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婷歡
Wu, Ting-Huan
論文名稱: 海洋議題與性別平等議題融入高中音樂課程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Integrating Issues of Marine Education and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to Music Curriculum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莊惠君
Chuang, Wuei-Ch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海洋教育議題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式課程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marine education issu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ssue, integrated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77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透過海洋議題與性別平等議題融入高中音樂課程中,了解學生對於兩個議題之參與度與學習成效,以及發展兩個議題之教學方案設計。本研究共實施兩個單元循環,第一單元為海洋議題融入音樂課程;第二單元為研究者與健康與護理教師合作,設計性別平等議題主題式課程。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設計議題融入音樂課程教學方案、教學觀察紀錄表、教學省思表以及小組訪談大綱。本研究蒐集質性與量化資料,進行兩個單元教學活動的探討與分析,以瞭解研究對象之課程參與度與學習成效。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議題融入音樂課程中的教學模式,能引發學生對於議題與音樂之學習興趣。
    二、跨領域教學配合該科專長教師教學協同,能幫助學生理解議題之內涵。
    三、議題融入音樂課程中,多數學生參與度良好,且皆保持正向態度,並能持續關注議題。
    四、議題融入音樂課程時,學生音樂學習成效佳,唯有實作發表時,需要教學者多加引導練習。
    五、議題融入音樂課程時,學生對於海洋議題與性別平等議題知能學習成效佳,但是學生認為對於性別平等歌詞創作困難度較高。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作為音樂教育者、學校單位與未來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how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s through integrating marine issues and gender equity issues into senior high school music classes and to develop a music curriculum that integrates these two issues. The cours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has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egration of marine issues and music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second part is the integration of gender equity issues and music, co-designed and applied under with a health and nursing teacher.
    The tools of this action research include the music curriculum, observation documentaries, researcher’s working journals, and student interview outlines.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and the qualitative data and quantitative data during teaching analyzed the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effects on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below:
    1. The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issu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music course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both the issues and the music.
    2. Cross-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the collaboration of teachers in other subjects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ssue.
    3. After participating these music courses, most students have a good participation level, and all students can maintain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can continue to pay attention to those issues.
    4. When issu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music course, the student's music learning outcomes are positive, whereas the instructor needs to provide more guidance of group rap chanting for students.
    5.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owards marine issues and gender equity issues is positive after the classes, but most students have more difficulties to create lyrics with gender equity issues.
    Finally,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provided to music educators, high schools, and prospective researchers.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議題探討 13 第二節 議題融入課程的理論與應用 28 第三節 藝術跨領域課程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對象 5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資料分析 57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高中音樂課程融入海洋與性別平等議題教案說明 67 第二節 學生參與度分析 78 第三節 學生學習成效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3 附錄 131 附錄一 第一單元海洋議題課程教學觀察紀錄表 131 附錄二 第二單元性別平等議題課程教學觀察紀錄表 147 附錄三 課程教學省思表 156 附錄四 訪談內容 157

    一、中文部分
    王子華(2018)。跨領域的教與學。科學教育學刊,特刊徵稿稿約。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9)。教學原理(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王惠蓉、羅文星(2014)。跨領域教學在性別教育課程之實踐。通識教育學刊,14,59-86。
    王儷靜(2013)。重探性別融入教學之「融入」意涵。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2,1-41。
    方德隆(2000)。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課程與教學,3(1),1-18。
    史希慧(2010)。國小海洋教育融入式教學之研究-以一年級情意教學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市。
    行政院(2004)。國家海洋政策綱領。臺北市:行政院。
    李仕萌(2012)。海洋教育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旻蓉(2009)。戲劇策略走入國中表演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性別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映蓉(2012)。音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仲謀(譯)(2006)。行動研究導論(原作者:Johnson, A.)。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5)
    邱嘉琪、任禮清(2017)。蔡振昌巧手雕刻,硨磲、香螺化身珍藏品。今日新聞。
    吳玟蒨(2014)。探索與實踐高中音樂欣賞教學評量方案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林天祐(2005)。教師行動研究準則:普及化的基石。學校行政雙月刊,35,1-16。
    林筱媛(2017)。客家文化結合當代藝術融入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林毓真(2015)。從身心發展觀點看青少年的異性交往。雲林國教,65,3-10。
    林曉珊(2016)。運用日本動漫畫角色探討性別刻板印象之視覺藝術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蔚諭(2010)。基隆市國民小學海洋教育融入視覺藝術教學之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周文婷(2015)。創作性戲劇策略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以國中八年級表演藝術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洪嘉聲(2019)。海洋教育融入舞蹈創作課程之研究-以舞作《與海共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
    郭玉菁(2010)。減低性別刻板印象統整課程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郭忠憲(2005)。從永續發展觀點談我國海洋環境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郭品溱(2017)。海洋教育融入國小表演藝術教學之研究 ─以創造性舞蹈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郭重吉(2008)。〈介紹跨領域的研究與教育〉。研究與創新,7,5-6。
    郭筱汶(2018)。合作學習策略運用與國小四年級學生音樂創作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教育脈動,5。
    施懿玲(2014)。國中流行音樂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藻外語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199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a)。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b)。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高博銓(2009)。教師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中等教育,60(2),32-46。
    陳少芬、曹嘉秀(2015)。自律學習及專題導向數位學習對大專技職生英文課程之參與度及學習成效之影響。輔英通識教育學刊,2,61-94。
    陳怜伶(2019)。表演藝術課程教學融入性別相處之行動研究-以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宛汝(2011)。漂流木藝術教學模組對國中生生態觀影響之研究-融合「海洋教育」、「環境教育」議題於「藝術與人文」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陳郁欣(2011)。以行動研究探討流行音樂歌唱教學對青少年美感經驗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陳培昕(2017)。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國中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芭蕾舞劇《天鵝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新轉(2001)。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臺北市:商鼎文化。
    陳蓉(2008)。調查發現九成以上青少年很少去海邊。大紀元。
    陳皓薇、林逢祺、洪仁進(2004)。課程統整與教師知識的轉化-以「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為例。師大學報:教育類,49(1),103-122。
    陳嘉彌(2004)。青少年學習應用同儕師徒制可行性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2(3),3-22。
    徐敏雄(2008)。融入式課程設計的操作策略-以社區大學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3。
    馬英豪(2011)。海洋教育融入國小六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高正賢(2014)。性別議題融入百老匯音樂劇的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翁惟貞(2017)。海洋議題融入國小藝術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與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3(1),19-38。
    梁秀玲、蔡郁君、鄭逸伸(2015)。藝術生活(音樂應用藝術篇)。臺北市:華興。
    許慧寧(2002)。以德國民謠探討音樂與地理之統整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德惇、唐存勇、魏慶琳、謝秀苓(2010)。我國海洋政策白皮書之規劃研究。臺北市:行政院。
    張子超(2017)。議題教育的意義與課程融入──以環境教育為例。教育脈動,11,1-8。
    張文瀞(2015)。性別平等教育身體意象融入國中視覺藝術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芳全(2014)。論文就是要這樣寫。臺北市:心理。
    張芬芬、張嘉育(2015)。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課程」規劃芻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3。
    張家綺(2010)。中學生對海洋議題的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曹雅筑(2016)。運用跨領域教學探索國中學生自我認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黃光雄、蔡清田(2016)。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2005)。社會重大議題的課程融入。2005年1月4日演講發表於宜蘭高商。 取自www.yct.com.tw/life/95drum/drum017. doc
    黃德祥(201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喻薈融(2017)。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課程教學案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傅斌輝(2013)。高中藝術教師跨領域領導與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以中山女中高瞻計畫(2007~2010)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佳偉、李明燕(2017)。臺灣與澳洲高中生海洋教育認知之比較分析—以臺中一中與昆士蘭州立菁英中學健康科學校區為例。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彭郁家(2012)。性別議題融入高中日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萬孟琳(2018)。流行音樂運用於音樂欣賞教學對學童學習興趣與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重新(2015)。教育研究法(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甄曉蘭(2001)。從課程組織的觀點檢討統整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課程與教學,4(1),1-19。
    楊程琇(2017)。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實踐困境-以最高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市:復文。
    鄭明憲(2017)。從課綱的核心素養精神推究跨領域教學的藝術教師核心能力。十二年國教人文與藝術跨領域教學創新學術研討會。
    趙惠玲(2016)。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藝。
    潘慧玲(2001)。九年一貫課程中兩性教育議題的融入與轉化。載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頁27-50)。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蔡明昌、吳瓊洳(2004)。融入式生命教育的課程設計。教育學刊,23,159-182 。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5)。行動研究的功能限制與關鍵條件。T&D飛訊,209,1-19。
    蔡鳳娥(2012)。國小低年級兒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行動研究-以視覺藝術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謝沛潔(2018)。專家的外衣模組應用於海洋議題教學之研究— —以某國中表演藝術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謝麗娟、蔡郁辰、王文宜(2019)。不同途徑之同儕教學模式對迷你網球學生內在動機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29,1-13。
    鍾綺文(2012)。「藝術與性別」課程發展與評鑑之研究:從創作意識、理念到實踐之歷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綸新(2018)。十二年國民教育海洋教育議題融入各領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8-16。
    顏美禎(2013)。海岸性素材應用在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以新竹市港南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蕭瑀玫(2016)。環境媒體應用於十二年國教重大議題潛在課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鐘云圻(2019)。流行音樂運用於國小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市。
    蘇靖雅(2014)。海洋生物融入藝術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二、外文部分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mpbell, P. S. (2004). Teaching music globally: Experiencing music, expressing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Daniel, G., Jessica, N., Brianna, D., Kelly, H., Evan, F., & Shoshanah, J. (2017). 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Canada: A review and suggested framework. Learning and Teaching, 4, 203-222.
    Fogarty, R. (1991). Ten way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2), 61-65.
    Fredericks, J. A., Blumenfeld, P. C. & Paris, A. H. (2004). School engagement: potential of the concept, state of the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4, 59-109.
    Gall, M. D., & Gillett, M. (1980). The discussion method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19(2), 98-103.
    Kelly, M. (1993). The primary program: Growing and learning in the Heartland. Lincoln: Nebrask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Kathy, L. (1994). Integrated curriculum. School Improvement Research Series, 16.
    Lattuca, L. (2001). Crea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amo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aculty. Nashville, TN: 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McLeod, S. (2008). Psychosexual Stag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implypsychology.org/psychosexual.html/
    Özdemir, G., & Çiftçibasi, M. C. (2017). Effect of pop music on students' attitudes to music lessons.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Reviews, 12(18), 884-890.
    Jensenius, A. (2012). Disciplinarities: Intra, cross, multi, inter, tra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rj.no/2012/03/12/disciplinarities-2/
    Johnson, B. (1993). Teachers as researcher. Retrieved from https://eric.ed.gov/?id=ED355205
    Krug, K.H., & Cohen-Evron, N. (2000). Curriculum integration positions and practices in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41(3), 259-272.
    Youyan, N., & Suhn, L. (2010). Differential relations of constructivist and didactic instruction to students’ 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 411-423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12/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