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佳伶 Tsai, Chia-Ling |
---|---|
論文名稱: |
能玩就盡量玩!國小五年級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Student Culture among the Fifth Graders |
指導教授: |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6 |
中文關鍵詞: | 學生文化 、民族誌 、國小學生 |
英文關鍵詞: | student culture, ethnograph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78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2 下載: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後,歷經一段長時間的相處,透過與學校中的老師及同學彼此互動的過程,逐漸形成一套自己所共享的觀念與行動,這套觀念也會影響學生們在學校所採取的行動,此即學生文化。本研究採用民族誌(ethnography)研究,以研究者本身為工具,透過長時間參與觀察、非正式訪談、正式訪談、文件分析等方法,描繪一個五年級班級學生文化之面貌。
經過一年的研究,整理並分析所收集之資料,分別從上課、下課及放學三個時間段落,描述學生的觀念與行動,發現其主要的文化特色為「消極被動的課業文化」及「積極豐富的玩樂文化」。此種學生文化與成績至上的升學主義、不確定的未來有密切關係,也受到階級、性別與社區環境的影響。
Students share particular concepts and behavior modes which they form in long- term interaction with their classmates and teachers after entering school. The concepts they share influence the action they take at school and these concepts shape the cultures of the students.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student culture of a fifth- grade class on an ethnographic research by means of attentive observations, unofficial interviews, official interviews, and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s.
After a year of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a day for the fifth graders—class time, break time, and the time after school. The followings are the cultural traits of each part.
1. Class time
Classes are mostly domintated by school and adults. Students define classes as “pleasant classes” and “unpleasant classes” according to how they feel about the classes. “Pleasant classes” require no exams, emphasizing learning for fun. “Unpleasant classes” are those instructed by strict teachers and based on tedious content, and students need to take exams in these classes. Yet, students try everything they can to enjoy themselves.
2. Break time
Most of the students have fun during break time, during which the students’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eers is revealed.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classes and gender are found in the vibrant culture of students’ entertainments.
3. The time after school
Half of the students go to after-school classes, and the others go home right after school. It is shown that parental involvement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ll the students.
In conclusion, student life is composed of schoolwork and fun activities. Student culture features doing schoolwork passively and being engaged in fun activities actively. In addition, social classes and gender play a role in student culture.
壹、中文部分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伸如(2009)。國小高年級學生文化之研究-以台北縣林口鄉公立國小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娟(1999)。麗水國小五年級學生次文化的人種誌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智鴻(1986)。我國五年制專科學校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啟連(2008)。轉型後的屏東教育大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幼妃(1975)。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玉汝(2006)。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佩穗(2001)。青少年學生次級文化之探究。教育研究(高雄師大),9,239-249。
吳佩穗(2001)。高中女校學生次級文化之俗民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素倩(民71)。學生文化之研究─以高中生之生活態度與價值觀為例。輔仁學報─法學院之部,14,143-179。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其英(2002)。師院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乙明(1991)。國民中學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佳玲(2003)。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周德禎(1999)。教育人類學導論:文化觀點。台北:五南。
林欣怡(2011)。桃園縣高中職學生次級文化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純瑜(2007)。個案國小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及其對教學之啟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怡萍(2001)。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邱昭芳(2006)。國小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珮雯(2008)。高中生抗拒型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依霞(2009)。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澎湖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3-20。台北:巨流。
胡玉婷(2006)。高屏地區國小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正舜(2004)。國小學生次文化、人格發展及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高玉潔(1998)。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嘉蔚(2007)。階級與國小生的學校學習:從生存心態來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建成(1988)。學生疏離及其在班級團體中的關聯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陳以叡(2011)。小學生眼中的英語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正恩(2008)。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與數理資優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其南(1986)。陳其南得獎作品集:文化的軌跡。台北:允晨。
陳怡璇(2007)。國中學生髒話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奎熹(1990)。學校組織與校園文化。台灣教育,549,2-11。
陳嘉惠(2001)。國小教師轉化、互易領導與學生文化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曾碩彥(2008)。爛學校與好學校-平地與原住民學生的學校教育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子騰(1980)。我國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鴻文(1994)。學生次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論之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學刊,23,149-193。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台北:學富。
劉仲冬(2008)。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5-162。台北:巨流。
劉後頌(2001)。屏東地區大學生次級文化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蔡典謨(1975)。高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在我國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菡尹(2010)。台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蔡碧夆(2008)。升學氛圍下國中學生的課程觀: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英傑(2007)。揭露下課十分鐘之秘密-小六學生遊戲及其階級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玉佳(2011)。凌寒待暖陽:國小經濟弱勢生學習生活與學習文化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文福譯(2000),Fetterman, D. M.原著。民族誌學。台北:弘智。
賴清標(2009)。高社經地位學校學生次級文化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瑞雯(2009)。國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妙鐶(2007)。國中補校學生眼中的英文課-一班國中補校學生的民族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淑靜(1999)。高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鍾蔚起(1980)。我國國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差異因素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希聖編著(2011)。99年台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兒童報告)。台中市:內政部兒童局。
羅明星(2003)。國中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羅浩仁(2006)。高中體育班學生次級文化研究-以台北縣縣立高中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貳、英文部分
Anyon, J. (1981). Social calss and school knowledge. Curriculum Inquiry, 11, 3-42.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Clark, B. R. & Trow , M. (1960). Determinants of college student subcultur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Coleman, J. 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Glencoe, IL: The Free Press.
Fetterman, D. M. (1989). 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London: Sage.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ibson, M. A. (1987). Punjabi immigrants in an American high school. In G. B. Spinderler & L. S. Spinderler (Eds.), Interpretive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pp.281-31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Goetz, J. P.,& LeCompte, M. D.(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oodenough, W. H. (1961). Comment on cultural evolution. Daedalus, 90, 521-528.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Keesing, R. M. (1976).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New York: Holt, Rinhart and Winston.
Kluckholn, C., & Kelly, W. (1945).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R. Linton (Ed.),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of cri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acey, C. (1984). Differentitation and sub-cultural polarization. In M. Hammersley and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6-22). Milton Keynes,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Merton, R. K. (1957).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Chicago: Free Press.
Ogbu, J.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J. Ogbu & M. A. Gibson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pp. 3-36). New York: Garland.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London: J. Murray.
Wakeford, J. (1969). The cloistered elite: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public boarding school. London: Macmillan.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 How working clas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ods, P. (1982).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 An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London: Roltedge and Kegan 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