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秋華
論文名稱: 《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張素貞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擬話本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明末清初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0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論文題目為〈《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比較研究〉,三書同為明末清初擬話本,有相近體製、時代背景等,兼顧世態描摹與警戒勸懲的教化功用。《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三書正處於擬話本小說發生轉變的年代。本論文就文本系統分析、歸納整理,從成書背景、體制形式、題材類型、主題意識及敘事藝術、人物形象做分析比較,在在可見擬話本小說轉變的具體跡象。這三本書的成就在於:繼「三言」、「二拍」之後,有著多元化題材取向,題材傾向於取自社會生活,並且體制趨向中篇章回化,因而趨近《無聲戲》、《十二樓》那樣模式,在擬話本小說演變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比較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01     一、《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研究概況--------006     二、世情描摹與教化色彩-----------------------------011   第二節 世情及教化的定義及研究範疇----------------------013     一、世情與教化的定義-------------------------------013     二、研究範疇與版本---------------------------------019   第三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方法-----------------------------028 第二章 三書成書背景之比較研究-----------------------------030   第一節 編撰者----------------------------------------030   第二節 成書的時代背景與社會風氣------------------------033     一、時代背景--------------------------------------033     二、社會風氣--------------------------------------035 第三章 各篇體制形式之比較研究-----------------------------041 第四章 題材類型與主題之比較研究---------------------------049   第一節 可考之用典與本事-------------------------------050     一、《醉醒石》------------------------------------050     二、《照世杯》------------------------------------072     三、《警寤鐘》------------------------------------073   第二節 各篇之題材類型--------------------------------074     一、君臣題材-------------------------------------074     二、家庭題材-------------------------------------081     三、婚戀題材-------------------------------------089     四、果報題材--------------------------------------095     五、人生際遇題材----------------------------------103     六、《醉》、《照》、《警》三書題材類型比較-----------112   第三節 《醉醒石》、《照世杯》、《警寤鐘》之主題意識與社會觀照118 第五章 敘事藝術之比較研究--------------------------------144   第一節 作者、敘述者與故事的層面-----------------------144   第二節 敘事角度與敘事時間-----------------------------146   第三節 故事情節結構與修辭技巧--------------------------154 第六章 人物形象之比較研究---------------------------------163   第一節 書生士子與官吏---------------------------------163   第二節 婦女------------------------------------------167   第三節 鄉紳財主與地方惡人------------------------------175   第四節 俠義之人--------------------------------------178   第五節 商人------------------------------------------179   第六節 仙道僧尼與江湖術士------------------------------181   第七節 奴僕婢女---------------------------------------184 第七章 結論---------------------------------------------187 參考書目-------------------------------------------------190

    參考書目
    一、研究對象之各種版本:
    (一)《醉醒石》:
    1. (明)古狂生撰:《醉醒石》(臺北:河洛圖書,白話中國古典小說大系,臺灣排印初版,1980年)。
    2. (清)古狂生編輯:《醉醒石》(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短篇白話小說。
    3.(清)東魯古狂生編:《醉醒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資料叢書,1985年12月)。
    4.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4年)。據中國藝術硏究院藏傅惜華藏覆刻本影印。
    5. (清)東魯古狂生編、秋谷標校:《醉醒石》(臺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3月)。
    6.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臺北:廣文書局,1995年6月)誦芬室栞,15回。
    7.(清) 古狂生編輯:《醉醒石》(北京:中國書店)。
    (二)《照世杯》:
    1.朱傳譽主編《照世杯》(臺北:天一出版社,罕本中國通俗小說叢刊,1974年)。(本書存於清華大學,臺灣大學亦有,且存於臺灣大學者紀錄為王以昭主編。)
    2.酌元亭著:《照世杯》(臺北:河洛圖書,白話中國古典小說大系,1980年2月)。(本書存於交通大學與清華大學,且存於清華大學者題(清)張南莊撰。)
    3. (清)酌元亭主人編:《照世盃》(臺北: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1985年)。
    4. (清)酌元亭主人編:《照世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 酌元亭主人編次:《照世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0年)。四卷,四回。(本書存於清華大學,臺灣大學亦有,且存於臺灣大學者紀錄為1994初版據佐伯文庫叢刊本影印。)
    6. 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照世盃》(北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1991年初版)。
    7. 酌元亭主人編次、董蓮枝校點:《照世杯》(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1994年)。
    8. (清)酌元亭主人編撰、陳大康校注、王觀仕校閱:《照世盃》(臺北:三民書局,中國古典名著,1998年)。
    ●梅庵道人編輯:《四巧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4年初版)。(本書存於臺灣大學)
    (三)《警寤鐘》:
    1.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警寤鐘》(北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1990年初版)。
    2. (清)嗤嗤道人撰、鍾毅校點:《警寤鐘》(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1994年)。
    3. (清)嗤嗤道人編著:《警寤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4年初版)。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萬卷樓刊本影印。
    4. (清)嗤嗤道人編著、王銘輝校點:《警寤鐘》(西安:太白文藝,2006年修訂第一版)。
    ●(清)浪墨仙人編輯:《百煉真海烈婦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1994年初版)。

    【以下專書、博碩士學位論文與單篇期刊論文之排序依姓氏排列】
    二、專書:
    方正耀:《中國古典小說理論史》(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王昕:《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王慶華:《話本小說文體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11月)。向楷:《世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若雲:《逡巡於雅俗之間 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月)。
    李忠明:《17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編年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李明軍:《禁忌與放縱──明清彥情小說文化研究》(濟南:齊魯出版社,2005年6月)。
    李玉蓮:《中國古代白話小說戲曲傳播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李建軍:《小說修辭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晶:《歷史與文本的超越──小說價值學導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12月)。
    吳禮權:《古典小說篇章結構修辭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
    周先慎:《明清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周紹雄:《中國商賈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
    孟瑤:《中國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年12月)。
    林辰:《神怪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中和: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11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胡萬川:〈士之未達,其困何如──明末清初通俗小說中之秀才〉,《真假虛實──小說的藝術與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5月)。
    莊因:《話本楔子彙說》,(臺北:聯經出版,1978年6月)。
    蔡國樑:〈從《照世杯》到《躋春台》──清擬話本始末〉,《明清小說探幽》,(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7月)。
    張兵:《話本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張志和、鄭春元:《中國文史中的俠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游友基:《中國社會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孫楷第:《小說旁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型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許振東:《17世紀白話小說的創作與傳播 以蘇州地區為中心的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7月)。
    苗懷明:《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蕭欣橋、劉福元:《話本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
    潘建國:《中國古代小說書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明)劉元卿:《賢奕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賈文昭‧徐昭勛說:《中國古典小說藝術欣賞》(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年5月)。
    陳平原:《小說史 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10月)。
    陳大康注評:《短篇小說》(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陳萬益:〈明清小說的發展〉,《中國古典小說賞析與研究》,(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1993年8月)。孫邈、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程毅忠編:《神怪情俠的藝術世界──中國古代小說流派漫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1月)。
    寧宗一主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溫孟孚:《”三言”話本與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

    三、博碩士學位論文:
    王靖芬:《明代白話短篇小說中「反禮教」的思潮》,臺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4年6月)。
    朱珮瑩:《明清話本僧道人物形象研究》,淡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吳佳真:《晚明清初擬話本之娼妓形象研究》,淡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南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
    李世珍:《傳統婦女「忍苦成家」故事之研究---以明清短篇小說為主的論述》,東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
    李勤:《”煙水散人”小說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
    李麗霞:《明清白話小說塾師形象研究》,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唐林軒:《略論明清小書中的棄儒從商現象》,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徐興菊:《明刊話本小說入話研究》,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6月)。
    原清芳:《明末擬話本之”情教”創作傾向研究》,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張永葳:《《豆棚閑話》:話中有思的個性文本》,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
    曹月:《明代話本小說的教化功能》,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4月)。
    許妙瑜:《明末清初小說中的療妒主題研究》,逢甲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陳怡君:《《躋春臺》研究》,嘉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陳美玲:《從古典小說的鬼觀察鬼信仰的心理與文化現象》,高雄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年)。
    齊浚:《明清社會思潮與人情小說性愛觀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10月)。15劉春穎《《紅樓夢》與《儒林外史》中讀書人形象比較研究》,中國藝術研究學院2005屆申請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3月)。
    劉莉:《清代教育小說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劉燕芝:《明代中後期文人雜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年)。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南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0年)。
    賴淑娟:《《龍陽逸史》之「小官」文化研究》,中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蘇建新:《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藺九章:《李漁”無聲戲”理論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
    四、單篇期刊論文:
    文革紅:〈從清初通俗小說的標識性語句看古代讀者的小說觀念〉,《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第15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42-43。
    宋若雲:〈擬話本研究:回顧與評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9月),頁201-223。
    王立、陳昕馨:〈再論鬼靈酬恩與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丹東師專學報》,第25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1-3。
    王立:〈復仇心態與中國古代文學復仇主題的審美效應〉,《求索》,1994年第5期,(1994年),頁86-91。
    王立:〈中國古代恩赦復仇的心理與民俗背景〉,《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3期,(2001年9月),頁95-100。
    王樹民:〈從史學談明清小說野史之價值〉,《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1998年1月),頁119-126。
    王增斌:〈《金瓶梅》文學估值與明清世情小說之流變〉,《山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卷第3期,(1999年9月),頁3-9。
    王昕:〈論擬話本平庸品格的成型──從”二拍”看文人敘事方式對擬話本的影響〉,《文藝研究》,2002年第6期,頁69-77。
    王言鋒:〈明清短篇白話小說體制的演變〉,《社會科學輯刊》,總139期(2002年),頁154。
    王言鋒:〈清中葉避禍心理對話短篇小說題材的影響〉,《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3期,(2005年5月),頁99-102。
    王冉冉:〈明代小說中的”俠”觀念〉,《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4卷第3期(2002年5月),頁37-41。
    王進駒:〈清代小說的分期問題〉,《學術研究》,2004年第10期,(2004年),頁129-135。
    王定璋:〈光明洞達 燭照幽微《照世杯》的文化價值〉,頁22-23。
    王香蘭:〈明清小說序跋中的小說社會功能論〉,《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5年2月),頁34-38。
    王香蘭:〈明清小說序跋中的”勸善懲惡”說〉,《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5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74-77。
    王文輝、楊會永:〈明清白話小說校勘、標點舉誤〉,《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年第2期,(2000年),頁20-52。
    李菁:〈明代人情小說中的果報思想〉,《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2002年3月),頁18-20。
    李桂奎、劉廷乾:〈論話本小說創作的”外役力”和”行世觀”〉,《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1期,(2000年月3),頁72-74。
    李明軍:〈從書坊到書齋:乾嘉時期通俗小說的人文化及其文化內涵〉,《學術研究》,2001年第3期,頁112。
    李桂奎、劉廷乾:〈論話本小說創作的”外役力”和”行世觀”〉,《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1期,(2000年月3),頁72-74。
    吳波:〈論因果觀念與明清小說的創作〉,《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第3期,總第70期,(1995年),頁32-37。
    吳建國:〈明清擬話本小說創作與時代文化精神〉,《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4期,(1994年),頁52-58。
    吳秀華:〈古代的媒妁〉,頁82-88。
    吳禮權:〈話本小說”篇首”的結構形式及其歷史演進〉,《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7卷第4期,(2005年7月),頁71-76。
    吳禮權:〈話本小說”頭回”的結構形式及其歷史演進的修辭學研究〉,《復旦》(社會科學板),2006年第2期,(2006年),頁102-112。
    呂立漢:〈明末清初小說反科舉傾向及其諷刺藝術初探〉,頁44-53。
    宋若雲:〈論明代擬話本小說的卡里斯馬形象群〉,《學術研究》,2003年第8期,(2003年),頁139。
    宋若雲:〈如何講述──試論擬話本的敘事特點〉,《明清小說研究》,總第63期,(2002年月),頁-35。
    宋若雲:〈論通俗文學的價值依據──從擬話本說起〉,《文藝評論》,2001年第4期,(2001年),頁49-56。
    宋俊華:〈論明清小說中商人的價值觀念〉,《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1996年3月),頁52-55。
    周怡:〈擬話本小說夭折探源〉,《東岳論叢》,第21卷第3期,(2000年5月),頁125-128。
    苗壯、王若:〈大連圖書館藏日本刊本抄本中國小說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2期,(2005年),頁45-50。
    胡蓮玉:〈話本小說結構體制演進之考察〉,《江海學刊》,2004年第6期,(2004年),頁146-152。
    胡蓮玉:〈關於”話本小說”概念的一些思考〉,《明清小說研究》,總第275期,(2005年),頁227-235。
    紀德君:〈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佳人形象的文化解讀〉,《明清小說研究》,2003年第1期,總第67期,(2003年),頁93-105。
    紀德君:〈歷史風雲的短幅畫卷──中國古代短篇歷史小說創作特徵探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11期,(2003年11月),頁8-13、25。
    柳依:〈對晚明白話短篇小說的再認識〉,《中州學刊》,1997年第4期,頁118-124。
    范道濟:〈小說「補史」論概觀──明清小說功能研究論〉,頁79-91。
    范道濟:〈求真:實錄原則的移植與揚棄──”補史”論與明清小說研究(二)〉,頁21-32。
    范道濟:〈史傳的實錄精神與小說的求真原則〉,《黃岡師專學報》,第18卷第3期,(1998年8月),頁24-28。10徐復嶺:〈《醉醒石》作者新考〉,《濟寧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總第53期,(1994年),頁52-57。
    徐復嶺:〈東魯、《醉醒石》本事及其他──答張清吉同志〉,《濟寧師專學報》,第18卷第4期,(1997年12月),頁38-43。
    郝詩仙、洪永平:〈說話藝術對古代白話短篇小說藝術結構的影響〉,《學術界》,1998年第1期,總第68期,(1998年月),頁86-90。
    袁惠聰:〈”小說”概念的歷史演進與分化凝結〉,《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第2-3期,(1995年9月),頁35-37。
    孫大知:〈從青樓文學看明代社會世俗化的傾向〉,《玉溪師專學報》,1995年第2期,(1995年),頁72-76。
    孫旭:〈從擬話本看明代的審判成本〉,《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05年3月),頁30-33。
    孫旭:〈話本小說與江南文化〉,《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05年7月),頁85-88。
    孫旭:〈論清代話本小說家的地域意識〉,《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4期,(2005年8月),頁491-496。
    高萬年:〈中晚明通俗小說中的商人形象〉,《天中學刊》,第17卷第3期,(2002年6月),頁47-52。
    張振軍:〈懲勸與教化:儒教對傳統小說之影響〉,《齊魯學刊》,1995年第4期,(1995年),頁82-85。
    張清吉:〈《醉醒石》作者考──間與徐復嶺先生商榷〉,《濟寧師專學報》,第18卷第1期,(1997年3月),頁74-79。
    張展:〈真實的優勢──《杜十娘怒陳百寶箱》與《穆瓊姐錯認有情郎》的比照〉,《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2002年),頁199-201。
    張文珍:〈明末清初文化變遷與通俗小說流變〉,《理論學刊》,2004年9第期,總第127期,(2004年9月),頁116。
    張淑琴:〈論明代後期通俗小說刊刻之重說教特點及其成因〉,《北方論叢》,1998第5期,總第151期,(1998年),頁79-82。
    梁建軍:〈莫里哀喜劇與明代擬話本小說〉,《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1995年),頁117-122。
    常寧文:〈略論中國公案小說及其價值〉,《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第5期,(1999年),頁108-111。
    曹萌:〈論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的教育傾向〉,《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2003年5月),頁108-111。
    曹萌、彭燕彬、席紅霞、許明:〈洛學傳承與中國古代通俗小說創作傾向〉,《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3-9。
    陳大康:〈書生的困惑、憤懣與墮落──從小說筆記看明代儒賈關係之演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1994年),頁72-78。
    許振東:〈略論17世紀白話小說創作與傳播的特徵〉,《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第5期,(2003年),頁108-113。
    許軍:〈論宋元小說的道德勸懲觀念〉,《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第11期,總第101期,(2003年),頁125-127。
    程國賦:〈從唐傳奇到話本小說之嬗變研究〉,《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1995年),頁110-115。
    程有慶:〈關於十四回本《醉醒石》〉,頁20-21。
    萬晴川:〈相術學與明清小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1998年12月),頁-81。
    楊東方:〈明末清初秀才資格考試的物質支出──以話本小說資料為例〉,頁57-61。
    鄭春元:〈百幻皆奇設 升騰五色煙──談《聊齋誌異》的幻化藝術〉,《十堰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1期,(1994年),頁21-25。
    歐陽代發:〈《型世言》明末擬話本的走向〉,《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第4期,(1995年),頁115-120。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的美學特徵〉,《孝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3期,(2002年9月),頁48-53。
    歐陽代發:〈清初擬話本的新特色〉,頁135-144。
    劉興漢:〈”因果報應”觀念與中國話本小說〉,《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5期,(1997年),頁28-33。
    劉重一:〈論晚明白話公案小說〉,《中州學刊》1997年增刊,(1997年),頁91-93。
    劉勇強:〈文人精神的世俗載體──清初白話短篇小說的新發展〉,《文學遺產》,1998年第6期,(1998年月),頁86。
    劉勇強:〈從才子佳人到風塵知己──談《七松園弄假成真》〉,《文史知識》,2004年第7期,(2004年),頁54-60。
    劉興漢:〈”因果報應”觀念與中國話本小說〉,《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5期,(1997年),頁28-33。
    劉久順:〈從明清小說看文人的科舉情節〉,《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期,(2005年),頁106-109。
    劉豔琴:〈明代話本小說中的徽商形象〉,《明清小說研究》,2004年第4期,總第74期,(2004年),頁142-155。
    劉保忠:〈中國古典短篇小說愛情主題之嬗變〉,《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2年6月),頁110-114。劉勇強:〈文人精神的世俗載體──清初白話短篇小說的新發展〉,《文學遺產》,1998年第6期,(1998年月),頁86。
    黎藜:〈從頭回看話本小說創作主旨的衍化〉,《明清小說研究》,總第79期,(2006年),頁110-146。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的發展系統〉,頁123-136。
    潘承玉:〈濁穢測神與窈窕女仙──紫姑神話文化意蘊發微〉,《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40-51。
    錢敏:〈論白話俠義小說與白話公案小說之淵源〉,《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2卷第6期,(2003年12月),頁33-35。
    嚴萍:〈論中國古代小說尚勸誡的審美思想〉,《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2001年9月),頁25-27。
    蘆花:〈試論明代思潮對短篇小說創作的影響〉,《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專輯,(2006年3月),頁141-143。
    【韓】朴永鐘:〈清代小說中反映的婚姻倫理〉,《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6第4期,(1996年),頁90-10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