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詩穎 WANG, SHIH-YING |
---|---|
論文名稱: |
國民革命軍與近代中國男性氣概的形塑(1924-1945) |
指導教授: | 呂芳上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男性氣概 、國民革命軍 、黃埔軍校 、蔣介石 、戰爭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試著以一九八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男性研究為軸,希望能從男性研究的視角,重新探討戰爭和男性之間的關係。然而,以男性為主的研究,與在此之前,已經存在的那些以男性為中心的相關論著不同。新的男性研究主題,集中於前此所遺漏的內容,即男性氣概。如要定義男性氣概,事實上等同於在為男性的思想行動、舉止風度設下標準與框架,驅使大家遵守的一種威權展現。而本文專研的就是它所呈現的文化規範形式以及制訂規範的社會機制。
本文以戰爭為主軸,但絕不僅限於對戰爭和衝突的描述,而是以男性研究的角度,借用研究男性氣概最權威的專家Connell的研究,探看話語、意識形態和文化,如何連結在男性氣概這一文化意涵中。析論男性氣概如何受到政治意識形態、民族主義和文化的影響,將男性氣概視為一種對歷史發展的回應。
在北伐以前的黃埔軍校,以及其後的北伐、剿共與抗日戰爭中,大致可以歸納出三種助以形塑男性氣概的角色:國家/軍隊、知識分子以及女性。在這三方的形構歷程下,男性氣概被形塑為符合各方利益,從而以相同或相異的姿態,展現於戰爭當中。
透過本文的討論,近代中國男性氣概的形塑,事實上是透過國家、知識分子、軍人自身以及女性角色的多方建構歷程。凸顯在各時期的圖文資料中,皆強調以身體和精神作為改造對象的努力。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於透過不同時期的各種圖、文、訓詞等宣傳資料中,瞭解戰爭中男性氣概是如何被形塑,配合了誰的期望,符合了誰的利益?希望能夠重新為近代中國戰爭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視角與方法。
徵引書目
一、 中文資料
(一)古籍
1. 北周.盧辯注;清.孔廣森補注;清.王闓運箋,《曾子十二篇》,台北:廣文書局,1972。
2. 清.劉寶楠、劉恭冕撰,《論語正義》,卷九、二十,收入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72,第一冊。
3. 清.焦循、焦琥撰,《孟子》,卷六,收入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72,第一冊。
4. 清.孫詒讓撰,《墨子閒詁》,卷五,收入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72,第二冊。
5. 魏.劉劭撰,西涼.劉昞注,《人物志》,收入世界書局編輯部主編,《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72,第二冊。
(二)史料
1.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部編,《黃埔叢書》,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部,1928,第3集。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武漢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武漢文史資料》,武漢:武漢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1983,第4輯。
3.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組編,《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62,近代之部下。
4.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第2冊。
5. 日本產經新聞古屋奎二編著、中央日報印譯,《蔣總統秘錄》,台北:中央日報社,1976,第5冊。
6. 毛思誠編、陳布雷校定,《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收入《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線裝書局,2003,第87冊。
7. 王鳳翎編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台北:龍文出版社,1990,第9冊。
8. 多賀秋五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民國篇上冊。
9. 西敏輯,《武化的廣西婦女》,收入丙種叢刊第三種;焦土叢刊第四輯之八,廣西:民團週刊社,1938。
10. 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說唱文學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上、下冊。
11. 秦孝儀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12. 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陸軍第二軍第一教導團,《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陸軍第二軍第一教導團四年彙刊》,出版地不詳: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陸軍第二軍第一教導團,1935。
13. 國防部史政局編印,《剿匪戰史》,台北:國防部史政局,1962,第12冊。
14. 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第2冊。
15.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台北:中華書局,1983,第3冊。
16. 陳以沛等編,《黃埔軍校史料》(續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
17. 陳布雷,《國民革命軍戰史初搞》,台北:國防部印,1952,第1輯。
18.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上、下冊。
19. 馮玉祥編,《抗日的模範軍人》,漢口:三戶圖書社,1938。
20. 劉峙,《黃埔軍校與國民革命軍》,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第82輯。
21. 蔣中正講,《黃埔訓練集》,出版地不詳:國防部新聞局,1947。
22.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
23. 蔣總統思想言論總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總統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6,第18冊。
24. 羅家倫主編,《中華民國史料叢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印行,1968。
(三)檔案
1. 黨史館藏,《中央前五部檔案》,檔號:婦女部49601。
2. 黨史館藏,《中央前五部檔案》,檔號:婦女部10369。
(四)報章雜誌
1. 《士兵雜誌》(廣東,1942)
2. 《大公報》(天津,1933)
3. 《女子世界》(上海,1905)
4. 《女報》(上海,1909)
5. 《少年兵》(江西,1943)
6. 《民報》(東京,1908)
7. 《抗戰漫畫》(上海,1938)
8. 《東方雜誌》(上海,1904)
9. 《近代中國》(台北,1984-1986)
10. 《革心月刊》(南昌,1933)
11. 《浙江潮》(東京,1903)
12. 《國民日日報彙編》(北京,1904)
13. 《掃蕩報》(重慶,1939-1943)
14. 《掃蕩報》(漢口,1938)
15. 《清議報》(橫濱,1899)
16. 《黃埔日刊》(廣州,1926)
17. 《黃埔生活周刊》(廣州,1927)
18. 《黃埔季刊》(成都,1939)
19. 《黃埔潮》(廣州,1926)
20. 《傷兵之友半月刊》(江西,1940-1941)
21. 《傷兵摯友》(福建,1939-1940)
22. 《新民叢報》(橫濱,1902)
23. 《遊學譯編》(東京,1902)
24. 《戰事朋友》(1945)
(五)中日文專書
1. John Macinnes著、黃函譯,《男性的終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2. Leo Braudy著、楊述伊等譯,《從騎士精神到恐怖主義—戰爭和男性氣質的變遷》,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3. R.W. Connell著、柳莉等譯,《男性氣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黃埔軍校》,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
6. 中國兵書集成編委會編,《中國兵書集成》,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
7. 方剛,《男性研究與男性運動》,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8. 王秀惠,《種族歧視與性別—二戰以前美國大陸男性華人之經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2006。
9. 王掄楦等編,《大西南的抗日救亡運動》,收入孟廣涵主編,《抗戰時期的大西南叢書》,重慶:重慶文史書店,1987。
10. 王肇宏,《北伐前的黃埔軍校》,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11. 田震亞,《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12. 杜從戎,《黃埔軍校之創建暨東征北伐之回憶》,台北:順仁彩色印製有限公司,1975。
13. 沈建中,《抗戰漫畫》,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14. 沈雲龍編著,《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15. 孟伊.嘉珊寧著、王啟中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台北:國防部情報局譯印,1977。
16. 拉爾夫.爾.鮑威爾,《中國軍事力量的興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17. 林治波,《抗戰軍人之魂——張自忠將軍傳》,廣西:廣西師範大學,1993。
18. 阿部恆久、大日方純夫、天野正子編,《男性史》,東京部:日本經濟評論社,2006,第2冊。
19. 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20. 范揚,《陽剛的隳沉:從賈寶玉的男女觀談中國男子氣質的消長軌迹》,台北:雲龍出版,1991。
21.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北伐統一五十週年紀念特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78。
22. 張光宇,《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23.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
24. 張贛萍,《彈雨餘生述(上)》,收入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台北:龍文出版社,1993),第三輯。
25. 梁啟超,《中國之武士道》,台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36。
26. 陳世恩,〈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之體育思想〉,台北: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27.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1937年前的歷史照片和漫畫》,台北:博雅書屋,2008。
28. 黃自進主編,《蔣中正留日學習實錄》,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1。
29.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
30. 黃振涼,《黃埔軍校之成立及其初期發展》,台北:正中書局,1993。
31. 廖冰凌,《尋覓「新男性」—論五四女性小說中的男性形象書寫》,台北:文史哲出版,2006。
32. 熊志勇,《從邊緣走向中心—晚清社會變遷中的軍人集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33. 劉子晴,《從軍三十年》,出版地不詳:黃埔出版社,1954。
34. 劉增杰選譯,《抗戰詩歌》,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35.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編,《黃埔軍校回憶錄專輯》,收入中國人民政協廣東省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廣東文史資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第37輯。
36. 鄭炯兒,〈從「掃蕩」到「和平」:《掃蕩報》研究(1931-1950)〉,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37. 鄧文儀,《老兵與教授(上)》,收入張玉法、張瑞德主編,《中國現代自傳叢書》,台北:龍文出版社,1994,第四輯,14種18冊。
38. 鄧文儀,《黃埔精神》,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6。
39. 謝冰瑩,《女兵自傳》,台北:力行書局,1956。
40. 謝冰瑩,《冰瑩憶往》,台北:三民書局,1991。
41. 謝冰瑩,《我的回憶》,台北:三民書局,1967。
42. 謝冰瑩,《抗戰日記》,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1。
(五)期刊論文
1. Joan W. Scott,〈性別:歷史分析中的一個有效範疇〉,收入王政、杜芳琴主編,《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出版社,1998,頁82-100。
2. 王秀惠,〈性別、種族、男性氣概:再讀二戰之前美國本土華人歷史〉,《20世紀美國史婦女與性別學術研討會論文與會議手冊》,台北:中研院歐美所,2004,頁1-28。
3. 王詩穎,〈消弭的界線——評介Home/Front: The Military, War and Gender in Twentieth-Century Germany〉,《歷史教育》,12(2008.06),頁205-219。
4. 吳宇娟,〈走出傳統的典範─晚清女作家小說女性蛻變的歷程〉,《東海中文學報》,19(2007.7),頁243。
5. 呂芳上,〈「好女要當兵」: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的創設(1927)〉,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8,第八集,頁311-338。
6. 呂芳上,〈先總統蔣公與黃埔軍校的創建〉,收入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黃埔建校六十週年論文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4,上冊,頁44。
7. 呂芳上,〈兒女情短、英雄氣長:辛亥革命時期的性別與革命〉,收入熊秉真主編;呂芳上、盧建榮合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頁386。
8. 李奇志,〈戎裝鐵血自由花:論二十世紀初中國的「英雌」話語建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44:4(2005.7),頁106。
9. 肖沖,〈試論清末留日學生對「歐化」的日本體育傳入中國所起的作用〉,《體育論文集》,3(1987),頁147-148。
10. 周建渝,〈評The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漢學研究》,25:1(2007.6),頁495-501。
11. 林思桐,〈簡論中國近代學校兵操的興衰〉,《體育論文集》,2(1986),頁30-36。
12. 徐乃力,〈好男應當兵:對日抗戰時期中國的軍事人力動員(一九三七一九四五)〉,《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台北: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5,第四冊,頁2-30。
13. 張永剛、郝非,〈袁世凱與保定近代軍事教育〉,《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0:1(2008.03),頁91-92。
14. 畢恆達,〈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學》,17(2003),頁51-52。
15. 許義雄,〈試論兵式體操之存廢〉,《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988),頁73-74。
16. 楊瑞松,〈身體、國家與俠—淺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身體觀和英雄崇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2000.09),頁93。
17. 鄧紅,〈論保定軍校與“保定軍校生現象”〉,《民國檔案》,4(1999.04),頁85。
二、 西文資料
(一)專書
1. Adams, Rachel & Savran, David eds.“The History of Masculinity,”The Masculinity Studies Reader. Malden, MA : Blackwell, 2002.
2. Banerjee, Sikata. Make Me a Man! Masculinity, Hinduism, and Nationalism in the Indi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3. Brownell, Susan & Wasserstrom, Jeffrey N. eds. Chinese Femininities/ Chinese Masculin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4. Bundgaard, Axel. Muscle and Manliness: The Rise of Sport in American boarding Schools ,Syracuse: N.Y., 2005.
5. Connell, R. W. The Men and the Boys.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2000.
6. David, Deborah S. & Brannon, Robert. The Forty-Nine Percent Majority: the Male Sex Role. NA: Addington-Wesley, 1976.
7. Gilmore, David D. The Manhood in the Making: Culture Concepts of Masculinity. New Heaven, C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8. Hagemann, Karen & Schuler-Springorun, Stefanie. Home/Front: The Military, War and Gender in Twentieth-Century Germany .NY: Berg Publishers, 2002.
9. Heward, Christine. Making a Man of Him. London: Routledge, 1988.
10. Huang, Martin W. 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11. Hung, Chang-Tai. 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1937-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12. Karras, Ruth Mazo. From Boys to Men—Formations of Masculinity in Late Medieval Europ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2.
13. Kimmel, Michael S. & Hearn, Jeff & Connell, R. W. eds. Handbook of Studies on Men and Masculinities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5.
14. Kimmel, Michael S. & Messner, Michael A. Men’s Lives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2004.
15. Louie, Kam & Low, Morris eds. Asian Masculinities: the Meaning and Practice of Manhood in China and Japa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16. Louie, Kam.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7. Shepard, Alexandra. Meanings of Manhood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8. Song, Geng. The Fragile Scholar: Power and Masculinity in Chinese Cultur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19. Summerfield, Penny. Reconstructing Women's Wartime Lives : Discourse and Subjectivity in Oral Histori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N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20. Warrick, Andrew. Masters of Theory: Cambridge and the Rise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二)期刊論文
1. Stoller, R. J. & Herdt, G. H. “The Development of Masculinity: A Cross-culture Contribution,” American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30:1(1982), pp.29-59.
2. Nye, Robert A. “Western Masculinities in War and Peac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12:2(Apr, 2007), pp.1-49.
3. Gerschick, Thomas & Miller, Adam. “Coming to terms: masculinity and physical disabi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Miami,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