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孟穎
論文名稱: 魏晉植物賦研究──以意象形成切入
指導教授: 陳滿銘
Chen, Man-Ming
蔡宗陽
Tsai, Tsung-Y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植物賦詠物意象一象多意一意多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8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魏晉詠物賦以吟詠紛繁的物材為其特色,其中植物賦又佔詠物賦的六分之一,植物題材經過歷代的演變形成典型化的意象,而這些意象在賦體中經由篇章的設計與經營進行組構。本文以魏晉植物賦為研究對象,以「意象」為主,分就「一象多意」和「一意多象」兩個觀察角度切入文本考察。
    首先探討魏晉植物賦的「發展」和「內容」。就「發展」言,魏晉植物賦承前代而來的發展演進,辭賦中植物意象的承傳和積累,有新意象的引介,也有新舊意象的疊合,從漢大賦到魏晉小賦也形成新的敘寫模式。就「內容」言,植物賦中呈現的是詠物賦裡不變的「物人互動」。植物賦的「物」是以植物意象為主體,「人」則以創作者「君王」和「士人」為主體,兩者進行「物」(「天」)「人」互動。
    接著,將魏晉植物賦的「意象形成」分成「一象多意」和「一意多象」兩者進行討論。「一象多意」的「象」探討「自然意象」(包含花木草其他四類)和「人文意象」(包含君臣和居所);「一意多象」的「意」探討「情」意象(包含盛衰之感和流離之痛)與「理」意象(包含比託王朝、士人之德和君臣關係)。
    最後,統合歸納出魏晉植物賦「意象形成」的特色和美感效果。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探討 7 一、詠物賦的研究 7 二、意象的研究 9 (一)辭賦意象 9 (二)意象相關理論 9 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範圍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魏晉植物賦的發展 15 第一節 魏晉植物賦繁盛的因素 19 第二節 魏晉植物賦的主題分類 24 第三節 魏晉以前植物意象的發展 39 第三章 魏晉植物賦的意象形成──一「象」多「意」 45 第一節 自然意象 48 一、花類 48 二、木類 57 三、草類 63 四、其他 69 第二節 人文意象 73 一、人際──以君臣為主 73 二、生活──以居所為主 79 第四章 魏晉植物賦的意象形成──一「意」多「象」 83 第一節 「情」意象 83 一、盛衰之感 83 二、流離之痛 88 第二節 「理」意象 93 一、比託王朝 93 二、士人之德 98 三、君臣關係 103 第五章 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09 附錄一:魏晉植物賦選錄作品表 121 附錄二:魏晉植物賦選錄作品原文 129

    一、專書
    (一)古籍及輯注本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陳元龍輯:《御定歷代賦彙》,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11月。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韓格平、沈薇薇、韓璐、袁敏校注:《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
    葛洪:《西京雜記》,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
    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年3月。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附文選考異),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新校胡刻宋本),臺北:華正書局,1994年。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6月。
    朱熹:《楚辭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
    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
    俞琰:《詠物詩選》,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4年。
    劉熙載:《藝概》,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徐鼎纂輯、王承略點校解說:《毛詩名物圖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二)近現代
    1、辭賦類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王培元主編:《詩騷與辭賦》,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琳:《六朝辭賦史》,黑龍江 :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煥然:《漢代士風與賦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曲德來:《漢賦綜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4月。
    余江:《漢唐藝術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1月。
    吳儀鳳:《詠物與敘事——漢唐禽鳥賦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3月。
    吳儀鳳:《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情境與書寫意涵》,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2月。
    阮忠:《漢賦藝術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林天祥:《北宋詠物賦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姜書閣:《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10月。
    政治大學文學院編:《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年12月。
    洪順隆:《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胡學常:《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漢賦與兩漢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孫晶:《漢代辭賦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7月。
    徐志嘯:《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
    袁濟喜:《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8月。
    張書文:《楚辭到漢賦的衍變》,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張國星編著:《六朝賦》,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
    曹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8月。
    曹勝高:《漢賦與漢代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6月。
    章滄授:《漢賦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4年。
    許東海:《風景‧夢幻‧困境──辭賦書寫新視界》,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5月。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許結等著:《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郭建勳:《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郭建勳:《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程世和:《漢初士風與漢初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6月。
    程章燦:《漢賦攬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程章燦:《賦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6月。
    程德和:《漢賦管窺》,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0月。
    萬光治:《漢賦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89年12月。
    葉幼明:《辭賦通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鈴木虎雄:《賦史大要》,上海:正中書局,1947年。
    廖志強:《南朝賦闡微》,臺北:天工書局,1997年9月。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10月。
    劉斯翰:《漢賦:唯美文學之潮》,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4月。
    劉懷榮:《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踪凡:《漢賦研究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鄭明璋:《漢賦文化學》,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8月。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9月。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6月。
    遲文浚等主編:《歷代賦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霍旭東等:《歷代辭賦鑑賞辭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8月。
    霍松林等編:《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
    韓暉:《隋及初盛唐賦風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出版社,1993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10月。
    鄺健行主編:《新亞集刊》賦學專輯第13期,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1994年。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4月。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2、意象學與美學類
    仇小屏:《古典詩詞時空設計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9月。
    仇小屏:《古典詩詞時空設計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
    仇小屏:《篇章意象論──以古典詩詞為考察範圍》,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2月。
    王金凌:《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4月。
    王長俊:《詩歌意象學》,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7月。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王運熙、楊明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第2版,增補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吳功正:《中國文學美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12月。
    李建中:《漢魏六朝文藝心理學》,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2年。
    李翠英:《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12月。
    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研究所,2002年。
    林美清:《杜詩意象類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9月。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4月。
    洪隆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3月。
    凌欣欣:《初唐詩歌中季節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
    夏之放《文學意象論》,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5月。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3月。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1版。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5月。
    張新科:《文化視野中的漢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曹道衡:《魏晉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許興寶:《人物意象研究:唐宋詞的另一種關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佳君:《辭章意象形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臺北:華正書局,2001年8月。
    陳清俊:《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3月。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陳滿銘:《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6月。
    陳滿銘:《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
    陳滿銘:《篇章結構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曾祖蔭:《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5月。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
    鄒巔:《詠物流變文化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
    趙山林:《詩詞曲藝術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趙紅菊:《南朝詠物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歐陽周、顧建華、宋凡聖編著:《美學新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
    歐麗娟:《杜甫詩之意象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3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5月。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12月。

    二、期刊及研討會論文
    尤雅姿:〈文學世界中的空間創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53-167。
    左其福:〈論意象的文學化過程及其情感本質〉,《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1999年6月。
    朱立新:〈楚辭時空意識探微〉,《蘇州大學學報》第4卷,1999年10月。
    朱曉海:〈讀兩漢詠物賦雜俎〉,《漢學研究》第18卷,2000年12月,頁223-251。
    周惠萍:〈文學作品的時空定位與情感表達〉,《貴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0年。
    孟修祥:〈論中國文學中的蓮荷意象〉,《荊州師專學報》第4期,1997年,頁36-39。
    林文月:〈關於文學史上的指稱與斷代──以六朝為例〉,《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年。
    侯杰錩:〈漢賦序文初探—以主題為軸心〉,《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卷3,2000年6月。
    紀永貴:〈槐樹意象的文學象徵〉,《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12期,2004年。
    韋夢雪:〈柳的原型意象初探〉,《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2003年。
    夏侯軒、張健:〈魏晉植物賦淺析〉,《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12期,2012年12月,頁8-10。
    馬予靜:〈論魏晉南北朝的同題共作賦〉,《河南大學學報》第5期,2003年9月。
    高秋鳳:〈宋玉神女賦與曹植洛神賦的比較研究〉,《國文學報》26期,1997年6月,61-89頁。
    高秋鳳:〈從宋玉神女賦到江淹水上神女賦——先秦至六朝神女賦之發展〉,《第三屆國際辭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845-868頁。
    高秋鳳:〈試論兩漢言志賦與道家之關係〉,《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8月,167-191頁。
    高秋鳳:〈辭賦的弘博與富麗〉,《中國文學與美學》,2000年9月,175-225頁。
    高秋鳳:〈鵩鳥賦與鸚鵡賦之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8卷9期,1985年9月,頁36-41。
    畢萬忱:〈論三國詠物抒情賦的時代特徵〉,《文學遺產》第1期,1994年。
    章滄授:〈大罩天地之表,細入纖毫之內:論晉代詠物賦〉,《社會科學戰線》第1期,1992年,頁272-277。
    章滄授:〈論建安賦的新風貌〉,《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8期,1991年。
    章滄授:〈論漢代的詠物賦〉,《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1998年10月。
    郭建勳:〈晉代騷體文學的三大主題〉,《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1997年,頁24-30。
    陳春保:〈漢代詠物賦的模式及其變遷〉,《山東師大學報》第5期,1999年。
    陳滿銘:〈意象互動論——以「一意多象」與「一象多意」為考察範圍〉,《文與哲》11期,2007年12月,頁435-480。
    陳滿銘:〈意象包孕式結構論——以「多」、「二」、「一(○)」螺旋結構切入作考察〉,《湘南學院學報》第30 卷第4 期,2009 年8月,頁36-42。
    陳滿銘:〈論章法結構與意象系統之迭合──以多二一(○)螺旋結構切入作考察〉,《南平師專學報》第24卷3期,2005年7月,頁5-8。
    陳滿銘:〈論意象的組合方式──承續與層遞〉,《平頂山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7年8月,頁92-94。
    陳滿銘:〈論意與象之連結——以格式塔「異質同構」說切入觀察〉,《畢節學院學報》第24卷第84期,2006 年,頁1-5。
    廖國棟:〈古典辭賦的主題與技巧〉,《國文天地》,2003年2月。
    廖國棟:〈漢賦「夸飾」之省察〉,《成大中文學報》卷1,1992年11月。
    潘世東:〈中國傳統文化的時空觀及其人文魅力〉,《學術論壇雙月刊》第5期,2001年。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的「經驗」的借代與解釋〉,
    鄧福舜、李紅:〈建安詠物賦的藝術傾向〉,《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2000年7月。
    韓高年:〈漢代四言詠物賦源流新探〉,《蘭州西北師大學報》第1期,2000年。
    簡宗梧:〈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文學、文化與世變──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2002年,頁19-40。
    譚家健:〈六朝唐宋同題詠物賦蠡測〉,《南通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年9月。
    龔克昌:〈文變染乎世情──論魏晉南北朝賦風的轉變〉,《文史哲學報》第5期,1990年。

    三、學位論文
    王秋傑:《西晉辭賦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王靜兒:《兩漢言志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何于菁:《東漢辭賦與政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何筱敏:《漢賦的時空美感》,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吳翊良:《空間‧神話‧行旅——漢晉辭賦中的「山水書寫」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玉玲:《齊梁詠物詩與詠物賦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國熙:《兩漢魏晉辭賦中失志題材作品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李嘉玲:《齊梁詠物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李靜雯:《辭章意象表現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林怡佩:《辭章意象質形同構類型論——以國中國文教材為研討範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麗雲:《六朝賦之抒情傳統與藝術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洪順隆:《魏晉南北朝賦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馬寶蓮:《兩宋詠物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張明冠:《漢賦中的神話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勇華:《魏晉花果木賦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5月。
    張秋麗:《漢魏六朝紀行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張嘉純:《漢魏六朝辭賦中的遊仙題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曉娜:《六朝植物賦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5月。
    梁佳雯:《兩晉隱逸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秋吟:《屈賦意象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清俊:《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溫如:《魏晉時期花木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燕婷:《建安辭賦主題意識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曾玲玲:《建安辭賦中「婦女文本」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政卿:《古典詞的時空特質與其運用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楊佩螢:《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詹詠翔:《〈離騷〉意象論》,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
    鄭雅文:《東晉辭賦主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蕭湘鳳:《魏晉賦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賴鈺婷:《文學創作意象質形同構類型論---以臺灣當代散文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賴慧娟:《東坡詞黃州詞時空設計探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鮑恩洋:《六朝詠物賦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5月。
    戴伊澄:《文選音樂類賦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譚澎蘭:《六朝小賦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