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伂俞
Li, Pei-Yu
論文名稱: 隱藏在老屋中的社會資本-以大溪草店尾事務所為例
The social capital behind the old house–A Case Study of Back Street Office in Daxi
指導教授: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口試委員: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黃麗玲
Huang, Li-Ling
鄭人豪
Cheng, Jen-Hao
口試日期: 2024/04/0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老屋再利用社會資本形態
英文關鍵詞: Old House Reuse, Social capital, Figuration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55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5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亙古以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大環境中安身立命的方法,並透過建築替自己打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居所。而在漫長的時光流轉中,人們卻也開始將建築的實質功能性轉為心靈層面上的寄託,因此近年來老屋修復再利用的議題及實踐成為熱門的話題。以目前老屋再利用的現象中,能夠觀察到面對不如預期的經濟效益、淺薄的消費文化與大環境中的資本競爭之下,已有不少店家走向殞落,但同時仍有不少人們前仆後繼地投身於此,是「什麼」支持著人們堅持在這樣的歧路上前行-即為本研究的核心問題,也作為當下老屋再利用研究中的研究缺口。
      研究者以老屋再利用店家成員的身分,將大溪草店尾事務所作為個案研究,記述外地青年在地方的創業過程,試圖拼湊出人們在異鄉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處。本研究除了研究者在場域中6年以來的參與觀察外,也透過與地方上12位研究參與者的質性訪談進行資料蒐集,而從中發現社會資本的存在、形成的過程以及不同時期的變化發展,再透過人際網絡、社會價值與社會規範的爬梳,看見存在於其中的秩序,以此描繪出地方發展的形態輪廓,也確立了老屋再利用、社會資本與形態三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事務所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進行社會價值交流,在彼此交往的過程中不斷重複著非正式社會規範中的互惠行為,一步步累積出社會資本。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看見人際網絡中的關係發展藉由大量非正式社會聯繫讓關係中的工具性驅力轉為情感性驅力,逐步形成同質性為基礎的社會資本。此外,還看見地方上普遍認定的社會價值-「信任」長期滋潤著每個人在地方生活的日常,並於場域中形成普遍輕信的發展,帶動了人們之間的互惠行為。而進一步再梳理研究參與者的地方生活經驗、人際互動以及生活考量,發現生命經驗除了影響著個人立場以及個人在群體中的立場外,也連帶地影響了場域中的社會資本。透過一步步的推演,地方的形態發展脈絡逐漸清晰,將有助於欲來到地方長期發展的有志者打破「本地人」與「外地人」的迷思,也能夠了解互惠原則之於地方店家的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清楚看見地方上的人與場域之間的關聯。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been exploring ways to establish a secure and comfortable home within their environment through architecture. Over time,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ality of buildings has also become a spiritual refuge. Recently, the topic and practice of old house restoration and reuse have become popular. Among the current phenomena of old house reuse, we can observe many businesses failing due to less-than-expected economic benefits, shallow consumer culture,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s. Yet, many people continue to dedicate themselves to this path. The core ques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what sustains people's perseverance at this crossroad, highlighting a research gap in the study of old house reuse.

    As a member of an old house reuse business, the researcher takes the Daxi Back Street Office as a case study, describing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of non-local youth in a local setting, attempting to piece together how people find their place in a foreign land. In addition to six years of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in the field, the research also involves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12 local participants, uncovering the existenc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ocial capital over different peri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networks, 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norms, the order within them is revealed, outlining the form of local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ing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old house reuse, social capital, and figuration.

    The office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social values through daily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where reciprocal behavior in informal social norms is repeatedly enacted, gradually accumulating social capital. This process not only reveal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strumental motives into emotional ones within interpersonal networks through extensive informal social connections but also sees the formation of homogenous social capital. Additionally, the commonly recognized social value of "trust" nourishes everyone's daily life in the locality, leading to a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thinner trust, which promotes reciprocal behavior among people.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local life experience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life considerations shows that life experiences not only affect individual and group positions but also the social capital in the field. By gradually clarifying the developmental contours of local form, this research aids those aspiring to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by breaking down the myths between "locals" and "outsiders." It also enhance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businesse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 and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nd the field in the locality.

    壹、前言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2 三、研究架構 3 四、研究流程 4 貳、文獻回顧 5 一、老屋再利用 5 (一)老屋再利用的內涵與發展 5 (二)老屋再利用的歷程發展 5 (三)老屋再利用相關研究 7 二、社會資本 8 (一)社會資本的內涵與發展 8 (二)社會資本的要素 12 (三)社會資本的形式與實證 16 三、形態 22 (一)形態的內涵與發展 22 (二)老屋再利用、社會資本與形態的關係 26 (三)形態相關研究 28 叁、研究方法 30 一、研究範圍區域概況說明 30 (一)大溪區 30 (一)福仁里 37 (二)草店尾街 39 (三)草店尾事務所 40 二、研究方法的選擇 60 (一)個案研究法 61 (二)資料蒐集說明 61 三、研究參與者說明 63 四、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 65 (一)確立研究者的角色與立場 65 (二)訪談大綱及流程說明 65 (三)資料處理與分析 72 五、研究倫理 81 (一)研究倫理中的議題 81 (二)研究倫理的考量 81 肆、研究發現與討論 83 一、老屋再利用與在地的連結度 83 (一)外地經營者利用老屋空間創造在地連結 83 (二)開啟地方老屋在空間發展上的可能性 85 (三)透過老屋空間發展出的在地行動與迎來的改變 87 二、社會資本的形式 90 (一)地方人際網絡的經營 90 (二)價值觀點的交會 93 (三)地方生活的潛規則 100 三、地方生活中的形態發展 104 (一)事務所成員的生活形態 105 (二)鄰里友好群體的生活形態 111 (三)經濟共好群體的生活形態 125 (四)地方文化工作倡議群體的生活形態 134 四、交織在不同群體間的立場 146 五、綜合討論 158 伍、結論與建議 161 一、結論 161 二、建議 163 (一)實務上的啟發 163 (二)研究限制 165 參考文獻 166

    Babbie, E. (201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林秀雲譯]。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1975年)
    Cao, et al. (2015). Social capital and depression: Evidence from urban elderly in China. Aging & Mental Health, 19(5), 418-429.
    Elias, N. (2007)。什麼是社會學[國立編譯館、鄭義愷]。群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86年)
    Elias, N. (2013)。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發生和心理發生的研究[王佩莉、袁志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39年)
    Fukuyama, F. (2014)。信任:社會德性與經濟繁榮[李宛蓉譯]。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96年)
    Fukuyama, F. (2020)。跨越斷層:人性與社會秩序重建(全新修訂校對版)[張美惠譯]。時報出版。(原著出版於2000年)
    Granpvetter, M. (2019)。心智結構;規則、價值和道德義務(王水雄、羅家德譯)。載於于宇、何燁(編),社會與經濟:信任、權力與制度(41-88頁)。中信。(原著出版年:2017)
    Halpern, D. (2008)。社會資本[黃克先、黃惠如譯]。國立編譯館。(原著出版於2004年)
    Hanifan, L. J.(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Th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Social Science, 67, 130-138.
    Hawkins, R., & Maurer, K. (2010). Bonding, Bridging and Linking: How Social Capital Operated in New Orleans Following Hurricane Katrina.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40, 1777–1793.
    http://scholar.fju.edu.tw/%E8%AA%B2%E7%A8%8B%E5%A4%A7%E7%B6%B1/upload/054117/handout/961/G-1562-02780-.pdf
    Nan, L. (2005)。社會資本[林祐聖、葉欣怡譯]。弘智文化。(原著出版於2002年)
    Putnam, R. (2011)。獨自打保齡 美國社區的衰落與復興[劉波譯]。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1年)
    The World Bank Group (無日期)。What is Social Capital。https://web.worldbank.org/archive/website01360/WEB/0__CO-10.HTM
    大溪文化協會,2019,打開迷宮巷之謎(摺頁)。
    中華民國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無日期)。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法規整合計畫 。https://ws.moi.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T2xkRmlsZV9BYnJpX0dvdi9yZXNlYXJjaC8xMDgyLzE0NDc5Mjk5MTYxLnBkZg%3d%3d&n=Y29tcGxldGUucGRm
    文化部辦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補助作業要點修正規定(民國110年9月10日)。https://themefile.culture.tw/file/2021-09-13/12c1ee77-5f45-4f40-a5a2-04a5f6a814c4/%E8%A6%81%E9%BB%9E110.09.10(%E5%85%A8).pdf
    文化資產保存法 (民國 105 年 07 月 27 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01
    王耀德(2021)。雜貨店,不簡單:苗栗縣苑裡鎮仙昌商店的社會功能與社會資本〔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無日期)。2022 台北市老屋新生大獎報名簡章。https://www.taipeiface.com/2022/home/info/3.html
    台灣古厝再生協會(2019)。桃園市大溪中正公園文化景觀調查及保存維護計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江明修(編)(2014)。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國家發展委員會。
    何子安(2002)。以伊里亞斯組構(Figuration)理論看城鄉移民社區之形成策略:以花蓮縣海西村.台北市田尾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何英奇(2011)。紮根理論的編碼方法。質性研究法研討會。長庚護理學院。
    何慧娟(2014)。誰的秀面-大嵙崁接牌樓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李其芳(2006)。社區方案推動對社會資本創造之影響-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載於周平、楊弘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高雄復文。
    柯岱育(2012)。社區菁英對社區營造影響研究-以雲林縣北港鎮與嘉義縣新港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徐瑜隆(2013)以紮根理論探討中小企業「頭家娘」的角色地位〔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
    旅奇傳媒(2022,8月30日)。OwlNewshttps://www.owlting.com/news/articles/156402
    桃園市政府(2022,9月11日)。市政新聞。https://www.tycg.gov.tw/ch/home.jsp?id=10412&parentpath=0,10401&mcustomize=news_view_small.jsp&dataserno=202209110003&aplistdn=ou=news,ou=chinese,ou=ap_root,o=tycg,c=tw&toolsflag=Y
    財團法人古都基金會(2011)。台南市歷史空間再造調查研究計畫-「老屋欣力」系列活動經驗暨行動策略建議 結案報告。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文環境發展策略專題研究。
    財團法人綠色旅行文教基金會(2008)。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無形文化資產調查及保存計畫成果報告。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莊純綺(2005)。人際網絡、企業網絡與信任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黃蘭燕(2016)。一個文化治理的角度-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籌備與誕生。博物館學季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刊,86,81-99。
    楊政凱(2020)。日式老屋活化中的經營者-以青田七六與暖時光咖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鎮毓(2010)。從社會資本角度探討社區營造與社區產業發展-以宜蘭白米、尚德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宜蘭大學。
    葉瀚中(2012)。老舊房子的民間經營模式與其在地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廖千瑩(2008)。拯救社區死亡大作戰—未來村對社造重生論述的共同體回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維基百科(無日期)。桃園市行政區劃。https://www.wikiwand.com/zh-tw/%E6%A1%83%E5%9C%92%E5%B8%82%E8%A1%8C%E6%94%BF%E5%8D%80%E5%8A%8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
    蔡翼如(2003)。社會資本、地方發展網絡與空間組織之研究-以烏來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羅健宏(2015)。臺南市老屋再利用使用者的行動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羅景文、簡榮霖、江金太、傅安良、林仲廉(編)(2014)。大溪鎮志。桃園市大溪區公所。
    顧忠華(1999)。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允晨文化。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