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侯潔之
論文名稱: 晚明王學宗性思想的發展與理學意義--以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菴為中心的探討
The development and Neo-Confucianism meaning of Wang Yang-Ming’s humanity thoughts in late Ming dynasty.--A discussion on Liu Shih-chuan, Wang Tang-Nan, Li Jian-Lou and
指導教授: 莊耀郎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03
中文關鍵詞: 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菴宗性晚明王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5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菴四人為中心,探討晚明王學由心宗轉向宗性的思潮。劉師泉從以心言性的傳統更換為以性言心的說解,藉由「性」的伸入補強心體的天理義,於詮釋上依然扣緊了「心即理」的脈絡,為宗性思想的醞釀階段。到了塘南明確提出「復性」的口號,並將本體的詮釋重心由心移至性上。性不再作為心的附屬命題,取代心的地位成為思想體系的核心概念,於此基礎上所建構出的性學體系,在義理上已軌出陽明的典範。李見羅從《大學》拈出止脩宗旨,主張至善唯性,而心、知皆屬氣化之用。他將心納入性宗工夫中,使心成為性體所攝管的對象,「心即理」不論是在義理上還是形式上,至此宣告終結。繼起的楊晉菴同樣主張以「見性」、「盡性」為歸趨,但受到明朝中葉重氣思想抬頭的影響,以氣詮釋性體,開出獨特的氣性格局。通過心動顯性的界定,心氣成為承載性理的唯一通道,未發的性理必須仰賴人心的發用,方能完整體現性體的價值。這使得心性關係從分裂通過工夫又走向合一,對於人性的界定也從以往執於理之一端,擴大到氣化作用的層面。整體而言,儘管他們在義理詮釋上各有其獨特性,但是所涉及一系列的理論問題,基本上都是以性體作為本體論根據的邏輯支架而開展的。
    晚明王學的宗性思想,從形式到內容都是極其錯綜複雜的,以反省王學為起點,但又包含了對朱學的檢討;有對於陽明的尊崇,也有肯定朱學之處;有根源於心學的層面,也有從動搖到突破的歷程;有融攝朱學思維之處,但在本質上又有明顯的區隔。宗性思想在義理上的轉出,主要是在救正意識的推動下,對應末流問題而延伸出如何避免朱王學之偏、提揭合宜的教門宗旨的思考軸線。沿著這個軌道,他們而運用了部份朱、王學的思考模式,經由個人創發而架構出新的理論體系。所以在這當中會看到朱、王學影子藉由碰撞、融會交疊而成,但也會浮現他們特有的義理輪廓,也就是宗性的主張。本體詮釋的轉移、關懷重心的轉移、工夫走向的轉移,在在反映出他們亟欲回應時局的變革以尋求新的思想出路。以由心至性的本體轉換為軸線,他們突破朱、王學的牽扯,在心本、理本之外走出性本的新的思想體系。
    宗性一路在王學的傳承中更弦出宗性的鳴唱,其突破舊典範所開出的種種創新,引起許多晚明學者的共鳴,如:馮少墟、顧憲成、高攀龍等,有鑒於王學流弊造成的空疏學風,也受到這股思潮的啟迪,紛紛打出以性善為宗的口號。這股由王學內部轉出的思想脈動,實已從某個側面反映出明末清初學術氛圍的變化,為晚明思潮轉變的一個表徵。從思想進程的來看,由師泉開端、塘南、見羅、晉菴接續所創闢的新路數,不僅引動了晚明性學思潮的興起,同時也銜接了逐漸式微的王學到東林、蕺山等學術新潮流,落在心宗至性宗的思想軌跡上,可謂具有過渡的作用。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前人研究成果探討 7 壹、王學派別的分類 7 貳、個別研究的探討 12 一、劉師泉 12 二、王塘南 14 三、李見羅 17 四、楊晉菴 20 第二節 問題意識的提出 21 第三節 本文的研究方法 24 第二章 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背景 27 第一節 內緣—性體詮釋的開放性 27 第二節 外緣 34 壹、王學流弊的蔓延 34 貳、對朱、王學的反省 40 第三章 宗性思潮的醞釀 --劉師泉「悟性修命」說於良知教的承接與轉折 47 第一節 由學行看師泉對王學的承繼與推動 48 第二節 「悟性修命」說的思維起點與問題意識 52 壹、「悟性修命」說的思維起點 52 貳、「悟性修命」說的問題意識 60 第三節 「悟性修命」說的理論架構 65 壹、「悟性修命」的工夫指向 65 貳、「悟」、「修」關係的開展 73 第四節 「悟性修命」說的辯證困境與理論效應 77 壹、「悟性修命」說的辯證困境 77 貳、「悟性修命」說的理論效應 79 第六節 「悟性修命」說的評價與理學意義 85 壹、「悟性修命」說的評價 85 貳、「悟性修命」說的理學意義 90 第四章 以性為宗的確立 --王塘南的宗性思想與「透性研幾」的工夫 93 第一節 塘南宗性思想的緣起 94 壹、學思歷程與師友啟迪 94 貳、 救弊意識的擴大與深化 102 第二節 性體義理地位的釐定 109 壹、性體的內在結構 111 貳、「以性為宗」的內涵指向 120 第三節 性與心的關係 128 第四節 性與良知的關係 139 壹、良知的地位歸屬 139 貳、良知內涵的異化 145 第五節 透性研幾的工夫 150 壹、本體工夫的的異轍以及實踐困境 151 貳、研幾工夫的提出與修悟關係的轉進 157 第六節 塘南宗性思想在王學發展上的意義以及困局 166 第五章 攝知歸止的提倡 --李見羅的攝知歸性與止修宗旨 173 第一節 見羅的思想轉折與問題意識 175 壹、生命歷程與思想變化 175 貳、止脩宗旨的問題意識 179 第二節 止修雙揭的學思淵源 186 壹、王門諸子的思想啟迪 186 貳、參究《孟子》、《大學》 194 第三節 至善本體的辨明 204 壹、心性之辨 204 貳、性知之辨 214 第四節 修身為本的實踐取向 222 壹、歸宗於性 222 貳、本的義涵 229 第五節 止脩工夫的內在關係 234 壹、一體非二 234 貳、交互相養 240 第六節 宗性工夫的理論問題與思想價值 245 壹、宗性在現實體現上的困境 245 貳、宗性思想的影響與意義 252 第六章 性氣合一的新局 --楊晉菴即氣言理的進路對心性關係的開展 263 第一節 政治變局對實學思潮的醞釀 265 壹、關懷層面轉移對學術思維的啟迪 265 貳、實學思潮對王學修正途徑的轉進 274 第二節 即氣言理的義理進路 280 壹、理氣是一的理論架構 280 貳、對「氣質害性」說的反對 288 參、氣質即義理的人性論 294 第三節 氣性格局下的心性關係 302 壹、氣論對宗性思維的挹注 302 貳、心性體用動靜之旨辨義 307 第四節 心性分合下的實踐取向 314 壹、心性辯證意義的展開 314 貳、表裏交修的工夫取徑 320 第五節 晉菴在宗性思潮中開展的新局與理學意義 327 第七章 晚明王學宗性思想的義理脈絡 333 第一節 心性漸分的發展取向 334 壹、劉師泉的即性言心與王塘南的漸分心性 334 貳、李見羅的攝心歸性與心性走向徹底分化 338 參、楊晉菴氣性格局所開出的即心顯性之途 341 第二節 良知內涵的異化 344 壹、劉師泉對見在良知的批駁與良知「知止」義的提出 344 貳、王塘南從知根於性說將良知定位為介乎體用之間 346 參、李見羅的良知後天知覺說與良知議題的漸趨隱沒 349 第三節 體用工夫的開合 353 壹、劉師泉悟性修命說所開出的體用二分工夫 353 貳、王塘南透性研幾工夫的歸本宗性取向 355 參、李見羅的止脩宗旨與王塘南宗性工夫的異同 360 肆、楊晉菴氣性格局所延展出的心動顯性工夫 363 第四節 宗性思想的理學定位 365 第八章 結論 373 參考書目 387

    一、古籍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魏‧王弼 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
    宋‧張載:《張載集》:四部刊要本,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李侗:《李延平集》,臺北:新文豐,1935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明‧楊東明:《青瑣藎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64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九年自刻本影印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日本嘉永元年刻本,臺北:廣文書局,1987
    明‧楊東明:《山居功課》,明萬曆四十年(1612)序刊本, 國家圖書館據日本內閣文庫影印,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明‧王時槐:《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14冊,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三十三年重刻本,臺南:莊嚴文化,1996
    明‧李材:《見羅先生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2冊,據無錫市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
    明‧李材:《經世大論》,明萬曆丁亥豫章李氏鄖陽刊本
    明‧李材:《見羅先生斆學錄要》,《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1923
    明‧李材:《將將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31冊,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徐即登等刻本
    明‧李材:《見羅李先生正學堂稿》,明萬曆辛丑愛成堂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捲)
    明‧李材:《見羅李先生觀我堂稿》,明萬曆間愛成堂刊本,臺北: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內閣文庫影本)
    明‧李材:《觀我堂摘稿》,明萬曆序刊本,臺北:漢學研究中心(內閣文庫影本)
    明‧李材:《兵政紀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明‧羅汝芳:《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96
    明‧羅汝芳:《羅近溪先生明道錄》,臺北:廣文書局,1997
    明‧王畿,吳震編校整理:《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羅洪先,徐儒宗編校整理:《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聶豹,吳可為編校整理:《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鄒守益,董平編校整理:《鄒守益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明崇禎壬申嘉善錢士升等刊本影印,1986
    明‧馮從吾:《馮少墟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93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顧憲成:《涇皋藏稿》,《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92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
    明‧顧憲成:《顧端文公集》,明崇禎間無錫顧氏家刊本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6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1996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臺北:華文書局,1969
    明‧劉宗周,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明.鄒元標:《鄒子願學集》,明徐弘祖等重刊本
    明‧鄒元標:《南皋鄒先生會語合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冊,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七年龍遇奇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1995
    明‧唐樞:《木鐘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63冊,據私藏明嘉靖萬曆間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1996
    明‧耿天臺:《耿天臺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31冊,據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六年劉元卿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1996
    明‧鄧元錫:《皇明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9冊,據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1996
    明‧劉元卿:《劉聘君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4冊,據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清咸豐二年重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1997
    明‧羅大紘:《紫原文集》,《四庫盡燬書叢刊》集部第13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袁中道:《珂雪齋前集》,《四庫禁毀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龔修默:《老子或問》,明吉水羅棟刊本
    明‧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明萬曆丁酉永豐郭氏家刊本
    明‧謝兆申:《謝耳伯先生初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0冊,據明崇禎玉樹軒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1997 (影印)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臺北:偉文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76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清‧孫奇逢:《理學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清‧田文鏡等修、孫灝等纂:《河南通志續通志》,據光緒八年刊本影印,臺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69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黃宗羲全集》第3、4冊,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黃宗羲全集》第7、8冊,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第10冊,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清‧黃宗羲 :《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孫奇逢:《孫奇逢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清‧高廷珍等撰:《東林書院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6冊,臺南:莊嚴文化,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雍正十一年刻本影印,1996
    清‧胡煦:《周易函書別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48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徐乾學:《明史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
    清‧徐清選修、毛輝鳳纂:《江西省豐城縣志》,臺北 : 成文據清康熙三年刊本影印,1989
    清‧趙之謙等纂:《江西通志》,臺北:華文書局,光緒七年刊本,1967
    清‧姚濬昌等修,周立瀛等纂:《安福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清同治十一年刻本,1989
    清‧張召南等修,劉翼張等纂:《安福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清康熙十八年刻本,1989
    清‧平觀瀾等修,黃有恒等纂:《廬陵縣志》,清乾隆四十六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李淇修、席慶雲纂:《河南省虞城縣志》,據光緒二十一年刊本影印,臺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
    民國‧王補、曾燦材等篡修:《廬陵縣志》,民國九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二、專著
    梁啟超評註:《節本明儒學案》,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
    黃公偉:《宋明理學體系論史》,臺北:幼獅文化,1971
    中華學術院編:《陽明學論文集》,臺北:中華學術院,1972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中文大學,1973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國立中央圖書館主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灣: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臺北:環球書局,198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商務印書館,1984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5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1987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87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荒木見悟等著:《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
    侯外廬 邱漢生 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灣:臺灣學生書局,1988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1989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牟宗三:《認識心之批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市:上海書店,1990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上海:上海書店,1990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蘭臺出版社,1990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劉述先:《儒家現代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0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出版社,1991
    唐君毅:《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周駿富:《明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9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1991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謝仲明:《儒學與現代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楊布生 彭定國:《中國書院與傳統文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曾陽晴:《無善無惡的道德理想主義》,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2
    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圖書,1993
    于化民:《明中晚明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吳光:《儒家哲學片論》,臺北:允晨文化,1993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五)明代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新華書店,1993
    陳榮捷:《中國哲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4
    余書麟:《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
    祝瑞開主編:《宋明思想和中華文明》,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牟宗三 唐君毅等:《寂寞的新儒家》,臺北:鵝湖出版社,1996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1996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謝大寧:《儒家圓教底再詮釋--「道德的形上學」到「溝通倫理學底存有論轉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國際儒學會編:《國際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勞思光:《思辯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呂思勉:《理學綱要》,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陶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臺北:紅葉文化,1997
    東方朔:《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馮達文:《宋明新儒學略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
    溝口雄三著 陳耀文譯 :《中國前近代思想之曲折與展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何俊:《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臺北:鵝湖出版社,199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
    岡田武彥著 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左東岭:《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勞思光:《文化問題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勞思光:《中國文化要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元》,香港:中文大學,2000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書局,2000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新華書店,2000
    林繼平:《王學探微十講》,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蔡仁厚:《哲學史與儒學論評: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吳震:《聶豹 羅洪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2001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李書增等著:《中國明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徐洪興 楊月清 殷小勇編著:《中國理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
    鄭曉江主編:《江右思想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3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3
    吳秀玉:《楊東明學行與其〈饑民圖說疏〉研究》,臺北:師大書苑,2003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台灣哲學會主編:《儒家哲學》,臺北:桂冠圖書,2004
    古清美:《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出版社,2004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4
    陳立驤:《宋明儒學新論》,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
    季芳桐:《泰州學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2005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胡傳希:《中國哲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張君劢:《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蔡仁厚:《王學流衍—江右王門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吳光主編:《黃宗羲與明清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荒木見悟著 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
    蒙文通:《儒學五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龔書鐸:《清代理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
    周熾成:《復性收攝—高攀龍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韓學宏:《黃宗羲明儒學案之研究》,《古典文獻研究輯刊》,五編第19冊,臺北:花木蘭文化,2007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錢明:《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三、期刊論文
    陶國璋:〈宋代儒學由形上性體義轉化至心即理之義理發展〉,《鵝湖》第14卷第1期,1988
    楊國榮:〈從現成良知說看王學的衍化〉,《哲學與文化》,第17卷第7期,1990
    馮耀明:〈當代新儒家的主體概念〉,《大陸雜誌》,第101卷第4期,1990
    屠承先:〈陽明學派的本體功夫論〉,《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1990
    王中江:〈理學與心學的緊張與整合〉,《朱子學刊》,第1輯,1994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2分冊,1994
    張克傳:〈李見羅其人及止修之學〉,《鄭州大學學報》,第4期,1994
    屠承先:〈王陽明的本體功夫論〉,《甘肅社會科學》,第5期,1996
    成中英:〈原性與圓性:論性即理與心即理的分疏與融合問題〉,《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
    李伏明:〈論陽明心學的內在矛盾與江左王門心學的發展〉,《吉安師專學報》,第16卷第2期,1996
    張學智:〈王時槐的透性研幾說〉,《中國哲學史》,第3期,1997
    路新生:〈重評王學學風—兼與余英時先生商榷〉,《天津社會科學》,第3期,1997
    楊國榮:〈作為本體的良知及其多重意蘊〉,《孔子研究》,第1期,1997
    楊國榮:〈晚明心學的衍化〉,《孔孟學報》,第75期,1998
    胡迎建:〈論江右王學如何致良知〉,《朱子學刊》,第1輯,1998
    方志遠:〈王陽明與江右王門學派〉,《文史知識》,1998
    曹國慶:〈物華天寶 人杰地靈—江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文史知識》,1998
    王崇峻:〈明代中晚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村運動--以江西吉安府為中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一期,1999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三期,1999
    劉勇:〈中晚明時期的講學宗旨、《大學》文本與理學學說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1999
    馮耀明:〈中西哲學中的思想實驗〉,《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6期,2000
    傅小凡:〈論晚明哲學的主體性轉向〉,《鵝湖》,第5期,2000
    黃文樹:〈陽明後學的成員分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
    朱伯崑:〈中國哲學中的本體論原則〉,《本體與詮釋》,2000
    馮耀明:〈直覺與玄思—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11期,2000
    吳秀玉:〈明中晚期李材的理學思想研究〉,《宜蘭技術學報》,第7期,2001
    馮耀明:〈經典詮釋與理論轉移—中國哲學經典詮釋之三大變例〉,《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期,2001
    林月惠:〈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
    屠承先:〈明末清初本體功夫論的融合與終結〉,《哲學研究》,第5期,2001
    彭國翔:〈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清華學報》,第31卷第3期,2001
    趙剛.鄭婷.邱忠善:〈試析明儒李材的大學改本—兼與朱子的大學章句比較〉,《中國哲學研究》,第2期,2002
    曾風英:〈王陽明“致良知”觀念與其道德修養方法關係之探析〉,第2期,2002
    李伏明:〈論陽明心學的內在矛盾與王學講會活動—以江右王門學派為例〉,《吉安師專學報》,第23卷第4期,2002
    蔡仁厚:〈江右學風與學術〉,《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3卷第3期,2002
    彭國翔:〈王畿的良知信仰論与晚明儒學的宗教化〉,《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2
    彭國翔:〈良知異見:中晚明陽明學良知觀的分化與演變〉,《哲學門》,第2期,2002
    黃文樹:〈江右王門的教育活動〉,《屏東師院學報》,第17期,2002
    馮耀明:〈王陽明「心外無物」說新詮〉,《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
    彭國翔:〈中晚明的現成良知之辨〉,《國學研究》,第11卷,2003
    彭國翔:〈中晚明陽明學的格物之辯〉,《現代哲學》,第1期,2004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
    姚才剛:〈略論明末清初的王學修正運動〉,《人文論叢》,2004
    杜維明:〈學做人:從朱熹、王陽明到劉宗周的精神性踐履〉,《哲學門》,第3輯,2004
    彭國翔:〈儒家理一分殊的多元主義宗教觀—以陽明學為中心的考察〉,《哲學門》,第3輯,2004
    彭國翔:〈當代中國的陽明學研究:1930-2003年〉,《哲學門》,第5卷第1冊,2004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
    林月惠:〈劉蕺山論「喜怒哀樂」--兼論其在身心修養之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2004
    林月惠:〈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及其功夫論〉,《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
    彭國翔:〈陽明後學工夫論的演變與形態〉,《浙江學刊》,第1期,2005
    鄭曉江:〈試論宋代江右思想家的特質〉,《贛文化研究》,2005
    邱忠善:〈陽明心學中“良知”概念的道德感情和法則二義分析——兼論其表達方式的缺陷及引起的問題〉,《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5
    錢明:〈陽明學派的門戶特徵〉,《寧波黨校學報》,第4期,2006
    鄭曉江:〈試析江右思想家之特質〉,《南昌大學學報》,第37卷第3期,2006
    王黨輝:〈王陽明“致良知”說之真義及“良知”之結構研究〉,第6期,2006
    林丹:〈生活與世界境域“之中”的良知——王陽明良知說的現象學分析〉,《江蘇社會科學》,第4期,2007
    錢明.程海霞:〈江右思想家王時槐考述〉,《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7
    劉勇:〈李材與萬曆四年(1576)大征羅旁之役〉,《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
    劉姿君:〈李見羅「止修說」析論〉,《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
    張學智:〈江右王門王塘南的哲學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2期,2008
    鍾彩鈞:〈黃宗羲《明儒學案》的異本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2期,2008
    程海霞:〈「言異而指同」--王塘南儒佛會通思想探析〉,《鵝湖學誌》,第40期,2008
    劉勇:〈從李材案看晚明清議的形成及其與講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2期,2009
    四、學位論文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賀廣如:《江右王學及其相關書院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林嘉怡:《明代中葉「以氣論性」說的崛起—羅欽順與王廷相人性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王涵青:《劉蕺山對王學的反思與批判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慧琪:《黃黎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蔡淑閔:《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
    朱湘鈺:《高攀龍心性論研究》,國立暨南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朱湘鈺:《平實道中啟新局—江右三子良知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陳嚴坤:《明清之際北方儒學發展研究》,淡江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