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霑
Yeh, Jan
論文名稱: 聽覺傳播媒介對近現代京劇美學的影響:以唱片、廣播為討論核心(1903-1940)
The Influence of Auditory Media on the Aesthetics of Modern Peking Opera: Focus on Records and Radio (1903-1940)
指導教授: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近現代唱片廣播感知模式京劇美學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59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6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世紀初唱片、廣播逐漸滲入世界各地大眾的日常生活。京劇作為彼時中國的流行娛樂,也多與之結合,成為聽覺傳播媒介的主要內容。當京劇透過唱片、廣播傳播後,勢必受到媒介形式的影響,產生美學方面的變化。此變化不僅是京劇範疇的,也擴及到演員、票友及一般受眾的接受心態,亦即,這是關乎人類感知模式的美學變化。

    本文所謂「美學」,是根據 aesthetics 此詞本身聯繫著希臘語詞根 αἴσθησις,強調感覺的表達與感受的能力。所以本文將不著重討論已有豐贍成果的聲腔創發、舞美燈光、具體表演形式變化,而更強調從社會文化(包含技術發展)的宏大視角開始,漸次討論受眾感知、媒介中的京劇藝術性、演員調適、觀演關係變化等相對抽象的美學問題。研究約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綜述1903至1940 年代近現代京劇與聽覺傳播媒介的接觸史;繼而以荀慧生、馬連良、周信芳三位分屬旦行、老生行及京海派的演員為個案,聚焦討論演員如何運用唱片傳遞京劇藝術,又或批判唱片對舞臺表演造成的影響;最後,則以媒介形式為出發點,援引 1940 年代戲劇刊物上常見的,以廣播轉播之京劇為評論對象的劇評,討論受眾利用新媒介聆賞京劇時審美重心的變化。

    本文以為,唱片、廣播雖然確實使京劇更傾向娛樂,削弱了一定的藝術性,但在演員與受眾自覺的運用下,仍可以嚴肅的傳遞/接收藝術,使之成為舞臺的延伸,媒介與舞臺二者能夠良性的相互展延。此外,聽覺傳播媒介可留存、廣泛傳播的特質亦促使結合舞臺、報刊、唱片廣播的京劇宣傳生態產生,使京、津、滬三地的京劇資源更加流通。最後,雖然媒介起初確實造成了京劇藝術性的動搖與消殞,但在適應了新媒介以後,演員與受眾不再被動的為媒介框限,而是以媒介的特質為立基,發展出更多元的創作方式與欣賞選擇。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record and radio had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people’s daily lives. Peking Opera(京劇), as a genre of popular entertainment in China, had been produced in auditory media as we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ditory media changed Peking Opera per se and its aesthetics,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s and people’s perception modes which belong to the performers, the audience, and the piaoyou(票友).

    This research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history of how Peking Opera connected with auditory media in the 1900s to the 1940s. It takes Xun Huisheng(荀慧生), Ma Lianliang(馬連良), and Zhou Xinfang’s (周信芳)cases for example, discussing how the performers applied auditory media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art, since the three performers can represent several important parts of Peking Opera, including danhang(旦行) and laoshenghang(老生行), Peking Style(京朝派) and Shanghai Style(海派).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e change of how the audience appreciate Peking Opera in auditory media by analyzing some dramatic criticism in the 1940s.

    In conclusion, although auditory media made Peking Opera tended towards entertainment and decreased the level of art, the conscious behaviors of the performers and the audience are still able to spread and experience art seriously, turning those auditory works into the extension of a physical stage. Besides, auditory media allow the sounds can be safely stored and widely transmitted, leading to a rise in new promotion strategies and giving the performers and the audience new options to create and appreciate Peking Oper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目的 1 第二節:文獻探討 4 (一)近現代京劇的社會文化定位與美學特質 4 (二)傳播媒介與社會文化和美學 7 (三)傳播媒介與近現代京劇的交流互動 11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14 (一)研究範圍界定 14 (二)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研究旨趣與目標 18 第二章 聽覺複製與京劇 21 第一節:唱片與京劇 24 (一)商業與藝術間的滑移——演員、票友灌片心態變化 24 (二)展覽與崇拜間的平衡——聽眾聆片心態變化 29 第二節:廣播與京劇 34 (一)藝術自覺與科技掌握——演員、票友的放音狀況 36 (二)優游於科技之中——聽眾面對廣播之心態 39 第三章 演員灌錄唱片實況 43 第一節:留聲立名——荀慧生的身分建構與唱片灌音 44 (一)從白牡丹到荀慧生 46 (二)荀派新戲與唱片宣傳 50 第二節:從「以聲傳形」到「形聲並重」——馬連良的舞臺形象與大量灌音53 (一)熱銷的低調門、話白唱片 54 (二)灌片意識與行銷手法 57 第三節:「戲是用演的」——周信芳的演劇理想及灌音紀錄 60 (一)留聲機與舞臺表演、流派傳承 61 (二)有味的沙音唱片 65 第四章 聆賞方式的變化 72 第一節:媒介與感知模式 72 第二節:北人聽戲,南人看戲——劇場中的聆賞方式 75 (一)聽覺與視覺的競合 76 (二)舊劇如何革新 78 第二節:「留學生」與「收聽記」——唱片與廣播的聆賞方式 80 (一)錄音與聲電波轉換後的聲音 82 (二)一字一音,以聲究味 86 (三)記錄臨場,即時反饋的觀演關係 91 第五章 結論 95 參考文獻 100 附錄 111 附錄(一):荀慧生灌片紀錄 111 附錄(二):馬連良灌片紀錄 113 附錄(三):周信芳灌片紀錄 120

    (一)專書資料
    毛家華編著:《京劇二百年史話》(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95年)。
    王安祈:《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1月)。
    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9月)
    王安祈:《錄影留聲名伶爭鋒——戲曲物質載體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年9月)。
    王家熙:《王家熙戲劇論集》(上海:百家出版社,2014年12月)。
    王庾生:《京劇生行藝術淺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
    王敏:《上海報人社會生活(1872-1949)》(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12月)。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京劇談往錄》(共四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續編》(1996年)、《三編》(1996年)、《四編》(1997年)。
    田根勝:《近代戲劇的傳承與開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朱自清:《朱自清經典》(海南: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
    朱崇志:《清末民初戲劇傳播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
    吳小如:《京劇老生流派綜說》(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5月)。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文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隨筆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吳小如:《吳小如戲曲隨筆續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吳江楓主編:《馬連良專集》(上海:黃金出版社,1940年5月)。
    吳江楓等編輯:《荀慧生專集》(上海:黃金出版社,1941年3月)。
    吳曉鈴、馬崇仁編:《馬連良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4月)。
    李伶伶《荀慧生全傳》(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10月)。
    李紫貴口述,蔣健蘭整理:《憶江南:李紫貴口述歷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
    沈鴻鑫、何國棟著:《周信芳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谷曙光:《梨園文獻與優伶演劇——京劇崑曲文獻史料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8月)。
    周柏春:《周柏春自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周華斌、朱聰群主編:《中國劇場史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和寶堂主編:《荀慧生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6年1月)。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1月)。
    林幸慧:《由申報戲曲廣告看上海京劇發展:1872-1899》(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施旭升《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唐雪瑩:《民國初期上海戲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
    孫養農:《談余叔岩》(臺北:秀威資訊,2013年3月)。
    容世誠:《尋覓粵劇聲影——從紅船到水銀燈》(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徐煜:《近現代戲曲名角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柴俊為主編:《京劇大戲考》(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荀慧生著,和寶堂編訂:《小留香館日記》(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6年1月)。
    高小健:《中國戲曲電影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3月)
    馬龍:《我的祖父馬連良》(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年1月)。
    馬龍:《馬連良畫傳》(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3月)。
    梅蘭芳:《移步不換形》(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梅莉《中國戲曲電影史話》(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費穆著,黃愛玲編:《詩人導演——費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張永和:《馬連良傳》(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
    張亞才編:《余叔岩孟小冬暨余派藝術》(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年11月)。
    張庚:《戲曲美學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8月)。
    張庚:《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出版社,1986年)。
    許姬傳:《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許錦文:《閱讀經典女人 孟小冬》(臺北:思行文化傳播,2013年9月)。
    陳多:《陳多戲曲美學論:由媒介論看戲曲美的構成》(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陳定山:《春申舊聞》(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年7月)。
    陳芳:《晚清古典戲劇的歷史意義》(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陳望道著,池昌海編:《陳望道全集》第8卷(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陸曄、趙民主編:《當代廣播電視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傅謹:《20世紀中國戲劇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
    傅謹:《二十世紀中國戲劇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傅謹:《戲曲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7月)。
    葛濤:《唱片與近代上海社會生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2月)。
    趙炳翔:《民國年間上海戲曲唱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
    齊如山:《京劇之變遷》(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8年)。
    齊崧:《齊崧先生文集》(臺北:齊學志,1995年)。
    黎中城、單躍進主編:《周信芳全集》第十三冊文論卷1(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2014年12月)。
    錢乃榮:《上海老唱片:1903-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戴淑娟等編:《譚鑫培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蕭楓編:《紀念荀慧生先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譚志湘:《荀慧生傳》(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日〕吉見俊哉著,李尚霖譯:《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臺北:群學,2013年6月)。
    〔日〕坪井秀人著:《感覚の近代:声.身体.表象》(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2月)。
    〔加〕安德魯‧瓊斯(Andrew F. Jones, 1969-)著,宋偉航譯:《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加〕杰弗里‧溫斯洛普–揚(Geoffrey Winthrop- Young)著,張昱辰譯:《基特勒論媒介》(傳播與中國譯叢/黃旦、孫瑋主編.媒介到說系列)(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9年11月)。
    〔加〕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著,鄭明萱譯:《認識媒介:人的延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6年9月)。
    〔英〕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清〕徐珂編纂:《清稗類鈔》第三十七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德〕沃爾夫岡‧韋爾施(Wolfgang Welsch, 1946-)著,高建平等編譯:《超越美學的美學》(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9年4月)。
    〔德〕史通文(Andreas Steen)著,王維江、呂澍譯:《在娛樂與革命之間——留聲機、唱片和上海音樂工業的初期(1878-1937)》(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
    〔德〕鮑姆嘉滕(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1714-1762)著,簡明、王旭曉譯:《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
    〔德〕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 1943-2011)著,邢春麗譯:《留聲機 電影 打字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
    〔德〕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德〕黑格爾(G. W. F. Hegel, 1770-1831)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三卷[上],(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上海市檔案館等編:《舊中國的上海廣播事業》(北京:檔案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5年)。
    中國戲曲志‧上海卷編輯部編:《上海戲曲史料薈萃》(共五卷)(上海:上海藝術研究所,1986年-)。
    中國戲劇家協會北京市分會馬派藝術研究小組編:《馬連良舞臺藝術》(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學苑出版社編:《民國京崑史料叢書》第三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1月)

    (二)學位論文
    王婷:《二十世紀初海派京劇美學的現代性——以「新舞臺」為例》(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陳偉教授指導,2015年)。
    田飛:《從「百代小紅樓」考察民國時期上海的唱片業發展和影響》(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洛秦教授指導,2007年)。
    李湉茵:《京劇知識形成、商業宣傳與演員中心現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王安祈、蔡英俊教授指導,2016年)。
    林慧真:《從周信芳看近現代上海京劇之發展(1895-1949)》(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林幸慧教授指導,2012年)。
    黃兆欣:《京劇旦行表演傳承與對話——以陳德霖、王瑤卿與梅蘭芳、程硯秋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李國俊教授指導,2014年)。
    葛濤:《聲音記錄下的變遷——清末、民國時代上海唱片業興衰的社會、政治及經濟意義》(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熊月之教授指導,2008年)。
    劉月影:《無線電廣播與上海早期都市文化建構(1923-1949)》(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陳偉教授指導,2014年)。
    聶鶯:《留聲機與清末民初的社會生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胡正榮、王育濟教授指導,2015年)。

    (三)單篇論文
    王安祈:〈生命風格的複製——以余叔岩、孟小冬師徒關係為例論京劇流派的人文意涵〉,《戲劇研究》第4期,2009年7月,頁15-44。
    王安祈:〈藝術‧商業‧政治‧紀錄——論「戲曲電影」及其對黃梅調電影的影響〉,《民俗曲藝》190期,2015年12月,頁1-66。
    王德威著,陳思齊譯:〈春天帶來無盡的悔恨——費穆、梅蘭芳與中國電影詩學〉,《中國文哲研究所通訊》26卷1期,2016年3月,頁127-163。
    吳存存:〈梨園花譜——清中晚期北京男風盛行下的流行讀物〉,《中國性研究》2卷6期(2007年),頁9-24。
    吳存存:〈清代梨園花譜流行性狀考略〉,《漢學研究》26卷2期(2008年),頁163-184。
    吳宛怡:〈近代劇評的發生——《順天時報》與辻聽花〉,《戲劇研究》10期(2012年7月),頁69-108。
    李元皓:〈早期譚派票友與京劇流派藝術:以1912年以前的京劇老唱片為切入點〉,《戲劇學刊》13期,2011年,頁103-130。
    李元皓:〈京劇視聽媒介的演進——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相遇(以京劇為例之一)〉,《清華學報》41:1期,2011年3月,頁171-194。
    李連生:〈「聽戲」與「看戲」——中國戲劇的雙重屬性〉,《戲劇藝術》2013年6期(2013年12月),頁17-25。
    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1952-):〈記憶〉,收錄於W. J. T.米歇爾、馬克.B. N主編,蕭臘梅、胡曉華譯:《媒介研究批評術語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
    陳志勇:〈荀慧生與1930年代京劇「四大名旦」的評選——以《戲劇月刊》、《申報》等民國報刊為中心〉,《文化遺產》2017年3期(2007年3月),頁51-63。
    葛濤:〈電波中的唱片之聲:論民國時期上海廣播唱片的社會境遇〉,《史林》2005第5期,2005年10月,頁48-56。
    葛獻挺:〈「四大名旦」產生的經過和歷史背景(一)〉,《中國京劇》2007年1期(2007年1月),頁50-51。
    趙玉明:〈談談廣播電視研究和廣播電視學學科建制〉,《現代傳播》第147期,2007年6月,頁104-108。
    劉滄龍:〈「不齊之氣」與「氣韻」(Aura) ——從王船山《莊子解》談莊子齊物思想的美學政治意涵〉,《文與哲》第28期,2016年6月,頁頁321-345。

    (四)報刊資源
    《人生報》
    《三六九畫報》
    《上海生活(上海1937)》
    《半月劇刊》
    《半月戲劇》
    《申報》
    《立言畫刊》
    《安徽俗話報》
    《百美圖》
    《長江畫刊》
    《前綫日報(1945.9-1949.4)》
    《南北(北平)》
    《紅雜誌》
    《海報》
    《海濤》
    《益世報》
    《商鐘半月刊》
    《晨報》
    《結晶》
    《華北日報》
    《順天時報》
    《新天津畫報》
    《新月》
    《新民報半月刊》
    《新聞資料》
    《電氣簡報》
    《電影報》
    《遠東畫報》
    《劇學月刊》
    《廣播週報》
    《戲世界》
    《戲劇月刊》
    《戲劇旬刊》
    《戲劇週報》
    《戲雜誌》
    《蘇中校刊》

    (五)聲音資源
    「中國京劇老唱片」網站:http://oldrecords.xikao.com/
    bilibili嗶哩嗶哩:https://www.bilibili.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
    周信芳演唱:《京劇經典唱腔典藏集 系列四 菊壇絕唱8 周信芳》(臺北:皇龍文化事業,1997年)。
    荀慧生演唱:《京劇大師 荀慧生老唱片全集》(上海:中國上海唱片公司,2005年)。
    馬連良演唱:《京劇大師 馬連良老唱片全集》(上海:中國上海唱片公司,2010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