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友崧
Yu-Sung Chao
論文名稱: 民間團體聯盟進行社區環境行動之探討-以公館永續發展聯盟為例
The Rol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Alliane for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Action -- ---A case of Gong-Gu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liance
指導教授: 蔡慧敏
Tsai, Huei-M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民間團體聯盟社區環境行動
英文關鍵詞: NGO, Alliane,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A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9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民間團體聯盟之研究,回顧社區環境行動、民間團體與組織合作相關文獻,進而瞭解民間團體聯盟發展過程,探討聯盟合作關係的特色,並找出行動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以及行動帶來的影響,藉此建立民間團體聯盟進行社區環境行動之行動經驗。
    本研究選擇以「公館永續發展聯盟」作為個案探討,描述並探討2004年該聯盟進行社區環境行動的過程與特徵,用以呼應社區環境行動與民間團體合作的相關理論。研究者透過參與觀察、文件整理與深入訪談三種方式進行資料蒐集。經過分析與討論後,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1、近十年來以聯盟形式進行環境行動已成為趨勢,公館永續聯盟即是在這種
    趨勢下的產物。
    2、社區環境行動通常是反應即時的環境問題,而公館聯盟案例顯示著都市社
    區規劃過程不公開、民眾參與不足的問題,聯盟行動就是為了爭取參與過
    程的權益,以及維護自己社區的環境。
    3、民間團體加入公館聯盟的行動,除了是順應以聯盟形式進行環境行動的趨
    勢外,還包括了民間團體依賴彼此的資源、降低個別的行動成本、增加對
    議題的影響力、學習其他組織專長、以及協助其他組織等合作動機。
    4、公館聯盟為議題導向的臨時性組織,「協調但不合併,存在但不登記」,
    「功能性分工的同心圓結構」為其合作的特徵。
    5、公館聯盟行動的過程,經歷了多次的計畫、執行、評估的步驟。而採行的
    環境行動包括了政治行動、法律行動、教育宣導、生態管理等。
    6、造成公館聯盟解散的因素,可以歸納為議題的調整、成員在乎程度、合作
    關係、經營能力、以及外在環境因素等五類,而這些因素之間也有一定的
    關係。
    7、公館聯盟行動影響:
    (1)對規劃單位與規劃案:聯盟較大的影響力促使規劃案的程序與內容獲得改
    善。而聯盟進行意見蒐集與彙整的工作,減少了規劃單位在行政作業上的
    成本。此外,聯盟行動也促使了規劃單位的學習改變。
    (2)對民間團體:行動過程中可獲得人力資源的挹注以及專長互補的功效。而
    聯盟建立了訊息溝通的橋樑,規劃單位與民間團體,民間團體間可以訊息
    交流。在資訊流通的情況下,民間團體也可達到增加能見度及組織學習的
    目標。
    (3)對參與成員個人:行動歷程即學習過程,影響包括:在地環境的認識、專
    業知識的學習、組織運作的學習、環境行動經驗的建立、行動技巧的學
    習、與人脈的建立等。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內容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章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社區環境行動 9 第二節 民間團體與策略聯盟 18 第三節 策略聯盟定義與相關理論 29 第四節 本章小結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8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5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環境議題與區域 57 第二節 公館聯盟的形成與成員特徵 61 第三節 公館聯盟發展歷程 74 第四節 聯盟運作特徵 79 第五節 聯盟進行社區環境行動 97 第六節 聯盟解散因素 118 第七節 公館聯盟行動的影響 144 第八節 綜合討論 154 第五章 結論與分析 16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7 參考文獻 173 附錄 179 附錄一 公館聯盟大事記 179 附錄二 公館聯盟成員出席狀況表 185 附錄三 公館聯盟成訪談大綱 187 附錄四 自來水事業處訪談大綱 188 附錄五 訪談者效度檢核表 189 附錄六 參與觀察活動記錄目錄表 190 附錄七 公館聯盟文件整理目錄表 191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第八版)。台北市:五南。
    王派仁(1993)。社區問題解決對社區居民之教育意義與影響。社教雙月刊,57,32-40。
    王順美、葉燕燕(1998)。社區環境行動及其環境教育意義—以83年度台北市十大環保社區為例。公共衛生,25(2),93-105。
    王麗容(1991)。民間環保組織在社區環保運動中的角色和功能。社區發展季刊,56,127-131。
    丘昌泰(1983)。美國環境保護政策:環境年代發展經驗的評估。台北市: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江明修(1999)。非營利組織協助政府再造之道。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45-153頁)。台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梅高文(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85,6-12。
    江明修、許世雨、劉祥孚(1999)。環保類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271-304頁)。台北市:智勝文化。
    江慧儀(2004)。台灣民間環保團體的環境教育現況與社會實踐:一個批判的環境教育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益生(2001)。社區進行保育工作之研究---以花蓮縣富源社區馬蘭鉤溪護溪巡守隊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第三處(2003)。打開NPO發展的另一扇窗:青輔會2002年策略聯盟專案操作經驗。台北市:青輔會。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明修(2003)。民間社會與民主轉型:環境運動在台灣的興起與持續。載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29-67頁)。台北市:新自然主義。
    李永展(1998)。從環保運動之演變思考台灣環保團體之出路。規劃學報,25,97-114。
    李宗派(2000)。現代社會工作--一門助人之專業。台北市:合記。
    李增祿(1995)。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21-24。
    沈姍姍(1996)。社區進行環境行動之研究-台北市興家社區環保媽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儒、張子超(1995)。民間團體推動環境教育模式之研究。台北市:國科會。
    林妙香(2000)。社區義工參與社區問題解決的學習極其影響之探討—以嘉義市王田里社區義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勝義(1993)。社會教育多元論。台北市:五南。
    郁道玲(1994)。社區事件居民抗爭動員過程之研究—三個台北案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1996)。 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1-285頁)。台北市:巨流。
    紀惠容、鄭怡世(2001)。非營利組織間的聯盟-以社會福利組織為例。社會工作學刊,8,97-111。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市:正中。
    郝先凱(1990)。綠化經濟發展─環保團體為民先鋒。環保與經濟,17,44-46。
    莫慶聯、甘炳光(1996)。社會行動。載於甘炳光(主編),社區工作—理論與實踐(175-221頁)。台北市:五南。
    許世雨(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行政。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155-184)。台北市:智勝文化。
    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85,30-35。
    陳王琨、范綱祥(1997)。社區環境政策:守望桃花源。台北市:淑馨。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 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其南(1996)。台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1996年台北國際社區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財團法人亞太文經學術基金會。
    陳益興(1992)。我國社會教育析論。台北市,五南。
    梁明煌(2000)。台灣地區環保團體的角色與環保糾紛解決機制的變遷。環境與管理研究,1(1),79-94。
    黃思婷(2005)。草山生態文史聯盟進行社區環境行動之學習及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麗玲(2003)。1990年代台北市都市規劃中的社區參與全球過程、地方政治以及鄰里回應。地理學報,34,61-78。
    童燕齊(2003)。轉型社會中的環境保護運動: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比較研究。載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391-414頁)。台北市:新自然主義。
    葉琇姍(1991)。社會工作的倡導觀點:理念與實務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茹琪(2001)。 夥伴關係在保護區經營管理上的運用 -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劉可強(1994)。環境品質與社區參與。台北市:文建會。
    蔡文輝(1985)。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蔡秀美(1997)。社區終身學習的理論及推展模式。1997社區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91-108頁)。嘉義縣:中正大學成人繼續教育研究所。
    蔡宏進(1983)。台灣社會的發展與問題。台中縣:漢興實業。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
    蔡博文(1993)。組織間的合作利益管理方式。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怡世(2001)。民間福利服務輸送型組織與企業組織合作募款經驗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5(1),171-210。
    鄭讚源(1997),既競爭又合作、既依賴又自主:社會福利民營化過程中,政府與民間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定位,社區發展季刊,80,79-87。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臺北:自立報系。
    蕭新煌(1997)。台灣地方環保抗爭運動:1991-1996。台北市:環保署。
    蕭新煌、孫志慧(2000)。台灣非營利部門的未來。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 : 組織與運作(481-495頁)。台北市:巨流。
    蕭新煌、賀德芬、黃武雄(1985)。多元的社會中民間團體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論壇,224,22-28。
    Brookfield, S.(1997)。成人學習者,成人教育與社區。(李素卿譯)。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3)。
    Kevin, P. K.(2003)。帶領公益部門邁向成功之路。(康淑華、方凱弘譯)。台北市:喜瑪拉雅基金會。(原著出版年:2000)。
    Patton, M. Q.(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Bailey, D., & Koney, K. M. (2000). Strategic alliances among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rganizations: From affiliations to consolidations. Thousand Oaks: Sage.
    Berry, J. M. (1977). Lobbying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y, G. S., & Klein, S. (1987).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vertical market: 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c. M. J. Houston (ed.), Review of Marketing (39-66).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Dluhy, M. J. (1990). Building coalitions in the human service. Newbury Park, Chicago : Sage.
    Heimstra, R. (1974).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in life long lea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 34-44.
    Hines, J. M. (1985). A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d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 (1980) A paradigm for citizen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 action. The yearbook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173-192.
    Hungerford, H. R., Peyton. R. B., Tomera, A. N., Litherland, R. A., Ramsey, J. M., & Volk, T. L. (1985).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Actions: Skill Development Modules. Champaign, IL: Stipes.
    Hungerford, H.R., & Volk, T.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Kogut, B. (1988). Joint ventur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9, 319-332.
    Payton, R. B. (1977). An assessment of teacher’s ability to identify, teach, and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action skills. South Illinois University.
    Pfeffer, J., & Salancik,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NewYork: Harper and Row.
    Smith-Sebasto, N. J. (1992). The revised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control measure: A review and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3(2), 24-33.
    Smith, K. G., Carroll, S. J., & Ashford, S. J. (1995). Intra-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peration: Toward a research agenda.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1), 7-23.
    Truman, D. B. (1971).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 and public opinion (2nd ed.). New York:Knop.
    William, B. S. (1996). Environment education for empowerment-Action research and community problem solving. Michian: Green.
    Williamson, O. E. (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r: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Long, F. J., & Arnold, M. B. (1995). The power of environmental partnerships. Dryden Press.
    Gaul, G. M., & Borowski, N. A. (1993). In high-level jobs at nonprofit, charity really pays. Philadelphia: Inquirer.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