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偉豪 Horng, Woei-Haur |
---|---|
論文名稱: |
平溪地區的聚落發展與資源開發(1820-1969)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 Ping-shi region (1820-1969) |
指導教授: |
陳國川
Chen, Kuo-Ch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4 |
中文關鍵詞: | 平溪 、資源 、聚落型態 、社會組織 、礦業 |
英文關鍵詞: | Ping-shi, resources, settlement pattern, social organization, min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76 下載:5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位於臺北盆地東側丘陵山地的平溪地區作為研究對象,借用清代土地拓墾之「租佃體系」作為思考方式,從資源本身的特性著手,進一步釐清資源的生產體系,討論從土地為主要資源開發的時期,進入到以煤礦為主要資源開發的時期後,當地聚落型態與社會組織的變遷。具體的研究目的有以下三點:瞭解平溪地區礦業興起前的聚落型態與社會組織;探討平溪地區煤礦資源的開採與經營運作的方式;探究平溪地區礦業興起後的聚落型態與社會組織。
原為平埔族金包里、大雞籠、毛少翁三社共管的平溪地區,嘉慶25年(1820)金協福墾號在獲得官方允許後,正式招漢佃入墾。在該拓墾制度下,除十分寮聚落因為收租公館所在,逐漸成為人口密度較高的聚落外,其餘地區大致呈現散村聚落的景觀。「永久佃作」的土地資源,使墾民能夠穩定於此地開墾;而原居地、姓氏血緣不同,且散居於各地的墾民,因為租佃體系的建立、宗祠公田的設置、廟宇的修築與祭典的舉辦,彼此間逐漸跨越姓氏血緣、原鄉地緣的界線,成為以在地地緣為認同基礎的在地居民。
擁有豐富煤礦資源的平溪地區,由於市場需求的增加,礦業活動於大正7年(1918)正式興起。但「本層煤西厚東薄、夾石層西薄東厚」的特色,使得平溪地區的礦業經營,產生區域差異:石底地區主要為臺陽公司直營管理的公司煤礦;十分寮、東勢格地區,則多為小資本合夥或獨立經營的個人煤礦。但整體而言,由於煤礦「不穩定」的特性,使得兩種生產體系都未能呈現穩定的狀態。為此,業主通常會透過地方建設的投入、祭典活動的舉辦、福利制度的施行,以穩固其生產體系之運作。
礦業興起後,在地居民逐漸由以農為主的維生方式,轉為農礦兼業的型態;此外,還有不少外來從礦人口進入。但不論是在地還是外來的礦工,除部分會固定於單一礦場之生產體系外,「流動」是礦工面對「不穩定」的生產活動時,最普遍的現象。「流動」的特色,也使得平溪地區的人群組成,仍是以原有的在地居民為主。聚落型態方面,在地居民農礦兼業的就業型態,使得平溪地區的散村聚落能夠維持。此外,隨著專業礦工的出現,礦場附近或是生活便利的地點,逐漸吸引人群聚集,如平溪地區的兩大集村聚落:菁桐、十分寮。社會組織方面,由在地居民組成的包工團隊,透過礦業生產過程中的利益爭取和利益共享,一同面對生產上的問題,甚至發展為不僅以煤礦生產為目的社會群體;而在地居民也透過信仰活動的投入與參與,祈求生活上的平安,人與人之間也能夠藉此聯繫交流。而外來人群則大多數依賴於礦場直營的生產組織,人群間主要是因生產活動而聯繫,一旦煤礦作為「資源」的條件出現變化,因煤礦生產而建立的業緣關係也將隨之瓦解,外來人群也將隨之離散。
總而言之,土地與煤礦因為資源性質的差異,而形成不同的聚落發展樣貌:土地屬於不可被取代、可更新且相對較穩定的資源,任何的生產與生活皆是在土地之上發生,因此就算生產的重要性不再,土地仍就提供了生活的基本空間,人群能夠以此為基礎,建立相對穩定的社會;相較於煤礦,可被取代、不可更新、不穩定性高的資源特性,一旦採掘完畢或者重要性降低,煤礦便不再具有任何價值,因開採活動而建立的生產體系也將跟著瓦解,賴以維生的人群也隨之解散。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of Ping-shi region, New Taipei City, Taiwan. Ping-Shi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hills of Taipei Basin, and is, geologically, famous for having the coal seam. The pioneers moved into Ping-Shi region in the Qing Dynasty Rule and started land exploitation; however, the coal was not exploited until the Japanese Rul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hanges of settlement pattern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loitation of Mining the Coal.
Pioneers moved into Ping-shi region at least before 1820. They made a living by utilizing the land.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were integrated through religion, ancestor worship and exploitation system. A stable settlement pattern was thus formed.
Coal mining started in 1918. Many residents changed their living from “agriculture only” to “half-agriculture and half-mining;” lots of foreigners also came because of work opportunities. Nevertheless, because of the unstable and limited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resources, settlement pattern in this period were not stable: foreigners moved within the region or between regions, and with the fade of Coal resource, most of the foreigners moved out; only the old-timers left.
In conclusion, the exploita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resources - renewable or nonrenewable -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settlement pattern in Ping-Shi region. Land resource, a renewable resource, enables residents to have a stable society. In contrast, Coal resource, a nonrenewable resource, makes the region an unstable society.
一、史料
(一)地方志書、調查書類
千草默仙
1943 《會社銀行商工業者名鑑》,臺北:圖南協會。
土屋重雄
1985 《臺灣事情一班 上冊》,臺北:成文出版社。
工業技術研究院礦業研究所
1973 《中華民國六十一年臺灣主要煤礦調查報告》,臺北:工業技術研究院礦業研究所。
王世慶
1991 《重修臺灣省通志 卷七 政治建置沿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不著撰人
年代不詳 《社寺廟宇ニ関スル調查 臺北廳》,出版地不詳。
平溪鄉志編纂委員會
1997 《平溪鄉志》,臺北:平溪鄉公所。
周璽
1958 《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河野道忠
1921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胡嘉候、胡家駒
2004 《平溪十分寮胡氏族譜》,臺北:平溪胡氏宗親會。
張炳楠等
1971 《臺灣省通志 卷二 人民志禮俗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盛清沂
1960a 《臺北縣志 卷五 開闢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1960b 《臺北縣志 卷二十一 礦業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陳國川
2005 《續修臺北縣志 地理篇》,臺北:臺北縣政府。
陳國章
2004 《臺灣地名辭典 合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培桂
1961 《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盛韶
1997 《問俗錄》,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夢林
1958 《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渡邊源作
1937 〈基隆郡平溪庄要覽〉,收於1985《臺灣州郡市街庄一覽輯存》,臺北:成文出版社。
黃叔璥
1957 《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鑑水
1988 《五萬分之一 臺灣地質圖說明書 圖幅第四號 臺北》,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楊貴三、沈淑敏
2010 《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省文獻會
1992 《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 第十一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臺灣省煤業調節委員會
1959 《臺灣省開工礦場一覽》,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礦務科
1959 《臺灣省礦區一覽》,臺北: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礦務科。
臺灣省煤礦礦工福利委員會
1968 《十五年來礦工福利成果總報告》,南投:臺灣省礦工福利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 《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 《臺灣私法物權》,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澤民
2004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集續編(下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6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上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藍鼎元
1958 《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顏滄波、陳培源
1953 《臺灣地質圖第9號,臺北幅及說明書》,臺北:臺灣省地質調查所。
(二)檔案類
清代—淡新檔案各案件。(臺灣大學典藏數位計畫,《淡新檔案》,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index.jsp)
清代—土地契約文書。(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府報。(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相關報導。(漢珍數位有限公司,《臺灣日日新報》,http://vod.lib.ntnu.edu.tw/LiboPub.dll?Search1)
日治時期—昭和20(1945)《戶籍調查簿 本居戶》。(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
日治時期—昭和20(1945)《戶籍調查簿 寄留戶》。(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
日治時期—昭和17年(1942)到昭和20年(1945)《寄留戶除戶簿》。(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
戰後—聯合報相關報導。(.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http://udndata.com/)
戰後—民國44年(1955)《戶口登記簿》。(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
戰後—民國58年(1969)《戶口登記簿》。(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
(三)地圖類
1.中央地調所,《五萬分之一 臺灣地質圖》,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圖幅:雙溪、臺北、新店、頭城)
2.民國40年(1951)臺北縣平溪鄉(石底、十分寮段)160磅藍曬地籍圖,共144幅。原件典藏單位: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資料數化單位:中央研究院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
3.臺灣總督府臨時土地調查局,(1904),《臺灣堡圖》。
(四)統計類
新北市平溪區戶政事務所提供,戰後各年度人口統計。
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1989 《臺灣地區雨量紀錄—北部區域》,臺北: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
年代不詳 《臺灣總督府管內堡里街庄土名表》,出版資料不詳。
臺灣總督府企劃部
1940~1941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企畫部。
臺灣總督府官房企劃部
1938~1939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企畫部。
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1908~1916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1928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1917~1933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1934~1937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20 《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2 《國勢調查中間報 臺北州七星郡》,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1905~1907 《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二、專書、期刊、論文
Peter Dicken
2003 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 four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小林寬
1924 《石炭及ヒ炭礦の話》,基隆街:櫻井印刷部。
王志鴻
2001 〈平溪線鐵道故事(上)-平溪線鐵路史初探〉《北縣文化》,第69期,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王甫昌
2005 〈由「中國省籍」到「臺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臺灣社會學》,39:59-117。
布施優子
2003 《日治時期山本炭礦之研究》,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春蓀
1959 〈臺灣之煤礦資源〉,《臺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 第十號》,臺北:中央地質調查所。
吳佳芸
2011 《從Basay到金雞貂—臺灣原住民社群關係之性質與變遷》,臺北:國史館。
李玉芬
1989 《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
1993 《治礦五十年》,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周章淋
2007 《臺北縣瑞芳鎮猴硐煤礦生活園區口述歷史—黑金的故鄉 猴硐》,臺北:臺北縣文化局。
周耀裕
2007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臺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子銘
1960 〈指導與監督〉,《臺煤》,121:5~13,臺北:中華民國礦業協進會。
林再生
1997a 〈由早期礦業成功例看勞務管理技巧〉,《臺灣礦業》,49(1):77~83,臺北:中華民國礦業協進會。
1997b 〈臺灣開採最久之一的煤礦「重光煤礦」簡介〉,《臺灣礦業》,49(1):84~88。
2000 《平溪鄉煤礦史》,臺北:平溪鄉公所。
2001 〈平溪煤礦發展歷程〉《北縣文化》,第69期,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林朝棨
1957 《臺灣地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聖欽
1995 〈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以玉里、池上為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3:27-54。
施添福
2001a 〈清代「翻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收錄於《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117-142。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1b 〈清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收錄於《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65-116。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1c 〈清代竹塹地區的的聚落發展和型態〉,收錄於《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頁65-116。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1d 〈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
2001e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33-11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亦星
1999 〈基隆河黃蠟石與壺穴之成因〉,《地質》,19(2)。
胡振洲
1977 《聚落地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唐羽
1999 《臺陽公司八十年志》,臺北:臺陽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基隆顏家發展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995 《抗戰與光復史料輯要—慶祝臺灣光復五十週年特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章英華
1993 〈臺北縣移入人口與都市發展〉,《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頁53-78,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莊珮柔
2000 《日治時期礦業發展與地方社會—以瑞芳地區為例(1895-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佩賢
2010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師大臺灣史學報》,3:23-43。
陳正祥
1960 《臺灣地誌 中冊》,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研究報告第94號,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
陳秋坤
1998 〈從狩獵採食到租佃業主〉,收錄於郭肇立主編,《聚落與社會》,頁131-154,臺北:田園城市文化。
2001 〈清代屏東土地拓墾、租佃關係與聚落社會秩序(1690-1770)〉《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頁11-4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5 〈清代屏東地區客家產權問題(1700-1890)〉《六堆信仰及宗族的在地實踐研討會論文集》,頁1-19。屏東: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2009 〈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臺灣史研究》,16:1,頁1-28。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陳勤忠
2001 《菁桐地區礦業建設與地方空間結構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陳勤忠、顏麗蓉
2001 《平溪鄉礦區聚落發展與建築演進 菁桐、白石、薯榔篇》,臺北:平溪鄉文化推廣協會。
陳慈玉
1993 〈日據時期臺灣煤礦業的發展〉,《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
陳維文
2007 《基隆地區民間文學與礦工生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燈貴
1987 〈談礦場土地公〉,《臺煤》,541:3~9,臺北:中華民國礦業協進會。
曾月吟
1996 《日據時期朝天宮與北港地區的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程宗陽、盧善棟
1956 《臺灣之煤礦》,臺灣研究叢刊第3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添進
1967 〈本省煤礦工人動態與補充問題〉,《臺煤》,267:2~18,臺北:中華民國礦業協進會。
黃清連
1995 《黑金與黃金—基隆河上中游地區礦業的發展與聚落的變遷》,臺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
2009 〈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臺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9:87-131。
楊漢龍著,蕭英伸譯
2006 〈有關臺北廳下各地山藍的調查〉,《臺北文獻》,第158期,頁。
溫振華
2005 〈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55(3):15-41。
詹明慧
2011 《往事「紙」能回味 見證平溪 詹明慧課長的時光隧道》,桃園:怡鑫有限公司。
詹素娟
1995 〈地域社羣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社為例〉,《平埔研究論文集》,頁63-8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廖守臣
1984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臺陽礦業公司四十週年慶典籌備委員會編輯組
1958 《臺陽礦業公司四十年誌》,臺北:臺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礦業史編纂委員會
1966 《臺灣礦業史 (上冊)》,臺北:臺灣省礦業研究會、臺灣區煤礦同業公會。
1983 《臺灣礦業史 (續一)》,臺北:臺灣省礦業研究會、臺灣區煤礦同業公會。
劉枝萬
1963 〈臺灣之瘟神信仰〉,《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6:109-113。
劉益昌
1992 《臺灣的考古遺址》,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蔡承豪、蕭景文
2004 〈尋找失落的產業與先民的回憶—清代平溪的藍靛業〉,《臺北文獻》,148:233-256。
鄭甘密
2000 《日治時期礦業經營對九份聚落空間的影響初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蕭景文
2002 《平溪地方經濟之歷史考察》,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清代平溪地域的族群與拓墾〉,《臺北文獻》,153:39-86。
賴曉芬
1996 《剝削是什麼?從維生觀點看礦工的勞動經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謝錦萍
2008 《瑞芳金礦的開採與聚落社會 1889-197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義芳
2011 〈基隆顏家與臺灣礦業開發〉,《臺灣文獻》,62(4):105~130,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藤田喜市
1925 《臺灣炭礦志》,基隆: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臺北石炭支部。
三、網路資源
1.中央氣象局,氣候統計,http://www.cwb.gov.tw/V7/climate/dailyPrecipitation/dP.htm。
2.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3.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
4.經濟部礦務局,國土礦業資料倉儲整合平台建置及推廣計畫,http://59.120.163.197/MineGIS/。
5.經濟部礦務局,
http://erarc.epa.gov.tw/webarchive.asp?url=/e/81/201206160819/archive/index.html。
6.漢珍數位有限公司,《臺灣日日新報》,http://vod.lib.ntnu.edu.tw/LiboPub.dll?Search1。
7.臺灣大學典藏數位計畫,《淡新檔案》,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index.jsp。
8.聯合知識庫,全文報紙資料庫,
http://udndat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