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怡岑 |
---|---|
論文名稱: |
中古與近代漢語「和」類虛詞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錦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4 |
中文關鍵詞: | 「和」類虛詞 、伴隨介詞 、並列連詞 、語法化 、「連」類介詞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8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中古以後產生的常用「和」類詞「共」、「和」、「同」、「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們在歷史上的發展歷程。「和」類虛詞指的是可以作為「伴隨介詞」和「並列連詞」的一組虛詞,這類虛詞具有「伴隨動詞>伴隨介詞>並列連詞」的語法化鏈,前人已有充分的研究。我們進一步研究後發現,「和」其實具有兩種發展途徑:「和1」具有「表示『連帶、連同』義的動詞>引介連及對象的介詞>引介強調對象的介詞」,以及「引介連及對象的介詞>並列連詞」的發展途徑;「和2」在「伴隨動詞>伴隨介詞>並列連詞」之外,還具有「伴隨介詞>引介喻體、目標對象、來源對象、受益對象」的發展歷程。「連」的發展與「和1」相似,「共」、「同」、「跟」的發展則與「和2」雷同。
一、徵引文獻
(日)大西克也,1998,〈並列連詞「及」、「與」在出土文獻中的分佈及上古漢語方言語法〉,郭錫良主編《古漢語語法論文集》,語文出版社。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58/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日)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日)植田均,1989,〈近代漢語中介詞「和、同、替」的特殊用法〉,《安慶師院學報》3。
(法)A.貝羅貝(Peyraube),1989,〈早期「把」字句的幾個問題〉,《語文研究》1。
(法)白梅麗(Paris, Marie-Claude),羅慎儀節譯,1981,〈漢語普通話的「連…也/都…」〉,《國外語言學》3。
于江,1994,〈實詞虛化說〉,《上海大學學報》(哲社版)1。
于江,1996,〈近代漢語「和」類虛詞的歷史考察〉,《中國語文》6。
文煉,1978,〈介詞和介詞結構〉,《揚州師範學院南通分院學報》4。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
王一平,1994,〈介詞短語「跟+名」的用法及其與動詞的搭配關係試探〉,《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
王力,1944/1987,《中國語法理論》,台中:藍燈文化。
王力,1955,〈漢語的詞類〉,賀重等著《漢語的詞類問題》,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58/1980,《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克仲,1984,〈先秦虛詞"與"字的調查報告〉,《古漢語研究論文集》(二),北京出版社。
王錦慧,2004,《「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臺北:里仁書局。
王鴻君,2004,〈上古漢語介詞的發展與演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5。
玉柱,1988,〈關於連詞和介詞的區分問題〉,《漢語學習》6。
石毓智,1995,〈時間的一維性對介詞衍生的影響〉,《中國語文》1。
石毓智,2006,《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2008,〈語法結構之間的功能交叉──論處置、工具、雙賓、比擬、充當等結構的共性〉,《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
石毓智、李訥,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形態句法發展的動力和機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伍雲姬主編,1998,《湖南方言的介詞》,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合肥師範學院方言調查工作組,1961,〈歙縣方言詞彙語法特點概述〉,《合肥師院學報》1。
向若,1957,〈介詞跟動詞、連詞的關係〉,《語文學習》5。
向熹,1993,《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1961,〈「和」「同」「與」「及」〉,《新聞業務》5。又見1999,《朱德熙文集》4,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江敏華,2006,〈東勢客家話「同」與「分」的語法特徵及二者之間的關係〉,《語言暨語言學》7.2:339-364。
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湖南:岳麓書社。
吳福祥,2003a,〈漢語伴隨介詞語法化的類型學研究〉,《中國語文》1。
吳福祥,2003b,〈關於語法化的單向性問題〉,《當代語言學》4。
吳福祥,2003c,〈再論處置式的來源〉,《語言研究》3。
吳福祥,2005a,〈漢語語法化研究的當前課題〉,《語言科學》2。
吳福祥,2005b,〈漢語語法化演變的幾個類型學特徵〉,《中國語文》6。
吳福祥、洪波,2003,《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淑湘,1947,〈從主語賓語的分別談到國語句子的分析〉,《開明書店二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開明出版社。
宋玉柱,1980,〈「連」字是介詞嗎?〉,《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3。
李永祜,2008,〈《水滸傳》語言的地域色彩與南北文化融合〉,《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二期。
李如龍,2000〈閩南方言的介詞〉,李如龍、張雙慶主編《介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宗江,2002,〈關於語法化的並存原則〉,《語言研究》4。
李崇興,1994,〈《元曲選》賓白中介詞「和」與「替」〉,《中國語文》2。
李榮,2002,《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靜遠,1957,〈談「連」字〉,《語文知識》12。
汪維輝,2007,〈「和蓋」之「和」非介詞〉,《古漢語研究》1。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4。
沈家煊,1998,〈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當代語言學》3。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與「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4。
沈家煊、吳福祥、馬貝加,2005,《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二),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錫倫,1987,〈從「和」看介詞和連詞的區別〉,《語文學習》2。
周小兵,1990,〈漢語「連」字句〉,《中國語文》4。
周小兵,1997,〈介詞的語法性質和介詞研究的系統方法〉,《中山大學學報》3。
周生亞,1989,〈並列連詞「與、及」用法辨析〉,《中國語文》2。
周剛,2002,《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林立芳,1997,〈梅縣方言的「同」字句〉,《方言》3:225-227。
林怡岑,2010a,〈現代台灣閩南語中的「和」類虛詞〉,第六屆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韓國:韓國外國語大學。
林怡岑,2010b,〈說動詞「跟」語法化的歷程〉,《中國文學研究》第二十屆論文發表會,臺灣:臺灣大學中文系。
俞光中、植田均,1999,《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洪波,1998,〈論漢語實詞虛化的機制〉,載郭錫良主編《古漢語語法論集》:370-379,北京:語文出版社。
洪波,2000,〈論平行虛化〉,《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1-13,成都:巴蜀書社。
洪波,2001,〈「連」字句續貂〉,《語言教學與研究》2。
洪誠,1964,〈王力《漢語史稿》語法部分商榷〉,《中國語文》3。
胡明揚,1998,《詞類問題考察》,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胡曉萍、史金生,2007,〈「連」類介詞的語法話〉,《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三):65-85,北京:商務印書館。
范志飛,2008,《和類虛詞的語法化研究》,河南:河南大學碩士論文,李一平指導。
倪寶元、林世名,1979,〈說「連」〉,《杭州大學學報》3。
孫朝奮,1994,〈虛化論評價〉,《國外語言學》4。
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徐丹,1990,〈評介《介詞問題及漢語的解決方法》〉,《中國語文》6:465-473。
徐傑、李英哲,1993,〈焦點和兩個非線性語法範疇:「否定」、「疑問」〉,《中國語文》2。
徐蕭斧,1981,〈古漢語中的「與」和「及」〉,《中國語文》5。
袁毓林,2006,〈試析「連」字句的資訊結構特點〉,《語言科學》2。
馬貝加,1993,〈介詞「同」的產生〉,《中國語文》2。
馬貝加,2002,《近代漢語介詞》,北京:中華書局。
馬貝加,2003a,〈在漢語歷時分析中如何區分動詞和介詞〉,《中國語文》1。
馬貝加,2003b,〈動詞的次類變換在漢語語法化過程中的作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貝加,2004,〈語法化過程中名詞的次類變換〉,《語言研究》4。
馬建忠,1898/1959,《馬氏文通校注》,台北:世界書局。
馬清華,2003,〈漢語語法化問題的研究〉,《語言研究》2。
高玉潔,2009,〈《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和」類虛詞〉,《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板)1。
高育花,1998,〈近代漢語「和」類虛詞研究述評〉,《古漢語研究》3。
張友建,1957,〈「連」字是助詞〉,《中國語文》4。
張志公,1952,《漢語語法常識》,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赬,2002,《漢語介詞詞組詞序的歷史演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曹逢甫,1989,〈再論話題和「連……都/也」結構〉,戴浩一、薛鳳生主編《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曹煒,2006,〈近代漢語中被忽視的「和」類虛詞「並」──以《金瓶梅詞話》中「並」的用法及分布為例〉,《古漢語研究》4。
曹煒,2007,〈《金瓶梅詞話》中「和」類虛詞用法差異計量考察〉,《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梁炳磊,2009,〈「連」字句研究綜述〉,《語文知識》4。
梁家勉,1982,〈有關齊民要術若干問題的再探討〉,《農史研究第2輯》,北京:農業出版社。
梅祖麟,1990,〈唐宋處置式的來源〉,《中國語文》3。
梅祖麟,1998,〈漢語語法史中幾個反復出現的演變方式〉,載郭錫良主編《古漢語語法論集》:15-30,北京:語文出版社。
章士釗,1907/1928,《中等國文典》,上海:商務印書館。
莊初升,2000,〈閩語平和方言的介詞〉,李如龍、張雙慶主編《介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許寶華、宮田一郎,1999,《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郭曹正、曹煒,2008,〈《型世言》中「和」類虛詞用法分布計量考察〉,《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
郭熙,1986,〈漢語介詞研究述評〉,《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
郭翼舟,1984,《副詞、介詞、連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陳承澤,1922/1982,《國文文法草創》,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昌來,2002a,〈現代漢語介詞的內部差異及其影響〉,《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5。
陳昌來,2002b,〈漢語介詞的發展歷程和虛化機制〉,《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3。
陳昌來,2002c,《介詞與介引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陳昌來,2005,〈現代漢語介詞的語用功能分析〉,《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社版)2。
陳澤平,2000,〈福州方言的介詞〉,李如龍、張雙慶主編《介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陳澤平,2006,〈福州方言處置介詞「共」的語法化路徑〉,《中國語文》3。
陶伏平,2007,〈漢語介詞、連詞劃界研究述評〉,《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科版)3。
湯廷池,1978,〈動詞與介詞之間〉,《華文世界》12。
湯廷池,1979,《國語語法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1994/2010,〈河洛語『連、含、參』的意義與用法:兼談河洛語的慈會教學與語法教學〉,原載於《閩南語研討會會前論文集》(12)1-39頁、《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五卷1期1-15頁,於2010年修改、補充
程克江,1989,〈漢語介詞研究綜述〉,新疆大學學報(哲社版)3。
程訓令,2008,〈漢語焦點標記詞研究綜述〉,《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
程湘偉,2008,〈漢語「連」字句的研究綜述〉,《洛陽師範學院學報》3。
馮春田,2000,《近代漢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黃伯榮主編,1996,《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
黃誠一,1956,〈談「連」字〉,《中國語文》10。
楊伯峻,1981,《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
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秀芳,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解惠全,1987,〈談實詞的虛化〉,《語言研究論叢》4,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賈代成,1984,〈談「介詞」〉,《南京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4。
廖斯吉,1984,〈試談關聯詞與「連……也/都……」的作用〉,《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1。
趙克誠,1987,《近代漢語語法》,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趙金枝,2007,〈《近代漢語「和」類虛詞的歷史考察》質疑〉,《語文學刊》(高教版)1。
趙清永、孫剛,2005,〈漢語焦點理論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上的應用〉,《語言文字應用》S1。
劉丹青,2001,〈語法化中的更新、強化與疊加〉,《語言研究》2。
劉丹青,2003,《語序類型學與介詞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丹清、徐烈炯,1998,〈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中國語文》4。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83/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堅,1989,〈試論「和」字的發展,附論「共」字和「連」字〉,《中國語文》6。
劉堅、江藍生、白維國、曹廣順,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3。
劉靜輝,1984,〈怎樣辨別連詞「和」與介詞「和」〉,《語文教學與研究》2。
厲振蒼,1987,〈現代漢語中的介詞〉,《銀川師專學報》(寧夏)1:45-51。
潘建華,2000,〈每個句子都有焦點嗎?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3。
潘秋平,2009,〈從方言接觸和語法化看新加坡華語裡的「跟」〉,《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蔣宗許,1990〈〈並列連詞「與」、「及」用法辨析)質疑〉,《中國語文》2。
蔣紹愚,2005,《古漢語詞滙綱要》,北京:商務印書館。
蔣紹愚,2005,《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紹愚、曹廣順,2005,《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北京:商務印書館。
黎運漢,1981,〈漢語虛詞演變的趨勢初探〉,《暨南大學學報》4。
黎錦熙,1924/2007,《新著國語文法》,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黎錦熙、劉世儒,1957,〈漢語介詞的新體系〉,《中國語文》2。
儲誠志,1991,〈連詞與介詞的區分——以「跟」為例〉,《漢語學習》2。
魏培泉,1997,〈論古代漢語中幾種處置式在發展中的分與合〉,《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4:555-594。
魏培泉,2000,〈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18特刊:199-230,「台灣語言學的創造力專號」。
魏培泉,2009,〈中古漢語時期漢文佛典的比擬式〉,《臺大文史哲學報》70:29-53。
鍾兆華,2002,〈漢語牽涉介詞試論〉,《中國語文》2。
Heine,B,U.Claudi,&F.Hünnemeyer.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Lien, Chin-fa. 2002. Grammatical function words 乞, 度, 共, 甲, 將 and 力 in Li4 Jing4 Ji4 荔鏡記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Min. In Dah-an Ho (ed.) Papers from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Linguistic Section. Dialect Variations in Chinese. 179-216.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Preparatory Office.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第三屆國漢學會議論文集,何大安主編,語言組,《南北是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179-216
Liu.Jian & Alain Peyraube 1994 History of some coordinative conjunctions in Chinese.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Vol.22,No.2.
Meillet,A. 1992 Le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Scientia 12.
Bybee,J•,and W•Pagliuca l985 Cross linguistic comparis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mmatical meaning.In:Fisiak,Jacek•(ed•),Historical Semantics,Hisrorical Word Formation•Berlin:Mouton de Gruyter•
Traugott,Elizabeth C. 1996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tion.In:Brown & Mller(ed.),1996.
二、語料電子文獻
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http://dbo.sinica.edu.tw/SinicaCorpus/。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140.109.138.249/ihp/hanji.htm。
【新詩改罷自長吟】全唐詩檢索系統,元智大學中語系羅鳳珠主持、清華大學資工所張智星、大葉大學許介彥共同主持,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95年度數位典藏創意學習計畫:【新詩改罷自長吟—唐詩吟唱虛擬實境教學環境建置計畫】,2006年3月1日至2007年2月28日,計畫編號:NSC 95-2422-H-155-001,http://cls.hs.yzu.edu.tw/tang/Database/index.html。
【淺甄低唱】若有知音見採—唐宋詞全文資料庫,元智大學中語系羅鳳珠主持、清華大學資工所張智星、大葉大學許介彥共同主持,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94年度數位典藏創意學習計畫:【淺斟低唱—宋詞古唱虛擬實境教學環境建置計畫】,2005年3月1日至2006年2月28日,計畫編號:NSC94-2422-H-155-001,http://cls.hs.yzu.edu.tw/csp/W_DB/index.htm。
閩南語典藏──歷史語言與分布變遷資料庫,中央研究院,http://southernmin.sinica.edu.tw/index.htm。
聯合知識庫,聯合報,http://udndata.com/。
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2010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計算語言學研究室,http://www.cncorpus.org/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