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睿哲
論文名稱: 清初觀音畫譜《慈容五十三現》版畫研究
A Study of the Woodcut Paintings "Fifty Three Presense of the Goddess of Mercy " in Early Ch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沈以正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觀音版畫清初中西交流出版文化
英文關鍵詞: Bodhisattva Avalokiteshvara, woodcut, early Ching Dynasty,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flow, publishing 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6下載:29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慈容五十三現》這套版畫,自出版以後由清至民國屢有翻刻或影印本,足見其受社會大眾歡迎的程度。其以精緻而創新的風格,描繪了五十三種觀音菩薩的不同風貌,多方面呈現觀音菩薩像,因此可被視為一套觀音畫譜,在其出版意義上,如同歷代竹譜、梅譜等畫譜,在賞心悅目之餘,同時也可作為一種學畫的工具書。
    中國歷代製作過數不清的觀音類佛教刊物,《慈容五十三現》與過去的佛教刊物不同處,乃是其中所描繪的觀音,在造型上,不同於以往莊嚴肅穆、著重宗教勸化意味的觀音像,轉為描繪世俗對女性的理想形象;在內容意涵上,《慈容五十三現》描繪的觀音形象,摻雜了許多民間寶卷故事的附會傳說,以及交錯引用正統佛經典故與禪宗語錄,並不在意其中的教義矛盾性。總之,此書透過五十三尊觀音像所傳達的整體印象,並非嚴肅的宗教意涵,而是豐富的視覺感受。從這些方面可以觀察到明末以來出版文化的大趨勢:向視覺性靠攏的力量,已經逐漸凌駕一切,即使是宗教精神性的刊物也不例外,從《慈容五十三現》這件由佛教徒出資刊刻,卻表現出世俗視覺品味的刊物,便可證明這點。
    《慈容五十三現》這套畫譜有多種版本流傳,版本間的書名與編輯稍有出入。就圖像品質而言,目前所知最早的刻本應當是「上海圖書館藏劉潔敖先生捐贈本」(以下簡稱「劉潔敖本」)。但由於該本沒有註明刊刻年代,因此對其出版年代的判斷,便成為研究此套畫譜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本論文中,筆者找到了西班牙Prato美術館藏的法王路易十三肖像畫,其與「劉潔敖本」中的洋人觀音像極為相似,有傳摹臨仿的關係存在,因此可作為斷代的依據。據此證據,本論文將《慈容五十三現》最早出版的年代定在清初,而非過去大部分學者所說的晚明。
    最後,《慈容五十三現》與其他畫譜的關係也值得注意。在晚明至清末的諸多畫譜中,有些圖與《慈容五十三現》重覆,按各刊物的出版年代,可得知有些是《慈容五十三現》臨仿他人,有些則是他人模仿《慈容五十三現》,例如《芥子園畫傳》的清光緒刊本便收了十九幅《慈容五十三現》的圖。藉著種種在圖像上與前後時代作品產生的連結,可看到在觀音圖像創新與傳承的發展過程,此畫譜具有關鍵性的角色。
    上述各項,是本文將對這套版畫研究的重點,以下一一詳述。

    摘要 I 目次 III 圖目錄 V 1 緒論 1 2 版本資訊及內容介紹 9 2.1 目前流傳版本 9 2.2 《慈容五十三現》內容介紹 15 2.3 出版地 18 3 《慈容五十三現》與其他畫譜的關係 23 3.1 丁雲鵬風格的拓展 24 3.2 與其他版畫的關係 26 4 《慈容五十三現》作為 清初觀音信仰的一部份 31 4.1 與觀音經典的連結 31 4.2 寶卷故事的影響 38 4.3 禪宗語錄的影響 41 4.4 突破傳統宗教刊物的形式 42 4.5 小結 44 5 從洋人觀音像試析出版年代 47 5.1 西洋甲冑 49 5.2 對十六世紀末以降歐洲宮廷男性時尚的考察 51 5.3 歐洲十七世紀中葉版畫的影響 55 5.4 西洋版畫入華途徑探討 60 5.5 小結 62 6 結論 65 參考文獻 67 附錄一 73 附錄二 75 附錄三 85 圖版 93

    古籍:
    (姚秦)鳩摩羅什譯本,張松輝注譯,《新譯妙法蓮華經》,(台北市:三民,2005)。
    (唐)實叉難陀,楊維中注譯,《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台北市:三民,2004)。
    (明)丁雲鵬,《觀音二十二聖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明)丁雲鵬,《明代木刻觀音畫譜》,(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汪廷訥編,《坐隱弈譜‧坐隱圖跋》(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01)。
    (明)汪砢玉,《珊瑚網》,「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全文版」(香港:迪志文化,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明)胡應麟編,《觀音大士慈容五十三現象贊》,(台北市:佛教出版社,1978)。
    (明)胡應麟編,《觀音大士慈容五十三現象贊》,(台北市:廣文書局,1980)。
    (明)胡應麟編,《觀音大士慈容五十三現象贊》,(臺北市:華正書局,1974)。
    (明)朱存理,《鐵網珊瑚》,見《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五十七,「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全文版」(香港:迪志文化,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明)董其昌,《容臺集》,見《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八十七,「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全文版」(香港:迪志文化,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明)藍瑛、(清)謝彬編纂,《圖繪寶鑑續纂》,收於《御定佩文齋書畫譜》卷五十七,「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全文版」(香港:迪志文化,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6年5月8日檢索結果。
    (明)顧炳 輯,《顧氏畫譜》(石家庄市:河北美術,1996)。
    (清)王安節撰;巢勳臨,《芥子園畫傳》(臺南市:王家,出版年不詳)。
    (清)劉源,《凌烟閣功臣圖》(石家庄市:河北美術,1996)。
    (淸)和珅等奉敕撰,《大清一統志》,卷八十七,「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全文版」(香港:迪志文化,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現代中文書籍:
    Michael Sullivan,陳瑞林譯,《東西方美術的交流》,(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
    三浦權利,《圖說西洋甲冑武器事典》,(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方鄒怡,《明清寶卷中的觀音故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2)。
    王光鎬,《明代觀音殿彩塑》(台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94)。
    王桂平,《家刻本》,(南京:江蘇古籍,2003)。
    王德毅,《清人別名字號索引》(台北市:新文豐,2001)。
    北京圖書館善本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畫像拓本匯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第9冊。筆者按:《觀音特展》頁198註2與4均將《北京圖書館藏畫像拓本匯編》書名誤寫為《北京圖書館畫像拓本匯編》。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白曉朗,馬建農主編,《古代名人字號辭典》(北京市:中國書店,1996)。
    李林,《梵國俗世原一家—漢傳佛教與民俗》,(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李富華釋譯,《楞嚴經》(高雄縣大樹鄉:佛光,1996)。
    李當岐,《西洋服裝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李際寧,《佛經版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論集》,(台北市:學海,1997)。
    周心慧,《中國古代佛教版畫集》(北京市:學苑,1998)。
    周蕪,《中國版畫史圖錄》(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1988)。
    周蕪,《徽派版畫史論集》(合肥:安徽人民,1984)。
    周蕪編,《中國版畫史圖錄》,(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1988)。
    尚恆元,孫安邦,《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太原市:山西人民,2002)。
    侯清泉編,《貴州歷史人物》(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原田二郎、丹野郁原,《西方服飾史》,(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觀音特展》,(台北市:故宮,2000)。
    張撝之,沈起煒,劉德重主編,《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上海市:上海古籍,1999)。
    張總,《說不盡的觀世音》,(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張總,《說不盡的觀世音》,(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郭惠美,《芥子園畫傳及其版本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4)。
    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北京市:中華書局,1995)。
    賀世哲,《法華經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黃裳,《清刻本》,(南京:江蘇古籍,2003)。
    楊廷福;楊同甫,《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上海市:上海古籍,1988)
    趙爾巽,《清史稿》(臺北市:新文豐,1981)。
    鄭振鐸,《中國古代木刻畫選集》(北京市:人民美術,1985)。
    鄭樑生;吳文星;葉劉仙相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六卷)》(台北市:三通圖書,1984)。
    鄭樑生;吳文星;葉劉仙相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台北市:三通圖書,1984)。
    薛冰,《插圖本》,(南京:江蘇古籍,2002)。
    釋東初,《東初老人全集》之4,(台北市:東初,1985)。
    釋圓香譯,《大佛頂首楞嚴經》(台北市:佛光,1997)。
    靑山定雄,《讀史方輿紀要索引中國歷代地名要覽》(台北市:洪氏出版社,1975)
    中文期刊: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1997/07),頁211-232。
    吳孟雪,曾麗雅,〈利瑪竇及其會友在江西〉,《國際漢學(5)》(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頁233-254。
    林聖智,〈明代道教圖像學研究〉,《美術史研究集刊》6(1999.03),頁131-194+243。
    馬孟晶,〈耳目之玩--從「西廂記」版畫插圖論晚明出版文化對視覺性之關注〉,《美術史研究集刊》,13(2002.09),頁201-276+279。
    梁工,〈基督教與明清之際的中西文化交流〉,《北京圖書館館刊》,1998:3=25 (1998.09),頁63-69。
    莫小也,〈從《誦念珠規程》到《出像經解》—明末天主教版畫述評〉,《文化雜誌》38(1999.春),頁107-122。
    莫小也,〈歐洲傳教士與清代宮廷銅版畫的繁榮〉,《文化雜誌》45(2002.冬),頁93-116。
    陳清香,〈觀音菩薩的形像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三期(1973.05),頁57-78。
    楊維中,〈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內涵及其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哲學門》4:2(2003),頁1-14。
    葉農,〈天主教傳教士來華與明清之際西畫東來〉,《文化雜誌》,50(2004. 春),頁117-124。
    蔣元卿,〈徽州雕版印刷術的發展〉,《安徽史學通訊》(1958:1,總6),頁35-44。
    外文書籍:
    Arthur K Wheelock [et al.], Van Dyck paintings (Washington: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association with Thames and Hudson, c1990, 1991.)
    Hind, Arthur M., A history of engraving & etching from the 15th century to the year 1914 ; being the 3d and fully rev. ed. of A short history of engraving and etching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63), P20.
    Lin, Li-chiang(林麗江), The Proliferation of Images: The Ink-Stick Designs and the Printing of the Fang-Shih Mo-p'u and the Ch'Eng-Shih Mo-Yua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Marsha Weidner ed., Latter Days of the Law: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 (Lawrence, KS: Spencer Museum of Art, University of Kansas, 1994.)
    Michael Sullivan, “Some Possible Sources of European Influence on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Paint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Painting(Taipei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1972.)
    島田修二郎,〈中國の說話插繪について〉,收於《中國繪畫史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社,1993),頁516-38
    電子資源:
    二南堂工作室。2006年6月1日。<http://www.bisouth.com.tw/a-3.html>.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年5月30日。
    <http://www.cguardian.com/odt_show.php?ppcd=art01070050>。
    北方網。2002年4月19日。天津北方網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27日。
    <http://art.big5.enorth.com.cn/system/2002/04/19/000316303.shtml>。
    東方文化藝術網。華爾森集團•北京五方城文化藝術有限公司。2006年4月27日。
    <http://www.eastart.net/articles/paimaizixun/2001jiadechupai/gujishanbenpm2.htm>。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2006年5月25日<http://www.cbeta.org/index.htm>。(【附錄二】所查詢的禪宗語錄,皆由此網站查詢,所查到之個別書目全部列於【附錄二】後。)
    釋永本。〈法華經注釋書文獻概介〉,《佛教圖書館館訊》39(2004.09)。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2006年6月1日<http://www.gaya.org.tw/journal/m39/39-main3.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