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怡瑄 Chou, Yi-Hsuan |
---|---|
論文名稱: |
體驗教育活動方案對班級經驗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for Classroom Experience – A Case Study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吳崇旗
Wu, Chung-Ch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4 |
中文關鍵詞: | 體驗教育 、班級經驗 、活動方案 |
英文關鍵詞: | Experiential Education, Classroom Experience, Program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05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5 下載:2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體驗教育活動對國中班級經驗之影響,採質主量輔的混合研究設計。邀請四位107學年度擔任七年級班級之導師參與,在兩週一次的課程中實施體驗教育活動,研究者入班觀察。質性標的是導師、學生訪談,量化標的則是班級氣氛,以瞭解體驗教育活動的成效及影響歷程。
依據研究結果可知,體驗教育活動對班級氣氛的影響無一致且大部分未達顯著,究其是因班級氣氛易受當時班級事件干擾。而體驗教育活動對國中導師班級經營的影響及作用在:(一)導師特質與理念更落實(二)活動經驗與反思助學習(三)生活應用與實踐先彩排(四)未來期待與展望再使用。對國中生班級經驗的影響則是:(一)加速團體催化(二)抽象概念理解(三)增進人際覺察。最後,研究者依研究結果,對體驗教育活動在國中階段實施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for classroom experie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mixed design that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assisted with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adopted. Four mentors of seventh grade class in 2019 were invited to join this study. Mentors practiced th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once every two weeks and researcher observed the reaction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and process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the subject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were interviews with mentors and students and the subject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classroom climate.
According to findings,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for classroom climate is inconsistent and non-significant mostly because the classroom climate was easy to interference with the events in the class at that time.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for mentors’ classroom manage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1) implementing mentors’ character and ideal; (2) promoting to learn by the experience of program and reflection; (3) taking the rehearsal for life; (4) practicing again and expecting future.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experie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1) facilitating the class group; (2) comprehend with the abstract concept; (3)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 In the light of results of research, researcher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for practicing experiential education program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future research.
壹、中文文獻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103年11月)(2014)
王玉如(2016)。雲端應用服務運用於國中班級經營及輔助家庭聯絡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
王克威(2013)。冒險教育長期營隊對於青少年效益及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桃園。
王家俊(2017年7月20日)。觀望年金改革方案 公務員退休人數去年減兩成。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1)。心理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白慧娟(2017)。如何讓我看見你:華德福教育觀點下氣質對學生的影響之探究【專論】。教育科學期刊,16(1)。1-17。
江玉群(2009)。實施探索教育方案對國小高年級班級氣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桃園。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市:復文圖書。
任凱(譯)(2005)。團體動力:理論與技巧(原作者:David W. Johnson & Frank P. Johnson)。臺北市:學富文化
任景昱、吳佩玲、莊越翔、黃同慶、陳建成、陳勇翔(譯)(2013)。反思之峰(原作者:Steven Simpson, Dan Miller & Buzz Bocher)。臺北市:幼獅
呂天福(2010)。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挫折復原力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呂晶晶(2008)。從M型社會談台灣教育之社會正義【專論】。學校行政,(57),90-109。
李協信(2009)。探索教育活動對提升國小資優學生領導才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資賦優異組,臺北市。
李岳錞(2014年10月10日)。教師5年退2萬3千人:簡單四點讓你看懂為何教師爆退休潮【社論】。關鍵評論。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13
李郁文(200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臺北市:科技圖書。
李嘉年(2016)。實驗教育三法後台灣另類學校發展初探【專論】。學校行政,(103),1-13。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兆田(2008)。探索學習的第一堂課。臺北市:五南
吳兆田(2013)。引導反思的第一本書(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17)。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四版)。臺北市:五南。
吳璟均(2010)。探索教育對班級團隊凝聚力與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雲林。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1990)。班級經營。臺北市:心理。
邱淑青(2011)。探索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班級團體動力與班級士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
周華琪(2014)。波隆納進程的新階段:邁向波隆納2020年【專論】。高教評鑑與發展,8(1),143-173。
林玉珠(2017)。探索教育對國小學童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在職專班,新竹。
林良齊(2017年6月30日)。教師退撫新制明年7月1日施行,寒假恐爆退休潮?。聯合報。取自https://udn.com/
林政逸(2013)。班級經營:核心實務與議題。臺北市:心理。
林進財(2017)。班級經營(二版)。臺北市:五南。
林雅琪(2011)。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對國中資優生創造力、領導才能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林曉雲(2014年9月28日)。中小學老師吹退休潮 1年「逃學」5000人。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
林艷真(2014)。中高年級學童參與環境體驗教育之學習動機、自我效能、學習態度對其學習成效之影響-以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宗旨理念。取自https://www.asiaaee.org/content.asp?id=15
洪中夫(2010)。玩出反思力:101個活化教學的動態反思技巧。臺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
柯景耀(2011)。探索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
香港保良局。歷奇簡介。取自http://www.poleungkuk.org.hk/20090807428/dventure-scheme/introduction-of-adventure.html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二版)。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實渝(2008)。夏山學校展現的民主教育精神【專論】。通識教育學刊,(2),39-54。
連建皓(2016)。運用探索教育課程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與挫折容忍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
陳佩妏(2010)。探索教育課程對國小班級團體動力與士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
陳祝筠(2010)。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團隊建立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陳淑靜(2014)。戶外冒險教育對行為偏差青少年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澎湖。
陳雅惠(2012)。運用探索教育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班級凝聚力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
秦夢群(2014)。美國特許學校經營與成效之研究【專論】。教育資料與研究,(115),169-192。
陳萍、王茜(譯)(2001)。發展心理學導論(原作者:Julia C. Berryman, David Hargreaves, Martin Herbert & Ann Taylor)。臺北市:五南。
郭託有、陳伃柔、鄭伊庭、游廷煒(2015)。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二版)。臺北市:華都文化。
徐堅璽、莊耀南、楊建中、李孟儒、陳逸茹(譯)(2017)。家庭好好玩-體驗式家族治療架構與實例(原作者:D.Maurie Lung, Gary Stauffer, Tony Alvarez & John Conway)。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校園團契飛颺教師組(2004)。飛颺人際有藍天-探索教育的魅力。臺北縣:校園書房出版社。
張民杰(2005)。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張國振(2008)。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對國中資優班學生實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張昀、謝智謀(2009)。「探險,最能建立性格的力量」-戶外冒險教育與復原力【專論】。體驗教育學報,(3),1-12。
許自懋(2014)。單車探索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班級凝聚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所,屏東。
曹佳琪(2009)。國小教師面對學童間同儕衝突處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梁忠銘(2015)。日本21世紀教育變革的再起與準備【專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09-112。
梅靜宇(2001)。探索教育活動對非行少年及一般國中生的影響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臺北市。
教師法(民84 年 08 月 09 日)
國民教育法(民68 年 05 月 23 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本系簡史。取自http://cve.ntnu.edu.tw/about/pages.php?ID=about2
游文仁(2015)。國中教師運用臉書對班級經營之影響─以宜蘭縣宜蘭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宜蘭。
游佳琳(2016)。探索教育活動實施對提升國中班級團隊凝聚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
黃春金(2009)。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與態度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
黃鳳嬌(2013)。探索教育課程對國中班級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黃淑嫆、周梅如(2013)。從教育社會學主要特徵之觀點探討蒙特梭利教師角色【專論】。國民教育學報,10,143-162。
曾多聞(2016年12月)。「媽寶」新品種流行病【社論】。親子天下。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
曾姵瑄(2010)。國中學生接受探索教育活動對其問題解決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彭瓊慧(2008)。實施探索教育課程對國中生欺凌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
單文經、林素卿、張民杰、蘇順發、黃繼仁、高博銓、張嘉育、張如慧、王前龍、葉興華、高建民(譯)(2004)。班級經營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M. Lee Manning & Katherine T. Bucher)。臺北市:學富文化。
葉任卿(2016)。體驗教育課程對國中資源班學生社交技巧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系碩士班,臺中。
葉明哲(2007)。中部地區國小級任教師對家長參與班級事務態度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
葉郁菁(2010)。英國2009年教育白皮書與中等教育課程改革方向【專論】。教育資料集刊,46,185-201。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楊思偉(2006)。日本推動新課程改革過程之研究【專論】。教育研究集刊,52(1),29-58。
楊景聿(2011)。探索教育應用於國中多元能力資源班之效益機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廖炳煌(2013)。能力,是探索出來的:體驗式學習與「探索教育」推手廖炳煌的故事。臺北市:城邦商業周刊。
廖筠松(2006)。班網助教協助班級經營之研究—以龍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鄧宇翔(2017)。體驗教育對國中三年級學生角色知覺、挫折容忍力及團隊凝聚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孟辰(2009)。少子化現象中家庭教養方式對國小低年級教師班級經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
蔡居澤、廖炳煌(2005)。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桃園縣龍潭鄉: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廖炳煌(2007)。探索教育引導技巧培訓手冊。桃園縣龍潭鄉:中華探索教育發展協會。
蔡居澤主編(2012)。多元智能體驗活動設計與實施。新北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劉宗岳(2014)。探索教育活動課程應用於建立國中高關懷學生自尊心成效之行動研究-以臺中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
劉怡青(2015)。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資優學生人際關係與班級團體凝聚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
劉玲佑(2014)。國中社團實施探索教育提升團隊凝聚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
錢玉玲(2010)。國中生班級氣氛、學習滿意度、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蕭朝良(2015)。探索教育對國中男子籃球隊團隊凝聚力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基隆。
操太圣、乔雪峰(2010)。全球化的挑战:北欧教师教育历史进程的审视【專論】。教師教育研究,22(6),74-78。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體驗學習【專論】。教師天地,127(8)。
謝智謀、王貞懿、莊欣瑋(2007)。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桃園縣龜山鄉: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謝智謀、許涵菁暨體驗教育團隊(2010)。體驗教育:從150個遊戲中學習Ⅱ。台北縣新莊市: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簡郡瑩(2012)。運用探索教育課程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人際互動與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顏寧、黃詠光、吳欣隆(譯)(2009)。建構扎根理論(原作者:Kathy Charmaz)。臺北市:五南。
貳、外文文獻
Anderman, E. M., & Anderman, L. H. (2013). Classroom motivation (2nd ed.). Pearson.
Berryman, J. C., Hargreaves, D., Herbert, M., & Taylor, A. (1991).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 you. London: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Routledge.
Charmaz, K. (2006).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enscombe, M. (2012). Classroom control: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Vol. Routledge library editions: Education ). London Routledge.
Education Week, The 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An ESSA Overview〔Web message〕. Retrieves from https://www.edweek.org/ew/issues/every-student-succeeds-act/index.html
Evertson, C. M., & Weinstein, C. S. (2006). Handbook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Hair, J. F., Black, W. C. & Babin, B.J. (2010).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 a global perspective (7th ed.).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Johnson, D. W. & Johnson, F. P. (2006). Joining together: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 (9th ed.). Boston, MA: Pearson A and B.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Manning, M. L., & Bucher, K. T. (2013). Classroom management : models, applications, and cases (3rd ed.). Boston: Pearson.
Priest, S. & Gass, M. A. (1997). Effective leadership in adventure programmim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impson, S., Miller, D. & Bocher, B. (2012). The processing pinnacle : an educator's guide to better processing(2nd ed.). Wood 'N' Barnes
Smolowe, A., Butler, S., Murray, M. & Smolowe J. (1999) Adventure in business : an I.M.M.E.R.S.I.O.N approach to training and consulting. Needham Heights, MA: Pearson Custom
Sugerman, D. A., Doherty, K. L., Garvey, D. E., & Gass, M. A. (2000). Reflective learn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Iowa: Kendall/Hunt.
The World Bank(世界銀行), Literacy rate〔Web message〕. Retrieves from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E.ADT.LITR.ZS?year_high_desc=false
United States Bureau of Census(美國人口普查局), U.S. and World Population Clock〔Web message〕. Retrieves from https://www.census.gov/popclock/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ESSA)〔Web message〕. Retrieves from https://www.ed.gov/e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