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金宣竹 Chin, Hsuan-Chu |
---|---|
論文名稱: |
高中學生智慧型手機文化之探討 A Study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smart phone culture |
指導教授: | 張建成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7 |
中文關鍵詞: | 學生文化 、智慧型手機 、高中學生 |
英文關鍵詞: | student culture, smart phones, high school student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19.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3 下載: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身處數位科技與網路時代,現今學生與過往學生之世代經驗已不相同。當今高中生的智慧型手機普及率高,智慧型手機更成為其學校生活的一部分,從而形塑出不同以往的智慧型手機學生文化。本研究基於此,以質性研究方法之焦點訪談著手,輔以觀察和問卷調查之前導研究,探究高中學生智慧型手機文化,也以性別角度瞭解男學生與女學生智慧型手機文化之差異,並發掘智慧型手機於教育之意義。
研究結果發現,高中學生皆理解智慧型手機之特性,且智慧型手機成為高中學生人際互動和社交的主要管道,他們以智慧型手機之多元功能打發時間,以度過無趣的學校生活。其中,男女學生所重視之智慧型手機功能不同,且偏好使用不同類型應用程式。男學生較之女學生更喜愛使用遊戲應用程式,且能認清遊戲的意義在於趣味而不是花費金錢;而女學生則更重視智慧型手機的聊天和拍照功能,她們偏好社交類和照相類應用程式,用以建立自我形象並獲取同儕的肯定和認同,比男學生更重視情感交流和社交價值。
最後,智慧型手機也改變了高中學生的人際互動關係和課堂學習。智慧型手機將學生無時無刻的相互連結,卻也讓學生專注於個人的螢幕中而忽略了現實的交流,使得學生與他人的關係看似緊密實而疏遠,親密與疏離僅有一線之隔。在課堂中,學生因智慧型手機而容易分心、影響學業,但學生亦可藉由智慧型手機協助自身學習,發揮主動性。他們的學習方式產生變化,相較於文字閱讀,學生更傾向於圖像式資訊,故教師若能在教學中善用智慧型手機帶領學生學習,應能締造更好的教學效果。
In the Digital Age, smartphones have become part of students’ school life and play a key role in shaping their culture.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cultures of smartphone us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Furthermore,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in hope of developing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layered underneath the general student culture. A series of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ere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what roles smartphones play in the day-to-day school life an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analysis process was also completed by the support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s.
It was clear to notice that smart phones have become the main access to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However, different preferences and cultures of smartphone use were found from the study. Male students showed more interests in phone games while female students value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and camera applications more. Male students bond over playing games and female students tend to get social recognition from social media and pictures.
Smartphones may bring ignorance to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real life, or even distract students from their studi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f learning could be tailored to students’ learning preferences. The advanced functions of smartphones could encourage more learning from students. When students are able to combine hobbies with learning habits, their learning would become more relative and meaningful.
壹、中文部分
丁浩展(2015)。智慧型手機成癮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靜宜大學管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中央社(2014,08月13日)。調查:台灣人最愛手機上網。【中央社】。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813005328-260410
方永泉(2005)。從次文化研究到後次文化研究─談西方次文化研究的演變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中等教育,56(5),24-47。
方永泉(2009)。從文化資本到次文化資本─當代青少年次文化研究的新取向。初等教育學刊,32,29-53。
方紫薇(2010)。網路沉迷、因應、孤寂感與網路社會支持之關係:男女大學生之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1(4),773-798。
方慧諒、陳慧秋、李宏安、陳龍吉(2015)。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影響國中生購買智慧型手機因素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管理資訊計算,4(1),294-306。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秀玲(2004)。臺北市國中生網路沉浸經驗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俐容、陳偉鳳(2010)。偏差行為或是抵抗的次文化?從自拍風潮思索臺灣青少年現象。國際文化研究,6(1),71-106。
王彥荏(2013)。消費者生活型態,生活風格與智慧型手機品牌形象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淑秋(2006)。台南市國中學生網路使用現況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淑娟(1999)。麗水國小五年級學生次文化的人種誌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逢振(2000)。文化研究。臺北:揚智文化。
王智鴻(1986)。我國五年制專科學校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銘輝(2006)。高雄巿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情形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櫻珍、黃寶園(2018)。高職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手機依賴傾向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7,1-28。
田芳華(2009)。資訊素養與學習風格關係之實徵研究-以大三學生為例。教育學刊,32,79 -117。
田登來(1980)。國中生次級文化之調查分析。教育資訊文摘,24,79-90。
成令方、吳嘉苓(2004)。科技的性別政治。婦研縱橫,71,26-34。
江吉田(2004)。文化研究中的批判民族誌及其對比較教育研究的啟示─以Paul Willis的《Learning to Labour》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9,105-147。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級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秀慧(2018)。南投縣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百堅(2011)。影響消費者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吳佩穗(2001)。高中女校學生次級文化之俗民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清(1983)。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林天佑(2001)。教育名詞:網路成癮。教育資料與研究,42,111。
吳雅玲(2003)。高職學生人格特質對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相關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錦釵(1982)。師專生次級文化及其在師範教育上的意義。新竹師專學報,8,404-464。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傑華、門菊英、呂昕禹、黎政諺(2013)。Just Call Me, Be Happy!─花蓮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傳播與管理研究,13(1),33-72。
呂景雯(2011)。台灣電影裡的青少年次文化現象與教育反思—以「6號出口」、「九降風」、「指間的重量」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呂慧君(2002)。綜合高中學生網際網路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亦園(1984)。當前青年次級文化的觀察。中國論壇,205,9-15。
李佳玲(2003)。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岳霞(2012,12月1日)。南韓中小學生手機上網成癮嚴重。【親子天下】。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6365-%E5%8D%97%E9%9F%93%E4%B8%AD%E5%B0%8F%E5%AD%B8%E7%94%9F%E6%89%8B%E6%A9%9F%E4%B8%8A%E7%B6%B2%E6%88%90%E7%99%AE%E5%9A%B4%E9%87%8D/
李嘉文(1999)。女性與網路─從女性與科技出發。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2,1-5。
李曜安(2004)。兒童與青少年的媒體使用經驗---在網路出現之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李麗君(2010)。解讀「數位原生世代」的行為與心理。教育研究月刊,193,5-14。
汪曼穎、王林宇(2006)。注意力分配對圖像登錄之影響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方向。教育心理學報,38(1),67-83。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5,6月8日)。2015兒童上網行為調查發表記者會。【兒盟消息】。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403
周永捷(2005)。青少年手機消費的省思─從符號消費到秀異。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周珮儀(1999)。文化研究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研習資訊,16(1),76-84。
林宇玲(2007)。偏遠地區學童的電玩實踐與性別建構——以台北縣烏來地區某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新聞研究,90,43-99。
林希展、陳怡潔、林婷婷(2001)。臺灣大學生行動電話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臺北大學、交通大學兩校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舉辦之「第七屆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嘉義市。
林佳明(2008)。國中學生使用手機背景因素之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宗德(譯)(2004)。Philip Smith著。文化理論的面貌。(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臺北市:韋伯文化。
林昱瑄(2007)。青少女哪吒的生活世界:一群「在玩」青少女的認同形構及其教育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婉雯(2011)。國中青少年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江(1984)。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市:五南。
林菁、鍾如雅、陳雅萍(2006)。網路教學中學生特質與選課動機和學習成效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413-433。
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及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珮雯(2007)。高中生抗拒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靜宜(2015)。臺中市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業成就與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之關係研究。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金車教育基金會(2013)。2013年青少年使用行動電話調查報告。臺北市:金車教育基金會。
姜得勝(2015)。做滑世代科技的「主人」或「奴隸」?。臺灣教育,692,2-9。
柯至恩、黃一庭(2010)。圖像優於文字?N世代學生認知發展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193,15-23。
洪健文、陳鏗伊(2011)。智慧型手機顧客滿意度因素與忠誠度關係之探討。商業現代化學刊,6(1),229-250。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瑞原(2006)。高中女生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韋政通(1984)。青年文化的理想與現實。中國論壇,205,16-19。
孫紹誼(1995)。通俗文化、意識形態與話語霸權:伯明罕文化研究學派評述。當代,114,68-99。
秦永悌(2008)。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及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MIC)(2001)。我國3C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經濟部ITIS計畫成果報告,2001年1月出版。臺北市:經濟部技術處。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MIC)(2013a)。2013年第3季我國行動上網觀測。2015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7200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MIC)(2013b)。2013年臺灣民眾行動與無線上網現況。2015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7183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2014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5年11月12日,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c/twrp/20140820e.pdf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7)。2017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8年9月23日,取自https://www.twnic.net.tw/doc/twrp/20170721e.pdf
高玉潔(1998)。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桃園縣一所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
高強華(1993)。青少年次文化的瞭解和運用。臺灣教育,511,11-15。
高強華(1997)。了解青少年次文化。中等教育,48(6),101-105。
國立編譯館(主譯)、蔡宜剛(譯)(2005)。Dick Hebdige著。次文化:風格的意義。(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臺北市:巨流。
國際電信聯盟(ITU)(2017)。2017年國際電信聯盟年度報告。2018年7月18日,取自https://www.useit.com.cn/thread-18920-1-1.html
張正杰、施美雲(2015)。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與手機成癮傾向之研究。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5,41-62。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家瑋(2012)。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之消費者偏好研究-以大學生為例。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庭譽(2002)。大學生使用行動電話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景然(1992)。青少年次文化及其病相之探討。學生輔導,20,12-17。
張儒林(譯)(1997)。Dick Hebdige著。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臺北市:駱駝出版社。
教育部(2017)。106年臺灣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結果。2018年10月4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613C568ECF4C6AC0
莊紹翔(2010)。品牌體驗如何影響手機消費者行為。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許殷宏、武佳瀅(2012)。臺灣東部原住民國中生抗拒型態之探究。教育資料與 研究,107,43-77。
許雅嵐(2002)。國中班級同儕團體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雅惠、黃天佑、鄭琳蓉、林家正(2007)。網路交友行為與社交焦慮之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3(2),53-77。
郭輝明(2015)。不同年齡層消費者選買智慧型手機之考量因素。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7(1),21-38。
郭諭陵(1993)。國中生次文化的探討。臺灣教育,511,19-23。
郭馨棻(2013)。結合行動與社交─從智慧型手機看年輕世代社交溝通的轉變。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怡如(2012)。影響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與手機依賴之相關因素。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陳怡如(2013年8月13日)。Google發表2013年第一季智慧型手機使用調查,臺灣依賴度居亞太區之冠。【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8915
陳怡君(2011)。臺北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蒨(2005)。行動電話溝通的人際接觸─探討不同性別的使用行為對人際接觸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璇(2008)。伯明罕學派青少年文化研究的發展及其對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16,185-197。
陳奎憙(1990)。學生次級文化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期刊,32,51-76。
陳奎憙(1993)。學生次文化的研究與評析。臺灣教育,511,1-10。
陳奎憙(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啟榮(2008)。台灣青少年次文化之初探研究。中等教育,59(2),38-51。
陳淑慧(2008)。高職學生人格特質、網路使用類型與網路成癮關係之討論-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凱君(2015)。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動機及閱讀態度之影響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惠玉(2003)。青少年偏差行爲之輔導策略。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190,16-19。
陳雅萍 、鍾如雅 、林菁(2006)。網路教學中學生特質與選課動機和學習成效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4),413-433。
陳照森、洪志評(2012)。大學生族群對於臉書的使用行為探討。中華科技大學學報,50,127-146。
陳瑋婷、蕭金土(2012)。學生性別與網路成癮關聯性之後設分析:多向度觀點。南臺學報,37(2),103-113。
陳馨雯(2010)。國中生使用手機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2008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報告。臺北市:富邦文教基金會。
游敏鈴、陳曉宜、吳佩玲(2004)。青少年行動電話使用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會」發表之論文,澳門旅遊學院。
黃美玲(2013)。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現況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音霓、陳星沐(2015)。即時通訊軟體的使用行為之研究—以LINE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11,345-352。
黃瑞玲(2007)。亞文化的發展歷程─從芝加哥學派到伯明罕學派。國外理論動態,11,77-81。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靖伶(2016)。美語補習班學生文化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鴻文(1994)。學生次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論之檢討。社會教育學刊,23,149-193。
黃鴻文(2005)。如何從事學生文化的詮釋性研究:幾個方法問題的討論。中等教育雙月刊,56(5),4-23。
黃鴻文(2011)。抗拒乎?拒絕乎?偏差乎?學生文化研究中抗拒概念之誤用與澄清。教育研究集刊,57(3),123-154。
楊洲松(2004)。當代文化與教育—文化研究學派與批判教學論的取向。臺北市:洪葉文化。
楊洲松(2005)。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認同與教育。中等教育,56(5),48-63。
楊淇淯、于富雲(2011)。臉書:學術研究、媒體關注焦點與國小生使用情形之初探性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2(2),67-92。
葉肅科(1993)。芝加哥學派。香港:三聯書店;臺北:遠流。
葉嘉楠、陳欣瑤(2017)。高中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與成癮之研究─以新竹市完全中學為例。中華行政學報,20,129-149。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育信(2005)。後現代知識經濟的權力/宰制關係初探-以福科權力/知識觀點分析。嘉義大學通識學報,3,399-428。
廖思涵(2005)。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廖婉沂(2008)。青少年手機使用與成癮因素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趙珮淳(2013)。智慧型手機之購買行為研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歐用生(1976)。科爾曼之青年文化研究。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6(2),3-9。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佩蓉(2014)。高雄市國中生手機使用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典謨(1977)。高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在我國教育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雅麗(2013)。國中生人格特質對智慧型手機 APP 使用偏好之影響─以彰化縣某國中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盧姵綺(2010)。Web2.0知識共構社群對大學生藝術通識課程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麗卉(2002)。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臺北市:巨流。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賴亞岐(2011)。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傾向與心理需求、自我概念、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建亨(2017)。技術型高中學生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及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謝淑靜(1999)。高中學生次文化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謝龍卿(2012)。青少年臉書成癮、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鍾蔚起(1981)。我國國中生次級文化及其差異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蔚起(1982)。學生次級文化及其差異因素。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文粹,11,95-109。
韓佩凌(1999)。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瞿海源(1981)。青年文化與青年類型。中國論壇,11(12),46-51。
魏美惠(2010)。網際網路社會中青少年生活經驗及能力發展之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6(1),19-27。
羅世宏(譯)(2004)。Chris Barker著。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臺北市:五南。
羅明星(2003)。國中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次級文化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羅芝芸(2017)。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心理需求、人格特質、手機使用行為與手機成癮徑路模式建構與驗證。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羅剛、劉象愚(主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譚彩鳳、蔡孟宗(2011)。高職生的網路休閒行為─以新北市能仁家商為例。美容科技學刊,8(4),5-40。
蘇安莉(2011)。大臺北地區青少年數位科技使用行為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顧大維(2010)。數位原生的學習特性、態度與反思。教育研究月刊,193,38-48。
貳、西文部分
Aoki, K., & Downes, E. J. (2003). An analysis of young people’s use of and attitudes toward cell phones.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 349-364.
Arruda-Filho, E. J. M., & Lennon, M. M. (2011). How iPhone innovators changed their consumption in iDay2: Hedonic post or brand devo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31(6), 524-532.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E.,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New Brunswick, Canada: Transaction.
Bennett, A. (1999). Subculture or neo-tribes? :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th, style and musical taste. Sociology, 33(3), 599-617.
Bergkvist, L., & Bech-Larsen, T. (2010). Two studies of consequences and actionable antecedents of brand love. Brand Management, 17(7), 504-518.
Bianchi, A., & Phillips, J. (2005).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ur, 8(1), 39-51.
Blumer, 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ake, M. (1980). The Society of Youth Culture and Youth Sub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Campbell, H. (2007). Texting the faith:Religious users and cell phone culture. In A.Kavoori & H. Arceneaux, The cell phone reader: Essays in social. New York, NY: Peter Lang.
Carroll, B. A., & Ahuvia, A. C. (2006). Some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Brand Love. Market Letters, 17(2), 79–89.
Charon, J. M. (1986). Sociology: A conceptual approach.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Chen, Y. F. (2006). Social phenomena of mobile phone use: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yber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11, 219-244.
Cohen, A. K. (1955). Delinquency boys: The culture of gang. New York, NY: Free Press.
Cohen, S. (1972). 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 The creation of mods and rockers. Oxford, UK: Martin Robertson.
Coleman, J. (1960). The adolescent subcultur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5(4), 337-347.
Entner, R. (2010, March 26). Smartphones to overtake feature phones in U.S. [Niels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ielsen.com/us/en/insights/news/2010/smartphones-to-overtake-feature-phones-in-u-s-by-2011.html
Fordham, S., & Ogbu, J. (1986). Black students’ school success: Coping with the burden of ‘acting white. Urban Review, 18(3), 176-206.
Giroux, H. A., & Simon, R. I. (1898) (Ed.), Popolar Culture, Schooling, and Everyday life. Massachusetts: Bergin & Gravey Publishers Inc.
Gordon, C. W. (1957). The socialsystem of the high school. Glencoe, IL: Free Press.
Graves, T. (1967). Acculturation, access and alcohol in a tri-ethnic communit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69, 306-321.
Hall, E. T. (1981).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 NY : Anchor Books.
Hall, S. (1973). Encodind/ decoding. In Hall, S., Hobson, D., Lowe, A. & Willis, P. (1981) (Ed.),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 128-138). London, UK: CCCS.
Hall, S. (1980).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entre: Some problematics and problems.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5-47). London, UK: Routledge.
Hall, S. (1981). Notes on de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In R. Samuel (Ed.), People's History and Socialist Theory. London, UK: Routledge.
Hammersley, M., & Turner, G. (1984). Conformist pupils.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The sociology of pupil culture (pp. 160-174).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London, UK: Tinling.
Hargreaves, D. H. (1975).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duca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Hebdid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UK: Routledge.
Holland, D. C., & Eisenhart, M. A. (1990). Educated in romance: Women, Achievement and college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eesing, R. M. (1974). Theories of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3, 73-97.
Keesing, R. M. (1981).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2nd ed.). London, U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ellner, D. (1995).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London, UK: Routledge.
Kitchin, R. M. (1997).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spatial transformation: From feospaces to cyberspace. In J. E. Behar (Ed.), Mapping cyberspace: Social research on electronic frontier (pp. 149-173). Oakdale, CA: Dowling College Press.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 (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Lacey, C. (1984). Differentiation and sub-cultural polarisation.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6-22).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Leung, L., & Wei, R. (2000). More than just talk on the mov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cellular phon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7(2), 308-320.
Ling, R. (2002). Adolescent girls and young adult men: Two sub-cultures of the mobile telephone. Revista de Estudios de Juventud, 52, 33-46.
Linton, R. (1940). Acculturation. New York, NY: Appleton-Century-Crofts.
Littleton, K. (1996). Girl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 Murphy & C. V. Gipps (Eds.),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Towards effective pedagogy for girls and boys (pp. 81-96). London, UK: Falmer Press.
Loveless, A., & Ellis, V. (2001). ICT, Pedagogy and the Curriculum: subject to chang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McRobbie, A. (1994).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K: Routledge.
Merlo, L., & Stone, A. (2007). Anxiety linked with increased cell-phone dependence, abuse anxiety. Anxiety Disord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28th Annual Meeting: Poster 55. March 6-9, 2007. Retrieved from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571204
Muggleton, J. (2000). Inside subculture: The postmodern meaning of style. Oxford, UK: Berg Publishers.
Nelson, L. J., & Cooper, J. (1997).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reaction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with computers.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3(2), 247-267.
Ogbu, J. (1974). The next generation. New York: Academic.
Ogbu, J. U., & Fordham, S. (1986). Black students’ school success: Coping with the “burden of ‘acting White’.” The Urban Review, 18(3), 177-206.
Oksman, V., & Rautiainen, P. (2002). Perhaps it is a body part. How the mobile phone became an organic part of the everyday liv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J. Katz (Ed.), Machines That Becomes Us (pp.293–308).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Palfrey, J., & Gasser, U. (2008). Born digital: Understanding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digital nativ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Park, W. K. (2005).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 L. Rich & P. E. Pedersen (Eds.),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negotiation of the social sphere (pp.253-272). London, UK: Springer.
Pollard, A. (1984). Goodies, jokers and gangs.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The sociology of pupil culture (pp.238).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Prensky, M. (2001).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On the Horizon, 9(5), 2-6.
Rakow, L. (1988). Women and the telephone: The gendering of 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C. Kramarae (Ed.), Technology and women’s voices: Keeping in touch (pp. 207-228). New York, NY: Routledge.
Rautiainen, P. (2001). The rol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the social networks of Finnish teenagers. Paper presented at Machines That Become Us Conference, New Brunswick, NJ.
Reinen, I. J., & Plomp, T. (199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ender equality: A contradiction in terminis?. Computers & Education, 28(2), 65-78.
Rogler,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 J. (1936).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 149-152.
Rosser, E. & R. Harre. (1976). The meaning of trouble. In M. Hammersley, et al, (Eds.),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Schwanen, T., Kwan, M., & Ren, F. (2014). The internet and the gender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ur.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80(1), 52-64.
Singh, P., Mallan, K., & Giardina, N. (2008). Just Google it: Students constructing knowledge through internet trave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ARE conference, Brisbane.
Singh, S. (2001). Gender and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at home. New Media and Society, 3(4), 395-416.
Smith, J., & Balka, E. (1988). Chatting on a feminist network. In C. Kramarae (Ed.), Technology and women's voices: Keeping in touch (pp. 82-97). New York, NY: Routledge.
Sofia, Z. (1998). The mythic machine: Gendered irrationalities and computer culture. In H. Bromley & M. W. Apple (Eds.), Education/technology/power: Educational computing as a social practice (pp. 29-52).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omekh, B. (2007). Pedagogy and Learning with ICT: researching the art of innovat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amblyn, C. (1997). She loves it, she loves it not: Women and technology. In J. Terry & M. Calvert (Eds.), Processed lives: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everyday life (pp. 47-50). London, UK: Routledge.
Tapscott, D. (2009). Grown up digital: How the net generation is changing your worl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Tenhaaf, N. (1996). Mysteries of the bioapparatus. In M. A. Moser & D. MacLeod (Eds.), Immersed in technology: Art and virtual environment (pp. 51-7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Turkle, S. (1984). The second self: Computer and human spirit.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Turkle, S. (198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sychoanalysis: A new alliance. Daedalus, 117(1), 241-268.
Turkle, S. (2012). Along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London, UK: J. Murray.
Vieceli, J., & Shaw, R. N. (2010). Brand salience for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an empirically based model.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6(13-14), 1218-1238.
Wakeford, N. (1997). Networking women and grrrls wit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rfing tales of the world wide web. In J. Terry & M. Calvert (Eds.), Processed lives: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everyday life (pp. 47-50). London, UK: Routledge.
Waller, W. (1932).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NY: John Wiley.
Walsh, S. P., White, K. M., & Young, R. M. (2007). Young and connecte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f mobile phone use amongst Australian youth. In G, Gerard & H, Larissa (Eds.), Proceedings Mobile Media 2007 (pp. 125-134). Sydney,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Sydney.
Wehrman, J. (2002, September 23). College students overwhelmingly use cell phones. Gettysburg Time, p. B6.
Wei, R. (2008). Motivations for using the mobile phone for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entertainment.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5(1), 36-46
Weilenmann , A., & Larsson, C. (2001). Local use and sharing of mobile phones. In B. Brown, N. Green, & R. Harper (Eds.), Wireless world: Social and interactional aspects of the mobile age (pp.92-107). London, UK: Springer.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llis, P. (2003). Foot soldiers of modernity: the dialectic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the 21st-Century School.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73(3), 390-415.
Woods, P. (1983).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 London, UK: Routledge & Kegan Paul.
Yang, S. G. (2006). An information discussion on internet matters an information discussion on internet matters: Moral construc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39(1), 65-83.
Young, K. S. (1999). Internet addi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Studen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7, 351-393.
Zickmund, S. (1997). Approaching the radical other: The discursive culture of cyberhate. In S. G. Jones (Ed.), Virtual culture (pp. 185-205). London, UK: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