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詩瑜
Shih-Yu Chen
論文名稱: 我國政黨重組之研究--從一九七七年到二OO五年
A Study of Party Realignment in Taiwan: From 1977 to 2005
指導教授: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7
中文關鍵詞: 政黨重組選民政黨意識統獨意識形態政黨結盟憲法修正案
英文關鍵詞: Party Realignment, Party Consciousness of Voters,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Ideology, Party Coalition, Constitution Amend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6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二OO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立法院首度提出有關「國會改革」之憲法修正案,經過半年的公告後,修憲案送至國民大會進行複決。雖然對於修憲案的內容各界一直存有爭議,但隔年的六月七日,修憲案仍順利經任務型國民大會複決通過,決議自第七屆立法委員起席次減半為一一三席,而選制則將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依照各國經驗看來,此次國會制度重大改革後,將可以預期我國政黨政治將結束目前的「多黨制」,並朝著穩定之「兩黨制」方向發展。
    自二OOO年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先後成立,並與已有多年發展之民進黨、國民黨於幾次大型選舉中分庭抗禮以來,「政黨重組」此一新興議題即為國內學者專家所重視。本論文歸納出影響我國「政黨重組」現象之因素,包括選民政黨意識的形成、制度因素、統獨意識形態的分歧、政黨結盟與各政黨的利益考量。本論文有以下三個工作︰首先,依照我國政黨政治發展歷程將我國政黨重組發展分為「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三年的第一次政黨重組」、「一九九三年到二OOO年的第二次政黨重組」,以及「二OOO年迄今的第三次政黨重組」三個時期;其次,討論三個政黨重組時期的時空背景與發生原因,並依V. O. Key的政黨重組理論對前後各次的政黨重組現象加以檢討證明;第三,即是觀察二OO四年以後所發生的各種可能影響我國政黨重組之現象。本文的最後,則將對我國政黨重組作一整體評估,並對未來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議。

    Abstract:On August 23, 2004, the Legislative Yuan first submitted Constitution amendments about “Congress Reform.” After it has been proclaimed for half a year, Constitution Amendment was sent to the National Assembly for Referendum. Although there are debates upon Amendment, it was still passed on June, 2005. From the 7th Election of Legislators, the number of seat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is reduced from current 225 to 113, and the electoral system is changed into a “single-member district, two-vote” electora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practice “single-member district, two-vote” electoral system, according to Duverger’s Law, the party system of Taiwan can be expected to change from Multiple Party System into Two-Party System.
    After People First Party and Taiwan Solidarity Union were established one after another and compete equal terms with DDP and KMT in elections, “Party Realignment” becomes an emerging subject for discussion and is valued by the domestic scholars and experts.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party realignment of R.O.C., such as party-consciousness of voters, the system, the diverge of unification-independence ideology, party coalitions and party benefit-consider. There are three points in this thesis. First, this thesis divides party realignment of R.O.C. into three perio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system. Second, we discuss the b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three realignment periods, and examine them according to party realignment theory presented by V.O.Key. Third, we observe every phenomenon that will effect future party realignment after 2004. At last, the author will make a whole evaluation to party realignment of R.O.C., and bring up some advises to future researchers.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Ⅱ 目次 Ⅲ 表次 V 圖次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架構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2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政黨重組之概念與理論 15 第二節 我國政黨重組研究與文獻 25 第三節 相關概念解釋 30 第三章 第一次政黨重組: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九三年 37 第一節 解嚴前的政黨體系 38 第二節 競爭性政黨體系的來臨(一九八七年以後) 43 第三節 第一次政黨重組發生原因 45 第四節 小結—本時期政黨重組之特徵 48 第四章 第二次政黨重組:一九九三年至二OOO年 55 第一節 多黨競爭時代—新黨的成立 55 第二節 建國黨的成立 61 第三節 第二次政黨重組發生原因 68 第四節 小結—本時期政黨重組之特徵 71 第五章 第三次政黨重組:二OOO年以後 79 第一節 親民黨的成立 79 第二節 台灣團結聯盟的成立 85 第三節 第三次政黨重組發生原因 88 第四節 小結—本時期政黨重組之特徵 97 第六章 從二OO四年後各跡象觀察政黨重組之方向 113 第一節 泛藍與泛綠聯盟的形成與對抗 113 第二節 二OO四年的兩次選舉 118 第三節 未來政黨重組影響因素 13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5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6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61 附錄 167 一、深度訪談: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濁水先生 167 二、深度訪談:國民黨政策中心執行秘書汪誕平先生 174 三、深度訪談:台灣團結聯盟秘書長陳建銘先生 181 四、深度訪談: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先生 186 五、我國政黨重組大事紀 193 參考文獻 199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A. Heywood著,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Politics),台 北:韋伯出版社, 1998年。
    2.Giovanni Sartori著,雷飛龍譯,《最新政黨與政黨制度》(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3.小笠原欣幸,〈2000年大選中的宋楚瑜現象之研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2000年6月,第8卷第1期,pp.51-69。
    4.王業立,《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
    5.中國時報,中華民國94年4月30日,A4版。
    6.中國時報,中華民國94年6月8日,A2版。
    7.司徒隱,《新黨風雲》,台北:書卷樓文化,1995年。
    8.任德厚,《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2001年。
    9.朱敏榮,《從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與第十四屆縣(市)長選舉析論台灣政黨政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0.朱雲漢,《台灣地區政治參與與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79年。
    11.江易平、李祖舜,《逆水而行:新黨的故事》,台北:商周文化, 1994年。
    12.何東皓,〈政黨競爭與民主政治:一九八六年後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995年,第4卷第2期,pp. 245-283。
    13.何鴻榮,〈從歐洲民主國會政黨結盟之經驗論我國政黨結盟的可能現制發展〉,《立法院院聞》,1996年8月,第24期,pp. 3-19。
    14.吳文程,《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15.吳俊德,《民進黨統獨論述之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6.吳重禮、許文賓,〈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以二OO一年台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決定因素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003年,第18期,pp. 101-140。
    17.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1999年。
    18.周陽山,《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5月。
    19.周陽山主編,《李登輝執政十年》,台北:風雲論壇,1998年。
    20.周陽山,《民粹台灣》,台北:時英出版社,2004年2月。
    21.周慧君,《民主化過程中反對黨分裂或團結之比較分析:以波蘭團結工會與台灣民進黨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2.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23.明居正,〈向心競爭與中華民國政黨政治之發展〉,《理論與政策》,1998年5月,第12卷第2期,pp. 142-156。
    24.林水波,〈政黨選舉合作的政治分析〉,《立法院院聞》,2001年12月,第29卷第12期,pp. 34-55。
    25.林水波,《棄保政治學》,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
    26.林水波,〈第五屆立委選舉配票解析〉,《立法院院聞》,2002年8月,第30卷第8期,pp. 15-28。
    27.林佳隆,《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28.林佳隆,〈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政治學刊》,2000年12月,第4期,pp. 3-55。
    29.林義傑,《我國政黨體系與憲政體制關係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30.林瓊珠,《台灣政黨體系重組過程之研究:1991年至1996年》,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31.姚中,〈政黨重組、政黨結盟和政黨衰退之研究〉,《行政視訊》,2004年9月,第10期,pp. 73-81。
    32.施正峰,《當代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33.柯俊丞,《議題取向的政黨聯合與對抗—以第四屆立法院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34.洪永泰,〈選舉投票日同時辦理公投對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的影響〉,《全國律師》,1993年11月,11月號,pp. 55-58。
    35.洪永泰、林瓊珠,《2001年台灣政治紀實》,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36.范姜泰基,《政黨—台灣政黨政治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正制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37.夏珍,《造反的年代︰2000年總統大選世紀爭逐》,台北:商周出版社, 2000年。
    38.徐火炎,〈民主轉型過程中政黨的重組:台灣地區選民的民主價值取向、政黨偏好與黨派投票改變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92年,第5卷第1期,pp. 213-263。
    39.徐火炎,〈臺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三年間的實證研究結果〉,《台灣政治學刊》,1996年7月,第1期,pp. 85-127。
    40.徐火炎,〈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裡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1998年11月,第5卷第2期,pp. 35-71。
    41.徐火炎,〈台灣政黨版圖的重畫: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民基比較〉,《東吳政治學報》,2002年3月,第14期,pp. 83-134。
    42.徐永明,〈宋楚瑜現象︰菁英分裂、選票動員與政黨重組〉,《理論與政策》,2000年7月,第14卷第2期,pp. 93-118。
    43.徐菁憶,《中國國民黨政黨內造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44.高永光,〈政黨合作途徑之研究〉,《國家政策論壇》,2002年10月,第1期,pp.95-99。
    45.馬康莊,〈政黨重組或政黨解組?〉,《卓越雜誌》,2001年3月,第199期,pp. 18-19。
    46.張家敏,《民進黨對台灣政治發展之影響(1986-2000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7.張慧英,《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48.張麟徵,〈台灣政黨政治的回顧與展望〉,《歷史月刊》,2000年3月,第146期,pp. 57-64。
    49.曹俊漢,〈國親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國家政策論壇》,2001年9月,第1卷第7期,pp. 86-88。
    50.盛治仁,《台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台北:韋伯文化,2001年。
    51.盛杏湲、陳義彥,〈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二OO一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2003年5月,第10卷第1期,pp. 7-40。
    52.許勝懋,《台北市選民的分裂投票行為:一九九八年市長選舉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53.郭正亮,《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54.陳佳吉,《台灣的政黨競爭規範與民主鞏固》,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3年。
    55.陳坤森,《美國政黨重組之理論與實際:1932〜1988》,私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56.陳徵毅,〈親民黨形成背景及其對政黨板塊重組之影響〉,《政策月刊》,2000年5月,第58期,pp. 51-54。
    57.陳璽安,《如何落實政黨合作》,台北: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1996年。
    58.彭懷恩,《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0年。
    59.彭懷恩,《台灣政黨政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4年。
    60.曾如美,《政黨轉型之研究—民進黨與建國黨關係之分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61.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年。
    62.游盈隆,〈政黨形象、意識形態與台灣選舉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5年4月,第78期,pp. 61-99。
    63.游清鑫,〈台灣政黨競爭及體系之變遷〉,《政治學報》,1995年12月,第25期,pp. 181-206。
    64.馮美瑜,〈多黨架構下的選舉合作〉,《理論與政策》,2003年4月,第17卷第1期,pp. 107-124。
    65.黃俊達,《台灣新生政黨的發展與策略:以親民黨為例》,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66.黃德福,〈政黨競爭與政治民主化:台灣地區政黨體系的新挑戰〉,《選舉研究》,1994年11月,第1卷第2期,pp. 199-220。
    67.楊日青,〈憲法修改與政黨重組對憲政體制的影響〉,《理論與政策》,2000年7月,第14卷第2期,pp.199-218。
    68.楊婉瑩,〈從第五屆立委選舉結果探討未來選舉制度改革之方向〉,《國家政策論壇》,2002年1月,第2卷第1期,pp. 20-29。
    69.楊鈞池,《後冷戰時期日本聯合政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70.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年。
    71.葛永光,《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9年。
    72.新黨主編,《新黨政策白皮書》,台北:新黨編輯室,1995年。
    73.詹松諭,《解嚴後台灣政黨的分合與競爭》,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74.鄒景雯,《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社, 2001年。
    75.廖益興,〈二千年總統選舉分析〉,《國策專刊》,2000年5月,第14期,pp. 10-12。
    76.齊光裕,《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三十八年以來的變遷》,台北:揚智文化事業,1996年。
    77.劉玉玲,《台灣地區政治之發展—黨際及黨內民主之探索》,國立成功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78.劉義周,〈台灣的新政黨體系〉,《問題與研究》,1995年11月,第34卷第10期,pp. 1-10。
    79.歐陽晟,《台灣民主轉型期政黨競爭型態的社會基礎》,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80.鄭志隆,《威權政體轉型中新黨的角色變遷》,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81.鄧宇敦,《台灣政黨選舉結盟之探究—以國、親、新三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82.聯合報,中華民國90年11月16日:3版。
    83.聯合報,中華民國93年4月14日,A4版。
    84.聯合報,中華民國93年4月30日,A4版。
    85.聯合報,中華民國93年6月29日,A4版。
    86.聯合報,中華民國93年8月16日,A4版。
    87.聯合報,中華民國93年8月24日,A4版。
    88.聯合報,中華民國93年12月13日,A6版。
    89.聯合報,中華民國94年1月7日,A4版。
    90.聯合報,中華民國94年2月25日,A4版。
    91.薛永華,《新黨的發展與衰退—歷史研究途徑的分析》,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92.謝侑道,〈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台灣團結聯盟競選策略之研究〉,《中州學報》,1993年6月,第17期,pp. 365-385。
    93.謝承璋,《台灣選民的策略性投票行為:以2000年總統選舉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94.蘇永欽主編a,《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翰蘆文化事業,2001年。
    95.蘇永欽主編b,《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台北:翰蘆文化事業,2001年。
    二、英文文獻
    1.Budge, Ian & Hans Keman (1991), Party and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Burnham, Walter D. (1970), Critical Elections and Mainsprings of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h and Company, Inc..
    3.Campbell, Angus et al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4.Campbell, Angus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urvey Research Center (1966), Elections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New York: Wiley.
    5.Campbell, Bruce A. & Richard J. Trilling eds. (1966), Realignment in American Politics: Toward a Theory,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6.Gamm, Gerald H. (1989), ’The making of new deal Democrats: voting behavior and realignment in Boston, 1920-194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Katz, Richard S. (1997), Democracy and Election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Key, V. O. (1955), ‘A Theory of Critical Elections’, Journal of Politics 17, p.3-18.
    9.Lipset, Seymour Martin, eds (1981), Party Coalitions in the 1980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Institution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
    10.Petrocik, John R. (1981), ’Party Coalitions:Realignment and the Decline of the New Deal Party Syste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Pomper, Gerald M. & Susan S. Lederman (1980), Election in America, New York: Longman Inc..
    12.Sartori, Giovanni (1997),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Macmillan Press.
    13.Schonfeld, William R. (1983), ‘Political Parties: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and the structural alternative’, Comparative Politics, 15.
    14.Snudquist, James L. (1983), Dynamics of the Party System: Alignment and Realign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三、網站
    1.中央選舉委員會 http://www.cec.gov.tw/
    2.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tw/
    3.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 http://www.kmt.org.tw/
    4.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http://www.ly.org.tw/
    5.台灣政治網 http://www.twpolitics.com/
    6.台灣團結聯盟官方網站 http://www.tsu.org.tw/
    7.民主進步黨全球資訊網 http://www.dpp.org.tw/
    8.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http://www2.nccu.edu.tw/~s00/
    9.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
    10.新黨全球資訊網 http://www.np.org.tw/
    11.親民黨全球資訊網 http://www.pfp.org.tw/
    12.聯合新聞網 http://udnnews.com/NEW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