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美宜
Mei-Yi WU
論文名稱: 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德懷術研究法之應用
A Study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life and death curriculum for college-Application of the Delphi Technique
指導教授: 黃松元
Huang, Song-Y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0
中文關鍵詞: 大學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德懷術研究法
英文關鍵詞: College,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Delphi Technique Metho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9下載:8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的基本構面與內涵。為達此目的,研究者首先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有關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原則,同時歸納整理我國二十七所大學通識中心於網路公佈的生死教育課程實施現況後,研擬「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基本內涵」德懷術問卷初稿。
    本研究採德懷術研究法(Delphi Technique Method),邀請二十八位生死教育專家學者組成的德懷術專家群,完成來回三次之Delphi問卷調查後,建構出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的基本構面與內涵,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我國大學開設通識生死教育課程之參考。
    根據研究發現,歸納出下列結論: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包含七大基本構面,此即:開課方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活動、教學評量、教學資源及師資。其中開課方式共有五項內涵、教學目標共有十四項內涵、教學內容共有十八項內涵、教學方法與活動共十五項內涵、教學評量共有三大層面、教學資源共有十項內涵以及師資方面共有二十項內涵。
    根據結論,分別針對建構優質生死教育環境支援系統、課程設計、師資條件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basic dimensions and content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life and death curriculum designed for college. In order to reach this goal, the researcher first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related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principle of design, simultaneously reorganized the center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27 college announced life and death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present situation from network, drawing up the primal Delphi questionnaire for "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life and death designed for college ".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ed in this study is Delphi Technique Method. First, a 28 Delphi technique experts group was invited, which the experts composed life and death to educate. After completing three times the Delphi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y developed the basic dimension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life and death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ed for college. Finally, the proposal based on the findings was putting forward and offering colleges to set up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life and death curriculum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induc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design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life and death curriculum contains seven basic domains, namely, method of setting up a course, the goal of teaching, the content course,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activity, evaluatio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teacher condition. The method of teacher’s teaching a course has five items; teaching goal, altogether 14 items; the content, altogether 18 items;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activity, altogether 15 items; teaching resources, altogether 10 items; teacher condition, altogether 20 item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proposed as the following: the suggestion of constructing high quality support system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er condi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死亡教育、生死教育及生命教育的發展與內涵 ………………9 第二節 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原則與內涵 ……………………………29 第三節 國內各大學生死教育課程實施現況 …………………………6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85 第二節 德懷術………………………………………………………………85 第三節 研究工具……………………………………………………………89 第四節 研究步驟……………………………………………………………9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德懷專家群基本資料分析…………………………………………97 第二節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99 第三節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139 第四節 第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174 第五節 綜合討論 ………………………………………………………2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221 第二節 建議………………………………………………………………222 參考文獻………………………………………………………………………224 附錄 附錄一 德懷術專家群名單………………………………………………241 附錄二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內容……………………………………242 附錄三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內容……………………………………250 附錄四 第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內容……………………………………263 附錄五 大學通識生死師資是否應具備相關系、所培訓專家群意見…276 附錄六 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死關懷」課程綱要 ………………280 附錄七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師如何因應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死關懷科」課程銜接問題之專家群意見 ………………………………281 附錄八 研究者建議大學生死教育課程二學分之教學內容規劃表 ……284 附錄九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七大構面之基本內涵 ……………285 表 目 次 表2-1 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課程內涵之比較 …………………27 表2-2 死亡教育課程目標……………………………………………………34 表2-3 生死教育教學目標之內涵項目………………………………………38 表2-4 生死教育教學內容之內涵項目………………………………………45 表2-6 生死教育之師資條件…………………………………………………62 表2-7 我國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站公佈之生死學開課資料………………64 表3-1 修正型德懷術問卷三次實施進度及回收率統計表…………………91 表4-1 二十八位德懷術專家群基本資料分析表……………………………98 表4-2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基本構面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01 表4-3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專家群意見分析102 表4-4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目標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06 表4-5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目標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專家群意見分析110 表4-6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內容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17 表4-7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內容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專家群意見分析 121 表4-8 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融入式教學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25 表4-9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融入式教學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專家群意見分析127 表4-10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方法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29 表4-11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方法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專家群意見分析 131 表4-12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評量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32 表4-13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評量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專家群意見分析 133 表4-14大學通識生死教育師資條件第一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35 表4-15大學通識生死教育師資條件第一次德懷術問卷專家群意見分析 137 表4-16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基本構面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40 表4-17大學通識生死教育開課方式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42 表4-18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目標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46 表4-19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內容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52 表4-20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融入式教學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56 表4-21通識生死教育教學方法與活動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結果分析 159 表4-22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評量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60 表4-23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資源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63 表4-24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師資條件第二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67 表4-25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師資條件問題與討論統計分析 …………169 表4-26建議大學通識生死教育師資必、選修科目次數分配表 …………173 表4-27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第三次問卷專家群意見共識率統計表177 表4-28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基本構面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78 表4-29大學通識生死教育開課方式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80 表4-30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目標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84 表4-31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內容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89 表4-32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融入式教學第三次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92 表4-33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方法與活動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95 表4-34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評量層面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96 表4-35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資源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198 表4-36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師資條件第三次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202 表4-37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內涵於三次德懷術問卷中改變情形…206 表4-38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整體內涵重要性及一致性統計表……208 表4-39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基本構面之適切性排序表……………209 表4-40大學通識生死教育開課方式內涵重要性評定排序表………………210 表4-41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目標基本內涵重要性評定排序表…………211 表4-42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內容基本內涵重要性評定排序表…………213 表4-43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方法與活動內涵重要性評定排序表………214 表4-44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評量層面重要性評定排序表………………216 表4-45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資源內涵重要性評定排序表………………217 表4-46大學通識生死教育教學師資條件內涵重要性評定排序表…………218 圖 目 次 圖2-1 生命教育的多元取向…………………………………………………23 圖2-2 生命教育的三個幅度…………………………………………………25 圖3-1 研究流程圖…………………………………………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丘愛鈴(2001)。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之設計。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26, 289-316。國立教育資料館。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之實徵性研究。教育心理學報, 20 ,87-106。
    呂建政(1995)。國民中學童軍教育教材未來發展方向。中等教育,46(6),66-77。
    呂應鐘(2001)。生死學與生命科學的結盟。現代生死學。台北市:新文京。
    余淑娟(2001)。國小學童的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成效研究。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復惠(1987)。某大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的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隆盛(1988)。德爾非預測術在技職教育上得應用。工業職業教育,7(1),36-40。
    李文德(1996)。國小自然科師資培育科學過程技能之養成研究。國小自然科師資培育實習及檢定模式研討會。屏東市:屏東師範學院。
    李復惠(1999)。國內死亡教育相關學位論文之回顧。安寧療護雜誌,14,74-97。
    李遠哲等著(2000)。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台北市:聯經。
    私立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ycu.edu.tw/~gen2/.
    私立大葉大學共同教學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dyu.edu.tw/%7Ecd9000/.
    私立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geducation.tmu.edu.tw/.
    私立南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7Elifedeath/index1.htm
    私立南華大學(2004)。生死學研究所簡介。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7Elifedeath/index1.htm.
    私立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hec.fju.edu.tw/.
    私立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192.83.191.111/new/doc/gov/26100/index.htm.
    私立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generaledu.tcu.edu.tw/.
    私立華梵大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hfu.edu.tw/~hec/b3.htm.
    私立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mcu.edu.tw/department/genedu/index.htm.
    私立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thu.edu.tw/1_chinese/2_education/1_department/10_course/10_course.php.
    私立朝陽科技大學(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yut.edu.tw/~ge/.
    私立聖約翰技術學院(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sjsmit.edu.tw/whole/new-all.htm.
    私立大仁技術學院(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tajen.edu.tw/%7Egeneral/.
    私立中華大學(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hu.edu.tw/~gkoffice/.
    私立嶺東技術學院(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general.ltc.edu.tw/.
    吳淳肅、侯南隆(1999)。國中教師對「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死亡教育」課程實施看法之探討。載於生命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市:南華大學。
    吳宗立(1999)。學校教育的教學與輔導策略。高雄市:復文。
    吳寧遠(2000)。通識教育及成人教育生死學課程教學之探討。全國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吳淳肅(2000)。中學導師面對學生死亡事件之心理歷程與處理方式初探。嘉義市:南華大學生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秀碧(1998)。死亡教育與悲傷諮商之人員訓練。學生輔導雙月刊,54, 62-69。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吳秀碧(2000)。師範校院應有的生死學課程。台灣地區大專院校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彰化市: 彰化師範大學。
    吳庶深(2000)。超越生命的困境。載於何福田等主編:生命教育論叢(pp. 51-54)。台北市:心理。
    吳慧敏(2001)。死亡態度研究及其在生死教育上的運用。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研討會。彰化市: 彰化師範大學。
    吳庶深(2001)。生死學與死亡學本是一家。載於林綺雲等主編,生死學。台北市:洪業。
    吳庶深、黃禎貞(2001)。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教學成效之初探。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26, 377-392。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庶深、胥嘉芳(2003)。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中港台兩岸三地初探。學生輔導,88,126-131。
    吳永裕(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基礎概念。載於何福田等主編:生命教育論叢(pp. 29-38)。台北市:心理。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9, 297-301。
    邱淑芬、蔡欣玲(1996)。德爾非預測術-一種專家預測的護理研究方法。護理研究,4(1),92-98。
    施幸杏(1986)。高級家事類科學生應具備家政基本能力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建仲(1996)。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基本能力之研究。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編),八十五年度科學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多元化師資培育制度之數學即科學教師檢定及培育模式研究」整合型計畫,157-161。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綺雲(1999)。社會學與醫護現象。台北市:洪葉。
    林綺雲(2001a)。主編序。林綺雲等主編,生死學。台北市:洪葉。
    林綺雲(2001b)。生死學的領域。林綺雲等主編,生死學。台北市:洪葉。
    紀惠馨(2000)。護理校院生死學課程內容的需求差異探討-以一個學校為例。嘉義市:南華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潔芳(2000)。生死學課程於師範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學之探討。全國大專校院生死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科。
    紀潔芳(2001)。生死教育教師素養之探討~兼談師資培育。載於南華大學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手冊。嘉義:南華大學。
    紀潔芳(2003)。台灣地區生命教育人力資源與教學資源之建置。2003年8月14日。取自htpp://library.ksvs.kh.edu.tw/taiwan%20area.htm.
    孫效智(2000)。從災後心理重建談生命教育。台灣教育月刊,589,52-61。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玲(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pp.1-22)。台北市:寰宇。
    孫效智(2001a)。生命教育的內涵與課程綱要。載於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pp.173)。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孫效智(2001b)。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35,4-31。
    孫效智(2002)。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生命教育電子報網路大學論文區。
    徐美鈴(2001)。生命的體會與反省。載於何福田等主編:生命教育論叢(pp. 39-50)。台北市:心理。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pp.26)。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台(90)訓(三)字第九00六六三00六號函頒。教育部。
    莊嘉坤(1996)。國小自然科師資培育實習階段對科學的態度之發展與評量。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尉遲淦(1998)。從道家觀點論尊嚴死。生命倫理學國際學術會議。桃園市:中央大學。
    尉遲淦(2000)。臨終關懷。生死學概論。台北市:五南。
    國立台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investea.aca.ntu.edu.tw/course/04.htm.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portal.ntnu.edu.tw/portal/modules/mylinks/visit.php?cid=43&lid=234
    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ncu.edu.tw/~cge/.
    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nsysu.edu.tw/SchoolWWW/2004new/inner.php?sel_item=common.
    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c.nctu.edu.tw/~globe/.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140.114.40.209/course/index.htm.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ncue.edu.tw/newindex.htm.
    國立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cge.ym.edu.tw/portal.php
    國立嘉義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adm.ncyu.edu.tw/~mimmi/.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ntcn.edu.tw/DEP/COMMON/frame.htm.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2004)。系所簡介。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ntcn.edu.tw/DEP/ntcndeed/intro.htm.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tve.npust.edu.tw/NPUST/HSEDC/index.html.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4)。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通識課程大綱。2004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yuntech.edu.tw/~uhx/temp2/web.htm.
    張淑美(1989)。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研究與其教育應用。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淑美(1998)。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學生輔導雙月刊,54, 32-43。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張淑美(1999)。中小學生死教育課程之規劃與實施。「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
    張淑美(2000a)。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台灣地區兒童生死教育研討會。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張淑美(2000b)。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實施概況與省思—以台灣省與高雄市中等學校教師對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3),72-87。
    張淑美(2001a)。國中生的生命教育-從死亡概念與態度論國中階段生死教育之實施。教育資料集刊:生命教育專輯,26,355-375。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淑美策劃主編(2001b)。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市:心理。
    陳瑞珠(1994)。台北市高中生的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柏璋、李琪明(1995)。中等學校教師休息教育專業科目及其學分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2),27-44。
    陳錫琦、曾煥棠(1999)。不同的生死學教學方法對護生生命最後規劃的影響之前實驗研究。醫護科技學刊,1(1),93-105。
    陳佳銘(1999)。Frankl 意義治療法的人生觀與王陽明的聖人觀。應用倫理通訊,11,50-54。
    陳芳玲(2000a)。死亡教育。載於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pp. 61-83)。台北市:五南。
    陳芳玲(2000b)。師範校院死亡教育課程教學之探討。全國大專校院生死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陳福濱(2001)。從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論生命教育。輔仁學報,人文藝術之部,28,161-170。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52-260。
    許國忠(1997)。國小自然科教科書評鑑參照標準之研究。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8)。高雄市高中職版生死教育手冊。
    高中生命教育類選修課程綱要小組(2003)。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類-生死關懷科選修課程綱要。2004年12月17日。取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highschool/highschool.htm.
    陸 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嘉義市: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政傑(1987)。課程改革。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3)。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松元(1979)。死亡教育-學校衛生教育中一項爭論的課題。中等教育,3(6),12-13。
    黃松元(1988)。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死亡教育課程之發展。衛生教育論文集刊,2,136-149。
    黃天中(1991)。死亡教育概論Ⅰ-死亡態度及臨終關懷研究。台北市:業強。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Ⅱ-死亡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台北市:業強。
    黃靜宜(2000)。人生如四季—以安寧療護為終點加溫。民生報12月16日。台北:民生報。
    黃禎貞(2002)。生命魔法師-國中生死亡教育課程設計與評鑑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莉、林惠賢(2002)。護生死亡教育的成效初探。長榮學報,5(2), 121-123。
    得榮基金會(1999)。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教材。2004年12月27日。取自htpp://210.60.194.100/life2000/nowreporter/new/ news920702.htm。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
    曾國鴻(1996)。國中生活科技教師實習及其評鑑模式之研究。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教育發展處(編),八十五年度科學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多元化師資培育制度之數學及科學教師檢定及培育模式研究」整合型計畫,141-147。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曾煥棠、林綺雲、林慧珍(1997)。死亡教育對護理學院學生死亡態度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市:國北護。
    曾煥棠、林綺雲、林慧珍、傅綢妹(1998)。生死學教學對護理學生生死態度的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3),49-68。
    曾煥棠(1999a)。生死學課程對護生某些臨終照護行為影響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2),1-21。
    曾煥棠(1999b)。影響護生生死態度之制約信念探討。醫護科技學刊,1(2),162-177。
    曾煥棠、紀惠馨(2000)。生死學教學內容需求的評估與改進之初探-以臺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師大學報,45(1),47-58。
    曾煥棠(2000a)。生死學在護理學院教學的概況檢討。通識教育,7(2)77-100。
    曾煥棠(2000b)。死亡教育。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pp. 42-73)。台北市:洪業。
    曾煥棠(2001):生死教育對醫護教育的重要性。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市:心理。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 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4版。
    曾志朗(2000)。曾部長宣佈90年為「生命教育年」。國語日報,第1版。
    曾廣志(2001)。台灣地區商職學生死亡態度與生死教育需求之探討。嘉義市: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程秀玲(2001)。死亡教育對高職護生死亡態度成效探討。台中市: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則誠(1998)。生命教育的定位。南華管理學院生死學研究所。
    鈕則誠(2000)。生死學、生命倫理學與生死教育。安寧療護雜誌,14,33-39。
    鈕則誠(2001)。生死學。台北市:空中大學。
    葉海煙(1998)。道家觀點的生死教育。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市:南華管理學院。
    葉寶玲(1999):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效果之研究。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芳娟(2000)。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嘉義市: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秀霞(2001)。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嘉義市: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可式(1998)。生死教育。學生輔導雙月刊,54,44-51。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作揖(2003)。認識生死與死亡教育。生死學概論(pp.215-229)。台北:新文京。
    蔡瑞霖(1993)。宗教哲學與生死學。嘉義市:南華管理學院。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3),1-14。
    錢永鎮(1998)。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第二屆生命教育與管理研討會。大同商專暨大同商專附設進修專校。
    錢永鎮、馮珍芝(1999)。生命教育教師手冊。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倫理教育推廣中心。
    鄭石岩(1993)。生死大事。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市:正中。
    鄭淑里(1995)。死亡教育課程對師院生死亡態度的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崇趁(2000)。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pp. 11-20)。台北市:心理。
    鄧運林(2000)。認識生命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pp. 21-24)。台北市:心理。
    賴怡妙(1997)。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明亮(2000)。醫護校院生死學課程教學之研討:尤重於課程目標之思考。全國大專校院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彰化市:彰師大。
    鍾春櫻(1994)。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護理研究,2(3),227-237。
    鍾昌宏(1999)。生死教育的重要性。安寧療護雜誌,14,29-32。
    謝臥龍(1997)。優良國中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3),14-28。
    簡茂發、劉湘川(1993)。電腦會議式大慧調查法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資訊與教育月刊,35,6-11。
    蕭燕萍(2000)。高職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內容之分析。台北市: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寶鳳(2000)。從終生學習的角度看生命教育的推展。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pp. 105-116)。台北市:心理。
    羅文基(2001)。新世紀的教改議題-生命教育。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17。
    蘇完女(1991)。死亡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兒童死亡態度的影響。彰化市:彰化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釋慧開(2000)。生死學有關宗教層面之探討。全國大專校院生死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
    釋慧開(2002)。「生死學」到底研究什麼內容?生死學通訊,7,6-12。
    Corr, C. A. Nabe, C. M. , & Corr, D.M.(Eds)(2003)原著。楊淑智(譯),丁宥允(校閱)、吳庶深(審定)(2004)。當代生死學(pp.60-138)。台北市:洪葉。
    Corr, C. A. Nabe, C. M. , & Corr, D.M.(Eds)(2003)原著。張靜玉、徐有進、徐彬、嚴素卿、黃慧玲、章薇卿、徐慧娟等(譯),曾煥棠(校閱)(2004)。死亡教育與輔導(pp.1-19)。台北市:洪葉。
    John D. Morgan(2001)原著。陳怡秀(譯)。死亡教育。載於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彰師大。

    二、英文部分
    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1996-97). Directory of members. Hartford, CT: Author.
    Atting, T. (1992). Person-Centered Death Education. Death Studies,16(4),357-370.
    Bensley, K. B., Jr (1975). Death Educ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ence. Washington, D.C.:Clearinghouse on Teacher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15 850).
    Brennan,C.(1988,Nov.5). Al Joyner cant escape momories of FloJo.USA Today,p.5E.
    Congdon,H. K..(1977).The pursuit of death. Nashville:Abingdon.
    Corr, C. A.91992(1992).A task-based approach to coping with dying.Omega,24,81-94.
    Corr, C. A.(1995). Death Education for adults. In I.B. Corless, B. B.Germimo, & M.A. Pittman(Eds.),A challenge for living :Dying, death, and bereavement (PP.351-365).Boston:Jones & Bartlett.
    Corr, C. A. Nabe, C. M. , & Corr, D.M.(Eds)(1997). Death & Dying:Life & Living (2nd ed.)Brooks / Cole Pub. Com.
    Corr, C. A. Nabe, C. M. , & Corr, D.M.(Eds)(2003). Death & Dying:Life & Living (4th ed.)Belmont, CA:Wadsworth Pub. Co.
    Combs, D. C (1980). The effects of selected death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s on death anxiety and death acceptance. Death Education, 575-81.
    Crase, D. (1982). Death Educations Quest for Matur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214 489).
    Delbecq, A. l.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es. N Y: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Rasp, A. F. (1973). Delphi: decision-makers dream. Nations School,92(1).29-32.
    Dickinson, G. E., Sumner, E. D., & Frederick, L. M. (1987). Death Education in selected health profession. Death Studies,16,281-289.
    Eddy, J. M.,&Alles, W. F.(1983). Death Education. St. Louis: The C. V. Mosby Company.
    Erickson,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Faherty,V.(1979).Continu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sults of a dephil survey.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15(1),12-19.
    Frankl, V E.(1975). The Unconscious God. Washington:Square Press.
    Frankl, V E.(198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Alfred A. Knopf , Inc.
    Fruehling, J. A.(1982). Sourcebook on Death and Dying. Chicago:Marquis Who’sWho, Inc.
    Gibson, A. B. & Robert, P. C. & Buttery, T. J. (1982). Death Education : A Concern for The Liv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215 938).
    Glass, J. Jr. & Trent,(1982). Death Education: An Adult Education Concern. Lifelong Learning, 5, 24-25.
    Goldsmith, M. Q.(1978). Future Health Education and Death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Kalish, R. A.(Ed.).(1980). Death and Dying:View from many cultures. Farmungdale, NY:Baywood.
    Kalish, R. A.(Ed.).(1985).The horse on the diningroom table.In Death, grief, and caring relationship(2nd ed., pp2-4).Pacific Grove,CA:Brooks/Cole.
    Kalish, R. A..(1989). Death Education. In R. Kastenbaum & B. Kastenbaum, (Eds).Encyclopedia of death(pp.75-79).AZ:Oryx Press.
    Kubler-Ross, E.(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Macmillan.
    Kurlychek, R. T.(1977).Death education:Some considerations of purpose and rational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1), 43-48.
    Knott, J. E.(1979). Death education for all. In H. Wass (Ed.), Dying:Facing the Facts (pp.387-390). Washington, D. C.: Hemisphere Publishing.
    Leviton, D.(1969). Education for Death. Journal of Health ,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40;46-47.
    Leviton, D.(1977a). Death Education .In H.Feifel(Ed.)New Meanings of death(pp.254-73).N. Y.:McGraw-Hill Book. Co.
    Leviton, D. (1977b). The Scop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Education,1,41-56.
    Lindeman,C.A.(1975).Delphi survey of priorities in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Nursing Research,24(6),434-441.
    Martin, T. L. (1987). The Effect of Death Education Adjustment to Lo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Mrogan, J. D. (1995). Death Education. In W.T. Reich (Ed), Encyclopedia of Bioethics (rev.ed.) (pp.588-592).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Mrogan, J. D.(Ed). (1997).Readings in thanatology. New York :Bay Wood Pubiishing Company.
    Mrogan, J. D. (2001). Death Education. Seminar on Teaching Death Education At High School in Taiwan. National hunghua Normal,College, Chunghua,Taiwan,57 -59.
    Noppe, I. C.(2004). Death Education and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A meta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e Forum(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30(1),1-4.
    Quint, J. B.,(1982). Death Education for the Heaith Professional,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Raskin, M. S.(1994)The Delphi. study in field instruction revisite experts consensns on issues and reserch.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ocial Work,30(1),75-89.
    Salmond,S.W.(1994).Orthpaedic nursing research priorities:a Delphi. study. Orthpaedic Nursing13(2),31-45.
    Shneidman, E. S.(1983).Refection on contemporary death. In C. A. Corr,J. M. Stillion, & M. C. Ribar(Eds.),Creativity in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pp.27-34).Kakeeood,OH: Forum for Death and Counseling.
    Stevenson , R. G.,& E.P. (1996). Adolescents and education aboutdeath﹐dying and bereavement. In C.A.Corr & D. E. Balk(Eds.) Handbook of adolscent death and bereavement(235-249).N.Y.:Springer Pub.Com.,Inc.
    Templer,D.(1970).Th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death anxiety scl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82,165-77.
    Volk, K.(1993). Curriculum development us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The technology teache , Januaray,35-36.
    Wass, Corr, Pacholski, Sanders(1980). Effectiveness of short-term death education program for adults. Essenc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Ageing, Dying,and Death. 4 , 49-54.
    Weeks,O.D.,& Johnson,C.(Eds.).(2001).When all the friends have gone:A guide for after providers. Amityville, NY:Baywood.
    Weisman,A. D.(1977).The psychiatrist and the inexorable.In H. Feifel(Ed.),New New Meanings of death(pp.107-22).N. Y.:McGraw-Hi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