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誼娉
論文名稱: 專題導向學習運用在國中生活科技創造力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Project-Besed Learning of living technology 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指導教授: 侯世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生活科技專題導向科技創造力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活科技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之相關理論,依此設計教學活動並實施教學實驗,以探討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國中生科技創造力的效果,以及探討實驗組學生之性別、學業性向能力、多因素性向能力與科技創造力之間的關係,作為日後生活科技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以桃園縣某國中的二年級學生為取樣對象,有效樣本學生共計142人。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科技創造力測驗」、「構想創意評量表」、「產品創意評量表」。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採用文獻分析與準實驗研究法(不相等控制組設計),先探討相關文獻以發展教學活動,經教學實驗後,利用平均數、標準差、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對學生科技創造力的提昇具有成效。
    二、不同性別學生接受專題導向學習之教學後其科技創造力並無差異。
    三、國中學生的學業性向能力與科技創造力沒有相關。
    四、實驗組學生對生活科技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有正向的學習反應。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提供教師與未來研究作為教學實施及深入研究之參考。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 錄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專題導向學習 7 第二節 科技創造力之探討 27 第三節 科技創造力與專題導向學習活動 4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2 第四節 實驗設計 63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5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生科技創造力之影響 71 第二節 學生背景因素與科技創造力之關係 86 第三節 學習歷程反應分析 92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5 一、中文部份 115 二、外文部份 121 附 錄 125 附錄一 125 附錄二 127 附錄三 128

    一、中文部份
    1.丁興祥、邱皓政、蔡啟通、林逸媛(1992)。國中學生拓弄斯創造思考測驗評分常模修訂。測驗年刊,39,105-116。
    2.王保提(2005)。設計導向課程對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3.王靖璇(2000)。專題導向科學學習之教學研究:以國中學生學習「彩虹」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4.王繼正(1998)。創造性問題解決方式的專題製作教學。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3,57-59。
    5.毛連塭(1989)。實施創造思考教學的參考架構。創造思考教育,創刊號,2-9。
    6.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3-12。
    7.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八十五年)。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8.李錫津(1987)。創造思考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9.李慧賢(1996)。原住民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年級、性別、教師教學創新 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與創意經驗、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0.李光烈(2000)。國小自然科教師應用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11.李姿嬅(2000)。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與班級氣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12.李大偉、張玉山(2000a)。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上)。生活科技教育,33(9),7-14。
    13.李大偉、張玉山(2000b)。科技創造力的意涵與教學(下)。生活科技教育,33(10),9-16。
    14.李乙明、李淑貞譯(Sternberg, R. J.著)(2003)。創造力Ⅱ‧應用。台北:五南。
    15.李大偉、張玉山(2006)。不同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對國中生技術創造力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94-2511-S-003-019-),未出版。
    16.吳靜吉(2001)。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2007年 7月3 日,取自http://qcrc.qef.org.hk/qef/download.phtml?attachment_id=30381
    17.吳怡瑄、葉玉珠(2003)。主題統整、年級、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師大學報教育類,48(2),239-260。
    18.何宜軒(2005)。透過網路化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以培養國中學生科技創造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19.林幸台(1973)。創造性教學對資賦優異者創造力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20.林幸台、王木榮(1994)。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台北:心理。
    21.林人龍(1999)。概念構圖─科技認知學習的另一種方法。生活科技教育,32(2),頁10-19。
    22.林達森(1999)。論析統整性課程及其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4),97-116。
    23.林寶貴、郭靜姿、蘇芳柳、吳淑敏(2001)。國民中學學業性向測驗之編製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5,1-20。
    24.洪榮昭(1999)。試析科技創作力。「國際科技教育整合思考」專題研討論文集,43-50。
    25.洪榮昭、蕭錫錡、吳明雄、李薦宏(1996)。日本「創造力培育」考察心得報告。國科會。
    26.洪榮昭、許書務(1998)。專題製作對科技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分析-以多功能機器人製作為例。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創刊號,169-181。
    27.洪榮昭、林展立(2006)。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28.洪金洲(2002)。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29.徐新逸(1995)。「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設計、發展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7(1),14-24。
    30.高汶旭(2002)。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童進行科學展覽活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31.許靜霙(1997)。國小學童學習風格、語文推理、創造力與問題解決之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32.許素(2002)。專題導向教學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實施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33.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34.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之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35.郭柏立、鄒國益(1996)。專題製作與論文寫作。台北:全華。
    36.郭淑惠(1999)。不同團隊組型之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37.陳昭儀(1991)。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心理。
    38.陳宗逸(1995)。家庭背景、教師行為、致握信念與國小學童創造思考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39.陳玉統(1996)。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為智力成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40.陳仙舟、黃俊宏(無日期)。科技創造力教育之初探。2008年3月20日,取自http://www.ccda.org.tw/able/electric_magazine/creative_edu.htm
    41.陳龍安(199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42.陳沅(2002)。國小數學專題學習活動發展與應用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數學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43.陳延旻(2003)。專題製作課程對大學生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44.張玉成(1983)。教師發問技巧及其對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影響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
    45.張嘉芬(1997)。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行為、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46.張美玲(2000)。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47.張玉山(2002)。創造性的科技教學活動設計。生活科技月刊,35(2),24-32。
    48.張玉山(2003)。虛擬團隊之創造力研究-以師院勞作課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49.張春興(2004)。教育心裡學。台北:東華。
    50.黃旭鈞(1991)。國小兒童創造力、偏差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8,117-141。
    51.黃金益(1998)。合作學習對大學生專題製作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52.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9-56。高雄師範大學。
    53.黃明信(2002)。國小網路專題式教學模式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54.曾耀霆(1998)。以專題為基礎的教學與學習在國小高年級自然科實施之研究(1)。國科會專案報告(NSC87-2511-S-153-008)。
    55.曾志朗(2000年11 月4 日)。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報告。聯合報,2版。
    56.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95-121。
    57.葉玉珠(2002)。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發展與其主要影響生態系統之動態關係。國科會專案報告(NSC902511S110006)。
    58.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量表之發展。台北:創新與創造力- 技術創造力的涵義與開發研討會。
    59.詹秀美(1989)。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關變項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60.詹雅婷(2001)。網路化專題導向學習於教育學程之實施與評鑑。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61.鄒慧英(2001)。課程、教學、評量三位一體的專題學習。台南師院學報,34,155-194
    62.鄧運林(1981)。小學生創造才能、科學興趣與人格特質之探討。今日教育,39,69-79。
    63.劉丙燈(2003)。高職機械科「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成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64.賴慶三(2002):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專題本位教學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43(1),59-64。
    65.賴慶三、洪金洲(2003)。國小五年級「設計與製作」專題本位教學之研究。中華民國第十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NSC-91-2511-S-152-008-X3,921-927)。
    66.賴慶三、郭榮得(2005)。國小四年級學生光的專題本位科學學習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學報,36(1),183-208。
    67.蕭錫錡(1998)。專題製作之創意發展-合作創作之研究。國科會技術科學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摘要(報告編號:NSC87-2516-S-018-001),未出版。
    68.簡楚瑛(1994)。方案課程之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
    69.羅一萍(1996)。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70.蘇育任(1997)。建構主義式教育的迷思與省思。國民教育研究集刊,5,121-139。

    二、外文部份
    1.Ausubel, D. P. (197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2nd.ed.).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2.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3.Barron,F., & Harrington, D. M.(1981). Creativity,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439-476.
    4.Blumenfeld , P. C. , Soloway, E. , Marx , R.W. , Krajcik , J . S . , Guzdial , M. , & Palincsar , A.(1991)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Sustaining the doing ,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26 , 369-398.
    5.Brown, A. L., & Campione, J. C. (1994). Guided discovery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In K. McGilly (Ed.), Classroom Lesson: Integrating Cognitive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229-272. Cambridge, MA: MIT Press/Bradford Books.
    6.Barron , B. J. S. , Achwartz, D. L. , Vye , N. J. , Moore , Allison , Petrosino , A. , Zech , L. , Bransford , J. D., & The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1998 ) Doing with understanding : Lesson from research on problem-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 7(3), 271-311.
    7.Crawford, R. P.(1954). The techniques of creative thinking .New York: Hawthorn.
    8.Davis, G. A.(1986). Creativity is forever. Iowa :Kendall/Hun Publishing campany .
    9.Davis, G. A., Kogan, N. & Soliman A. M. (1999). The Qatar Creativity Conference: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 , Family, and Society. Third Quarter , 33(3) , 151-166.
    10.Guilford, J. P. (1977). Way beyond the IQ. Buffalo, NY: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Inc.
    11.Guillory, M. & Neelam K. D. (1995). Performance on the Torrance Test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llect--learning abilities test: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 Sout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Biloxi, MS, November 8-10, 1995).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3 894)
    12.Howe(1997):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pproaches Processes for Teaching and Doing Creative Activity。
    13.Hsiao, H. C. (1997). The improvement of creativity andproductivity of technical workers through partnershipbetween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ity Development in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aipei, Taiwan.
    14.Jonassen, D. H. (1997).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 learning outcom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45(1), 45-94.
    15.Katz,L.G., & Chard,S.C.(1989). 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 . Norwood, N. 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6.Kimbell, R., Stables, K., & Green, R.(1996). Understanding practice in design and technology. Bristol,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17.Krajcik, J. S., Czeniak, C., & Berger C. (1999). Teaching children science: A project-based approach. Boston: McGraw-Hill College.
    18.Marx, R. W., Blumenfeld, P. C., Krajcik, J. S., & Soloway, E. (1997). Enacting project-based science.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7(4), 341-358.
    19.Moursund , D. (1999)Project-based learning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OR: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Books and Courseware Department.
    20.Michael, K.Y. (2000). A comparison of students’ product creativity using a computer simulation activity versus a hands-on activit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the Faculty of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1.Ogletree, E. J. (1996). The comparative status of the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waldorf education students: A surve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00-948.)
    22.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o think creatively? Journal of Creative Bechavior, 6, 114-143.
    23.Taylor, C. M. (1987). Ecpanding awareness of creative porentials worldwild. Salt Lake, UT: Brain Talent-Powers Press.
    24.Tardif, T. Z.and Sternberg, R. J.(1993).What do we know about creativity?InR. J. Sternberg(Ed.),The nature of creativity.(4th ed.,pp.429-440.).New York: Cambridge.
    25.Thomas, J. W., Mergendoller, J. R., & Michaelson, A. (1999).Project-based learning : A handbook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eachers. Novato, CA: Th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26.Thomas , J. W., (March, 2000). A review of research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http://www.autodesk.com/foundation.
    27.Vernon, P.E.(1989). The nature-nurtuer problem in creativity. In J.A.,Gliver; R.R.,Ronning & C.R., Reynolds, (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93-110). New York: Plenum Press
    28.Wallas, G. (1926). The art of thought. New York:Harcourt-Brace.
    29.Weinstein, J. B., & Bobko, P. (198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androgyny when moderated by an intelligence threshold.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4(4), 162-166.
    30.Wolk, S.(1994). Project-based learning:Pursuits with a purpose. Educational Leadership,52(3),42-4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