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美蘭
論文名稱: 《世說新語》譬喻修辭探驪
指導教授: 蔡宗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劉義慶世說新語譬喻修辭形式美內涵美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20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世說新語》是我國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的先驅,也是後世小品文的典範,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其用字之精微,描寫之細膩,將許多生動的情節,鎔鑄成為精采的文學語言,令人嘆為觀止。因此,本論文以《世說新語》譬喻修辭為研究範疇,探析其中豐贍的修辭之美。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世說新語》的版本與編撰者;第三章《世說新語》譬喻修辭的基本類型;第四章《世說新語》譬喻修辭的變化類型;第五章《世說新語》譬喻修辭藝術的美感;第六章結論。各章節重點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及步驟、研究文獻探討三節。文獻探討,主要從《世說新語》和「修辭學」二大領域做文獻上的探討和分析。研究方法,共採用文獻考察法、文本分析法、歷史研究法、比較法、歸納法、演繹法及統計法等方法,做整體性的關照與探討。研究步驟,先將辭例予以分類、整理,探析各則的譬喻結構及其喻意;其次,歸納出各類譬喻的特色並加以析論;最後,以圖表呈現結論。
    第二章《世說新語》的版本與編撰:第一節綜述各家版本之流變概況;第二節依據劉義慶之人生經歷分為京尹時期、荊州時期、江南時期,由三個時期了解劉義慶編撰《世說新語》的成書背景。
    第三章《世說新語》譬喻修辭的基本類型:分為明喻、隱喻、略喻、借喻四節,各依喻體之不同加以分析、探討。
    第四章《世說新語》譬喻修辭的變化類型:分為倒喻、詳喻、博喻、合喻、較喻、互喻等,共六大類,二十三細項,兼論其特殊構成型式,分析譬喻的格位變體。
    第五章《世說新語》譬喻修辭藝術的美感:由《世說新語》譬喻修辭中喻體、喻詞及兼格修辭所呈現的形式美,及主體、喻體所展現的形神轉移與虛實交替呈現的內涵美,來探析譬喻修辭在《世說新語》中所呈現的美感效果。
    第六章結論:主要提出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與研究展望。

    第一章 緒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3 第三節 研究文獻探討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第二章 《世說新語》的版本與編撰_____________9 第一節 《世說新語》的版本_________________9 第二節 《世說新語》的編撰________________12 第三章 《世說新語》譬喻修辭的基本類型______18 第一節 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一、喻體為「人」___________________19 二、喻體為「事」___________________20 三、喻體為「物」___________________22 第二節 隱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一、喻體為「人」___________________26 二、喻體為「事」___________________28 三、喻體為「物」___________________30 第三節 略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一、喻體為「人」___________________32 二、喻體為「事」___________________33 三、喻體為「物」___________________34 第四節 借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 一、借「人」為喻___________________37 二、借「事」為喻___________________38 三、借「物」為喻___________________41 第四章 《世說新語》譬喻修辭的變化類型_____45 第一節 倒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第二節 詳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 一、明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二、隱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 三、略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 四、借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4 第三節 博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8 一、明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9 二、隱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0 三、略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 四、借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 五、明喻式詳喻_____________________85 六、借喻式詳喻_____________________86 第四節 合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7 一、明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8 二、隱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 三、略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6 四、借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8 五、明喻式詳喻____________________100 六、隱喻式詳喻____________________102 七、略喻式詳喻____________________104 八、略喻式倒喻____________________106 九、借喻式詳喻____________________109 第五節 較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 一、強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 二、等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3 三、弱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 第六節 互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6 第五章 《世說新語》譬喻修辭藝術的美感___117 第一節 變化多元的形式美______________118 一、喻體合宜,修短適中____________118 二、喻詞靈活,貼切生動____________122 三、類型複合,錯綜運用____________122 四、兼格交集,融合互動____________136 第二節 義蘊雋永的內涵美______________142 一、取譬多樣,內容豐贍____________142 二、形神相似,類化移轉____________150 三、虛實交替,意象紛呈____________153 四、設喻新奇,說理暢達____________156 第六章 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0 附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5 參考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5

    說明:
    1.本書目分為「古籍文獻」、「近人著作—專書」、「論文」及「網頁資料」四大部分。論文部分又分為「期刊論文」及「學位論文」。除古籍文獻依出版年月順序條列之,其他部分則以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同一作者有兩筆以上資料時,則依出版年月先後順序排列之。
    2.粗體部分為「引用書目」,其餘為參考書目。

    一、古籍文獻

    《唐寫本世說新語注殘卷》,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宋本世說新語注》,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高僧傳》,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4月初版
    《宋本世說新語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世說新語附宋本汪藻世說敘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上冊,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11月
    《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下冊,臺北,中華書局,1979年11月
    《離騷纂義》,游國恩主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3月
    《明本世說新語》,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史記•秦本紀》,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宋書.宋宗室及諸王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宋書.宗室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宋書.武二王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宋書.劉道規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晉書‧王羲之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晉書‧袁宏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晉書•褚裒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漢書•東方朔傳》,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10月
    《禮記》,陳澔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第六刷
    《文心雕龍注》,劉勰著,范文瀾注,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年
    《說文解字注》,許慎撰,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2月
    《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宋詩選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新編抱樸子‧外篇》,何淑貞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2月初版
    《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四書讀本》《孟子•離婁下》,蔣伯潛廣解,臺北,啟明書局,缺出版年月

    二、近人著作—專書

    (一)《世說新語》相關研究專書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王叔岷《世說新語補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朴美鈴《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談風》,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何啟民《竹林七賢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7月初版
    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張振德《世說新語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詹秀惠《世說新語語法探究》,臺北,學生書局,1973年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臺北,中華書局,2006年
    劉正浩《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8月初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齊魯書社,1997年11月初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二)修辭學專書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王希杰《修辭學通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1996年6月
    王德春《修辭學探索》,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王德春主編《修辭學詞典》,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11月
    朱自清《略讀指導舉隅》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3月臺一版
    何永清《修辭漫談》,臺北,商務印書館,2000年4月
    李玉《修辭學論文集》,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沈謙《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11月修訂版二刷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沈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二刷
    宗廷虎等《修辭新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周振甫《中國修辭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1月
    姚殿芳、潘兆明《實用漢語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徐炳昌《修辭學研究》,北京,中國華東修辭學會編,語文出版社,1987年
    唐松波、黃建霖主編《漢語修辭格大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1月
    張乃立《修辭學研究》,北京,中國華東修辭學會編,語文出版社,1987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陳騤《文則》,臺北,莊嚴出版社,1979年3月
    黃民裕《辭格彙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黃永武《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2002年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3月增訂初版
    黃慶萱《漢語修辭格之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
    黃慶萱編《高級中學文法與修辭教師手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10月增訂三版
    傅隸樸《修辭學》,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董季棠《修辭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鄭業建《修辭學》,臺北,正中書局,1946年2月
    黎運漢、張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6年8月初版
    蔡師宗陽《陳騤《文則》新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蔡師宗陽《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蔡師宗陽編《文法與修辭》(下),臺北,三民書局 2001年1月
    蔡師宗陽《應用修辭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3月初版五刷

    (三)美學專書

    朱光潛《美的生活》,臺北,利大出版社,1988年3月再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建宏出版社,1987年6月
    朱光潛《談美》,臺北,建宏出版社,1986年4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4月再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上),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李澤厚《美學四講》,臺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11月一版一刷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店,2001年3月六印
    浦安迪《中國敘事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陳望道《美學概論》,臺北,文鏡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12月重排初版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頁172
    劉熙載《藝概》,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4月再版
    譚永祥《漢語修辭美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1992年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尤雅姿〈《世說新語》修辭藝巧探微〉《興大中文學報》,3期,1990年1月,頁225-238
    王希杰〈什麼是修辭格〉《中國語文》,69卷4期,1991年10月,頁34-38。
    李玉《修辭學論文集》第二集〈試談比喻的形似與神似〉,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334
    何永清〈《世說新語》之修辭例 (上)〉《中國語文》,72卷3期,1993年3月,頁65-70
    何永清〈《世說新語》之修辭例 (下)〉《中國語文》,72卷4期,1993年4月,頁64-69
    何永清〈《世說新語》的修辭〉《修辭漫談》,臺北,商務印書館,2000年4月初版,頁97-111
    沈謙〈比興、夸飾、用典、隱秀—文心雕龍論修辭方法〉《幼獅學誌》,16卷2期,1980年12月,頁36-54
    沈謙〈修辭學辨義〉《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報》,第1期,1992年4月,頁1-14。
    宗廷虎〈十年來大陸的漢語修辭學〉《國文天地》,8卷9期,1993年2月,頁90-95
    宗廷虎〈修辭學與心理學〉《修辭學論文集第二集》,中國修辭學會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
    姚殿芳、潘兆明《實用漢語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388-389
    徐炳昌《修辭學研究》〈辭格心理基礎初探〉,北京,中國華東修辭學會編,語文出版社,1987年,頁178
    徐炳昌〈辭格心理基礎初探〉,收於華東修辭學會編《修辭學研究》,北京,北京語文出版社,1987年10月
    唐惠忠《中學生讀寫》期刊〈博喻之美〉,2003年第2期,頁12
    夏春祥〈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期,頁141-166
    張乃立《修辭學研究》〈辭格心理基礎初探〉,北京,中國華東修辭學會編,語文出版社,1987年,頁247
    梅家玲〈依違於婦德與才性之間:《世說新語》.賢媛篇」的女性風貌〉《婦女與兩性學刊》,8期,1997年4月,頁1-28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敘事藝術--兼論其對中國敘事傳統的傳承與創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Part C) 》,4卷 1期,1994年1月,頁38-58
    梅家玲〈《世說新語》名士言談中的用典技巧〉《臺大中文學報》,2期,1988年11月,頁341-376
    陳林森《修辭學習》期刊〈合喻初探〉,1986年第6期,頁27
    陳秀香〈《世說新語》四科之譬喻修辭探究〉《中國語文》,93卷5期,2003年11月,頁61-68
    陳慧玲〈由《世說新語》探討魏晉清談與雋語之關係〉《中州學報》,3期,1988年7月,頁275-414
    陳正治〈仿擬修辭法概論〉《中國語文》,88卷2期,2001年2月,頁39-49
    張春榮〈論比喻〉《中國學術年刊》,12期,1991年4月,頁317-349
    傅錫壬〈世說四科對論語四科的因襲與嬗變〉《淡江學報(文學與商學部門)》,12期,1974年3月,頁101-124
    黃奕珍〈論《世說新語》中以自然物象為主的人物比喻〉《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初版,頁417-460
    黃慶萱〈文學的象徵〉《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卷11期,1974年11月,頁53-60
    黃麗貞〈喻解〉《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卷11期,1974年11月,頁53-60
    黎運漢〈修辭與文化背景〉《修辭論叢》,第二輯,中國修辭學會、高雄師大國文系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7月初版,頁487-513
    蔡師宗陽〈中學修辭講座--辭格的辨析〉《國文天地》,9卷3期,1993年8月,頁96-99
    蔡師宗陽〈論引用的分類〉《國文學報》,23期,1994年6月,頁251-272
    蔡師宗陽〈中學修辭講座--對偶與排比的比較〉《國文天地》,10卷7期,1994
    年12月,頁74-75
    蔡師宗陽〈「修辭格」的辨析原則與命題技巧〉,發表於《中等教育》45卷6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印行,1994年12月出版,頁58
    蔡師宗陽〈中學修辭講座—兼格的修辭〉《國文天地》,10卷11期,1995年4月,頁52-55
    蔡師宗陽〈海峽兩岸對偶的名稱與分類之比較〉《修辭論叢》,第三輯,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所、中國修辭學會、中國語文學會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6月初版,頁770-796
    蔡師宗陽〈諺語的譬喻基本類型〉《中國語文》,100卷4期(總598期),2007
    年4月,頁47-52
    蔡師宗陽〈譬喻的變化類型〉《中國語文》,100卷5期(總599期),2007年5月,頁50-60
    蔡師宗陽〈《文心雕龍》的譬喻類型〉,發表於2007年5月「《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主辨,花蓮教育大學、慈濟大學協辦,頁1-14
    薛吉辰《閱讀與鑑賞》期刊〈古詩詞中的三類特殊的比喻〉,2006年第七期,頁135
    蘇洵明〈譬喻法在描寫人物中的舉例〉《中國語文》,88卷5期,2001年5月,
    頁68-73

    (二)學位論文

    尤雅姿〈劉義慶及其《世說新語》之散文〉,臺灣師範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85年
    王妙純〈從《世說新語》看東漢至東晉士人之人生觀〉,中正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吳惠玲〈《世說新語》之人物美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琇寬〈《世說新語》敘事結構之研究〉,中興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8年
    林文淑〈《莊子》內篇修辭藝術探賾〉,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佳樺〈《楚辭》修辭藝術探微〉,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3月
    周娟娟〈《韓非子》連珠體修辭探微〉,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
    馬森〈《世說新語》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60年
    施淑儀〈《戰國策》譬喻修辭探析〉,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徐麗真〈《世說新語》呈現之魏晉士人審美觀研究〉,政治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4年
    孫世民〈《世說新語》反映的魏晉老學〉,彰化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藝術〉,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
    陳慧玲〈由《世說新語》探討--魏晉清談與脧雋語之關係〉,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86年
    張有政〈《鏡花緣》修辭藝術探微〉,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文樑〈《世說新語》研究〉,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9年
    曾敏媛〈《菜根譚》譬喻修辭探珠〉,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1年6月
    廖麗鳳〈《世說新語》之人物群像與描寫技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89年
    廖婉綺〈《史記》列傳譬喻修辭探驪〉,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鄭義淑〈《孟子》文章修辭析論〉,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86年4月
    賴玫怡〈修辭心理與美感之探析--以誇飾、譬喻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盧姿吟〈李白樂府修辭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
    謝貴美〈《孟子》譬喻修辭藝術探賾〉,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四、網頁資料

    臺灣師大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http://www.lib.ntnu.edu.tw/database/dbview.jsp?id=AF7E1994-8E7B- 1D60-40FC-C5986C8AF413&type=0

    臺灣師大圖書館—中國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
    http://www.lib.ntnu.edu.tw/database/dbview.jsp?id=656D57EF-645F- B509-2245-D70F3042E602&type=0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
    http://140.111.34.46/newDict/dict/index.html

    國家圖書館—中文古籍書目資料庫
    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cgi/frameset4.htm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原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F2ktW6/webmge?Geticket=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