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佩瑩
Lin Pei-Ying
論文名稱: 臺北縣高職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
The Study on Students’Current Situation, Motivat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f Internet Using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 鄭慶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36
中文關鍵詞: 高職生網路使用動機網路成癮
英文關鍵詞: Motivation of Internet Using, Internet Addi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高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傾向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臺北縣高職學生在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傾向的差異情形,並進一步分析網路動機與網路成癮間的關係。研究工具主要採用臺大陳淑惠教授所編訂的「網路成癮量表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及自訂之「高職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調查問卷」,並以九十八學年度臺北縣公、私立高職一、二、三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出108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16份,有效回收率為75.5%。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臺北縣高級職業學校學生不同背景變項上會對網路使用動機、網路成癮造成差異。研究同時也發現,大部分臺北縣高職學生不具網路成癮傾向,但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具相關,亦即網路使用動機愈強烈,網路成癮傾向也越高。

    The study aims at getting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motivation, and the addiction of Internet using so as to analyze whether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ve the differences on the motivation and the addiction of Internet using,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ddiction and the motivation among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the subj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 this study,「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designed by Professor Chen in Taiwan University, and the original「The Questionnaire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motivation, and addiction of Internet using」were adopted as the instruments. There were 816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tratified as effective samples for analysis. In addiction, the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by percentage, mean,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tions had differences on the motivation and addiction of Internet Using.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Internet addictive situation among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however, it’s obvious that motivation is in relation to the addiction of Internet using, which means the stronger Internet motivation is, the more serious the Internet addiction would be.

    謝誌 II 摘要 IV Abstract V 表 目 錄 VIII 圖目錄 X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五節 相關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網路使用情況 13 第二節 網路使用動機 21 第三節 網路成癮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8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91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9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02 第五節 研究工具 109 第六節 實施程序 11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1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119 第一節 網路使用行為現況分析 119 第二節 網路使用動機在背景變項上的差異分析 152 第三節 網路成癮行為在背景變項上的差異分析 246 第四節 網路使用動機與網路成癮行為間之相關性分析 2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93 第一節 結論 293 第二節 建議 301 參考書目 308 附錄一 前測問卷 324 附錄二 預試問卷 328 附錄三 正式問卷 332 附錄四 同意書 336 表 目 錄 表2-1 臺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男女比率 14 表2-2 男女性別比例歷年來網路使用的變化情形 14 表2-3 家中最常上網者網齡分布情形(單位:%) 16 表2-4 家中最常上網者平均每週上網時數(單位:%) 17 表2-5 網友每週上網平均時數 18 表2-6 青少年使用網路使用動機(一) 26 續表2-6 青少年使用網路使用動機(二) 29 續表2-6 青少年使用網路使用動機(三) 32 表2-7 網路成癮學者相關定義表 40 表2-8 網路成癮之各學派觀點 44 表2-9 網路成癮操作性定義與衡量 49 表2-10 Young與陳淑惠的網路成癮量表比較 54 表2-11 網路成癮傾向相關研究工具 55 表2-12 國外有關學生網路成癮的概況表 57 表2-13 國內有關學生網路成癮研究概況表 61 表3-1 內容效度專家學者名單 93 表3-2 前測問卷修正內容與正式問卷修正內容對照表 94 表3-3 抽選學生名單 95 表3-4 臺北縣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名稱 97 表3-5 樣本抽取表 98 表3-6 樣本分布及問卷回收統計表 99 表3-7 學生背景變項 103 表3-8 網路使用現況操作性定義及衡量變項 104 表 3-9 網路使用動機觀念性定義 106 表 3-10 網路使用動機操作性定義及衡量變項 107 表 3-11 網路成癮觀念性定義 108 表4-1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性別、學校公私立、年級 120 表4-2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父母的教育程度 120 表4-3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家裡經濟狀況 121 表4-4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家中有無個人使用電腦 121 表4-5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網路使用年資 122 表4-6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使用網路地點 122 表4-7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平均每周的上網天數 123 表4-8 網路使用現況分析—平均每次的上網時間、每周的上網總時數 124 表4-9 網路使用動機量表 125 表4-10 網路使用動機之「求知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26 表4-11 網路使用動機之「合群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27 表4-12 網路使用動機之「休閒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28 表4-13 網路使用動機之「隱密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29 表4-14 網路使用動機之「非正當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30 表4-15 網路使用動機之「輔助課業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31 表4-16 網路成癮行為現況量表 133 表4-17 臺北縣高職學生網路成癮傾向分析摘要表 133 表4-18 「具網路成癮傾向學生」基本資料分布情形表 134 表4-19 「具網路成癮傾向學生」與「一般使用學生」基本資料分布 情形表 137 表4-20 網路成癮行為之「網路成癮耐受性」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42 表4-21 網路成癮行為之「強迫上網行為」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42 表4-22 網路成癮行為之「網路成癮戒斷反應」構面現況(百分比)量 表 143 表4-23 網路成癮行為之「人際與健康問題」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44 表4-24 網路成癮行為之「時間管理問題」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145 表4-25 受試者在「網路成癮量表」之得分平均數與標準差 146 表4-26 臺北縣高職學生網路成癮量表整體構面之現況分析表 147 表4-27 「具網路成癮傾向學生」與「一般使用學生」在網路成癮平 均得分表 149 表4-28 不同性別學生網路使用動機「求知性動機」構面(百分比)量 表 152 表4-29 不同性別學生網路使用動機「合群性動機」構面(百分比)量表 154 表4-30 不同性別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休閒性動機」構面(百分比)量表 155 表4-31 不同性別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隱密性動機」構面(百分比)量表 156 表4-32 不同性別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非正當性動機」構面 (百分比)量表 158 表4-33 不同性別學生網路使用動機「輔助課業性動機」構面(百分比)量表 159 表4-34 學校公、私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求知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60 表4-35 學校公、私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合群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61 表4-36 學校公、私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休閒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62 表4-37 學校公、私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隱密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64 表4-38 學校公、私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非正當性動機」構面(百分 比)量表 165 表4-39 學校公私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輔助課業性動機」構面(百分 比)量表 166 表4-40 不同年級網路使用動機之「求知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 量表 167 表4-41 不同年級網路使用動機之「合群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 量表 169 表4-42 不同年級網路使用動機之「休閒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 量表 171 表4-43 不同年級網路使用動機之「隱密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 量表 172 表4-44 不同年級網路使用動機之「非正當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比 )量表 174 表4-45 不同年級網路使用動機之「輔助課業性動機」構面現況(百分 比)量表 175 表4-46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求知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77 表4-47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合群性動機」構面 (百分 比)量表 179 表4-48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休閒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82 表4-49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隱密性動機」構面 (百分 比)量表 184 表4-51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輔助課業性動機」構面(百分 比)量表 189 表4-52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求知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91 表4-53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合群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93 表4-54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休閒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96 表4-55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隱密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199 表4-56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非正當性動機」構面(百分 比)量表 201 表4-57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網路使用動機「輔助課業性動機」構面(百 分比)量表 203 表4-58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網路使用動機「求知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205 表4-59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網路使用動機「合群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207 表4-60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網路使用動機「休閒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210 表4-61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網路使用動機「隱密性動機」構面(百分 比)量表 212 表4-62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網路使用動機「非正當性動機」構面(百分比 )量表 214 表4-63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網路使用動機「輔助課業性動機」構面(百 分比)量表 216 表4-64 有/無自己使用的電腦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求知性動機」 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218 表4-65 有/無自己使用的電腦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合群性動機」 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219 表4-66 有/無自己使用的電腦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休閒性動機」 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221 表4-67 有/無自己使用的電腦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隱密性動機」 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222 表4-68 有/無自己使用的電腦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非正當性動 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223 表4-69 有/無自己使用的電腦之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輔助課業性動 機」構面現況(百分比)量表 224 表4-70 不同性別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差異情形 226 表4-71 不同學校制度(公、私立高職)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使用動機 之差異情形 228 表4-72 不同年級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差異情形 230 表4-73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整體受試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差異情形 233 表4-74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整體受試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差異情形 235 表4-75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整體受試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差異情形 238 表4-76 家中有無個人使用電腦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之差異 情形 241 表4-77 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彙總表 243 表4-78 不同性別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差異情形 246 表4-79 不同學校制度(公、私立高職)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差 異情形 248 表4-80 不同年級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51 表4-81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53 表4-82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55 表4-83 不同家庭經濟狀況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58 表4-84 家中有無個人使用電腦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 情形 260 表4-85 不同網齡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63 表4-86 不同上網地點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66 表4-87 不同上網頻率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69 表4-88 不同使用網路時間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72 表4-89 不同每週上網時數之整體受試學生網路成癮傾向之差異情形 277 表4-90 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彙總表 282 續表4-90 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彙總表 284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圖 90 圖3-2 研究流程圖 115 圖4-1 高職網路使用學生在「網路成癮量表」得分之次數分配圖 146

    一、中文書目:
    王智弘(2008)。〈兒童發展遲緩之原因與種類〉。於章美英主編: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台中市:華格納出版社。
    王智弘(2005)。〈諮商專業倫理之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月刊》。132,87-98。
    王秀燕(2003)。〈國中生電腦網路成癮現象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沛清(2002)。〈台灣地區國民大學學生網路咖啡行為與社會技巧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之影響〉。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
    王郁文(2000)。〈大學生網際網路使用情況、性別、社會焦慮與網路諮商意願、生活適應問題接受網路諮商意願之研究〉。臺北縣:國立政治大學。
    朱惠瓊(2003)。〈從網路成癮症談青少年網路人際互動特質〉。《諮商與輔導》。206,35-40。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質、網路使用情況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南逸(2003)。〈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沉迷程度對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明隆(1998)。〈以網路為主的教學環境(Web-Based Instruction)內涵及規劃原則〉。《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12,22-38。
    吳統雄(2000)。〈臺灣網路使用者系列調查研究:現況、前景、策略、方法〉。《民意研究季刊》。214,41-77。
    吳雅玲(2003)。〈高職學生人格特質對網路使用情況與網路成癮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李曉君(2006)。〈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李 品(2003)。〈網路小子的英雄柔情─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個案研究〉。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情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學生博士論文。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臺北:揚智。
    卓美玲(2001)。〈中小學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清大2001網路與社會研討會。
    周倩(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II:網路沈迷現象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I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89-2511-S009-009-N),未出版。
    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情況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學刊》。2-12。臺北:新莊。
    林國星、張素惠(2008)。〈e-Learning科技中介學習策略及其應用〉。發表於2008管理與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林靜茹(2003)。〈網路迷航記-高中學生網路成癮行為之現況分析:以左營高中為例〉。《學生輔導》。86:72-91。
    林季謙(2003)。〈不同網路能力、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中小學生對網路成癮的影響〉。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聖玲(2004)。〈敘事治療-以一個創傷復原個案為例〉。《諮商與輔導》,226,2-6。
    凃嘉玟(2005)。〈青少年網路成癮因素之婻討與預防之道〉。《諮商與輔導》。232,29-35。
    施香如(2001)。〈迷惘、迷惘-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雙月刊》。74,18-25。
    施香如(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沉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柯舜智(2005)。〈電子佈告欄使用者的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柯志鴻(2005)。〈網路成癮疾患診斷準則。網路成癮問題暨輔導策略研習會〉。大華技術學院。
    柯志鴻(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因子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鴻(2003)。〈網路成癮之精神醫療觀點〉。《學生輔導》,86,36-57。
    徐西森、連廷嘉(2001)。〈大專學生網路沉迷行為及其徑路模式之檢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119-149。
    張仁獻(2003)。〈臺南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沉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筠秀(2003)。〈家庭傳播結構與網路使用動機對網路使用情況之影響〉。萬能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莊永泉(1997)。〈網際網路使用者使用動機、使用情況及滿意程度之探討〉。靜宜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許淑惠(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家庭相關因素與網路成癮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臺北縣: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陳佩庭(2008)。〈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情況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學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
    陳玟如(2005)。〈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巿。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情況、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臺北縣:中國文化大學。
    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7: 111-146。
    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沉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高雄市。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 卷,3 期,279-294。
    陳淑惠(2003)。〈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86,16-35。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淑惠(1998a)。〈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6(6), 477-481。
    陳淑惠(1998b)。〈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國文(2007)。〈高中學生族群網路使用行為、成癮及戒減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怡靜(2005)。〈一個愛上網者對網路成癮問題故事之解構與重寫〉。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富添(2002)。〈網咖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萍(2000)。〈大學生電子郵件的使用情況與人際關係之探討〉。臺北縣:東吳大學。
    梁良淵(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私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1),綜合高中導讀你我他。臺北:教育部。
    陶振超(1996)。〈臺灣地區全球資訊網使用者調查〉。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
    彭郁歡(2003)。〈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情況與網路成癮之研究〉。國立臺灣師大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游森期(2002)。〈青少年網路成癮之成因探討〉。《學生輔導》。83,109-118。
    黃乃熒(2007)。〈國民中學教師所秉持學校組織變革意識型態之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1(2),12-28。
    黃乃熒(2005)。〈教育政策對於論述之需求性探索〉。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策劃),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3-26。臺北市:心理。
    黃佳寧(2007)。大學生個人因素、合作性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傾向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私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學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蘋(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德祥、謝龍卿 (2004)。〈教育始終來自人性--教改過程教師的心靈調適與價值定位〉。師友,450, 18-22。
    黃玉萍(2002)。〈國小學童網路素養與網路使用情況之研究〉。臺南市:臺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黃立文(2001)。〈個人化網路新聞系統─雛形設計〉。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黃淑珠(2000)。〈高職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素養及使用情況之調查研究〉。臺北縣:淡江大學。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之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黃瓊慧(2000)。〈從沈浸(flow)理論探討臺灣大專學生之網路使用情況〉。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楊期泰(2002)。〈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需求滿足與疏離感之相關研究-以臺中縣市為例〉。靜宜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論文。
    葉煬彬(2007)。〈中小學社會領域一貫課程體系探究〉。《中學教育學報》。14:107-134。
    董潔如(2003)。〈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廖思涵(2006)。〈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成癮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劉文尚(200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臺南市:臺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劉蕙如(2004)。〈臺北縣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情況與幸福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縣。
    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佳儀(2000)。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1995)。〈電子布告欄使用情況和社會臨場感研究-以臺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淳憶(2005)。〈國中學生網路素養及網路成癮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雲林縣。
    鄭英瑋(2004)。〈網路使用對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碩士論文。
    盧浩權(2005)。〈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生活壓力、負面情緒之相關研究-以臺中市高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縣。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情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蕭惠華(2005)。〈中學生網路使用現況問題:教師的知覺與輔導經驗初探〉。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銘鈞(1998)。〈臺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戴秀津(2003)。〈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及其身心健康影響探討〉。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秀津、楊美賞、顏正芳(2004)。〈臺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探討〉。《慈濟醫學》。16(4),241-248。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薛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寶蓮(2007)。〈臺北縣國中生網路成癮與電腦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明達(2004)。〈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區辨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靜慧、楊淑晴(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例〉。第五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
    謝龍卿、黃德祥(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6-7。29-62。
    謝龍卿(2003)。〈青少年生活壓力、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韓佩凌(2003)。〈我家有網路小子-網路沉迷與因應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86。58-71。
    韓佩凌(2000)。〈臺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情況、心理特性對網路成癮現象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顏如佑(2005)。〈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子之研究〉。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蘇怡安(2001)。〈國小教師網路使用經驗、使用動機及使用滿意度相關之調查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蘇芬媛(1996)。〈Exploring Virtual Community in Computer Networks-A Study of MUD網路虛擬社區的形成:MUD 之初探性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二、外文書目:
    Ahn DH(2007).Korean policy on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for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of Youth internet Addiction. Seoul, Korea, National Youth Commission, 2007, 49.
    Allison, S. E., von Wahlde, L., Shockley, T., & Gabbard, G. O. (2006).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and role-playing fantasy gam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3, 381-385.
    Armstrong, L., Philips, J. G., & Saling, L. L.(2000).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33: 537-550.  
    Brenner, V.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80,879-882.
    Brian D. Ng., & Peter Wiemer-Hastings.(2005). Addiction to the internet and online gaming. Retrieved May 3, 2008, from http://reed.cs.depaul.edu/peterwh/papers/b2hd-Ng2005.html
    Chou, C.& Hsiao, M.C. (2000). Internet addiction, usage, gratifications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the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case.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353 65-80.
    Dell'Osso B, Altamura AC, Allen A, Marazziti D, Hollander E.(2006).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updates on 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a critical review.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06 Dec;256(8):464-75.
    Ebersole, S.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web among students.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http://jcmc.indiana.edu/vol6/issue1/ebersole.html
    Egger, O., & Rauterberg, M. (1996). Internet Behavior and Addiction. Retrieved May 2, 2008, from http://www.ifap.bepr.ethz.ch/~egger/ibq/res.htm
    Elias Aboujaoude, MD, MA, Lorrin M. Koran, MD, Nona Gamel, MSW, Michael D. Large, PhD, and Richard T. Serpe, PhD (2006). Potential Markers for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 Telephone Survey of 2,513 Adults. CNS Spectr. 2006;11(10):750-755
    Fenglin Cao, Linyan Su, TieQiao Liu and Xueping Gao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sample of Chinese adolescents. Retrieved May 4, 2008, from http://www.health.am/psy/more/link-between-impulsivity-and-internet-addiction/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January 9,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Goldberg, I. (1995). Welcome to Dr. Ivan's depression central. Retrieved January 4,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psycom.net/depression. central html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Grohol, J.M. (1999). Too much time online: Internet addiction or health social interactions?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 (5), 395-401.
    GVU (1995). GVU's 4th WWW user survey. Retrieved May 20,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static.cc.gatech.edu/gvu/user surveys/survey-10-1995/
    Hall, A. S. & Parsons, J. (2001). Internet addictions: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3, 312-327.
    Kaltiala-Heino, R., Lintonen, T., & Rimpela, A. (2004). Internet addiction? Potentially problematic use of the Internet in a population of 12-18 year-old adolescents. Addic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2, 89-96.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 (1) , 11-17. Retrieved May 14, 2010, from: http://www.behavioraledu.com/sampler/ia_resources.html
    Kim, B. N.(2007). From Internet to "family-net": Internet addict vs. digital leader,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of Youth Internet Addiction. Seoul, Korea, National Youth Commission, 2007, 196.
    Lin, S. S. J. & Tsai, C.C. (2001). Pathological Internet ys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NSC 89-2520-S-009-010 and 89-2511-S-009-007-N.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 13-29.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1997).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5, 1997.Chicago, IL.
    Papacharissi, Z., Rubin, A.M. (2000). Predictors of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4, 175-196.
    Storm, A.K. (1996). I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or are addicts using the Internet? Retrieved June 10,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oncentric.net/
    Suler, J. (2001). The Good, the Bad, and Ugly: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S. Young Kimberly and Robert C. Rodgers(1998)。<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
    Young, K.S.(1996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Retrieved January 9,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newdisorder.htm
    Young, K. S.(1996b).Internet can be as addicting as alcohol, drugs and gambling, says new research. Retrieved Oct 30, 2000, from http://www.apa.org/eleases
    /internet.html
    Young, K. S. (1997). What is Cybersexual Addiction? Retrieved June 9,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etaddiction.com/
    Young, K. S. & Ro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三、網頁:
    王仁邦(2008)。我上網我才存在-網路成癮症,聯合新聞網。2009年11月30日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2Dc3cNufER7SYK3bGz5POw--/article?mid=8799
    交通部(2007)。臺灣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臺北:交通部統計處。2009 年8 月13 日取自:
    http://www.motc.gov.tw/motchypage/hypage.cgi?HYPAGE=stat04.asp&catid=3
    陳志剛(2008)。我上網我才存在-網路成癮症。聯合新聞網。2009年11月30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3&f_ART_ID=121071
    青輔會(2001)。「臺灣地區青少年的網路使用情況、動機」問卷調查。http://www.find.org.tw/ (民95 年4 月10 日)。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4)。青少年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http:// www.jtf.org.tw/ (95 年4 月10 日)
    陳雪芬(2000)。網路“春色”蕩漾,學子難以抗拒。
    (2001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孟瑛如(2007)。網路成癮。2008年1月4日取自: http://163.30.134.2/upfiles/school/board/office5 271 %BA%F4%B8%F4%A6%A8%C5}961029-%A9s%B7%EB%A6p%B1%D0%B1%C2.ppt
    資策會(2005)。經濟部工業局「電信平臺應用發展推動計畫」。2005年12 月13 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index.asp
    資策會(2003)。2003年我國家庭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概況調查。2005年12 月13 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index.asp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TWNIC 2009 年01 月臺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09年8月13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07)。臺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2008年5月6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0804c.pdf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06)。臺灣地區頻寬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07年11月21日取自;http://statistics.twnic.net.tw/query/survey-query.cgi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05)。TWNIC 2005 年07 月臺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05 年11 月25 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翟本瑞(1999)。網路上癮。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2008年1月11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02/e-journal1115.htm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5)。2005 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 年4 月8 日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index2.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4)。2004 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 年4 月8 日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4/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3)。2003 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 年4 月8 日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3/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2)。2002 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 年4 月8 日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2/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1)。2001 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 年4 月8 日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1/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0)。2000 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 年4 月8 日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0/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1999)。1999 年臺灣網路使用調查。2006 年4 月8 日取自:
    http://survey.yam.com/survey1999/index.html
    聯合新聞網(2008)。我上網我才存在-網路成癮症,聯合新聞網。2009年11月30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3&f_ART_ID=121071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