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秋延
Lin,Chiou-Yan
論文名稱: 華語文聽說評量與補救教學系統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Listening, Speaking assessment and remedial system
指導教授: 蕭顯勝
Hsiao, Hsien-Sh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7
中文關鍵詞: 華語文評量適性化補救教學聽說能力學習
英文關鍵詞: Chinese language assessment, Adaptive remedial instruction, training the abilities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3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前華語文在全球掀起了一波熱潮,許多國家將華語文列為考試科目或第二外語學習,學習第二外語先以學習聽力與口說的能力,再往其他能力發展。在華語文的學習上使用科技輔助的方式十分廣泛,科技工具對於語言的評量與教學也提供很大的助益。評量在教學中扮演相當重要角色,藉由評量的結果診斷學生學習問題,並進一步針對問題進行補救,以提升學習成效。所以本研究依照課程教材內容的不同,建置出華語文聽說評量與補救教學系統,並依據此系統以65位程度為華測會基礎級的學習者進行教學實驗,實驗組33人,對照組32人。其中實驗組使用本研究建構之評量補救教學系統,而對照組使用評量系統與紙本補救教學。
    根據本研究所進行的教學實驗及結果分析,有以下結論:聽力評量之不同補救教學方式達到顯著差異;口說能力評量之不同補救教學方式達到顯著差異,所以得知實驗組之系統補救教學學習成效優於對照組使用紙本補救教學。
    綜合而言,華語文聽說評量與補教教學系統可提升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且學習者對於系統之滿意度表示良好,希望透過本研究之結果可以提供未來學習華語文之其他相關研究參考。

    Nowadays, Chinese learning has formed a new learning trend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have taken Chinese learning into course and Chinese Second Language (CSL).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re essential skills that must be acquired in early Chinese learning, as i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foreign learner’s developing other skills (such reading or wri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Chinese learning variously. Many studies argued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ing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 CSL a lot of benefits, such as enhancing learning performance. Moreover, Assess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We can diagnose and understand learner’s problems during their learning process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appropriate remedial learning martial to promote learning effect through the results assessment. Therefore, this study built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ssessment and Remedial (LSAR) system to measure learners’ abilities to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to give learners suitable learn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ir measuring result.
    There were 65 foreign learners with TOCFL Beginner/Level 2 from NTNU Chinese learning center in Taipei, Taiwan, participating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All participants ne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e-test through the LSAR. After that, both of these groups need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medial learning activity according their error of Chinese listening test and speaking tes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ngage in the remedial learning activity by using the LSAR,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utilized the paper-based remedial martial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y. Finally, all of the participants took a post-test when the remedial learning activity was comple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there were two interesting findings: (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hinese listening test and the Chinese speaking tes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CAR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paper-based remedial martial.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 in learning performance than control group; (2) Participants considered that the LSAR system is useful to study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待答問題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研究流程 10 第六節 名詞釋義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華語文之聽說學習 14 第二節 華語文聽說評量 20 第三節 語言學習與補救教學 25 第四節 適性化補救教學 29 第五節 語音辨識 32 第六節 本章小結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各變項相關資料敘述與比較 54 第二節 華語文聽說評量補救系統對學習成效的影響 61 第三節 華語文聽說評量成效分析總結 105 第四節 「華語文聽力、口說評量與補救系統」系統滿意度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2 第一節 結論 122 第二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7 附錄 135 附錄一 注音符號比對表 136 附錄二 補救教材 140 附錄二 華語文聽力能力測驗 146 附錄三 華語文口說能力測驗 153 附錄四 系統滿意度問卷 155

    一、 中文部分
    王美芬(2004)。「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六上)」多元評量在自然與生活科技中的應用。台北市:康軒。
    何淑貞、張孝裕、陳立芬、舒兆民、蔡雅薰、賴明德(2008)。華語文教學導論。台北市:三民。
    李政偉(2005)。模糊適性化評量系統之研製。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李淑娟(2006)。符合SCORM 2004與試題結構理論之電腦化適性測驗系統及動畫補救教學模組-以國小數學領域五年級能力指標幾何為例。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李連芬(2003)。教學模組之設計與實踐─以國小二年級乘法補救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李鴻欣(2009)。基於分類錯誤之線性鑑別式特徵轉換應用於大詞彙連續語音辨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鴻儀(1998)。影響成人外語學習的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華文世界,85,50-61。
    岳修平、王雅文、鄧雅婷、林維真、王友俊(2009)。網路化中文成語教學系統研發建置與可使用性評估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2),127-139。
    林文通(2010)。我國對外華語文教育現況與展望。2011年9月28日,取自http://tcsl.office.cycu.edu.tw/speech/991202.pdf
    林宜蓁(2009)。多媒體小組合作教學在社區學童英語聽說讀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金錫、連育仁(2010)。華語文數位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新學林。
    林瓘閩(2009)。泰國華語文教學課程之行動研究-以中華語文中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化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侯世俊(2006)。以情境設計為基礎之華語學習內容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多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徐憶嘉(2003)。線上評量系統應用於國小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習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翁維健(2007)。網路評量及補救教學系統應用之研究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六上「天氣的變化」單元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11)。2011年TOCFL考試報告。2012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sc-top.org.tw/download/TOCFLtestreport_2011.pdf
    張恆誌(2011)。使用動態時間校正演算法於國語數字語者辨識系統之研究。義守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郁雯(2009)。華語評量。台北市:正中。
    張新仁(2009)。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學刊,17,85-106。
    張麗麗(2002)。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教學評量。台北市:桂冠。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2012)。詞彙解釋-評量。2012年4月7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 &cond=%B5%FB%B6q&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教育部統計處(2011)。近年來境外學生在臺留學/研習人數。2011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_
    許天威(1986)。學習障礙者之教育。台北市:五南。
    陳怡君(2010)。圖畫書運用於國小二年級學童聽說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芸霈(2004)。從學習歷程紀錄檔動態建構決策法則以支援適性化教學。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13,17-18。
    陳欽峰(2004)。Scorm – Based 適性化網路學習管理平台之設計。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雅慧(2008)。運用模糊理論以及回饋理論來發展適性化教學輔助系統。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薇如(2008)。運用學習歷程探勘之適性化數位學習評量管理系統。華梵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陸又新(2004)。聆聽與溝通兼談聆聽教學。國教天地,157,12。
    曾乙嵐、吳斯茜、計惠卿(2007,6月)。網路華語文閱讀數位教材體裡與互動性分析。載於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舉辦之「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520-530),台北市。
    舒兆民(2010)。數位科技運用於華語文教學之研究。台北市:新學林。
    舒兆民、林金錫(2007,6月)。 多媒體正體漢字之策略教學實驗。載於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舉辦之「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560-570),台北市。
    楊奇勳(2007)。互動式華語文數位學習平台之整合與開發。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征斌(2011)。熱門關鍵字語音辨識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楊彩敏(2009)。如何以活動教學方式增強華語能力-以泰國藝術大學初級漢語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惠元(1996)。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北京市:北京語言學院。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力、李志強(1995)。聽說活動過程的心理學分析及其對教學的啟示。載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辦之「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9-153),台東市。
    劉奕樟(2003)。網路多媒體評量與學習診斷系統之建置。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新竹市。
    劉家豪(2008)。不同認知負荷的視訊隨選教學影片對學習成效的影響與適性化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珣(2002)。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
    蔡雅薰(2008)。華語文教學導論。台北市:正中。
    蔡雅薰(2009)。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台北市:正中。
    蔡雅薰、趙日彰(2008,3月)。華語文能力檢定之動態評量系統設計。載於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舉辦之「2008 亞洲太平洋地區華語文教學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30),桃園縣。
    蔡雅薰、趙日彰、王暄博 (2009)。海外華語文教師教學成效評量系統之需求研究。載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舉辦之「2009應用語言學暨語言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6-18),台北市。
    蔡瓊玲(2004)。TPR策略應用對國小學童英語聽說學習成效之影響:以說故事教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昭明(1998)。華語文的學習何去何從?。華文世界,87,45-51。
    羅秋昭(2003)。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顧百里(1997)。教外籍人士華語文應注意的問題。華文世界,86,67-74。
    龔淑芬(2003)。國民小學聆聽教學教材分析及教學方法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二、 外文部分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New York: Verso.
    Bailey, K. M. (1998).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Assessment: Dilemmas, Decisions, and Directions. New York: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Brusilovsky, P. (1996).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adaptive hypermedia. User Modeling and User Adapted Interaction, 6(2-3), 87-129.
    Brusilovsky, P. (2001). Adaptive hypermedia. User Modeling and User Adapted Interaction, Ten Year Anniversary Issue 11 (1/2), 87-110.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2nd ed. ).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ronbach, L. 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a, 16(3), 297-334.
    De Carlo, J. E. (1995). Perspectives in whole language. Boston, MA: Allyn & Bacon.
    Gagne, R. M., & Briggs, L. J. (1992).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4th ed. ) .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Hancock, V. E. (1992). The at-risk stud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0, 84-85.
    Ives, B. (1994). Transforming the learning industry. MIS Quarterly, 18(1) ,V-Viii.
    Kinshuk & Lin, T. (2003). User Exploration Based Adaptation in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n Education, 1(1), 22-31.
    Krashen, S.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Pregamon Press.
    Martin B., Hildegard, R., & Wolfram, W. (2003), Individualized E-learning Systems Enabled by a Semantically Determined Adaptation of Learning Fragments.Proceedings of 1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atabase and Expert Systems Applications(pp.640-645).
    McLaughlin T. F., & Vacha, E. F. (1992). The at-risk student: A proposal for ac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19, 66-68.
    Nunally, J. 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Slavin, R. E. (1989). Student at–risk for school failure. In R. E. Slavin, N. L. Karweit, & N. E. Madden (Eds),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tudents at-risk (pp.3-19). Boston: Allyn & Bac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