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昌哲
Wu, Chang-Che
論文名稱: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湯處於湯丘》研究
指導教授: 黃麗娟
Huang, Li-Ch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9
中文關鍵詞: 清華簡《伊尹書》篇章結構文獻性質小說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1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4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在閱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湯處於湯丘》一文,發現:文中記載商湯、伊尹的故事,不僅能與許多傳世文獻對讀,甚至與時代相近的出土簡文也多能有所呼應。此外,在〈湯處於湯丘〉文中呈現了兩種結構的文體,一種類似小說,一種則為問答體議政。不僅如此,又《漢書・藝文志》中將託名伊尹的著作分於道家、小說家、兵家,而清人王應麟認為「經方家」中也可能有託名伊尹之作。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筆者就針對《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湯處於湯丘》進行研究,共分五大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文獻探討。第二章「基礎釋文」則針對簡文中的疑難字詞,以及「湯丘」、「有莘」的地理位置進行考證。第三章「〈湯處於湯丘〉篇章結構研究」則說明論述簡文中小說、非小說結構,以及藉著傳世文獻、出土簡文重新商榷中國古典小說的濫觴時期。第四章「〈湯處於湯丘〉文獻性質研究」則研究比《呂氏春秋・本味》「至味說」與簡文中「烹之和」的源流、簡文中伊尹的政治思想,以及重新檢視《漢志》中託名伊尹的著作文獻派別。第五章「結論」說明以上各章節的研究成果,以及本論文的研究展望與尚待解決的問題。
    透過以上各層面的論述,除了修訂沈建華(整理者)的釋文、釋義,還得出「湯丘」應在今日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或河南省商丘市穀熟縣;而「有莘」則位於今日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此外,簡文中的前半部的故事,不僅符合兩漢以前文獻性質定義的「小說」,也符合今日文學作品的「小說」。這也說明中國古典小說的濫觴時期,可能要提前至戰國晚期。而後半部的「問答體議政」,則是能與《戰國策》、《左傳》中主客應答的行文模式相參。
    除此之外,《呂氏春秋》「至味說」與〈湯處於湯丘〉「烹之和」應是在「伊尹為庖人,負鼎俎干湯」的本事上加以創作的兩種故事版本,二者不相承襲。而透過分析簡文中伊尹的政治思想,以及透過清人馬國翰所輯的《伊尹書》內容,大抵可知:《漢志》中託名伊尹的著作應有道家、小說家、兵家應是可信。此外「農家」與「雜家」中也可能有託名伊尹的著作。

    目錄 封面 1 論文摘要 2 目錄 3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5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3 第二章 基礎釋文 48 第一節 基礎釋文 49 第二節 疑難字詞考釋 59 第三節 「湯丘」與「有莘」之地望考證 97 第四節 小結 120 第三章 〈湯處於湯丘〉篇章結構研究 121 第一節 〈湯處於湯丘〉前半部故事研究 122 第二節 〈湯處於湯丘〉問答體議政研究 140 第三節 以出土文獻重新檢視小說出現的年代與定義範疇 151 第四節 小結 169 第四章 〈湯處於湯丘〉文獻性質研究 170 第一節 「至味說」與「烹之和」文獻探微 171 第二節 簡文中伊尹的政治思想辨析與文獻源流 177 第三節 《漢志・伊尹書》的文獻派別研究 192 第四節 小結 217 第五章 結論 218 第一節 研究成果 218 第二節 研究展望與尚待解決的問題 221 參考書目 223

    參考書目
    一、 古籍
    〔漢〕司馬遷撰 〔南朝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七略出版社,2003,影印《武英殿刊本》。
    〔漢〕宋衷注 〔清〕秦嘉謨等輯《世本》,收於《世本八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漢書》(全二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影印《宋紹興刊本》。
    〔漢〕許慎撰 〔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出版社,1999,影印《經韵樓臧版》。
    〔漢〕劉向撰 石光瑛校釋 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
    〔三國吳〕韋昭解 〔清〕黃丕烈札記《國語韋氏解》,臺北:世界書局,1975,影印《天聖明道本附札記一卷》。
    〔魏〕王弼注 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
    〔晉〕王嘉撰 〔南朝梁〕蕭綺錄 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8。
    〔南朝宋〕范曄撰 〔唐〕李賢注《後漢書》(全三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影印《宋紹興刊本》。
    〔南朝梁〕沈約集解《竹書紀年集解》,上海:廣益書局,1936。
    〔南朝梁〕劉勰撰 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3。
    〔北魏〕賈思勰 繆啓瑜校釋《齊民要術校釋》,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唐〕陸德明撰 張一弓點校《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唐〕李泰撰 賀次君輯校《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宋〕羅泌《路史》,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8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李時珍《重訂本草綱目》(全二冊),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94。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2010。
    〔清〕王先慎撰 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王先謙撰 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王先謙補注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全十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南京:鳳凰出版社,2000,影印《嘉慶王氏家刻本》。
    〔清〕阮元刻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影印《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清〕阮元《經籍纂詁(附補遺)》(全二冊),臺北:世界書局,2009。
    〔清〕朱右曾 〔清〕嚴可均 〔清〕林春溥校釋《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世界書局,2015。
    〔清〕汪繼培輯 黃曙輝點校《尸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清〕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收入《皇清經解》第9冊,臺北:復興書局,1961。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全六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影印《濟南刻本》。
    〔清〕郭慶藩集解 王孝魚點校 謝皓祥導讀《莊子集釋(附導讀)》,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清〕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全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
    〔清〕劉寶楠撰 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影印《廣雅書局本》。

    二、 近人論著(按作者筆劃排序)
    〔英〕佛斯特(E. M. Forster)撰 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78。
    丁山《商周史料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8。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編《侯馬盟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全二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王輝《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頁685。
    王國維《水經注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61。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全十二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白於藍《簡牘帛書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8。
    向宗魯《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3。
    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
    朱謙之《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
    李正光《馬王堆漢墓帛書竹簡》,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88。
    李正光、喻燕姣、鄭曙斌、曹學群、李建毛編《楚漢簡帛書典》,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
    李伯謙《商文化論集》(全二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李盾《中國古代小說演進史(插圖本)》,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吳志達《中國文言小說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何光岳《商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
    何寧《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4。
    宋鎮豪《商代社會生活與禮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全二冊),臺北:水牛出版社,2005。
    孟世凱撰 李學勤主編《商史與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孟易醇《先秦語法》,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全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范祥擁箋證 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范祥雍《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95。
    孫占宇《天水放馬灘秦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
    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高明《中國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
    徐志平、黃錦珠《文學概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北京:中華書局,196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章太炎撰 陳平原導讀《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唐作藩《上古音手冊》,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濟南:齊魯書社,1981。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郭若愚《戰國楚簡文字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參)》,上海:中西書局,201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
    康瑞琮《古代漢語語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
    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全二冊),臺北:華正書局,2004。
    陳偉《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張光裕主編,袁國華合編《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
    張光裕、黃錫全、滕壬生主編《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張新俊、張勝波《葛陵楚簡文字編》,成都:巴蜀書社,2008。
    張顯成《簡帛文獻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全四冊),臺北:三民書局,2012。
    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程燕《望山楚簡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黃懷信《鶡冠子匯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詹子慶撰 李學勤主編《夏史與夏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楊丙安《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楊錫璋、高煒主編:《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
    趙誠《甲骨文與商代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潘英《中國上古史新探》,臺北:明文書局,1985。
    黎翔鳳校注 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魯迅撰 周錫山評註:《中國小說史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劉世劍《小說概說》,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
    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
    駢宇騫《簡帛文獻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駢宇騫、段書安編著《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全八冊),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

    三、 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永昌〈清華簡文字釋讀四則〉,《管子學刊》,淄博: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2016年第1期,頁107-108。
    杜勇〈清華簡與伊尹傳說之謎〉,《中原文化研究》,河南:河南省社會科學院,2015第2期,頁31-43。
    李守奎〈漢代伊尹文獻的分類與清華簡中伊尹諸篇的性質〉,《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深圳:深圳大學,2015年第3期,頁41-49。
    李零〈北大秦牘《泰原有死者》簡介〉,《文物》第6期,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頁81-84。
    曹峰〈出土文獻視野下的黃老道家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2期,頁141-150。
    黃庭頎〈論古文字材料所見之「伊尹」稱號——兼論〈尹至〉、〈尹誥〉之「尹」、「執」(摯)〉,《東華中文學報》,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2012年12月,頁63-86。
    黃德寬〈清華簡《赤鵠之集湯之屋》與先秦「小說」——略說清華簡對辛勤文學研究的價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期,頁81-86。
    黃麗娟師〈清華簡〈尹誥〉疑難字詞考釋〉,《國文學報》第52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2年12月,頁33-58。
    趙苑夙〈〈昭王毀室〉考釋四則〉,《東海中文學報》第26期,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系,2013年12月,頁1-26。
    蔡哲茂〈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4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7年12月,頁755-808。
    劉成群〈清華簡與先秦時代的黃老之學〉,《人文雜誌》,西安:陝西省社會科學院,2016年第2期,頁11-18。
    劉成群〈清華簡《湯處于湯丘》與商湯始居地考辨〉,《人文雜誌》,西安:陝西省社會科學院,2015年第9期,頁100-107。
    禤健聰〈上博簡《昭王毀室》篇字詞補釋〉,《簡帛研究2005》,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頁49-53。
    魏棟〈清華簡《湯處於湯丘》校讀記〉,《管子學刊》,淄博: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2016年第1期,頁104-106。

    四、 網路文獻(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王恩田〈清華簡「湯丘」與「湯社」〉,發布日期:2015.03.05 10:21
    王寧〈清華簡「湯丘」為「商丘」說〉,發布日期:2015.02.02 09:46
    王寧〈讀清華五《湯處於湯丘》散札〉,發布日期:2015.04.21 09:43
    王寧〈釋《清華簡(伍)》的「傺」〉,發布日期:2015.04.23 11:02:16
    知北游(王寧)撰:〈清華簡五《湯處於湯丘》釋文〉,發布日期:2015.05.23 20:25:37
    馬文增〈清華簡《湯處于湯丘》新釋、注譯、析辯〉,發布日期:2015.05.19 21:03
    馬文增〈據《清華簡》看關於伊尹的訛傳與誤解〉,發布日期:2015.06.04 14:51
    曹方向〈清華簡《湯處於湯丘》補論一則〉,發布日期:2015.04.13 20:00
    陳偉〈讀《清華竹簡〔伍〕》札記(三則)〉,發布日期:2015.4.11 19:0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清華簡第五冊整理報告補正〉,發布日期:2015.04.06
    散宜凌〈清華簡《湯處於湯丘》補說〉,發布日期:2015.04.13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出土文獻研究工作室〈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書後(三)〉,發布日期:2015.04.17 09:10
    程燕〈清華五劄記〉,發布日期:2015.4.10 21:56
    劉偉浠〈《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五)》疑難字詞集釋〉,發布日期:2016.05.10 16:16
    鵬宇〈《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零識〉,收稿日期:2015.04.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