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沈佳萱
論文名稱: 剪輯手法應用於圖畫故事書之創作研究
Art Work Creation And Case Study of Clip-editing Appling in Picture Story Books
指導教授: 康台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3
中文關鍵詞: 圖畫故事書剪輯敘事性設計
英文關鍵詞: picture story book, editing, descriptive desig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電影中所用之剪輯手法,重新思考創作者於圖畫故事書的創作中圖像與圖像間的組構關係。剪輯手法以美學角度視之可分為連續性剪輯與複雜性剪輯。連續性剪輯講求圖像與圖像間在視覺上的慣性;複雜性剪輯比連續性剪輯更重視事件的深度意涵和整體結構上的情節推演。複雜性剪輯中的分析性蒙太奇照情節發展的時空以及因果關係來組接鏡頭,讓情節的推動更為順暢,加上觀念聯想性的蒙太奇則可以豐富故事的內涵。並以鏡頭推演的三個變項─鏡頭距離的變化、畫面空間轉移與鏡頭角度改變作為分析故事進行間的圖像、時間、空間串聯後所造成的節奏。
    創作分析階段中,則以模仿一部電影整體的剪輯模式為創作依歸。而創作執行階段則以敘述性設計的方法拆解故事中的主題、子題與題素,並對照創作分析階段中所得之整體剪輯模式,使題素轉化為圖像,以達成下列目的:(1)主題的昇華與結構的重整;(2)營造氣氛與節奏的變化;(3)產生脈絡的聯想;(4)創造運動。

    This study helps illustrators rethink relationship of pictures in picture story books with film editing. Editing means building an event to tell a story. Within an aesthetic context, there are two major editing categories: continuity editing and complexity editing. Continuity editing concerns primarily with convention of the story. And complexity editing concerns with intensification of an event and the plot development. Analytic montage condenses an event into developmental elements and presents these elements in their original cause-effect sequence or subjective event progression. And idea-associative montage enriches the intension of a story.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hythmic relations in story we use frame distance, screen space and frame angle as three major variables in this study.
    Before I start my creation work I try to imitate entire film editing model. Then, at the stage of execution I attempt to disassemble the motif, sub-theme, and theme in a story with “narrative design”, contrasting entire film editing model to transform texts in the story into images. Further more, we can accomplish purposes as follow:
    (1) Recreate the motif and rebuild the structure.
    (2) Create an atmosphere and change the rhythm.
    (3) Generate association of ideas.
    (4) Create motion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Ⅳ 圖目錄………………………Ⅴ 第一章 緒論 1.1研究動機………………………1 1.2研究目的………………………3 1.3研究範圍與限制………………………3 1.4研究方法………………………5 1.5研究架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敘事理論………………………7 2.1.1文本分析與互文性………………………7 2.1.2敘事性設計的定義與架構………………………10 2.2剪輯………………………11 2.2.1電影與剪輯的歷史………………………12 2.2.2剪輯的手法………………………13 2.2.3鏡頭與剪輯………………………17 2.2.4鏡頭間的轉換關係………………………22 2.3圖畫故事書………………………27 2.3.1圖畫故事書的歷史發展與定義………………………28 2.3.2圖畫故事書的圖像特性………………………29 2.3.3圖畫故事書與電影的互文性………………………35 2.3.4圖畫故事中的剪輯手法………………………40 2.4小結………………………45 第三章 剪輯手法應用至圖畫書之創作分析 3.1文化符碼理論的發展與架構………………………47 3.2設計文化符碼理論與敘事性設計的應用………………………50 3.3電影敘事結構拆解………………………52 3.3.1文本分析與敘事策略………………………52 3.3.2敘事意義層次與技術層次間的轉換………………………54 3.3.3整體剪輯模式………………………60 第四章 創作作品解說 4.1原著解讀………………………66 4.2策略層………………………67 4.3意義層………………………70 4.3.1尋找主題與子題………………………70 4.3.2子題的展開………………………71 4.4技術層………………………74 4.5個人創作與展場規劃………………………81 第五章 結論、後續研究建議 5.1結論………………………88 5.1.1創作心得………………………8 5.1.2研究結果………………………89 5.2後續研究建議………………………92 參考文獻………………………93

    中文書籍

    Bordwell, David著,李顯立譯,1996,電影敘事,臺北市:遠流。
    Bordwell , D. & Thompson, K.著,曾偉禎譯,1996,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台北市:遠流。
    Cohan, Steven & Shires, Linda M.著,張方譯,1997,講故事 : 對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縣板橋市 : 駱駝。
    Forster, E. M.著,李文彬譯,1973,小說面面觀 : 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台北市:志文。
    Katz, Steven D.著,井迎兆譯,2002,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台北市:五南。
    Mascelli, Joseph V.著,羅學濂譯,1980,電影的語言,台北:志文。
    Reisz, Karel著,許祥熙譯,1981,電影剪輯的奧妙:導演分鏡剪輯方法論,台北市:志文 。
    Robert Stam, Robert Burgoyne, Sandy Flitterman-Lewis著,謝章富譯,1997,電視映像美學析論: 攝影的內涵與形式,臺北市:遠流。
    Stam, Robert & Burgoyne, Robert & Flitterman-Lewis, Sandy著,張梨美譯,1997,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市:遠流。
    Salisbury, Martin著,周彥璋譯,2005,彩繪童書:兒童讀物插畫創作,台北: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Thompson, Kristin & Bordwell, David著,廖金鳳譯,1998,電影百年發展史,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Zettl, Herbert著,廖祥雄譯,1994,映像藝術:電影電視的應用美學,台北市:志文。
    朱立元,1993,現代西方美學史,上海市 : 上海文藝出版社。
    呂清夫,1984,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
    何三本,1995,幼兒故事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周慶華,2002,故事學,台北市:五南。
    林文寶,2000,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台北市: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心理。
    金健人,1995,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
    吳珮慈,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市:遠流。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市:經聯。
    洪汛濤,1989,童話學,臺北:富春。
    徐素霞,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臺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郝廣才,1995,大師名作繪本,台北市:台灣麥克。
    陳梅靖,1994,蒙太奇技法檢驗意象形成過程之研究,臺北市:領導。
    彭懿,1998,世界幻想兒童文學,臺北:天衛文化。
    彭懿,1997,西方現代幻想文學論,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發行。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臺北市:亞太。
    楊裕富,2000,創意思境:視傳設計概論與方法,出版社: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劉立行,1995,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市:五南。
    鄭雪玫,1983,兒童圖書館理論實務,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鄭明進等著,1996,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台北:天衛文化。
    齊隆壬,1993,電影符號學,臺北:書林。
    冀志楓,1982,蒙太奇技巧淺探,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
    簡政珍,1993,電影閱讀美學,臺北市:書林。
    關永中,1997,神話與時間,臺北:台灣書店。
    顏忠賢,1996,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理論的建構,台北:萬象。
    譚君強,2002,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論文部分

    王啟榮,2003,取鏡角度與情緒表達關聯性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所。
    朱國棟,1999,電影城現舞臺特質的空間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所。
    何佳昌,2000,從電腦蒙太奇解讀九○年代藝術轉向的意義,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
    李約德,2004,影像空間中場景的營造─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空建設計所。
    幸佳慧,1999,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吳政德,2000,向死的自由-蒙太奇的繪畫空間創作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
    邱麗香,2003,幾米繪本插畫之新探,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侯明秀,2004,無字圖畫書的圖像表現力及其敘事藝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洪儷庭,2004,日本科幻漫畫圖像表現研究─以時間與空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陳柏君,2005,圖畫書之圖像藝術傳達研究─以台灣入選「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作品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創作研究所。
    陳子煜,2004,超現實手法在設計繪畫創作之研究─以空間視覺效果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所。
    陳美蓉,2003,應用符號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
    陳乃菁,2003,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電視廣告影片之場景設計模式,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所
    翁淑姿,2002,圖畫書下的空間書寫─以淡水多向文本的地誌重構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郭美琦,2001,影子表現在平面設計上之視覺認知的研究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所。
    梁靜謙,2003,舞臺燈光色彩感性認知之探討,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
    張誌煌,2004,時間表現形式應用於兒童圖畫書之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所。
    葉慧君,2000,敘述設計方法應用在圖畫書創作之研究,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所。
    楊朝明,2001,空間美感的表現手法在平面設計中運用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所。
    賴素秋,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發展研究(1945~2001),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

    期刊部分

    李連珠,1991,將圖畫書帶進教室-課室內的圖畫書,國教之友,43(2),29-36頁。
    林文寶,2000,敘述、敘事與故事,兒童文學學刊,3卷,20-63頁
    徐素霞,1998,圖像語言藝術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月刊,91期,31-36頁。
    郝廣才,1998,油炸冰淇淋─繪本在台灣的觀察,美育月刊,91期,11-18頁。
    袁智忠,1994,詩意的敘述與詩意的表現─電影節奏新探,綿陽師專學報,13卷,3、4期,87-90頁。
    曹俊彥,1998,圖畫‧故事‧書,美育月刊,91期,19-30頁
    張湘君,1993,敬老尊老乎—由兒童圖畫書中老人角色的刻畫談起,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訊,9 卷4 期,頁24-26。
    穀啟珍,1995,影視美學分析─空間蒙太奇,文藝評論,85-90頁。
    蔡佩如,1994,無字天書─淺談純圖畫書,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10卷,1期,19-24頁。
    蕭嘉猷,2001,連環圖畫事框的心理意象導向構成探討,商業設計學報,5期,29-52頁。

    網路資料

    黃文達(2004)。放棄思想回到畫面。http://www.housebook.com.cn/200408/17.htm。書屋(2006年2月18日瀏覽)
    黃念然(1994)。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http://www.guxiang.com/xueshu/others/wenxue/200306/200306160023.htm。故鄉--原創文學(2006年2月19日瀏覽)
    外文書籍
    Bader, B. 1976. America's Picturebooks: From Noah's Art to the Beast Within. New York:Macmillan.
    Bang, M. 1991. Picture this how pictures work. New York: Sea Star Books.
    Forster, E. M. 1954. Aspects of the novel.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Gross, Lynne S. & Ward, Larry W. 2004. Digital moviemaking. CA: Thomson/Wadsworth.
    Genette, Gerard. 1982. Palimpsestes: la litterature au second degre. Paris: Seuil.
    Kiefer, B. 1982. The response of primary children to picture book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McClain, Bebe Ferrell. 1978. Super 8 filmmaking from scrat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erchant, G. & Thomas, H. 1999. Picture Books for the Literacy Hours. London: David Fulton Publishers.
    Morris, Charles. 1946. Signs, Language and Behavior. New York: Prentice-Hall.
    Nelson, Goodman, 1968. Languages of Art:An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Symbols. 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Nikolajeva, Maria & Scott, Carole. 2001. How Picturebooks Work, Garland Publishing.
    Nodelman, P. 1992, 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New York : Longman.
    Nodelman, P. 1988, 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Pincus, Edward & Lincoln, Jairus. 1972. Guide to filmmaking.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Schwarcz , J., & Schwarcz , C. 1991. The picture book comes of age: looking at childhood through the art of illustration.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Tolkien, J. R. R. 1964, On Fairy-St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Zettl, H. 1990. Sight, sound, motion : applied media aesthetics.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 Co.

    外文期刊

    Lawrence, R. Sipe., 2001, Picturebooks as Aesthetic Objec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iteracy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lume 6, Number 1.
    Roxburgh, S., 1983–1984, A picture equals how many words? : Narrative theory and picture books for children. 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7/8, 20–3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