境(例如外籍配偶、原住民、勞工、社會弱勢等)與自然環境(例如河川、空氣、山林等)都是他們所關注的環境問題。
講師、學員及志工的問卷數據資料,則反應在行政團隊長期的溝通下,講師對板橋社區大學推動批判性及公共性的理念認同度及支持度最高。行政團隊長期投入心思經營的志工群對學校理念的認同度及支持度則高於一般學員。
中文部分
台北縣板橋社區大學網站資料,www.pccu.org.tw。
台北縣政府 (2000)。台北縣政府八十八學年度社區大學成果手冊。台北:台北縣教育局。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增訂八版。台北:五南。
王順美(2004)。環境教育領域中的對話。環境教育研究第1卷,第2期,第47-69頁。台北:
方永泉譯(2004)。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卅週年版。台北:巨流。
方永泉(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意圖及展望。李錦旭、王慧蘭主編(2006)。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台北:心理。
江慧儀(2004)。台灣民間環保團體的環境教育現況與社會實踐-一個批判的環境教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2005)譯。Allan G.Johnson著。見樹又見林。台北:群學。
吳幸蓉(1994)。民間團體實施社區成人教育之模式探討--以橋仔頭文史協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明宗(2002)。我國社區大學定位與實施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
李天健(2004)。知識解放理念的路線反思—從社大學員的自覺經驗談起。2004年社區大學秋季學術研討會手冊。台北:財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李天健(1997)。1997之後台灣往哪裡去? 學校在窗外(二版)。台北:左岸文化。
李天健(2001)。社區大學與發展公民社會。台北:教育研究月刊十二月號。
李天健(2006)。批判與自覺課程規劃理念。2006第八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李奉儒(2004)。Paulo Freire批判教學論的探索與反思。李錦旭、王慧蘭(2006)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頁97-136)。
杜文仁(2000)。經驗與理性—談黃武雄的〈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一)。台北:台北市教育局。
板橋社區大學(2006)。志工招募。台北:板橋社區大學選課手冊。
板橋社區大學(2006)。板橋社區大學網站:板橋社區大學公共性社團理念。http://www.pccu.org.tw/association.htm
周珮儀(1999)。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孝信(2000)。成人教育傳統中的知識解放。台北市跨越2000年社區大學前瞻研討會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林孝信(2004)。關懷社會的平台。第七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手冊。台北:財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林清江、黃富順、楊國德、胡夢鯨(1995)。籌設新型態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可行性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報告。
林朝成(2005)。環境運動與永續發展教育-以台南市社區大學環境教育為例。人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實施研討會。高雄: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
周明智(2006)。『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日文戰略研究室。取自:http://blog.yam.com/mintzchou。
施玉娟(2002)。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秀芳(1996)。探索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初創時期推展環境教育工作的狀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怡如(2002)。社區大學發展脈絡、課程規劃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網站資料,取自:http://www.napcu.org.tw 。
徐宗國譯(1997)。Strauss & Corbin 原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夏曉鵑(2004)。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許雅惠譯(2002)。Peter Jarvis原著。成人及繼續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許錦雄(2002)。政府對社區大學經費補助組織機制與指標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殊妍(2001)。台北縣社區大學成立經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瓊如(2000)。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及其定位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習碩士論文。
陳健一(2002)。註解社區大學『知識解放』的意涵。衝撞集Ⅰ-知識解放質疑專號。台北:板橋社區大學。
陳怡文(2004)。轉化性知識份子與教育實踐-以社區大學教師為例的質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武雄(1997)。社區大學與社會力復甦-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武雄(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台北市文山區社區大學入學與選課手冊。
黃武雄(1998)。社區大學為什麼要發大學文憑。台北:人本教育札記。
黃武雄(1999)。新新聞專訪黃武雄。取自:http://www.napcu.org.tw/napcu/AboutUs/Ideal.aspx
黃武雄(2000)。套裝知識與經驗知識—兼談社區大學學術課程的定位。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二)。台北: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黃武雄(2000)。社區大學的核心任務-重建屬於自己的世界觀。第二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與社會發展手冊。台北: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黃武雄(2004)。社大運動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學校在窗外(二版)。台北:左岸文化。
黃泰山(2002)。知識解放的兩條路線。衝撞集Ⅰ-知識解放質疑專號。台北:板橋社區大學。
黃泰山(2003)。公民社會與社大課程- 一門社大課程的實踐經驗與檢討。衝撞集Ⅱ-承認現狀,或是對現狀的逼仄。台北:板橋社區大學。
黃瑞祺(1996)。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黃柏叡、廖貞智(2005)譯。Joan Wink原著。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紀錄。台北:巨流。
彭秉權(2005)譯。Barry Kanpol著。批判教育學的議題與趨勢。高雄:麗文文化事業。
詹曜齊(2002)。知識解放的途徑—兼談數區大學的定位問題。衝撞集Ⅰ-知識解放質疑專號。台北:板橋社區大學。
詹曜齊(2006)。2006淡水河系溯河記錄。守望淡水河2006年12月專刊。台北: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
蔡秀美(2002)。全民終身教育思潮與社區大學未來發展的省思。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研討手冊。台北:財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蔡傳暉(2001)。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入學與學習資源手冊。
蔡傳暉(2002)。我們為什麼要推動核心課程。2005年1月15日,取自:http://tcu.taconet.com.tw/value_class/value_class.htm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課程架構與修業制度之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市教育局委託研究計畫。
薛曉華(2004)譯。Eric Margolis原著。高等教育中之潛在課程。台北:高等。
顧忠華(2001)。社區力量的躍升從在地學習開始。社區大學從普及深化研討手冊,7-9。財團法人宜蘭社區大學教育基金會編印。
賴淑芬(2004)。桃園縣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賴淑雅(2006)。板橋社大『社區劇場-社大演劇社』課程。2006第八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台北:財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魏銀河(2003)。台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程人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蘇峰山(2004)。批判思考與批判教育學。教育社會學通訊第55期。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
蕭昭君、陳巨擘(2003)譯。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巨流。
Antonio Gramsci獄中札記 。台北:谷風。
Shumway & Messer-Davidow(1996)。學科規訓制度導論。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第一期。香港:Oxford。
英文部分
Apple, M. W.(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 New York: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Bowles, Samul, and Herbert Gintis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
Carnoy,M.(1997). Forward. In 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heart (pp.7-19). New York: Continuum.
Ennis, R. H.(1996). Critical Thinking. Prentice Hall.
Fisher, A.(2001)Critical Thinking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eire, Paulo(1978)Pedagogy in process : the letters to Guinea-Bissau A Continuum book. New York: Seabury Press
Freire, Paulo &Macedo(1987)Literacy:Reading the word and the world.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Greig, S. and Pike, G.(1989). Greenprints for Changing Schools. London: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Giroux, H. A.(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South Hadley, MA: Bergin Garvey.
Kellner,D(2003).Toward a critical theory of education .Democracy & Nature,9(1),51-64
McLaren, P.L.(2000).Paul Freire’s pedagogy of possibility. In S. F. Steiner,H. M. Krank, P. McLaren,& R. E. Bahruth(Eds.),Freirean pedagogy,praxis,and possibilityies: Projects for the new millennium(pp.1-22).New York:Falmer.
Orr, David W.(1992).Ecolog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Albau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85-96.
Stake, R. E.(1981).Case study methodology: An Epistemological advocacy. In W. W.Wlesh. (ed.). Case Study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981 Minnesota Educational Conference. Minneapolis: Minnesota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enter.
Smith G.A. and Williams, D.R.(1999).Re-engaging culture and ecology. In:G.A. Smith and D.R. Williams(Ed.)Ecological Education in Action-on Weaving Education,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p.1-14.
Sterling. S.(1993).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a view from holistic ethics. In: J. Fien Environment Education : a Pathway to Sustainability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Yin, R. 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age.
Zwerling, L.Steven(1976).Second Best:The Crisis of the Junior College. New York: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