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英伶
論文名稱: 原住民與漢人少年非行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
指導教授: 黃富源
Huang, Fu-Yuan
洪泉湖
Hung, Chuan-H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原住民漢人少年非行相關因素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部分
    丁道源(民74)。少年法。台北:三民。
    王淑女(民78)。同儕關係與青少年犯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齡慶(民81)。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相關因素探討。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昭淳(民81)。濫用藥物少年人格特質與社會適應之研究。私立中
    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女、陳昭郎(民83)。農村青少年的休閒觀與偏差犯罪行為。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德琳(民83)。繼親家庭父母管教方式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偏差
    行為影響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王傳庸(民84)。飆車少年暴力行為質的研究與對策。中央警察大學
    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柏元(民88)。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活適應之相關研
    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王美娟(民89)。青少年中輟相關因素與不良社會適應關聯性之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民87)。單親家庭對少年非行影響之研究---家
    庭結構及功能的觀點:台北市之實證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社
    會局。
    任秀媚(民75)。山地單語與山地雙語兒童語文能力及智力之比較研
    究。新竹師專學報,13 期,頁256-241。
    行政院青輔會主編(民85)。我國台灣地區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
    其防制對策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
    李淑玲(民64)。犯罪少年父母之管教態度研究。輔導月刊,第12
    卷,頁35-42。
    李亦園(民67)。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
    李亦園(民71)。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
    與文化。台北:聯經。
    李雅齡(民76)。青少年偏差行為形成過程之探討-驗證標籤理論。
    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安妮(民77)。家庭與少年不良行為。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李建興、簡茂發(民81)。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
    方案研究。山胞教育研究叢書之五,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亦園、歐用生(民81)。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李文成(民85)。其實你不懂我們的心—談族群特性與文化差異對原
    住民學生學習的影響。山海文化雙月刊,14 期,頁44-47。
    吳武典(民74)。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張老師月刊,7 期,9-13。
    吳清山、劉春榮、陳明終(民84)。都會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
    適應及其關聯研究。初等教育學刊,第4 期,147-180。
    吳玉珠(民85)。烏來地區泰雅族少年偏差行為之成因分析-HIRSCHI
    社會鍵理論在少數民族社會之驗證。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
    士論文。
    周震歐等(民78)。臺灣地區男性少年犯罪與親職病理的研究。台北:
    桂冠。
    周愫嫻(民86)。城市少年犯罪的地緣與空間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
    林秋蘭(民69)。暴力少年犯與非暴力少年犯人格特質之比較。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民72)。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五南。
    林正文(民76)。暴力少年犯的人格特質-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台
    北:五南。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民80)。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林正弘(民82)。城鄉少年偏差行為成因比較分析-HIRSCHI AND
    GOTTFREDSON 一般化犯罪理論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弘茂(民82)。高中生偏差行為成因之社會學理論分析與驗證。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媛(民87)。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如(民91)。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少年非行行為危險因子之比較--
    以花蓮地區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怡薇(民86)。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
    縣市阿美族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榮輝(民67)。台灣地區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人格異常傾向之比較
    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士論文。
    柯永河(民67)。青春期犯罪行為的心理成因。載於社會變遷中的青
    少年問題,頁325-33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施俊堯(民68)。少年犯罪預防整體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民75)。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
    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永河(民78)。心理衛生學。台北: 大洋。
    侯夙芳(民87)。客家籍少年偏差行為研究-赫胥社會控制理論之部
    分驗証。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傳鎮(民67)。台灣地區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人格異常傾向之比較
    研究。警學叢刊,9 卷1 期,頁43-53。
    馬傳鎮(民77)。少年犯罪心理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南投:台灣省政
    府研考會。
    馬傳鎮(民80)。國中教育的功與過---論青少年犯罪問題。教育部
    訓育委員會青少年犯罪與教育研討會。
    馬傳鎮、廖德富等(民82)。吸安、財產、暴力少年犯與一般少年性
    格特質、環境因素及其因應能力之比較研究。行政院研考會。
    馬傳鎮(民83)。我國青少年犯罪現況及其防制對策之探討。警專學
    報,第1-7 期,頁548-591。
    馬傳鎮(民86)。女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探討。初等
    教育學刊,第6 期,頁197-249。
    馬傳鎮等(民88)。警察百科全書---犯罪學與刑事政策。桃園:中
    央警察大學。
    馬傳鎮、許春金(民89)。個人與情境互動模式對少年暴力、竊盜及
    暴力性財產犯罪行為預測力之比較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
    馬傳鎮、許春金、陳玉書等氏(民89)。青少年從事特種行業影響因
    素及防制對策之研究。行政院青輔會。
    徐雙喜(民66)。少年暴力犯與正常少年之人格特質比較研究。中央
    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慕蓮(民76)。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淑文(民79)。同儕關係與少年犯罪。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曉春(民61)。台灣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調適之研究。台大社會
    學刊,8 卷,頁63-98。
    黃堅厚(民65)。青年的心理健康。台北:中華。
    黃富源(民67)。臺灣北部地區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家庭背景之比較
    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士論文。
    黃萬益(民68)。臺灣北部地區各類型少年犯與一般少年心理異常傾
    向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士論文。
    陳麗欣(民72)。少年犯罪種類與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之比較分析。
    法務部。
    莊明貞(民73)。國民中學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貴龍(民74)。高山族學生接納自我及他人之研究。輔導學報,8
    期,頁79-99。
    許木柱(民76)。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陳慧娟譯(民77)。社會問題導論: 五種理論觀點。台北:巨流。
    陳玉書(民77)。女性少年偏差行為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14 期,
    頁375-422。
    陳皎眉(民79)。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策略、歸因方式與青少
    年犯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張華葆(民80)。少年犯罪預
    防及矯治。台北:三民。
    黃麗滿(民80)。山地、平地國中生自我概念與校園疏離感之比較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木柱(民81)。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
    考核委員會。
    張景然(民81)。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
    黃富源(民81)。明恥整合理論:一個整合、共通犯罪學理論之介紹
    與評估。警學叢刊,23,2,頁93-102。
    郭淑媜(民83)。機車竊盜少年犯罪決策歷程與犯罪預防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甘妹(民84)。犯罪學原論。台北:翰林。
    黃茂夫、溫寶珠(民85)。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
    差異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第3 期,21-48。
    許春金(民85)。犯罪學。台北:三民。
    許春金、馬傳鎮(民85)。收容少年犯罪成因及其防治對策之調查研
    究。法務部委託調查研究。
    許春金(民86)。閩南籍、客家籍、山地籍少年偏差行為之類型、盛
    行率及成因之比較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0 期,頁
    141-180。
    陳佩文(民87)。原住民非行少年成長環境與學校經驗之探究。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源、鄧煌發(民88)。單親家庭結構與功能對少年非行之影響---
    台北市之調查研究結果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5 期,頁
    329-392。
    黃俊祥(民88)。心理特質、家庭背景、同儕關係與學校經驗對少年
    犯罪行為之互動性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
    文。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17 期,頁106-113。
    黃維賢(民90)。影響高職原住民學生偏差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彰
    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民67)。家庭與社會環境對國中學生問題行為之影響。中央
    研究院民族所集刊,26 輯,頁427-443。
    賈樂安(民78)。暴力犯罪少年之行為相關因素與整合式團體諮商效
    果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路渤瀛(民82)。國中生生活適應與逃學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瑞珠(民86)。偏差行為之初期徵候與輔導。法務部八十六年度犯
    罪問題研討會論文集。
    楊美鳳(民89)。少年犯人格特質及環境背景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宗憲(民90)。心理特質與環境因素對國中生中途輟學及犯罪行為
    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川榮(民91)。都市原住民國中生學校適應之殖民論述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火生、瞿海源等(民81)。當代社會變遷與問題。花蓮:國立空中
    大學。廖螺華(民68)。臺灣北部地區一般少年與犯罪少年人格特質之比較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學士論文。
    蔡秀華(民79)。家庭與少年犯罪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蓮儀(民81)。男性犯罪青少年刺激尋求、社會支持與偏差行為關
    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俊傑(民82)。山地、平地國中生場地獨立性、內外控信念與生活
    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治邦(民82)。影響國民小學問題學生家庭因素之研究。教育部訓
    育委員會。
    蔡德輝、楊世隆(民8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蔡德輝、楊世隆(民86)。台灣地區少女犯罪行為之實證研究。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習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
    89)。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關復勇(民76)。山地泰雅族國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業成
    敗歸因與其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
    賴保禎(民55)。少年犯罪心理之研究。訓育研究,第6:2 期,頁

    黃志賢(民89)。就讀都市技職學校原住民新生「生活規範適應」之30-31。
    鍾思嘉(民82)。青少年偷竊行為個人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教育部
    訓育委員會。
    錢蘋(民73)。心理衛生與心理治療。載於路君約等著心理學,頁
    504-527。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盧強(民7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
    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鍾旭(民82)。少年藥物濫用行為之實證研究---社會控制理論與
    差別接觸理論之驗證。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廣全(民68)。少年犯人格因素及父母管教態度之比較研究。彰化
    教育學院輔導學報,第2 輯。
    謝高橋(民80)。社會學。台北:巨流。
    謝佩均(民90)。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民85)。台灣土著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習行為之研究。教育
    研究資訊雙月刊,三卷六期,102-114。
    譚光鼎(民87)。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羅美瀛(民55)。臺灣北部少年犯的測驗與調查。測驗年刊,第12
    輯,頁30-38。
    英文部分
    Akers,Ronald L.(1985). Deviant behavior: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Third Edi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andura,Albert(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Becker,H.(1963). Outsiders: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N.Y.:free Press.
    Berton,R.(1983).Teaching fieldwork to educational
    researchers.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Ouarterly,14(3),171-178.
    Brownfield,D.(1986).Social class and violent
    behavior .Criminology,24(3),421-438.
    Center,R.J.(1982).Family correlates of male and female
    delinquency. Criminology,20,149-168.
    Capsi,A.,Moffitt,T.E.,Silva,P.A.,Loeber,M.S., & Schmutte,P.S.
    (1994).Are some people crime-prone?Replications of the
    personality-crime relationship across
    counties,genders,races,and methods .Criminology,32,163.
    Elliott,D.,& Ageton,S.(1980).Reconciling race and class
    difference in self-reported and official estinates of
    delinquenc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5,95-110.
    Eysenck,H.J.(1977). Crime and Personalit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Gibbs,J.C.,Potter,G.B., & Goldstein,A.P.(1995). The Equip
    Program:Teaching youth to think and act responsibility
    through a peer-helping approach.Champaign,IL:Research
    Press.
    Giordano,P.C.,Cernkovich,S.A., & pugh,M.D.(1986).Friendship
    and delinquenc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1,1170-1202.
    Glueck,S., & Glueck,E.(1956). Physique and delinquency.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Goring,E.(1973). The english convict.New Jersey:Patterson
    Smith Reprint.
    Gove,W.R.,& Crutchfield,R.D.(1982).The family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23,301-319.
    Haskell,M.R., & Yablonsky,L.(1974). Juvenile delinquency.Chicago:Rand McNally Callege Publishing Co.
    Howard J.(1981).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triangulation in action.In
    Manen,J.Van(Ed), Oualitative methodology,135-148.Beverly
    Hills,CA:Sage.
    Johnson,R.E.(1986).Family structure and delinquency general
    pattern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Criminology,24(1),65-84.
    Lemert,Edwin(1955). Social Pathology.New York:McGraw Hill.
    Marcos,A.C.,Bahr,S.J., & Johoson,R.E.(1986).Test of a
    bonding/association theory of adolescent drug use. Social
    Forces,65,135-161.
    Massey,J.L., & Krohn,M.D.(1986).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an integrated social process models. Social
    Forces,65,106-134.
    Mawtens,R.(1987). Coaches Guide yo Sport
    Psychology.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Miller,Waiter B.(1958).Lower Class Culture as a Generating
    Millieu of Gang Delinquency, Th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ume 14,No.3:pp.5-19.
    Petterson,G.R., & Dishion,T.J.(1985).Contributions of
    Families and peers to Delinquency. Criminology,23,63-79.
    Petterson,Reece L. & Ishii-Jordan,Sharon(1994). Multicultural
    issues i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 with behavioral
    disorders.Cambridge:Brookline Books.
    Rankin,J.H.(1980).School factors and delinquency. Socilolgy
    and Social research,66(1),42-51.
    Redl,F.& Wineman,D.(1972). The aggressive child.Glencoe:The
    Free Press.
    Sellin(1938). Thorsten,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New
    Y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Shaw,C.R.and H.D.Mckay(1972).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Urban
    Area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egel,L. & Senna,J.J.(1981). Juvenile
    delinquency:theory,practice,and law.St.Paul,MN:West.
    Strickland,D.E.(1982).Social learing and deviant benavior:
    A specific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Acomment and
    critique. Sociologial Review,47,162-167.
    Sutherland,Edwin H. & Donald R.Cressey(1978).Criminology,10th ed. Lippincott,Philadelphia.
    Sykes,Greshman M.and David Matza(Dec.1957). ”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a theory of delinquenc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2:67-70.
    Thornberry,T.P.,& Farnworth,M.(1982).Social correates of
    criminal involement:Further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tatus and criminal behavio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7, 4,505-517.
    Wolfgang,Marvin E.,Filigo,Robert M.and
    Sellin,Thorsten.(1972). Delinquency in a birth cohort.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olfgang,Marvin E.,Thornberry,Terence P.and Filigo,Robert M.
    (1987). Form boy to man,from delinquency to crim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