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傅湘承
論文名稱: 外籍勞工消費行為與其消費空間型態-以桃園縣工業區外勞為例
Consuming Behavior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Foreign Labors---An example in Taoyuan Industrial District
指導教授: 歐陽鍾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外籍勞工消費行為消費空間東南亞交通工具
英文關鍵詞: foreign labors, consuming behaviors, consuming space, South-East Asia, traffic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9下載:6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政府自民國七十八年引進外籍勞工迄今,已有三十多萬合法的東南亞外勞在台工作,而各縣市的人數又以桃園縣為最多,由於這群勞工的出現,使得桃園縣在許多地方產生了變化。本研究以其消費行為的特質為對象,探討不同背景的外籍勞工其消費行為的形成與偏好的特殊性,及其消費行為是否又會對桃園縣的商業產生質或量的的改變。
    本研究由最初的消費者接收資訊的方式開始著手,逐步由資訊的處理,消費空間的評價與利用及交通工具的使用來探究,發現外籍勞工整個消費行為的產生及空間的分布型態,主要是受到資訊的來交通工具的使用所支配,然而,做更深入的探討時,發現個人背景因素影響著消費行為的形成,其中又以學歷的影響最為顯著。
    消費空間的分布,與交通路線具有顯著的相關,也就是各種交通工具的車站附近是外勞經常留連之所,相對的這些地方也因外勞的出現而產生獨特的商業景觀,外勞的分布、移動與商業活動彼此互相影響,塑造出桃園縣獨特的消費文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目的…………………………………… 10 第四節 研究地區與研究方法……………………………… 14 第二章 外籍勞工消費行為之偏好與資訊的傳播…………… 23 第一節 外籍勞工的消費偏好………………………………… 23 第二節 相關背景要素………………………………………… 27 第三節 資訊的接受與傳播…………………………………… 28 小結……………………………………………………………… 36 第三章 外籍勞工的價值系統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38 第一節 消費空間的態度與評價……………………………… 38 第二節 消費項目的偏好與決策……………………………… 44 第三節 消費價格及服務態度的評價………………………… 58 小結……………………………………………………………… 65 第四章 外籍勞工的休閒消費空間型態與移動方式………… 69 第一節 休閒時間交通工具的利用………………………… 70 第二節 消費空間的選擇與利用……………………………… 75 第三節 外籍勞工消費空間的型態…………………………… 84 小結……………………………………………………………… 91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95

    一.中文部分:
    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9),《外勞管理問題之研究》,台北
    2. 成之約(2001),《各國外勞政策與管理態度》,勞資關係,第二十卷,第八期,pp.32-40
    3. 休慧蘭(1985),《台北市就業者的休閒狀況與休閒倫理觀》,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李漢雄、藍科正(1990),《外勞引進對我國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行政院勞工訓練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
    5. 李世聰(2002),《外勞休閒消費行為與工作滿意度及生產力關係之研究—以楠梓加工出口區菲律賓勞工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論文
    6. 李佳穗(1999,《外籍勞工在臺生活情境剖析》,中國勞工第999期,pp.18-20
    7. 呂美玉(1996),《龜山島的人口遷移與環境調適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8. 阮純佳(1997),《外籍勞工休閒動機、態度、行為及活動推展狀況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 吳挺鋒(1997),《外勞休閒生活的文化鬥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周信利(1997),《外勞引進管理寶典》,世界商業文庫,台北
    11. 洪志明(1998),《論台灣地區外籍勞工問題與政策》,台灣澎湖地方法院檢察署,澎湖
    12. 胡淑雲(1988),《台北市居民利用公園的行為地理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梁炳坤(1988),《台北市購物街商業群聚與使用者空間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梁炳坤(1999),《台中市商業區空間結構與商業機能活動的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二十七期,pp.153-182
    15. 陳源在(1988),《新莊市人口遷移及其決策與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揚智文化,台北
    17. 陳坤宏(1991),《空間結構》,明文書局,台北
    18. 陳翰平(2001),《商店氣氛對情緒與趨避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館理系碩士論文
    19. 黃世雄(1994),《台灣地區外籍勞工生活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黃瑞祥(2000),《臺灣外籍勞工犯罪研究:以殺人及竊盜案件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黃識銘(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台灣地區世代群剖析》,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葉權儀(1992),《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建立SSPARNMR》,中原學報,第二十一卷,pp260-277
    23. 張玲瑛(2000),《外勞在台的生活空間與社會網路—以新竹科學園區的菲律賓勞工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第五號,台北
    24. 楊鳳春(1999),《消費者政治學》,揚志文化,台北
    25. 廖依俐(2001),《都市景觀詮釋論:以桃園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劉啟沼,古美玉,王贊旭(2002),《購物中心消費者行為之探討》,德明學報第十九期,pp33-56
    27. 鄭月遂與林振賢(1999),《從六輕外勞紛爭事件全面探討外勞問題,》,中國勞工第998期,pp.6-9
    28. 戴伯芬(2002),《全球化台北—台北的經濟再結構與國際移民》,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29. 歐陽鍾玲(1987),《行為地理學的內涵與發展》,地理報告,第十三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pp151-166
    30. 謝臥龍,楊奕馨,陳秋蓉,陳九五,駱慧文,許嘉和(1997),《台灣外籍勞工工作滿意度與生活適應性之探討》,中華衛誌,第十六卷,第四期
    31. 漆梅君(2001),《透視消費者:消費行為理論與應用》,學富文化,臺北
    32. 蔡宏進(1992),《我國外籍勞工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及其因應對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北市
    33. 盧慧怡(1990),《女性勞工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以一個電子工廠的女作業員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34. Aldskugius, H. (1977),《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wedish Case Study of Recreational Cognition》,Economic Geography Vol.53, pp.l63-183
    35. Bammel, Gene ;Burrus-Bammel ,and Lei Lane(1996),《Leisure & human behavior》,Madison : Brown & Benchmark
    36. Berry, Lentenk ,Stanley R.Lieber.and Ira Sheskin(1975),《Consumer Behavior in Different Areas》,A.A.A.G.,Vol.54,pp.538—545
    37. Cadwallader, M.(1975),《A Behavior Model of Consumer Spatial Decision Making》,Economic Geography,Vol.54,pp.339—349
    38. Clark, W.A.V.(1968),《Consumer Travel Patterns and the Concept of Range》,A.A.A.G.,Vol.58,pp.386—396
    39. Fishben, M. (1967),《Readings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New York
    40. Gold J.R.(1980),《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Geography》,Oxford Polytechnic
    41. Goodrich, J.N. (197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ferences for and Perceptions of Vacation Destinations: Application of a Choice Model》,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Vol.17,pp.8—13
    42. Greenberg, Jerald, Baron and, Robert(1993),《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Boston : Allyn and Bacon
    43. Horton, F. and Reynolds, D.R.(1971),《Effect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n Individual Behavior》,Economic Geography, Vol.47,pp.36—48
    44. Lavery, P.(1971),《Recreational Geography》,David & Charles ,Newton Abbot London Vancouver ,pp﹒51—69﹒
    45. Lloyd R.(1978),《Shopping Behavior and Income Comparison in an Urban Environment》,Economic Geography ,Vol. 54,pp.157—167﹒
    46. Lloyd, R.E. (1976),《Cognition ,Preference,And Behavior in space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ructural Linkages》,Economic Geography, Vol.52,pp.241—253
    47. Recker, W.W.(1980),《Destination Choice and Processing Spatial Informa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 with Alternative Constructs》,Economic Geography, Vol.56 pp.37—383
    48. Robert L.A.Adams(1973),《Uncertainty in Nature,Cognitive Distortion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Weather Forecasts and New England Beach Trip Decisions》,Economic Geography,Vol.49,pp.287—2970
    49. Ruston G.(l969),《Analysis of Spatial Behavior by Revealed Space Preference》,A.A.A.G. Vol.59,pp.391—404.
    50. Schiffman L.G. and Leslie Lazar Kanuk(1982),《Consumer Behavior》,Prentice-Hall
    51. Timmerman, H., Theo Arentze and Chahg-Hyeon Joh(2002),《Analysing space—time behaviour: new approaches to old problem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2,pp.175-190
    52. Tom, G.(1984),《Application of Consumer Behavior: Readings and Exercise》,Prentice-Ha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