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長生
論文名稱: 原始主義與東方主義新解---非西方現代藝術轉化的跨文化研究(1980 年代前後)
New Interpretation of Primitivism and Orientalism--A Trans-cultural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1980’s)
指導教授: 王秀雄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99
中文關鍵詞: 跨文化原始主義東方主義新歷史主義第三空間非西方華裔現代藝術轉化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幾何抽象抽象表現另類現代
英文關鍵詞: Trans-culture, Primitivism, Orientalism, Neo-historicism, Third space, non-Western, Chinese Modern art, Transformation, Surrealism, Magic realism, Geometric abstraction, Abstract Expressionism, Zen, Alternative Moder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8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全球性的後現代世界中,跨文化途徑(transcultural approaches)將是一項重要的工具,它可以讓我們重新將視覺文化定義成不規則、而非線性式的事物。非西方視覺文化研究應該要以動態、流動的方式來運用文化,而非以傳統的或純西方的觀點來進行,這種觀念正是古巴批評家歐帝斯(Fernandi Ortiz)所稱的跨文化(transculture)。
    本研究擬從80年代之前與之後,西方與非西方的跨文化辯證演變,探討「原始主義」與「東方主義」對現代藝術發展的影響。尤其是與西方不同的「野性思維」及「東方主義」的轉向,在跨文化演變上對非西方現代藝術家所給予的啟示,並舉例說明,它在80年代之後,已逐漸演變成為非西方的「跨文化」基本精神與主要策略。而華裔現代藝術家的跨文化另類表現---「禪境」,亦即新東方主義或跨東方主義的核心,是否正是華裔當代藝術發展可行的第三條路?
    本論文研究方法採用: 文獻探討、新歷史主義、藝術場域批評理論、後殖民論述,及密特勒(Gene Mittler)批評模式。研究架構,先從跨文化的基本精神探討,檢視原始主義的演變與東方主義的轉變,進而以<從舊剛果到新剛果的跨文化演變>、<墨西哥壁畫運動的重新定位>及<亞裔美洲藝術家的跨文化辯證>為案例,申論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跨文化辯證實情。
    同時擇代表性的成功實例,諸如: 俄羅斯地區<野性思維的另類發展>、拉丁美洲地區<超現實主義的另類發展>、阿拉伯地區<新東方主義---傳奇與現實之間>、以及東南亞地區<印度之道: 發現者與守護者的雙重角色>、<跨東方主義: 東西方藝術交流中的日本效應>等,探討非西方現代藝術跨文化發展情形與特質,並分述其在80年代之前與之後各自所面臨的不同議題。
    最後除了分析華裔現代藝術跨文化發展的源流與類型,並在結論中,從非西方現代藝術的跨文化演變,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啟示,歸結成八點。同時以2008年及2009年台灣視覺藝展現象,所透露的跨領域徵候與跨文化趨向,做為佐證。

    In the global postmodern world, transcultural approaches will be an important tool, it allows us to redefine the definition of Visual culture into irregular, and non-linear things. Non-western visual cultural research especially should use an active and fluid method when dealing with culture, and going on neither in traditional nor in pure western point of view. This concept was described by the Cuban critic Fernandi Ortiz as "transculture".
    This research is intended to study how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t to be influenced by "Primitivism" and "Orientalism", from the evolution of transculture dialectic between Western and non-Western world, before and after the 1980s. In particular, the savage mind and the turnover of Orientalism on non-Western modern artists for the inspiration, and examples, after the 1980s,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non-Western "transcultural" basic spirit and main strategy. While the Chinese modern artist's performance in trans-cultural alternative---"Zen", i.e. new Orientalism or Trans-Orientalism, whether it is at the core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viable third way?
    The methodology takes on archive analysis, new historicism, art field critical theory, post-colonial discourse and Mittler critic model. The framework, starts with the basic spirit of the transcultural approach, exami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imitivism and the turnover of Orientalism, and then discussing on the real situation of Western and non-Western transcultural dialectical by cases, such as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Congo’s transcultural evolution", "the Mexican mural movement relocation" and "Asian-American artist's trans-cultural examples of dialectical".
    At the same time successful examples of alternative representation, such as: Russian region by "wild thinking of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the Latin American region by "surrealism of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the Arab region by "new Orientalism – legend and reality" and East-South Asia region by “The Indian Way—Finders and Keepers”, "Trans-Orientalism and the Japan effect in East-Western art exchanges ", explore the effect of non-Western modern art trans-cultural development scenarios and features, and talk about their faces of different topics before and after the 80 's.
    Finally,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modern art trans-cultural origin and type of development and, in conclusion, from non-Western modern art trans-cultural evolution, how its effect and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contemporary art, comes to eight. At the same time to 2008 and 2009 Visual art exhibitions in Taiwan, revealed that the symptoms of 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cultural tendencies, as corrobor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0 第四節 研究理論與名詞釋義 16 第五節 論文架構 23 第二章 跨文化的基本精神導論 27 第一節 從原始主義的演變看跨文化----自現代主義的原始性到原始主義的現代性 30 第二節 從東方主義的轉變看跨文化----自異國情調到心靈的東方 37 第三節 從巴黎派與紐約派的多元化背景看跨文化 56 第四節 從現象學、禪與現代主義的關聯性看跨文化 74 第五節 從跨媒材跨領域跨國界的超現實主義演變看跨文化 86 第六節 從藝術批評方法與理論的演變看跨文化 92 第七節 小結 106 第三章 西方與非西方的跨文化辯證 109 第一節 西方野性思維的演化--從矛盾對立到相互滲透 111 第二節 新歷史主義的包容與顛覆--歐洲中心主義的後殖民論述 126 第三節 藝術史的跨文化辯證--走出他者性與侵佔挪用的路徑 137 第四節 西方與非西方的跨文化辯證案例 案例一 從舊剛果到新剛果的跨文化演變 145 案例二 墨西哥壁畫運動的重新定位 153 案例三 亞裔美洲藝術家的跨文化辯證 161 第五節 小結 170 第四章 非西方現代藝術發展跨文化成功實例 173 第一節 俄羅斯地區: 野性思維的另類發展 實例一 俄羅斯的新原始主義 176 實例二 俄羅斯的普普藝術 185 第二節 拉丁美洲地區: 超現實主義的另類發展 實例一 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 197 實例二 拉丁美洲的新超現實主義 209 第三節 阿拉伯地區: 新東方主義---傳奇與現實之間 實例一 阿拉伯世界的現代藝術 223 實例二 阿拉伯當代藝術發展 228 第四節 東亞地區: 跨東方主義: 東西方藝術交流中的日本效應 實例一 日本禪的國際效應與日本抽象表現主義 241 實例二 日本動漫藝術風影響下的東亞新世代圖像 257 第五節 從後殖民到第三類文化 實例一 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綜覽: 從第十九屆亞洲國際美展談起 268 實例二 印度之道: 發現者與守護者的雙重角色 281 實例三 第三世界美學大師與東方現代原始人 296 第六節 小結 309 第五章 華裔現代藝術跨文化發展的源流與類型 311 第一節 主要系譜: 吳大羽/李仲生/廖修平/林壽宇 313 第二節 跨地域: 全球地方化與跨東方主義(陳慧坤/龐均/繆鵬飛為例) 338 第三節 跨人文空間: 現代水墨繪畫的空間詩學(江明賢/黃光男/曾肅良為例) 354 第四節 跨形式 (之一/二/三/四) 跨形式之一: 抽象表現主義(趙無極/莊喆/葉竹盛/陳幸婉等) 368 跨形式之二: 幾何抽象繪畫(霍剛/蕭勤/李錫奇/姚慶章等) 385 跨形式之三: 寫實主義的另類發展---從照相寫實(顧重光/司徒立/卓友瑞等)到新古典寫實(林欽賢/黃坤伯/洪天宇為例) 399 跨形式之四: 華裔超現實主義---從台灣的類超現實(林惺嶽/薄茵萍/黃楫為例)到具中國特色的新超現實(涂志偉/關則駒/邵飛為例) 417 第五節 跨媒材: 具東方特質的跨媒材---新達達(梅丁衍)、新普普(莊普/賴純純)、新雕塑(李茂宗/林良材/李真 439 第六節 小結 459 第六章 結論 463 第一節 跨文化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啟示 464 第二節 台灣當代視覺藝術的跨領域徵候與跨文化趨向 472 第三節 結語 482 <參考文獻> 485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丁由譯,《原始思維》,商務,2001。
    刁筱華譯,《寫實主義》,台北:遠流,1998,頁4-24。
    上海油畫雕塑院編《吳大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水天中,<繆鵬飛和他的新東方主義>,《繆鵬飛畫集》,澳門理工學院,1999。
    水天中,<繆鵬飛的東方情懷>,《繆鵬飛畫集》,世界華人藝術出版社,2000。
    水天中〈也談吳大羽現象〉,林泊佑主編《中國油畫開拓大師吳大羽畫展》,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王玉齡/黃海鳴譯,《藝術解讀》,台北: 遠流,1996,頁11-28。
    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王志弘譯。2004。《第三空間》。台北: 桂冠。
    王志明譯,《憂鬱的熱帶》,台北:聯經,2001。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北:歷史博物館,1995。
    王秀雄,《藝術批評的視野》,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2006。
    王秀雄,<寧靜致遠—評釋廖修平的藝術里程>,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2000。
    王秀雄,《日本美術史》(下冊),台北:歷史博物館,2000。
    台灣大未來編,《中國新派繪畫宗師: 吳大羽》,台灣大未來畫廊,1996。
    尼古拉斯•密卓夫(Nicholas Mirzoeff)著,《視覺文化導論》,陳芸芸譯,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4。頁153-190。
    石計生,《藝術與社會》,台北: 左岸,2003。
    石瑞仁,〈讀薄茵萍作品〉,家畫廊,1997。
    宇田川宣人,<日本的當代藝術>,亞洲拼圖,香港文化博物館,2003,頁2-10。
    朱耀偉,《後東方主義—中西文化批評論述策略》。臺北:駱駝,1994。
    何政廣,《台灣美術全集》,台北:藝術家,2002。
    何政廣,《台灣現代藝術大系》24冊,台北:藝術家,2004。
    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臺北:藝術家。1999。
    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Ⅰ及Ⅱ》,台北:遠流,1995。
    吳大羽〈致吳冠中函---談繪藝〉,《中國新派繪畫宗師: 吳大羽》,台北大未來畫廊,1996。
    吳信鴻譯,《藝術人類學》,台北:亞太,1995。
    吳美真譯(Jameson, Frederic著),《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臺北市:時報文化,1998。
    李文/陳郁秀,《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台北:典藏出版社,2006。
    李仲生,《李仲生文集》,蕭瓊瑞編,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頁215-6。
    李仲生紀念文集《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4.9,頁167。
    李維史陀著, 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台北: 聯經,1989,頁1-44。
    李霖燦,〈裂罅皴的詮釋:讀傅狷夫先生山水有得〉《傅狷夫的藝術世界‧論文集》,頁164。原刊於〈傅狷夫書畫選集第九種序文〉,1989年3月25日。
    沈小榆,《印加的智慧》,台北:經典,2003。
    周蕾,<殖民者與殖民者之間──九十年代香港的後殖民自創>,羅童譯,《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般若品>,大正藏第48冊,頁351。
    林正儀/黃永川,《百慧藏坤--—陳慧坤百歲誕辰特展》,國美館/史博館,2006。
    林伯欣等,《戰後台灣美術中的東方優越論》,台南:台南藝術學院,1999。
    林泊佑主編《吳大羽畫展》,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林徐達譯,《文化批判人類學》,台北:桂冠,2004。
    林惺嶽,《藝術與自然》,藝術家出版社,1998。
    林雅琪、鄭慧雯譯(Danto, Arthur原著),《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市:麥田出版,2004。
    林磐聳/蘇憲法《台灣美術種子》,台北:台師大美術系,2007。
    阿諾德。豪澤爾(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台北: 雅典,1991。
    信鴻譯,《藝術人類學》,台北:亞太,1995。
    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中科,1987。
    段若川,《諾貝爾獎與魔幻現實主義》,台北:世潮,2003。
    洛華笙,<藝壇多媒體怪傑—黃光男>,《畫壇風雲人物專輯》,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洪天宇,<劇變的風景--美之城雙重奏>,《給微風,1700-2000 福爾摩沙風景備忘錄》,2007,台中: 洪天宇工作室。
    倪再沁,《慧照乾坤—陳慧坤的藝術人生》,台北:時報出版社,2004。
    倪再沁,<向李仲生致敬序>,《向李仲生致敬(一)系譜 李仲生師生展》,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9.12,頁4。
    倪再沁等,《眾彩交響—陳慧坤藝術研究論文集》,台北:典藏出版社,2005。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1993。
    席慕蓉,《台灣美術全集—陳慧坤》,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
    徐小虎,《日本美術史》,台北: 南天,1996。
    徐君萱〈一個靈魂孤獨者的獨白〉,林泊佑主編《吳大羽畫展》,台北: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陳水國譯,<野性的形式: 思想的考古學> <<後現代歷史叙事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p251-291。
    海德格,《同一與區別》(Identitaet und Differenz),Pfullingen: Guenther Neske,1957,頁14。
    神林恆道(潘襎譯),《藝術學手冊》,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1996。
    袁汝儀,《論人類學詮釋體系與台灣視覺藝術教育》,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1991。
    張心龍,〈第三隻眼〉,《台灣中生代藝術》,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
    張君玫譯(史畢娃克著),《後殖民理性批判》。台北: 群學,2006。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1995。
    張曼濤。《涅槃思想》。台北: 大乘文化。1981。
    張曼濤。《禪宗思想與歷史》。台北: 大乘文化。1978。
    張曼濤。《禪學論文集》。台北: 大乘文化。1976。
    張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中國社科出版社,2004。
    張繼文,《水墨畫教育論---黃光男水墨畫教育特展》,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8。頁41-42, 頁113-115, 頁138-139。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 揚智文化,1998,頁25-67, 頁119-133。
    莊華岳〈再見吳大羽〉,《中國新派繪畫宗師: 吳大羽》,台北大未來畫廊,1996。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台北:生活人文出版社,2007
    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 中國社科出版社,2003,頁251-291。
    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 巨流,2003。
    陳品秀譯。1991。《立体派》。台北: 遠流。
    陳英德,〈夢的繪畫〉,《黃楫繪畫全集》,愛力根畫廊,1996。
    陳國強主編,《文化人類學辭學》,台北:恩楷,2002。
    陳貺怡,<陳幸婉與抒情抽象>,台北:北美館,2005/7。
    陳愷璜,<我片斷的測量莊普>,藝評專欄,台北:伊通公園,1991。
    陳慧坤等,《執著與豐收--陳慧坤九十回顧展文集》,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
    傅狷夫,〈心香室談片〉(《傅狷夫的藝術世界‧論文集》),頁51。1967年6月10日。
    曾長生,〈從中國現代畫到現代中國畫〉,《莊喆》,台北:亞洲藝術中心,2005。
    曾長生,〈蒙德里安的終極探索〉,《致命的美感》,屏東縣立文化局,1999。
    曾長生,《另類現代》,台北: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1。頁21-51, 頁117-131。
    曾長生,《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超現實風繪畫》,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2005。
    曾長生,《台灣藝術評論專輯: 李仲生卷》,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曾長生,《色域繪畫大師—羅斯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8。
    曾長生,《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台北:國立藝術教育館,2007。
    曾長生,《拉丁美洲現代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頁61-72。
    曾長生,《至上主義藝術大師---馬勒維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頁76-84。
    曾長生,《現代藝術守護神--杜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曾長生,《第三世界美學大師---林飛龍》,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頁8-11, 頁104-107。
    曾長生,《超現實主義藝術》,台北:藝術家,2000,頁6-48, 頁198-216。
    曾長生,《詩意的造形大師克利》,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曾長生,《達達派超現實主義大師--恩斯特》,藝術家出版社,2002。
    曾長生,《臺灣美術評論全集-李仲生》,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9.6,頁17。
    曾長生,《藝術非常解放》,台北: 淑馨,1995,頁1-55。
    曾長生,<中國第一代現代主義大師---吳大羽的藝術演化與其影響>,「圖像、詮釋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7。
    曾長生,<台灣美術現代化過程中的師大效應初探>,時空與高度,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8。
    曾長生,<台灣當代藝術的新人文主義趨向>,當代藝家之言,冬季號,台北當代藝術館,2005。
    曾長生,<台灣當代藝術的新人文主義趨向---從後殖民到跨東方主義>,亞洲藝術論壇,日本九州產業大學,2004。
    曾長生,<全球化與跨東方主義---探華裔現代藝術家的跨文化另類表現>,「全球化與中文論述: 圖像與論述」國際研討會,亞洲大學,2008。
    曾長生,<至上主義藝術大師--馬勒維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曾長生,<西方美學評價標準的質疑>,《藝術非常解放》,台北: 淑馨,1995,頁1-55。
    曾長生,<宏觀調控下的2009藝展現象>,《2009台灣視覺藝術年鑑》,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2010,頁28-35。
    曾長生,<李茂宗現代陶藝的前衛性與跨文化性>,李茂宗陶藝研討會,中國美術館,2009。
    曾長生,<亞裔刻板形象>,《藝術非常解放》,台北: 淑馨,1995,頁1-55。
    曾長生,<亞裔藝術家發展前景>,《藝術非常解放》,台北: 淑馨,1995,頁1-55。
    曾長生,<東方的結構主義>,兩岸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
    曾長生,<東方幾何抽象繪畫的禪境之探究---從禪畫美學到另類現代>,台北:國立台 北大學,佛教史與佛教藝術研討會,2006。
    曾長生,<林壽宇: 構成主義的東方詮釋者----從繪畫浮雕到極簡藝術>專題演講,台北:家畫廊,2009/08/01。
    曾長生,<美加多元文化的根源與展望>,《藝術非常解放》,台北: 淑馨,1995,頁1-55。
    曾長生,<從現象學探台灣前輩畫家的圖像世界>,形塑自然面相–學術交流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8。
    曾長生,<從野性思維到跨東方主義---探華裔現代藝術家的跨文化另類表現>,兩岸當代藝術創作與藝術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2008。
    曾長生,<從新原始主義到至上主義---探俄國現代藝術發展初期的跨文化表現與關鍵因素>,台俄藝術學術交流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8。
    曾長生,<從新歷史主義看台灣民主百景>,台灣民主百景特展,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2008。
    曾長生,<黃坤伯的新古典寫實主義藝術>,《靜。物》,台北: 清雲藝術中心,2010,頁6-7。
    曾長生,<莊普的老莊式新普普>,藝術專欄,台北:伊通公園,2010。
    曾長生,<華人當代藝術的第三條路>,中國當代藝術研討會,澳門藝術博物館,2008。
    曾長生,<新人文主義藝術的另類表現----探江明賢現代水墨繪畫的空間詩學>,《藝游回眸》,台中市文化局,2009,頁4-9
    曾長生,<構成主義的東方詮釋者---探廖修平幾何造形的深層結構>,南華大學,第一屆中國美學與藝術理論研討會,2007。
    曾長生,<繆鵬飛的新東方主義---具中國特色的後抽象繪畫>,澳門文化体,2007。
    曾肅良,<城市變奏曲--一位都會文人的遊蕩日記>,《曾肅良彩墨書法創作展》,台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2007。
    焦士太,<中國前衛繪畫的先驅李仲生>,《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4.9.10。
    舒詩偉譯,《拉美地誌,魔幻行腳》,台北:石皮客,2003。
    閔希文,〈非凡的彩色畫家、宏偉的創作力---吳大羽先生, 林泊佑主編《中國油畫開拓大師吳大羽畫展》,台北: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閔希文,〈博大精深、超凡脫俗---中國一代油畫開拓大師吳大羽〉,《中國新派繪畫宗師: 吳大羽》,台北大未來畫廊,1996。
    黃小燕,《版畫師傳廖修平》,台北: 遠流,1999。
    黃才郎,《前衛六0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3。
    黃才郎,《廖修平符號藝術》,台北: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
    黃文中,《心靈的徹悟---吳大羽的生平與藝術》,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
    黃光男,〈為中國畫詮釋新意義的畫家〉(《傅狷夫的藝術世界‧論文集》),1999。原刊於《臺灣時報》,1985年3月11日。
    黃光男,《李錫奇,1992-2002》,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
    黃光男,《版畫師傳廖修平作品回顧展》。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黃光男,《姚慶章紀念畫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黃光男,《得意忘形---黃光男水墨創作展》,北京: 中華文化聯誼會,2007。
    黃光男,《陳正雄繪畫50年回顧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
    黃光男,《傅狷夫的藝術世界‧論文集》,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黃光男,《畫境與化境—繪畫美學與創作》,台北: 典藏藝術家庭,2007。
    黃宗宏,《蕭勤1990-1997》,台北:帝門藝術中心,1997。
    黃宗宏,《霍剛的歷程》,台北:帝門藝術中心,1999。
    黃曉峰,<解構與整合>,《繆鵬飛畫集》,澳門理工學院,1999。
    黃麗絹譯,《抽象表現主義》,台北: 遠流,1991,頁70。
    黃麗絹譯,《抽象藝術》, 台北: 遠流, 1999。頁5-39。
    楊孟瑜,《劉其偉傳奇—探險天地間》,天下文化文化,1996,頁233-264。
    楊松鋒譯,《現代藝術的故事》,台北: 聯經,2003。
    楊耐冬譯,《百年孤寂》,台北:志文,1999。
    楊智清譯,《印加文明-太陽的子民》,台北:時報文化,2003。
    葉玉靜,《台灣美術評論全集──林惺嶽》,台北:藝術家,1999。
    葉維廉,<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欲望>,《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台北:東大圖書1992。
    葉銘勳,《大趨勢》,春季號,台北大趨勢畫廊,2004。
    葛漢,《流影---黃光男現代水墨畫展》,台北: 德國文化中心,2008。
    賈士蘅譯,《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台北:商務,2004。
    鈴木大拙,《禪與現代藝術》,台北: 天華,1994。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1994。
    翟墨,<繆鵬飛抽象畫的個性生成>,《繆鵬飛作品集: 生存狀態》,澳門藝術博物館 ,2004。
    賓靜蓀譯,《巫士.詩人.神話》,台北:立緒,2003。
    趙無極〈把他擺回他應得的地位〉,《中國新派繪畫宗師: 吳大羽》,台北大未來畫廊,1996。
    劉其偉,《藝術人類學》,台北:雄獅,2002,頁11-24頁,118-141。
    劉偉祥譯,《神秘消失的馬雅文明》,台北:達觀,2004
    劉國英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香港:邊城,2005。
    劉康,《對語的喧聲: 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比: 麥田,2005,頁9-36。
    歐崇敬,《從結構、解構到超解構》,臺北:洪葉,2003。
    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2001。
    蔡錚雲,《從現象學到後現代》,臺北:五南,2001。
    蔡錚雲譯(德穆.莫倫著),《現象學導論》,台北: 桂冠,2005。
    蔡耀慶,〈長耘空漠---吳大羽先生的繪畫藝術〉,林泊佑主編《吳大羽畫展》,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1945~1970)》,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11,頁81。
    蕭瓊瑞,<李仲生的最後活動與思想>,《李仲生》,台中:伯亞出版公司,1991.1。
    蕭瓊瑞,<從李仲生學生的作品回溯李氏教學>,《李仲生師生繪畫語錄》,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0.10,頁38。
    蕭瓊瑞,1991,《五月與東方》,台北: 東大。
    賴瑛瑛,〈台北類達達〉,《達達與現代藝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
    賴瑛瑛,《台灣前衛六0年代複合藝術》,遠流,台北,2003。
    賴瑛瑛,《複合藝術-六0年代台灣複合藝術研究》,台北:國泰,1993。
    賴賢宗,《佛教詮釋學》,頁172-176。
    賴賢宗,海德格與禪: 以西谷啟治論虛無主義為主之在京都學派中的相關討論,發表於2004年二月十三日十四日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現象學與佛教哲學會議」。
    繆鵬飛,<中國現當代主義的思考>,《中國當代藝術文化轉型研討會》,澳門文化中心,2006。
    繆鵬飛,<新東方主義>,《繆鵬飛畫集》,澳門理工學院,1999
    簡丹,<洪天宇走出自我救贖之路>,《大悲宴》,台北: 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2008,頁60-61。
    薛絢譯,《阿茲特克帝國》,貓頭鷹,2001
    薛耀先,<繆鵬飛小傳>,《繆鵬飛畫集》,澳門理工學院,1999。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1992。
    謝東山,《台灣美術批評史》,台北: 洪葉,2005。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美術館,1995。
    謝東山,《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二版,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1997。
    謝東山,《藝術批評學》,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2006。
    謝東山,《藝術概論》,台北:偉華書局,2000。
    謝東山,<我所知道的李仲生>,《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4.9.1。
    謝東山,<李仲生藝術教學的兩難>,《李仲生師生繪畫語錄》,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0.10,頁24。
    謝東山,<非常叛逆-李仲生的現代主義>,《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1,頁107。
    謝鴻均,<在人文思維中舞蹈>,藝術與人文教育,新竹師院,2003。
    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美術,1998。
    龐均,《油畫論》,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龐均,《龐均---走過58年藝術生涯》,長流美術館,2005。
    龐均,《龐均的藝術》,台北: 國立國父紀念館,2003。
    龐均,《龐均的藝術---鄉情與視角》,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頁6-21。
    羅竹茜譯,《印象派》,台北:遠流,2000。
    羅振賢,《新墨集---黃光男作品集》,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博物館,2007。

    二、西文參考書目
    Alexander, Jeffrey C. and Steven Seidman. Eds. 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90.
    Ali, Wijdan , “Modern Art from the Arab World”, Catalogue of Between Legend and Reality: Modern Art from the Arab World, Jordan National Gallery of Fine Arts, 2002.
    Archer, Michael. Art Since 1960, London: Thames & Hudson Ltd, new edition 2002.
    Arnason, H‧H‧. History of Modern Art. New York: Abrams. 1986.
    Atkins, Robert. Art Speak,《藝術開講》,臺北:藝術家,1996。
    Augustine, Aurelius. R. W. Dyson Trans.,The City of God against the Pagan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Auping, michael原著,《抽象表現主義》,黃麗絹譯,台北: 遠流,1991。p.9-40.
    Bachelard, Gaston, 龔卓軍譯,《空間詩學》,台北: 張老師文化,2003。
    Bakhtin, M.M. Speech Genres and Other Late Essays,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6.
    Bakhtin, M.M.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by M.M. Bakhtin, Austin,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Barasch, Moshe. Modern Theories of Art, I: From Winckelmann to Baudelaire. New York University, 1990.
    Barasch, Moshe. Theories of Art:From Plato to Winckelmann. New York University, 1985.
    Barker, Chris. 羅世宏譯,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2004。
    Barr, Jr.,Alfred. Cubism and Abstract Art, Harvard: Belknap press. 1986. p.9-19.
    Barrett,W., “Introduction to D. T. Suzuki’s Zen Buddhism: Selected Writings of D. T. Suzuki”,收於D. T. Suzuki,Zen Buddhism,New York,1956,此處討論見p.XI。
    Barthes, Roland. Mythologies. Translated by Annette Laver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2.
    Barthes, Roland. 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臺北:桂冠,1997。
    Baudrillard, Jean. Simulations. Trans. Paul Foss, et al.. NY: Semiotext(e), 1983.
    Beardsley, Monroe C. Aesthetics: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 Indiana, IN: Hackett Publishing Inc., 1981.
    Berger, John et al.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1977, c1972
    Bernheimer, Richard "Wild men in the middle ages" 1952 , Harvard Univ. Press and Octagon Books; June 1, 1970.
    Bethell , Leslie,“A Cultural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Blistene, Bernard.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Art. Flammarion: Beaux Arts. 1998.
    Blunt, Anthony. Artistic Theory in Italy 1450-16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0.
    Bourdieu, Pierre.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ngland: Polity Press, 1993.
    Brett , Annabel, “What is Intellecyural History Now?”, 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 〈今日何謂思想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Britt, David. Modern Art. London: Thames&Hudson. 1989.
    Bryson, Norman. Visual Theory: Painting and Interpretation. Harper Collins, 1991.
    Burger, Peter原著,蔡佩君譯,《前衛藝術理論》,台北: 時報出版,1998。
    Burgin, Victor, The End of Art Theory: Criticism and Postmodernity, Atlantic Highlands, NJ: Humanities Press International, Inc., 1986.
    Gray, Camilla著,曾長生譯,〈俄國藝術實驗〉,台北:遠流,1995, 頁230-240.
    Cannadine, David ed. ,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今日,何謂歷史?》, Palgrave Macmillan Ltd., 2002
    Cartledge, Paul, “What is Social History Now?”, 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今日,何謂社會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Chalumeau, Jean-Luc原著,《藝術解讀》,黃海鳴 譯,臺北:遠流,1996。P.11-30.
    Cherniss,Harold , “The Barbarians”, Diogenes, 1957, PP47-60.
    Chipp, Herschel B. Theories of Modern Art: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 Berkeley,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Chipp, Herschel B. 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I, II 冊,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Clifford, James, “Histories of The Tribal and The Modern” (1985)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351-368.
    Colley, Linda, “What is Imperial History Now? “,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 〈今日, 何謂帝國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Crang, Mike, 王志弘譯,《文化地理學》,台北: 巨流,2003.
    Cresswell, Tim, 王志弘譯,《地方: 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 群學,2004.
    Derrida, Jacques. "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 " Writing and Differenc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278-293.
    Deleuze, Gilles and Felix Guattari.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Robert Hurley, M. Seem et al. NY: Viking, 1977.
    Dickie, George. "The New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 Aesthetics: A Critical Anthology. 2d, ed. George Dickie & Other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Eagleton, Terry.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Verso.1991.
    Eagleton, Terry. Criticism and Ideology. London: Verso, 1976.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1983.(Eagleton, Terry.《文學理論導讀》,吳新發譯,台北:書林出版公司,1995。)
    Elkins, James, What Painting Is,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Evans, Richard, “Prologue: What is History Now?”,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前言: 今日,何謂歷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Fernandez-Armesto,Felipe, ”Epilogue:What is History Now?”, 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 〈跋: 今日,何謂歷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Fletcher,Valerie. Cross Currents of Modernism. Washington. D.C: Hirshhorn Museum. 1992.
    Foster, Hal(呂健忠譯),《反美學》,台北:立緒出版社,1998。
    Foster, Hal. The ‘Primitiv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Art." October 34 (Fall 1985).
    Foucault, Michel (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trans. Les Most et chose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3.
    Foucault, Michel(莫偉民譯),《詞與物》,上海: 三聯出版社,2001。頁406-437。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 Alan Sheridan (Pantheon, New York, 1977)。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d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urse on Language, trans. A.M. Shendan Smith,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2. 
    Foucault, Michel.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trans. A.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5.
    Foucault, Michel.,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vol.1-3, Pelican, Harmondsworth. 1981.
    Freeland, Cynthia. But Is It Art?---A Introduction to Art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Freud, Sigmu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New York: Avon Books, 1953.
    Frye, Northrop , “Archetypal Criticism: Theory of Myths”,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Princeton, 1957, pp190
    Frye, Olwen Frye, “What is Religious History Now?”, 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今日,何謂宗教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Gablik, Suzi.《現代主義失敗了嗎?》,滕立平 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Gallie, W. B. 1964. 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Pp. 157-191.
    Geertz, Clifford.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Geertz , Clifford (楊德睿譯),《地方知識》,台北: 麥田,2002.
    Goldwater, Robert J. Primitivism in Modern Art. Random House, 1967.
    Gooding, Mel. Abstract Art.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Gray, Camilla. The Russian Experiment in Art 1863-1922. London : Thames and Hudson. 1986.
    Greenberg, Clement. The 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 John O'Brian ed. vol.1-4.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Günther Neske 編,Erinnerung an Martin Heidegger,Pfullingen,1977,頁 65。
    Habermas, J.,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7.

    Hal Foster, “The Primitive Unconscious of Modern Art” (1985)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384-395
    Hamilton, George. Painting and Sculpture in Eurpoe,1880-1940.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6.
    Harrison, Charles. Primitivism, Cubism, Abstra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Hauser, Arnold The Sociology of Ar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3.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P, 1991.
    Kenneth M., Clark, Landscape Into Art, London, 1949, p1-4
    Kessler-Harris, Alice, “What is Gender History Now?”,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 〈今日,何謂性別史?〉《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Lacan, Jacques. Ecrits: A Selection, New York: W.W. Norton & Co., 1977.
    Langer, Susanne K. Feeling and Form. New York: Virtual Space.
    Leach,Edmund, Vico and Levi-Strauss on the Origins of Humanity, Giambattista Vico: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ayden White edit., Baltimore, 1969, pp309-318.
    Lemke, Sieglinde , “Primitive Modernism” (1998)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409-413.
    Lemke, Sieglinde , Primitivist Modernism: Black 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ransatlantic Modern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Levi-Strauss, Claude.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Myth,” Vernon W. Grass ed. European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A Delta Book, 1973.
    Lippard, Lucy , “Naming” (1990)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402-408.
    Lucie-Smith, Edward. Lives of the Great 20th Century Artists. London: Thames&Hudson, 1999.
    Lynton , Norbert. The Story of Modern Art. London: Phaidon. 1998 .
    Lyotard, Jean-Fransc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Trans. Geoff Bennington and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9.

    MacKenzie, John, Orientalism, History, Theory and the Arts, Manchester, 1995, p.44.
    Marcus and Fischer. 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 [esp. chap. 3]. U. of Chicago P, 1986.
    Margolis, Joseph ed. Philosophy Looks at the Art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1992.
    McEvilley, Thomas , “Doctor, Lawyer, Indian Chief” (1984)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335-350
    McEvilley, Thomas , “The Global Issue” (1990)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396-401.
    Mirzoeff, Nicholas著《視覺文化導論》, (1999);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
    Montaigne, Michel de, "On Cannibals", (c) Russell McNeil, Malaspina University-College, 1996.
    Moszynska , Anna原著,《抽象藝術》, 黃麗絹譯, 遠流,台北,1999。頁147-179。
    Moszynska, Anna. Abstract Art. New York: World of Art. 1995.
    Pedersen, Johannes, Israel: Its Life and Culture, London, 1951, pp182-212.
    Pegis Pegis , Anton C. Edit., “The Summa Theologica”, Introduction to St. Thomas Aquinas, New York, 1948, pp. 483-486.
    Peltre, Christine. Orientalism in Art,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John Goodman, Abbeville Press, New York, 1998, p.238-275.
    Pöggeler, O.(波格勒),《和海德格一起走新的道路》 (Neue Wege mit Heidegger), Freiburg/München, 1992,p390、p405。
    Poggioli, Renato.《前衛藝術的理論》,張心龍 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2。
    Rosenberg, Harold. Artworks & Package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
    Rosenberg, Harold.《「新」的傳統》(The Tradition of the New),陳香君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7。
    Rubin, Miri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Now”, 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 〈今日,何謂文化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Rubin, William. ‘Primitivism' in 20th-Century Art. MOMA, 1984.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New York: Pantheon. 1978.
    Santayana, George. The Sense of Beauty, New York: New Dover, 1955.
    Schapiro, Meyer. Modern Art: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1978.
    Sedofsky ,Lauren, Down and Dirty: Lauren Sedofsky talks with Rosalind Krauss and Yve-Alain Bois, Artforum, summer, 1996.
    Sedofsky ,Lauren, Down and Dirty: Lauren Sedofsky talks with Rosalind Krauss and Yve-Alain Bois, Artforum, summer, 1996.
    Selden, Raman & Peter Widdowso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New York: Harvest Wheatsheaf, 1993.(拉曼•塞爾登編,《文學批評理論》,劉象愚、陳永國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Selden, Raman ed. 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td., 1988.
    Soja , Edward (王志弘譯),《第三空間》,台北: 桂冠,2004, p.187-193.
    Stangos, Nikos. Concept of Modern Art. New York: World of Art. 1989.
    Susan Pedersen, “What is Political History Now?”, David Cannadine, ed, What is History Now?, 梁永安譯,〈今日,何謂政治史? 〉《今日,何謂歷史?》,台北: 立緒,2008.
    Syme, Ronald, The Roman Revolution, Oxford, 1939, pp459-475.
    Varnedoe,Kirk, “On the Claims and Critics of the Primitivism Show” (1985)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369-383.
    Venturi, Lionello, History of Art Criticism, Charles Marriott trans. New York: E.P. Dutton & Co., 1936.
    Venturi, Lionello, 遲軻譯,《<西方藝術批評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Wallis, Brian ed. 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 (Art Criticism and Theory),David R Godine; Reprint edition (August 1994) .
    Westgeest, Helen, 曾長生譯,《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臺北:典藏出版社,2007(p.18-53, p.60-110).
    Westgeest, Helen. Zen in the fifties—interaction in art between east and west. Amsterdam: Cobra Museum. 1996.
    White, Hayden.,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Rubin, “Modernist Primitivism” (1984) , Flam, Jack. general editor, Primitivism and Twenties-Century Art—A Documentary Histor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p.315-334.
    Zijlmans, Kitty,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in Art history: Beyond Othering and Appropriation”, edited by James Elkins, Is Art History Global? ,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289-298.

    三、中文期刊
    大漠,<中國前衛繪畫的先驅---李仲生>,《勝利之光》,301期,1980年元月。
    王秀雄,<李仲生的藝術評論>,《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985.1。
    王嘉驥,<圓融圓滿之美---談李真的雕塑風格>,典藏今藝術,十二月,2000。
    江春浩,<簞食瓢飲三十年-李仲生在保守的藝術殿堂裡打開了一扇窗子>,《雄獅美術》,1979.11。
    江敏甄,<追憶熟悉的畫家朋友陳幸婉>,今藝術,2005/5。
    江敏甄,<從迸裂到回歸——陳幸婉的藝術行旅>,今藝術,2005/3。
    何政廣,<中國前衛繪畫的先驅-李仲生>,《藝術家》, 1979.11。
    吳冠中〈吳大羽現象〉,《文匯報》,1996年10月30日。
    吳冠中〈吳大羽---被遺忘、被發現的星〉中國油畫學會編《油畫家》,1996年第二期。
    李仲生,<藝術縱橫誤-李仲生畫展記者會問答記要>,1979.11.28,中國時報。
    李無心,<抽象的獨裁者-李仲生>,《藝術家》,1978.10。
    余珊珊,<她們對生命的演繹>,台北: 今藝術,2005/4。
    林清玄,<領航的燈塔-李仲生>,《時報》,1984.8.1。
    張祖英〈歷史是公正的---吳大羽學術討論會要〉,中國油畫學會編《油畫家》,1996年第四期。
    郭沖石,<李仲生精神不死,教學法有待發揚>,《台灣新生報》,1984.7.31。
    陳小凌,<八卦山下訪李仲生>,《民生報》,1979.4.17。
    曾長生,〈台灣當代藝術的新人文主義趨向〉,《當代藝家之言》,台北: 台北當代藝術館,冬季號,2005,頁29-37。
    曾長生,〈亞洲當代藝術發展〉,《藝術家》,台北: 藝術家雜誌,1月號,2005。
    曾長生,〈東方的抽象表現〉。《藝術家》。台北: 藝術家雜誌。11月號。2006。
    曾長生,〈粉色的幾何東方〉,《藝術家》,台北: 藝術家雜誌,12月號,2005。
    曾長生,〈欲望的輪迴〉,《藝術家》,台北: 藝術家雜誌,12月號,2003。
    曾長生,〈莊喆的人性化羅漢原像〉,《歷史文物》,台北: 歷史文物月刊.,十月號,史博館,2005。
    曾長生,〈莊喆繪畫風格的心路歷程〉,《藝術家》,台北: 藝術家雜誌,2005/10。
    曾長生,〈華人幾何抽象繪畫的另類書寫〉,《典藏今藝術》,台北: 典藏雜誌社,10月號, 2004,頁 138-141。
    曾長生,〈解構與統合〉,《典藏今藝術》,台北: 典藏雜誌社,7月號,2004。
    曾長生,<全球地方化與跨東方主義─探華裔現代藝術家的跨文化另類表現>,國立台灣美術館,《臺灣美術》,2009。
    曾長生,〈禪與現代藝術〉,《紐約社區報》,紐約: 紐約社區報,10/01,2005。
    曾長生,<李錫奇現代水墨畫的深層結構>,台北:典藏雜誌,七月號,2004。
    曾長生,<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綜覽>,台北:藝術家雜誌,一月號,2005。
    曾長生,<兒童繪畫影響現代藝術>,炎黃藝術,六月號,1995。
    曾長生,<具有中國特色的超現實主義>,台北:藝術家雜誌,2002。
    曾長生,<拉丁美洲當代藝術發展(1980-2005)>,台北:藝術欣賞,十月號,台藝大,2007。
    曾長生,<林良材的無聲世界>,明報月刊,六月號,2005。
    曾長生,<林壽宇的白色系列>,台北:藝術家雜誌,八月號,2009。
    曾長生,<邵飛的天真之眼>,台北:典藏雜誌,九月號,2009。
    曾長生,<阿拉伯當代藝術發展(1980-2005)>,台北:藝術家雜誌,八月號,2006。
    曾長生,<姚慶章的現代藝術啟示錄>,紐約社區報,2005/09/03。
    曾長生,<洪天宇的野性思維與空間意識>,台北: 藝術家雜誌,十二月號,2010。
    曾長生,<原始美學中的野性思維>,台北:藝術欣賞,十月號,台藝大,2005。
    曾長生,<涂志偉的新歷史繪畫>,台北: 藝術家雜誌,六月號,2007。
    曾長生,<探廖修平幾何造形的深層結構>,造形學刊,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7,頁1-25。
    曾長生,<梅丁衍的台灣西打與可樂>,台北:藝術欣賞,四月號,台藝大,2010。
    曾長生,<欲望的輪迴>,台北:藝術家雜誌,十二月號,2003。
    曾長生,<莊喆的第三條路---從中國現代畫到現代中國畫>,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學報,2007,頁77-104。
    曾長生,<造形藝術與音樂的共相特質>,《文化生活》,十月號,屏東文化局,2002。
    曾長生,<陳正雄的異質抽象探索>,文化生活,七月號,屏東縣立文化局,2004。
    曾長生,<華人寫實主義的另類發展>,台北:藝術家雜誌,十月號,2002。
    曾長生,<新加坡當代藝術生態>,台北:藝術家雜誌,九月號,2006。
    曾長生,<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澳門當代藝術發展>,台北:藝術家雜誌,六月號
    曾長生,<霍剛的詩意空間>,台北:藝術家雜誌,二月號,2004。
    曾長生,<關則駒的魔幻現實繪畫>,台北:藝術家雜誌,五月號,2007。
    黃光男,〈台灣當代藝術的定位〉,《評論現場》, 台北: 聯合報,2000。
    黃光男『空間對話』水墨展,彰化建國科技大學美術文物館藝術中心,新聞天地張溎壕報導,2007/3/8。
    黃朝湖,<中國前衛繪畫播種者-李仲生>,《臺灣日報》藝叢版,1968.12。
    廖朝陽,<評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同載《中外文學》第21卷3期(1992年8月)。
    蔣勳,<活在青年口中心中-悼李仲生>,《中國時報》,1984.7.24。
    蔡文怡,〈嶔奇傲岸奪造化-傅狷夫的繪畫生涯〉(《傅狷夫的藝術世界‧論文集》),頁116-117。原刊於《雄獅美術》,1980年9月。
    蕭瓊瑞,<李仲生的最後活動與思想(下)-兼論其「隱居」生活的意義>,《臺灣美術》,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1.4,頁10。
    蕭瓊瑞,<李仲生的最後活動與思想(上)-兼論其「隱居」生活的意義>,《臺灣美術》,台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1.1,頁12。
    蕭瓊瑞,<來台初期的李仲生>,《現代美術》,26期,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
    蘭陵,〈傅狷夫八十書展:擅繪山水海景尤稱一絕,草書狂放暢快獨步藝壇〉《傅狷夫的藝術世界‧論文集》,頁177。原刊於《大眾周刊》,235期,1989年5月。

    四、網路資料
    李君毅, <從後殖民主義的觀點解析當代台灣美術>,網頁: <http://www.arttime.com.tw/artist/leecy/05-2.htm>。
    李君毅,<後殖民情境與香港現代水墨畫>,網頁: <http://www.arttime.com.tw/artist/leecy/05.htm>。
    曾長生,<東方抽象表現>,台北形而上畫廊, 網頁: <http://www.artmap.com.tw/02-news.htm>。
    謝東山,<李仲生的繪畫特色>,國美館,網頁: http://www1.tmoa.gov.tw/lcs/e/e01_02.as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