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蕙芬
Hui-Fen, Cheng
論文名稱: 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Activitie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張少熙
Chang, Shao-Hs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康樂輔導教學效能人格特質
英文關鍵詞: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ersona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3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為理論基礎,目的在探討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在返回校園職場時,運用康樂輔導活動技能在班級教學的現況,並以此瞭解康樂輔導活動對於增進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為何。研究者以問卷調查方式,於2009年7月1日至8月31日針對臺灣地區曾經接受康樂輔導活動訓練之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111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後,所得結果如下:
    一、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以女性居多,年齡則介於30歲至未滿45歲;教育程度以「教育大學及師範學院」最多;服務年資在「5年至未滿10年」最多;職務以擔任級任導師為最多;學校規模以「25-60班」最多;對於辦理康樂輔導活動訓練之建議:以「在職訓練」最多,其次為「職前及在職訓練」。
    二、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傾向和善性及嚴謹自律性人格特質,透過康樂輔導活動課程訓練造成康輔老師高度傾向友善、樂於助人及謹慎負責、努力不懈等正向特質,同時具有創新好奇、愛與人交往、樂觀活潑且情緒穩定等行為表現,而較不傾向緊張、不安、焦慮等負面特質。
    三、運用康樂輔導活動技巧在教學上的使用頻率,在教學計劃與準備、教學策略、班級氣氛、教學評量、師生關係等五個構面中,皆達顯著差異,康樂輔導活動有助於教學效能的提昇。接受康樂輔導活動訓練次數越多在教學效能量表的得分越高;將康樂輔導活動的技巧運用在教學的頻率,每天使用者在教學效能量表的得分也最高。
    整體而言,康樂輔導活動的精髓不在於活動帶領技巧的優勢,而是讓個人在與人合作、成功不必在我、團隊共識的建立等等的人格內涵更加豐富。這樣的養成訓練有助於人格朝向正向性格的調適,對於身教重於言教的教育界是最為必要的訓練。

    This study is based on person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ory whi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how teachers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activitie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wan. Also, the study tries to find out the connection how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help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ccording to a survey data which was collected from July, 1 to August, 31, 2009, and the there were 1,111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Based on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d one-way ANOVA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ed:
    1. Most subjects were female, and around age 30 to 45, Seniority is around 5 to 10 years, most are homeroom teachers, the scale of school are 25 to 60 classes. And their advice to training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is “on-the-job training” and “pre-job and on-the-job training.”
    2. The personality of teachers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wan is kindness and self-disciplined。Through the training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they formed highly personality of kindness, helpful to give someone a hand, careful, responsible and hard working. Also performed creativity, tend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s, optimistic and steady mind.
    3. There are highly correlations among the frequency of using skill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on teaching in teaching plan and prepara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classroom climate,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is good fo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ubjects get higher scores as they received much more training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Also, participants who use skill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on teaching everyday get highest scores on the scal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summary, the findings of this present study will help to direct those future efforts in the area of recreational design and leadership activitie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s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目次..................................................................................................................................... viii 圖目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研究之重要性………………………………...………………………. 4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康樂輔導活動沿革..…………………………………………….… 7 第二節 康樂輔導活動的類型………………………………………………….. 15 第三節 人格特質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敎學效能的概念……………………………………………………… 27 第五節 教學效能的評量……………………………………………………… 37 第六節 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相關研究……………………………………… 43 第七節 本章總結…………………………………………………………….. 4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3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62 第一節 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現況分析………………… 62 第二節 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分析 6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形……… 75 第四節 國小康樂輔導教師實施康樂輔導活動與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形…… 90 第五節 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情形………………………………………………………………. 9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 100 參考文獻........................................................................................... 103 附錄一 臺灣康樂輔導活動辦理年度記錄表..................................................... 113 附錄二 救國團假期活動各年度「省康」受訓教師人數統計表.................... 140 附錄三 辦理康樂輔導活動意見彙整表…......................................................... 142 附錄四 專家效度................................................................................................... 144 附錄五 預試問卷................................................................................................... 148 附錄六 正式問卷…………….………………………………………………. 152 附錄七 使用量表同意書…………………………………………………….. 156 表目次 表2-1 國內康樂輔導活動發展沿革.................................................................. 11 表2-2 國內康樂輔導活動類型發展.................................................................. 16 表2-3 國內外相關研究對人格的定義.……………………………………. 21 表2-4 NEO-PI-R 包含的人格特質及其分量表…………………………… 24 表2-5 Costa與McCare的五大人格特質典型特徵說明………………….. 25 表2-6 教學效能的定義表…………….…………………………………………… 29 表2-7 國內研究者對「教師自我效能」定義表………………………….. 31 表2-8 國外研究者對「教師自我效能」定義表………………………….. 33 表2-9 國內外教師教學效能評鑑工具ㄧ覽表…………………………….. 37 表3-1 臺灣地區國小教師百分比及發放問卷數量表……………………... 52 表3-2 臺灣地區參與康樂輔導活動之國小教師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數量整理表…………………………………………………………………... 53 表3-3 人格特質量表衡量題項變數表…………………………………….. 54 表3-4 教學效能量表衡量題項變數表…………………………………….. 56 表3-5 研究問卷專家效度名單…………………………………………….. 57 表3-6 人格特質因素分析表………………………………………………. 59 表3-7 教學效能因素分析表……………………………………………….. 60 表4-1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統計分配表…………………………………….. 65 表4-2 研究對象人格特質摘要統計表.................………………………….. 69 表4-3 研究對象教學效能摘要統計表…………………………………….. 73 表4-4 不同性別之教師人格特質t檢定摘要表…………………………… 76 表4-5 不同性別之教師教學效能t檢定摘要表…………………………… 77 表4-6 不同年齡層在人格特質之差異比較表……………………………... 78 表4-7 不同年齡層在教學效能之差異比較表……………………………… 80 表4-8 不同服務年資在人格特質上之差異比較表………………………... 82 表4-9 不同服務年資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比較表……………………….. 84 表4-10 擔任不同職務在人格特質上之差異比較表……………………….. 86 表4-11 擔任不同職務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比較表……………………….. 88 表4-12 不同受訓次數在教學效能上之差異比較表……………………….. 91 表4-13 不同活動技巧頻率使用在教學效能上差異比較表……………….. 93 表4-14 研究對象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分析表……………….……. 96 圖目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49 圖3-2 研究流程圖..................................................................................... 5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國童子軍總會(2009)。中國童子軍創始紀念日。上網日期:2009年3月20日。取自中華民國童子軍總會網址:http://www.scout.org.tw/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王嘉陵(2003)。從Giroux的批判教育學觀點反省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教育研究資訊,11(3),3-22。
    王錦鈴(2008)。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對班級經營策略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展塏(199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式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江新合(1998)。理化教師專業知能複檢模式及評鑑工具之研究。國科會專案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7-2511-S-017-003)。臺北市:國科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8)。人口及住宅普查區域分類。上網日期:2009年2月20日。
    取自:http://www.dgbas.gov.tw/
    余季容(2002)。國中一般智能優一般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1998)。建立教師專業權威之探索一談專業知能、專業自主與專業倫理。初等教育學刊,6,41-58。
    吳清山(1998)。初等教育。台北市:五南出版。
    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慧鈴(2001)。教育部「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實施現況與教師較學效能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呂建政(1996)。班級團康活動之指導與設計。學習與成長,8,133-144。
    李田英、李春生、黃芳裕、陳義勳(1999)。數理師資之實習與教學能力檢定之研究。發表於「數學及科學教師培育、檢定與遠距輔導研討會」。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政義(1982)。團康活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力行。
    李珀(2001)。教學視導。臺北市:五南。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李新寶(2001)。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李蕙君(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團康活動運用在班級經營實施現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沈聰益(2003)。人格五因素模式預測保險業務員銷售績效的效度─NEO-PI-R 量表之跨文化檢驗與人際特質架構之實證探討。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周新富(199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教師效能能信念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吉城(2008)。雲林縣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自我效能與教師有效教學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土氣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海清(1996)。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9,59-92。
    林能白、邱宏昌(1999)。服務品質之研究─服務人員人格特質之影響分析與應用。管理學報,16(2),175-200。
    林清山(1986)。教學的心理學基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頁57-87)。臺北市,台灣書店。
    林陳涌、鄭湧涇、楊榮祥、林金盾、童麗珠(1999)。中等學校生物教師基本教學能力評鑑及檢定工具。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發表於「數學及科學教師培育檢定與遠距輔導研討會」。
    林進材(2001)。國小教師教學效能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芩竹(2009)。國中國文科教學實習輔導之個案研究-以教學專業發展系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基礎版)。臺北市:五南書局。
    邱皓政(2009)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臺北市:五南書局。
    洪久賢(1998)。中等學校家政教師家政知能檢定工具。發表於「數學及科學教師培育、檢定與遠距輔導研討會」。
    洪連慶(1996)。武林團康高手。桃園市:武陵。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美惠(1996)。中等學校實習教師評鑑量表之發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縣。
    桂景星(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團康相關概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高樹呈(2006)。人力資源專業人員之工作特性、人格特質對工作滿足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景志(2004)。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張育銓(2007)。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對教學效能之影響-以台中縣、宜蘭縣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佛光大學,高雄縣。
    張定貴(1999)。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師、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張俊紳(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不同教學效能信念類型教師的教學表現及其教學生產力。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婉(譯)(2002)。人格心理學:策略與議題。臺北市:
    五南。
    張德銳(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張德銳、蔡秀媛、許藤繼、江啟昱、李俊達、蔡美錦、李柏佳、陳順和、馮清皇、歐陽教(1986)。教學的觀念分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頁1-29)。臺北市:臺灣書店。
    張德銳、簡紅珠、裘友善、高淑芳、張美玉、成虹飛(1996)。發展性教師評鑑系
    統。臺北市:五南。
    張慶三(1984)。團體康樂活動論叢及運用。臺北市:眾文。
    張潤書(1990)。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莊耀嘉、李雯娣(2001)。兒童性格結構:五大模型的本土化檢驗。中華心裡學刊,43(1),65-82。
    救國團編(1983)。綠旗飄揚三十年。臺北市:中國青年救國團。
    救國團編(1992)。飛躍青春四十年。臺北市:中國青年救國團。
    救國團編(2002)。 薪火相傳 超越精進-中國青年救國團成立五十週年團慶特刊。臺北市:中國青年救國團。
    救國團總團部育樂活動處。假期活動實施概況(合訂本) (1953至2001) 。臺北市:中國青年救國團。
    教育部統計處(2009)。主要統計表分類。上網日期:2009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
    梁茂森(1992)。高級職業學校教師教師成敗歸因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明堂(1995)。國小教師任教專長、教學經驗、養成型態與其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陳火城(2005)。高雄市國小數學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明璋(1982)。組織效能及其決定因素關係之研究。政大學報,45,117-149。
    陳武雄(1995)。教師建設性思考與其教學自我效能、衝突解決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臺北市。
    陳奎熹(1986)。有效教學的社會學基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有效教學研究(頁109-154)。臺北市:臺灣書店。
    陳奎熹(1990)。學生次級文化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32, 51-76。
    陳美言(1998)。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馨蘭(1998)。教師人格特質、自我效能、學生行為信念與班級經營風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驥(1974)。又玩又唱(初版)。臺北市:星光。
    陳驥(1984)。又玩又唱(七版)。臺北市:星光。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曾國鴻(1999)。國中生活科教師檢定工具發展之研究:總計畫Ⅱ。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 NSC-2511-S-017-001)。發表於「多元化師資培育制度之數學科及科學教師檢定及培育模式整合計畫」成果討論會。
    曾榮祥(2000)。國民小學教師轉化、互易領導與教學效能之關係及其應用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維基百科(2008)。童軍歷史,。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0日。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彥和(2004)。國民小學教師集體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
    黃炳煌(1987)。從教學的概念分析談教學設計。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 教學研究論集。臺北市:南宏圖書。
    黃秋柑(2004)。彰化縣高職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淑寬(2005)。國小級任教師人格特質、教學信念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郁婷(2006)。教師人格特質影響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臺北市:心理。
    楊國樞、許功餘、王登峰(2001)。台灣與大陸華人基本性格向度之比較研究。
    本土心裡學研究,185-224。
    楊美怡(2002)。人格特質、價值觀與生活形態對後現代主義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楊儀典(1990)。團康高手(第二集)。臺北市:眾文。
    楊鯉榕(2006)。新舊制國小實習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月娥(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決定與教師教學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秀芳(1996)。國中物理教師教學能力評鑑工具之發展:教室觀察及錄影帶情境評鑑工具。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威德(1994)。國中教師教學成敗歸因、社會支援與教學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芬蘭(1995)。「五大因素模式」的特質人格理論。初等教育學報,3,205-227。
    鄭英耀(1992)。國小教師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英耀、黃正鵠(1996)。教師自我效能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學刊,12,219-244。
    鄭湧涇、楊榮祥、林金盾、童麗珠、林陳涌(1999)。中等學校生物科教師基本教學能力及檢定工具。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發表於「數學及科學教師培育、檢定與遠距輔導研討會」。
    盧富美(1994)。國民小學社會科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謝忠明(2007)。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明俸(2004)。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建構與權重體系之建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寶梅(1995)。國小教師自我效能感之調查研究。初等教育研究所輯刊,3 ,79-96。
    鍾文琳(2003)。我國綜合高中教師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鍾榮進(2002)。臺北縣國小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毛連塭、吳清山、吳明清、林來發、黃長司(1998)。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教育部專案研究計劃。臺北市:教育部。
    顏淑惠(2000)。國民小學教師情緒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蘇秋永(1996)。高中教師評鑑之研究-高中教師自我評鑑量表之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二、英文部分
    Amidon, E., & Hunter, E. (1966). Improving teaching: The analysis of classroom.
    Armor, D., Conry, O. P., Cox, M., King, N. McDonnell, L., Pascal, A., Pauly, E., & Zellman, G. (1976). Analysis of the schoo1 preferred readingprogram in selected Los Angeles minor schoo1 . Santa Monica, CA: TheRand Corpo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etion Service No. ED 130243)
    Anderson, L. W., & Burns, R. B. (1989). Research in classrooms: The study ofteacher,
    teaching and instruc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Ashton ,P. T., Webb, R. B., & Doda, N. (1983). A study of teachers ’ sense of efficac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231 834)
    Ashton, P. T., & Webb, R. B. (1986). Making a difference :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ew York: Longman.
    Bandura, A.(1977).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rfield, V, & Burlingame, M. (1974). The pupil contro1 ideology of teacher in selected schoo1s. The Journa1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42(4), 6-11.
    Berman, P., Mclaughlin, M., Bass, G., Pauly, C., & Zellman, G. (1977). Federal Programs supporting educational change.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ERIC Document No. ED15 289)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 New York: Macmillan.
    Burry, J. A, & Show, D. (1988). Defining teacher effectiveness on a continuum: A reseasch model approach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New Orleans.
    Cavers, L. (1988). Teacher efficacy: 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1 1evel 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 and teac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E.D,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1umbi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A.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5).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Denham, C. H., & Michael, J. J. (1981). 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6(1), 39-63.
    Fogarty, G. J., Machin, M. A., Albion, M. J., Sutherland, L. F., Lalor, G. I., & Revitt, S. (1999). Predicting occupational strain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stress, coping, personality, and affectivity variable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land, Australia)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4, 429- 452.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1 of Educatonal Psychology, 76(4) , 569-582.
    Guskey, T. R. (1981). Measurement of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assume for acadmic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e classroo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2(3), 44-51.
    Guskey, T. R., & Passaro, P. D. (1994). Teacher Efficacy: A study of construct dimension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 31(3), 627-643.
    Hoover-Dempsey, K. V., Bassler, O. C., & Brissie, J. S. (1987). Parent involvement: Contribution of teacher efficacy,schoo1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other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4, 417-435.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3rd ed.).New York: Random House.
    Kindsvatter, R., Wilen, W, & Ishler, M. (1996). Dynam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 WhitePlain, NY: Longman.
    McCrae, R. R., & Costa, P. T. (1991). Adding liebe and arbeit: The full five-factor model and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7, 227-232.
    Medley, D. (1979).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In P. Perterson and H. Walberg(Eds.),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Berkeley, CA: McCutchan.
    Newma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S.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1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 22l-238.
    Rosenholtz, S. J. (1989). Teachers’ workplace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s. New York: Longman.
    Soodak, L. C., & Podell, D. M. (1996). Teacher efficacy: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a multi-faceted construc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2 (4), 401-411.
    Tschannen-Moran, M., Hoy, A. W., & Hoy, W. K. (1998). Teacher efficacy: Its meaning and meas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8 , 202-248.
    Tupes, E. C. ,& Christal, R. E. (1961). Recurrent personality factors based on trait rating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0, 225-251.
    Woo1fo1k, A. E., & Hoy, W. K.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1. Journal of Edncational Psychology, 82(1), 81-91.
    Zammute, R. F. (1982). Assess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