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亮瑋 Huang, Liang-Wei |
---|---|
論文名稱: |
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法律與人權議題」課程與教學轉化的個案研究 Case study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at the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董秀蘭
Doong, Shiow-L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6 |
中文關鍵詞: | 法治教育 、法治與人權 、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法律單元 、課程與教學轉化 |
英文關鍵詞: | Law-Related Education,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legal unit of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at 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兩公約在我國,於2009年正式生效,宣示我國重視人權的決心,我國為一民主法治國家,提升人民之法治與人權素養是公民教育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因為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採計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內容在經過新課綱的修訂有了新的樣貌,且仍肩負著學校教育中推動公民教育的任務;新版的課程綱要至今已推行多年,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在「法律與人權議題」課程如何落實與轉化公民教育中法治教育、人權教育的理念,而教師透過哪些知覺以及運作形成教學現場的「法律與人權議題」課程,故本研究須透過對「法律與人權議題」的理念課程、正式課程以及教師的知覺課程、運作課程加以探討,以瞭解其中的課程與教學轉化情形。
基於上述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探討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法律與人權議題」之正式課程的內涵、教師在「法律與人權議題」的知覺課程與運作課程,以及教師在「法律與人權議題」課程中知覺與運作實踐之間的轉化差異。
本研究採行質性研究方法,透過文本分析、教室觀察與訪談進行資料蒐集,藉由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探究「法律與人權議題」正式課程的內涵,以及教師在「法律與人權議題」的知覺課程、運作課程,及其知覺與運作實踐的轉化差異。
In Taiwan, the two conventions includ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entered into force in 2009, declared determination of our commitment to human rights, our country is a democratic country to implement the rule of law, improve 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literacy of the people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civic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he Advanced Subjects Test is taken into account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revising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has a new appearance, and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ivic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The new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guideline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many year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at the high school how to impl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the Law-Related Education,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n the concept of civic education in "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Teachers' "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 curriculum at the teaching field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perceived curriculum and operational curriculum. This study was through exploring "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ideal curriculum, formal curriculum and teachers' perceived curriculum, operational curriculum to understand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clude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the formal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Citizenship and Social Studies of "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teachers ' perceived curriculum and operational curriculum in "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and teachers' transformin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ceived curriculum and the operational curriculum in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This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text analysi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this study explores "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form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eachers' perceived curriculum, operational curriculum and transforming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rceived curriculum and the operational curriculum in "Law-Related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方璽鈞(2009)。合作學習教學法應用於國小學童法治教育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田奇玉(2007)。課程的教學轉化過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一個闡釋性架構之構築(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名校法律系 改採公民成績。(2012,6月18日)。蘋果日報,生活版。
沈育如(2011,11月10日)。政大、東海法律 捨地理採公民科 明年大學分發 分組校系增多 交大資訊、財管都跟進 清大動機分兩組 甲組提供交換學生獎學金。聯合報,AA4版。
李宗薇(1996)。國小民主法治教育之課程內涵與課程實施之研究。臺北師院學報,9,19-52。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著。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吳婌菱(2007)。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課程與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銜接之研究 - 以法律部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狄摩根(2008)。為什麼公民需要法治教育?美國公民教育中心之經驗,司法改革雜誌,66。
林孟皇、陳叡智(1998)。談國小法治教育之推展,研習資訊,15(5),64-87。
林佳範(2002)。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11,53-66。
林之婷(2010)。法治教育於八年級社會學習領域實施之行動研究-以案例教學法為方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南一(2011)。高中公民與社會第3冊。台南:作者。
柯志恩(2003)。課程統整情境中國小教師後設認知之分析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1),31-61。
洪如玉(2006)。人權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莊富源(1996)。轉變中的臺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有關學校公民教育問題面向及其發展趨勢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孫敏芝(2007)。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自主權的實踐與限制。課程與教學季刊,10(2),65-80。
翁瑞美(2005)。班級法庭對國小學生法治知能及其相關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翁國彥(2006)。由法律文化觀點檢討台灣的法治教育。全國律師,6,4-23。
徐慶宏(2006)。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課程轉化之研究─以苗栗縣五年級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6)。Joseph A. 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高新建(2007)。課程改革:理念、轉化與省思。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文化。
翁俊生(2008)。體驗學習取向法治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美國「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唐淑華(2011)。眾聲喧嘩?跨界思維?-論「教學轉化」的意涵及其在文史科目教學上的應用。教科書研究,4(2),87-120。
陳光輝、詹棟梁(1998)。各國公民教育。台北:水牛。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陳新轉(2002)。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能力表徵」課程轉化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00,86-100。
陳智華(2011,11月18日)。190科系 指考採計公民與社會 法政、社會與心理學群 採計校系數逐年攀升 法律系更出現群聚效果 後年起改考99課綱。聯合報,AA3版。
張芬芬、陳麗華、楊國揚(2010)。臺灣九年一貫課程轉化之議題與因應,教科書研究,3(1),1-40。
張樹倫(1998)。加強憲法教育 落實民主法治。臺灣教育,568,17-23。
張錦弘(2004,4月10日)。專訪前教改會執秘 曾憲政:教改應由下而上 回首 國小成功 國中受限 展望 提供好學校 尊重專業 加強親師合作。聯合報,B8版。
張茂桂(2008)。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的訂定。教育研究月刊,166,44-53。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20,1-31。
教育部(2009,7月)。97 年社會學習領域課綱修正後課程與教學轉化成果彙編。取自teach.eje.edu.tw/data/files/edushare/SIG00006/C3/1332253448.pdf
教育部(2010)。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取自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403
許育典(2005)。人權與法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13(3),29-58。
許育典、翁國彥(2005a)。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上)。政大法學評論,85,133-170。
許育典、翁國彥(2005b)。法治教育在台灣的建構與實踐(下)。政大法學評論,86,1-48。
許育典(2008)。憲法。臺北:元照。
許瑞軒(2010)。應用美國《民主基礎系列》教材進行國小高年級學童法治教育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
郭乃華(2007)。以班級自治活動建立國小學童法治觀念和守法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葉連祺(2002)。九年一貫課程與基本能力轉化。教育研究月刊,96,49-63。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黃小芳(2006)。國小教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的文本詮釋與教學實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黃旭田(2006)。「友善校園」的困境、反省與推動策略。全國律師,6,33-37。
蔡慧雯(2005)。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法治教育課程內涵探討-以康軒版第四冊第三本為例。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15(6),36-51。
黃國峰(2004)。人權法治教育理念之探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的民主基礎系列教材說起。學生輔導,95,105-115。
黃國峰(2008)。國小學生法治概念認知與態度形塑之教學研究─從美國公民教育中心《民主基礎系列》教材的觀點談起(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董秀蘭(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在國中法治教育課程的應用-結構性爭論模式的實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2),53-64。
楊雲龍、徐慶宏(2007)。社會學習領域教師轉化教科書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2),1-26。
蔣興儀、簡瑞容(譯)(2002)。Betty A. Reardon著。人權教育-責任與權利的學習。台北:高等教育。
蔡濱如(2004)。課程的教學轉化策略探究─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劉玉玲(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新店:桂冠。
劉靜怡(2007)。臺灣的人權與民主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專刊,49-58。
劉瓔寬(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班級幹部經驗與其對民主法治認知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劉美慧、董秀蘭(2009)。我國公民教育革新之反思—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之研究與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87,145-162。
蔡雯靚(2005)。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轉化之研究---以花蓮縣吉安鄉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蔡昭東(2005)。韓非子法治思想對中小學法治教育的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蔡清田(2008)。課程學。台北:五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駱焜祺(2004,4月11日)。教改十年路系列報導 教改要成功 得由基層提升 黃武雄教授認決策者應形塑好的大環境 培養種子教師提出實驗計畫 並吸引家長參與形成風氣。聯合報,B8版。
鄧毓浩(1998)。論青少年法治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221-231。
蕭妙香(2000)。國民小學法治教育之探討。臺南師院學報,33,263-289。
藍順德(1986)。公民教育的內涵。高雄:復文。
謝國村(2002)。民主法治教育。師友,416,57-59。
簡紅珠(1998)。教師教學決定:內涵、思考歷程與影響因素--兼談如何改進教學決定技能。課程與教學季刊,1(4),43-56。
魏曉盈(2011)。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篇新移民議題的課程與教學轉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2003). Essentials of Law-Related Education: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 & Policymakers. Chicago, IL: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1994).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ivics And Government. Calabasas, CA: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Leming, R. S., & Healy, L. T. (Eds.). (1996). Resources on Law-Related Education: Documents and Journal Articles in ERIC, 1995. Yearbook No. 2. Bloomington, IN: ERIC Clearinghouse for Social Studies/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4895)
What is ICCS?/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 2016. (2015). Retrieved August 20, 2015, from http://www.iea.nl/iccs_2016.html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1994).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