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夏士芬 Shia, Shih-Fen |
---|---|
論文名稱: |
威權統合主義下的「台北市報業公會」(1949~1958) Public Sphere under Authoritarian Corporatism - A Case of the Taipei Newspapers Association (1949~1958) |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新聞史 、威權統合主義 、公共領域 、新聞團體 、台北市報業公會 |
英文關鍵詞: | History of Taiwan Press, Authoritarian Corporatism, Taipei Newspapers Associat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30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3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民主被視為普世價值,從直接民主轉為代議民主,再以審議式民主補菁英式民主的不足,公共領域更顯重要。公共領域以新聞媒體和社會團體兩種機制而存在,解嚴前,台灣新聞界即存有許多新聞團體,唯其運作並非純然是公共領域或第三部門的概念之下,更多是威權統合主義下的準國家機構。
「台北市報業公會」誕生於國共內戰失利撤退來台的國民黨政府進行威權統合的體制之下。國民黨面對挫敗與吃緊的國際情勢,很自然也順理成章地重拾抗戰時期的「國家至上」精神,一切物力、人員都在國家動員的範疇中,憲法賦予的新聞與言論自由遭到凍結,新聞媒體、新聞團體與新聞教育都在黨國體制統合下成為侍從,國民黨第四組取代政府機關成為新聞領域的主管機關。但國民黨威權而非極權,加上內部派系的問題,以及報業與報人自清末現代化以來,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就是以自由、獨立為目標,縱使生長的土壤中。這樣的養分並不多,但也某種程度延緩了新聞界被統合的進程。
1948至1958年間的「台北市報業公會」一方面扮演準國家機構的角色,協力政府完成許多工作,對外參與國際新聞性團體與活動,共同反共抗俄,對內積極報導國家總總建設與成果,同時,也提供許多社會服務;另一方面,此一時期的報業公會仍有空間扮演公共領域的角色,除了基本的同業服務,為了爭取新聞用紙的價格平穩、供貨正常與品質提升,為了爭取新聞事業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報業公會集合黨公民營報業共同向政府請願,更為了阻擋《出版法》的不當修正,站在政府的對立面、據理力爭,但政府的強硬態度,完全無視新聞界的請願與呼籲,《出版法》如政府所願納入「撤銷登記」的罰則,此一過程中,報業公會內黨公營報刊與民營報業決裂,民營報業間也離心離德。請願抗爭失敗,在後續的戒嚴歲月中,報業公會未曾再提出任何請願,只能扮演宣傳或侍從角色,「無黨無派獨立經營」成了報業與政府所能維持最遠的距離。
時隔一個甲子,回憶起威權時代的公共領域只能享有有限的民主,反觀解禁後脫離政治權力掌控的媒體又淪為財團的附庸,多元發展的新聞團體也反映民主的有限。民主的有限意味著政府、財團與人民任何一方的權力都受有限制,亦或維持動態平衡,這正是民主平權社會的重要象徵,但筆者依然期待廣大人民的力量能透過公共領域進行更平等、多元與理性的對話與集結,以便和政府及財團兩大勢力,達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The "Taipei Newspaper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authoritarian system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hat came to Taiwan after the defeat of the KMT-Civil Wa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faces a frustrated and tigh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strictly controls newspapers.
During 1949 to 1958, on the one hand, the "Taipei Newspaper Association" played the role of a quasi-state agency, helping the government spread the achievement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the public sphere of the newspaper industry, fighting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for presses.
Although the struggle was fail. The spirit was important and desirable. Especially in the moment of over-commercial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Post-truth age, rational public sphere is more important.
一、史料
(一)年鑑
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會編(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1。
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會編(下)》,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1。
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2000。
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中央改造委員會資料彙編(下)》,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2001。
中華民國七十年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台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81。
中華民國八十年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台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1。
中華民國六十年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台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71。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出版委員會,《1997~2006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台北:中國新聞學會、世新大學,2007。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出版委員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80年版)》,台北:中國新聞學會,1991。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出版委員會,《中華民國新聞年鑑(85年版)》,台北:中國新聞學會,1996。
(二)國家圖書館全國報紙資料庫
于衡,〈李萬居之凋謝 空負了丈夫意氣 一肚皮不合時宜〉,《聯合報》,1966年4月16日,第9版。
中央日報訊,〈本報董事會決定 考慮退出公會步驟〉,《中央日報》,1958年5月7日,第3版。
中央社訊,〈記者公會昨通過 籌設記者之家進行方案 記者休假制度一案 及函請各單位辦理〉,《聯合報》,1951年9月16日,第3版。
中央社訊,〈籌建記者之家 業已開始勸募 籲請「記者之友」惠助〉,《聯合報》,1952年5月16日,第2版。
中央社訊,〈市議員紛捐款 助建記者之家〉,《聯合報》,1952年5月31日,第2版。
中央社訊,〈「記者之家」各界捐款 共卅三萬〉,《聯合報》,1952年8月17日,第2版。
中央社訊,〈報業代表 參觀紙廠〉,《聯合報》,1952年10月6日,第3版。
中央社訊,〈「記者之家」組織規程通過 管理委員推定〉,《聯合報》,1952年10月16日,第3版。
中央社訊,〈本市新聞界 明簽名祝壽〉,《聯合報》,1953年10月30日,第4版。
中央社訊,〈報業協會改選〉,《聯合報》,1954年5月19日,第3版。
中央社訊,〈亞盟中國總會 常務理事選初〉,《聯合報》,1954年8月1日,第1版。
中央社訊,〈團員名單〉,《聯合報》,1954年8月6日,第3版。
中央社訊,〈台紙公司抗命加價 報業公會籌商對策 決再謁政府首長作緊急呼籲〉,《聯合報》,1955年4月2日,第1版。
中央社訊,〈全省新聞業呈請政府 廉價核實供應用紙 或按需要輸入洋紙 發表呈文俾社會明瞭真象〉,《聯合報》,1955年4月5日,第3版。
中央社訊,〈台北市報業公會 改名報業協會昨開會員大會選出理監事 沈昌煥談報業使命〉,《聯合報》,1954年4月30日,第3版。
中央社訊,〈政院令飭省府 制止台紙漲價 全省新聞業將會商對策〉,《聯合報》,1955年4月3日,第1版。
中央社訊,〈新聞界茶會 馬星野談日本新聞事業〉,《聯合報》,1955年6月1日,第1版。
中央社訊,〈英文中國日報社論 報業公會表示不滿〉,《聯合報》,1955年6月9日,第3版。
中央社訊,〈中華民國報協 今正式成立 邀請俞揆發表演說〉,《聯合報》,1955年8月16日,第1版。
中央社訊,〈台紙公司決自下月起 停止供應新聞用紙 各報可能被迫停刊〉,《聯合報》,1956年1月4日,第1版。
中央社訊,〈台紙公司停供用紙 台北各報決改出聯合刊 報業公會昨會決議〉,《聯合報》,1956年1月8日,第1版。
中央社訊,〈台紙公司停供用紙 台北各報決改出聯合刊 報業公會昨會決議〉,《聯合報》,1956年1月8日,第1版。
中央社訊,〈報業公會昨再集會 商用紙問題 台紙改供另號報紙 實係圖達漲價目的〉,《聯合報》,1956年1月11日,第1版。
中央社訊,〈商用紙問題 台指改供另好報紙 實係圖達漲價目的〉,《聯合報》,1956年1月11日,第1版。
中央社訊,〈供應新聞用紙 獲初步解決 台紙公司配紙三月〉,《聯合報》,1956年1月31日,第3版。
中央社訊,〈新聞用紙問題又生波折 台紙翻覆毀約 報業再提對策 決請核實供紙并遵守諾言〉,《聯合報》,1956年2月3日,第3版。
中央社訊,〈新北市報業公會 商供紙問題 呈請政府阻止台紙漲價 將向當局面陳願望〉,《聯合報》,1956年2月28日,第1版。
中央社訊,〈我新聞界訪問團 抵越受歡迎〉,《聯合報》,1956年3月7日,第3版。
中央社訊,〈請免廣告營業稅 立院財委會 定明日討論〉,《聯合報》,1956年9月28日,第3版。
中央社訊,〈新聞業五團體 請免課廣告營業稅 向立法院請願〉,《聯合報》,1956年9月30日,第1版。
中央社訊,〈報業公會請願案 立院審查成立議案 將提付院會討論〉,《聯合報》,1956年10月7日,第3版。
中央社訊,〈五新聞團體 昨舉行會報〉,《聯合報》,1956年10月19日,第3版。
中央社訊,〈立院兩委會 續討論報業公會請願案〉,《聯合報》,1956年11月16日,第1版。
中央社訊,〈新聞紙供應問題 報業公會陳述三點意見〉,《聯合報》,1957年7月13日,第3版。
中央社訊,〈總統接見報人 勉注意兩點 報導新聞提高警覺 教化社會轉移風氣〉,《聯合報》,1957年7月17日,第1版。
中央社訊,〈參觀橫貫公路 北市報人 今飛花蓮〉,《聯合報》,1958年3月27日,第3版。
中央社訊,〈失蹤記者生還無望 報業公會八日追悼〉,《聯合報》,1958年10月3日,第3版。
中央社訊,〈北市報業公會 選出新理監事〉,《聯合報》,1960年7月21日,第2版。
中央社訊,〈新聞紙供應問題 報業公會陳述三點意見〉,《聯合報》,1961年1月29日,第2版。
中央社訊,〈報業公會舉辦 中姐花車遊行〉,《聯合報》,1961年10月9日,第2版。
中央社訊,〈五新聞團體 請 總統連任〉,《聯合報》,1965年12月13日,第2版。
中央社訊,〈世界中文報業團結 加強互助合作 年會通過具體辦法〉,《聯合報》,1968年11月21日,第2版。
中央社訊,〈國際新聞協會 中國分會成立 王惕吾昨當選會長〉,《經濟日報》,1969年12月17日,第8版。
中央社訊,〈全國新聞文化出版界 恭請 總統候選連任〉,《經濟日報》,1972年2月20日,第6版。
中央社訊,〈印報用紙嚴重缺乏 須速恢復生產供應〉,《聯合報》,1973年4月20日,第2版。
中央社訊及聯合報訊,〈北市報人 由高抵南 今訪嘉南圳〉,《聯合報》,1958年3月30日,第3版。
中央社電,〈季里諾面告我記者團 擬來台答訪總統 並續支持太平洋公約 菲外長亦極力表贊同〉,《聯合報》,1952年6月28日,第1版。
中央社電,〈羅茲重申固執觀點 我報協提嚴重抗議 韓國朝野亦均表示憤慨〉,《聯合報》,1956年3月21日,第1版。
中央社電,〈馬尼拉華僑商報發行人 于長城等為匪作倀 菲國防部昨予拘捕 檢察官提遞解出境要求〉,《聯合報》,1962年3月9日,第4版。
中央社電,〈世界中文報協年會閉幕 揭示促進新聞自由 推廣復興文化運動 大會決編撰五國文字典〉,《聯合報》,1969年11月6日,第6版。
中央社電,〈菲情報官員指證 于長城兄弟 是共匪間諜〉,《聯合報》,1970年4月15日,第3版。
中央社電,〈在菲為匪張目 煽動武裝叛亂 于長城兄弟遣送來台 警備總部正依法偵處 將以叛國罪名 進行軍法審判〉,《聯合報》,1970年5月6日,第3版。
中央社電,〈國際新聞學會認定 匪區毫無新聞自由 與會各國代表明天訪華〉,《聯合報》,1970年5月20日,第2版。
中央社電,〈國際新聞學會一觀察員 李維特對于案發表聲明 因法律觀點不同對程序有異議 香港報紙著論反映不同的見解〉,《聯合報》,1970年8月16日,第3版。
中央社電,〈于長城赴美〉,《聯合報》,1972年12月9日,第2版。
司馬桑敦報導,〈國際新聞會議的辯論〉,《聯合報》,1960年4月30日,第2版。
何凡,〈出榜戰〉,《聯合報》,1962年7月27日,第8版。
何凡,〈紙困報業〉,《聯合報》,1970年10月8日,第9版。當時進口洋紙的關稅二五%,除此之外,要負擔貨物稅五%,再加上港工捐,臨時捐等,合計為四一.二五%。
何凡,〈國產報紙必須改善(上)〉,《聯合報》,1972年9月5日,第12版。
何凡,〈國產報紙必須改善(下)〉,《聯合報》,1972年9月6日,第9版。
美聯社電,〈華僑商報案告一段落 邢光祖教授作證歸來 移民局長已簽報處理意見 遣配于長城兄弟近期可決定〉,《聯合報》,1970年4月25日,第3版。
美聯社電,〈于案從輕發落 菲律師表滿意 菲國移民局長如卸仔肩 國際新聞學會盼早開〉,《聯合報》,1970年8月15日,第3版。
美聯社電,〈國際新聞協會拒絕排除我國會籍〉,《經濟日報》,1971年6月7日,第2版。
美聯社電,〈國際新聞學會昨決議 不停止中國分會活動 盼繼續努力使于氏兄弟獲釋〉,《聯合報》,1971年6月10日,第2版。
美聯社電,〈國際新聞協會 暫停我會籍 係不智之舉 王惕吾昨發表談話〉,《聯合報》,1971年10月24日,第2版。
美聯社電,〈國際新聞學會 恢復我國會籍〉,《聯合報》,1975年5月13日,第3版。
軍聞社訊,〈北市報業公會 組團訪金門〉,《聯合報》,1959年12月27日,第3版。
益世社記者劉牧徐,〈雷震遠神父口中的吳廷琰〉,《聯合報》,1960年1月14日,第3版。
華聯社訊、自由社訊,〈對修正出版法意見 通訊協會電請政府採納 並向全體立委呼籲〉,《聯合報》,1958年4月23日,第1版。
經濟日報訊,〈台北市報業公會 請總統競選連任〉,《經濟日報》,1983年5月3日,第9版。
路透社電,〈世界中文報協年會閉幕 揭示促進新聞自由 推廣復興文化運動 大會決編撰五國文字典〉,《聯合報》,1968年11月21日,第2版。
聯合報社論,〈我們沉痛抗議 論出版法修正草案之不當〉,《聯合報》,1958年4月13日,第1版。
聯合報訊,〈自由中國美展 昨日正式揭幕 各界籌備於青年節 舉辦今日台灣影展〉,《聯合報》,1952年2月27日,第2版。
聯合報訊,〈各報發行數字 申請複查辦法 省新處頒佈後 報業一致憤慨〉,《聯合報》,1952年5月24日,第2版。
聯合報訊,〈記者公會‧報業公會 歡迎沈昌煥等 沈氏蕭自誠分別致詞 馬星野特撰聯語祝賀〉,《聯合報》,1952年8月15日,第1版。
聯合報訊,〈本市報業公會 昨歡送董顯光〉,《聯合報》,1952年8月22日,第1版。
聯合報訊,〈新聞用紙供應不足 報業公會建議 即舉辦複查 從新核供應量〉,《聯合報》,1952年10月21日,第3版。
聯合報訊,〈胡適在編協演講〉,《聯合報》,1952年12月10日,第3版。
聯合報訊,〈記者公會 今日開幕 請吳市長啟鑰〉,《聯合報》,1952年12月23日,第3版。
聯合報訊,〈報紙是有力量的!〉,《聯合報》,1953年1月8日,第3版。
聯合報訊,〈立院預算等八委會 審查追加預算 院會今天停開〉,《聯合報》,1953年3月17日,第1版。
聯合報訊,〈政府發言人沈昌煥 呼籲報人團結反共 並促策劃反攻準備工作〉,《聯合報》,1953年4月16日,第2版。
聯合報訊,〈反對九項新聞禁例 北市報業公會 發表共同意見〉,《聯合報》,1954年11月10日,第1版。
聯合報訊,〈維護憲法人權 爭取新聞自由 台北報業一致決議 請撤銷新聞禁例 明謁俞揆並發表共同意見〉,《聯合報》,1954年11月9日,第1版。
聯合報訊,〈台紙提高新聞紙價 報業堅決反對 緊急集會決議絕不接受 請求政府仍照原價供應〉,《聯合報》,1955年3月24日,第3版。
聯合報訊,〈行政院院會中決定 新聞用紙准許進口 全省報界表示擁護〉,《聯合報》,1955年4月22日,第1版。
聯合報訊,〈台北報業公會昨決議 再籲立院規定豁免營利所得稅金〉,《聯合報》,1955年10月7日,第1版。
聯合報訊,〈工委會訂方案 准白報紙漲價 經部將再開會商討〉,《聯合報》,1956年3月20日,第4版。
聯合報訊,〈新聞事業團體 請緩徵營業稅〉,《聯合報》,1956年7月21日,第3版。
聯合報訊,〈昨宴張彝鼎蔣堅忍〉,《聯合報》,1956年7月30日,第3版。
聯合報訊,〈新聞業代表 慰問謝仁釗〉,《聯合報》,1956年10月28日,第2版。
聯合報訊,〈改善銀樓管制辦法 立法院決定重交付審查 廣告納稅案討論未畢〉,《聯合報》,1956年12月22日,第1版。
聯合報訊,〈自治捐防衛捐草案 立院決定交付審查 報業請修訂營業稅法未獲通過〉,《聯合報》,1957年11月9日,第1版。
聯合報訊,〈出版法修正草案 報業籲請撤回 今邀立委座談明訪俞揆 民營報將集會發表宣言〉,《聯合報》,1958年4月14日,第1版。
聯合報訊,〈出版法修正草案條文 顯係違反憲法精神 摧殘言論出版自由 立委吳望伋等昨在報業公會座談會表示 一致支持報界意見願共同奮鬥〉,《聯合報》,1958年4月15日,第1版。
聯合報訊,〈北市報業邀立委座談要點〉,《聯合報》,1958年4月15日,第3版。
聯合報訊,〈對出版法修正草案 俞揆亦認為不妥 僅允修正兩點不肯撤回 報界決續為爭新聞自由奮鬥〉,《聯合報》,1958年4月16日,第1版。
聯合報訊,〈台北報界向立院請願 請廢止現行出版法 否則亦請根據憲法合理修正〉,《聯合報》,1958年5月5日,第1版。
聯合報訊,〈報業公會請願書大要〉,《聯合報》,1958年5月5日,第3、4版。
聯合報訊,〈劉竹舟哀榮 總統題頒輓辭 五百餘人臨祭 劉氏靈柩擇期安葬〉,《聯合報》,1958年5月6日,第2版。
聯合報訊,〈立委楊寶琳張廷鏞 已將報界請求轉達院會〉,《聯合報》,1958年5月7日,第1版。
聯合報訊,〈立法院程序委員會 昨討論報界請願案 依請願法規定應提院會討論 部份立委竟主將請願書移作參考資料〉,《聯合報》,1958年5月7日,第1版。
聯合報訊,〈報界代表昨赴立院 面陳請願意旨〉,《聯合報》,1958年5月7日,第1版。
聯合報訊,〈新聞用紙 供銷獲協議 每月六百噸〉,《聯合報》,1958年5月7日,第4版。
聯合報訊,〈變象打銷報界請願於法不合 立院院會昨決定 交程序委會再議 吳延環等提出臨時動議 指原決定妨礙議事規則〉,《聯合報》,1958年5月10日,第1版。
聯合報訊,〈報業公會向立院請願案 程序委會重作決定 逕移交三委會處理 原定「參攷」字樣取消〉,《聯合報》,1958年5月14日,第1版。
聯合報訊,〈立院三委會 今審出版法 會前將商報界請願案〉,《聯合報》,1958年5月21日,第1版。
聯合報訊,〈立委指修正出版法 多餘之事違憲之舉 三委會昨再舉行秘密會 商報業請願案未獲結果〉,《聯合報》,1958年5月22日,第1版。
聯合報訊,〈立委張子揚就法理情三點理由 力主報業請願應審查成為議案〉,《聯合報》,1958年5月25日,第3版。
聯合報訊,〈台北市報業公會緊急聲明〉,《聯合報》,1958年5月27日,第1版。
聯合報訊,〈開座談會商出版法問題 立院三委會召集人 昨日會商未作決定〉,《聯合報》,1958年6月3日,第1版。
聯合報訊,〈審查出版法修正案 昨日結束質詢 四立委籲政府撤回本案 下午開始逐條審查〉,《聯合報》,1958年6月5日,第1版。
聯合報訊,〈報界請願案「不付審查」 製造決議引起指責 立院委會空前混亂〉,《聯合報》,1958年6月5日,第1版。
聯合報訊,〈我們的聲明〉,《聯合報》,1958年6月6日,第1版。
聯合報訊,〈北市報業公會監事會 昨發表聲明 駁正四報「聯合聲明」〉,《聯合報》,1958年6月7日,第1版。
聯合報訊,〈立院討論修正出版法 臨時動議重付審查 文群等提案遭否決 成舍我主張採秘密投票表決〉,《聯合報》,1958年6月14日,第1版。
聯合報訊,〈社團 亞盟中國總會 選出常務理事 營造公會昨在豐原集會〉,《聯合報》,1958年8月9日,第8版。
聯合報訊,〈新聞業免稅綜談〉,《聯合報》,1959年2月2日,第5版。
聯合報訊,〈中姐複賽完成 十大美人誕生 今半決賽選出五名 中國小姐明晚加冠〉,《聯合報》,1960年6月4日,第3版。
聯合報訊,〈亞盟總會選出 四屆常務理事〉,《聯合報》,1960年8月10日,第2版。
聯合報訊,〈新聞紙供應問題 報業公會陳述三點意見〉,《聯合報》,1961年2月3日,第5版。
聯合報訊,〈人潮似海車似龍 美人如玉氣如虹 花轂鳳輦一字大遊行 爭奇鬥妍裝點不夜城〉,《聯合報》,1961年10月11日,第4版。
聯合報訊,〈五月盛開選美會 榴花朱顏相映紅 選舉程序費幾番安排 各地美女仍齊集台北〉,《聯合報》,1962年3月25日,第3版。
聯合報訊,〈八方傳播公司 將辦中姐選拔〉,《聯合報》,1964年4月20日,第3版。
聯合報訊,〈本屆亞洲影展 增四客座獎〉,《聯合報》,1964年6月3日,第8版。
聯合報訊,〈影展今閉幕 宣佈影展評審結果 頒獎影片及得獎人〉,《聯合報》,1964年6月19日,第3版。
聯合報訊,〈李萬居之喪 治喪會組成〉,《聯合報》,1966年4月11日,第3版。
聯合報訊,〈亞洲影展 大小獎廿五座〉,《聯合報》,1971年5月12日,第7版。
聯合報訊,〈亞洲影展金禾獎 最佳影片不了情 甄珍南宮遠.封后稱帝.李湘朴魯植.一對良配 戰爭與人間.鋒頭最健.韓國申相玉.大牌導演〉,《聯合報》,1971年6月10日,第3版。
聯合報訊,〈台省報紙事業協會 今發起人會議〉,《聯合報》,1971年12月27日,第2版。
聯合報訊,〈于長城感化期滿 今開釋恢復自由〉,《聯合報》,1972年8月16日,第3版。
聯合報訊,〈已購置高速輪轉機 及彩色印報機報社 准予繼續進口洋紙〉,《聯合報》,1972年10月18日,第2版。
聯合報訊,〈執行感化期滿 于長庚開釋〉,《聯合報》,1973年8月15日,第2版。
聯合報訊,〈岑才生曾恩波等來台 出席中文報協執委會〉,《聯合報》,1975年5月31日,第7版。
聯合報訊,〈新聞局研商開放報禁措施 充分尊重業者意見 政府減少行政干預〉,《聯合報》,1987年5月28日,第2版。
聯合報訊,〈報業公會建議新聞局 九一宣布開放報禁 明年元月正式實施〉,《聯合報》,1987年6月19日,第2版。
(三)國家檔案局政府檔案
財政部,行政院台(三九)內字第4185號訓令,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50/ 0110/33,1950年8月19日。
財政部賦稅署,報業公會提出免徵報業營利事業所得稅,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1/2222/23、0043/2432/5,以及0043/2221/1等。
財政部賦稅署,報業公會提出免徵報業營利事業所得稅,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1/2222/23、0043/2432/5,以及0043/2221/1等。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立法院秘書處依院會決定將所得稅法修正草案送財政及民刑商法委員會聯席審查,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4/ 9943.01/0001,1953年3月18日等。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請願案抄送程序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3/ 9924.01/0056/0009/008,1954年5月3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請願案依院會決定送請財政委員會審查,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9月22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財政委員會決議請願書應成立為議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0月16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請願案依院會決定送請財政、內政兩委員聯席會議審查,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0月27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邀請財政內政兩部暨請願單位代表到聯席會列席說明,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1月15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二、三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1月19日及12月1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四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1月19日及12月1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五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2月13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六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2月17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六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6年12月20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法院秘書處致函財政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7年1月25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十九會期第一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7年1月25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法院秘書處致函財政委員會附帶參考資料:委員於院會表達反對之意見,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7年1月25日。
立法院議事處,立法院接獲請願書,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02.08/0585/0014/006,1957年3月15日及3月20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十九會期第二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7年4月13日。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第十九會期第三次聯席會議紀錄,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6/ 9924.01/0001/0001/001,1957年5月30日。
立法院議事處,請願案送內政教育民刑商法三委員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號:0047/ 9991.03/0021/0001/021,1958年5月13日。
二、專書
丁仁方,《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出版社,1999。
王天濱,《台灣報業史》,初版,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3。
王惕吾,《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台北:聯合報社,1981。
王麗美,《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一版,台北:天下文化,1994。
吳三連等,《玉涵集》,初版,台北:台北市民營報業聯誼會,1970。
呂芳上、黃克武採訪、王景玲記錄,《歷經滄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初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一版四刷,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
李瞻,《我國新聞政策—三民主義新聞制度之藍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75。
林紀東。《國家總動員法概論》,初版,台北:司法行政部,1958。
林苑珊譯,《改變人心的民主精神:每個公民都該知道的民主故事與智慧》,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原書Diamond,Larry. [2008].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The Struggle to Build Free Societ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New York: Times Books.)
馬之驌,《新聞界三老兵》,初版,台北:經世書局,1986。
張育仁,《自由的歷險──中國自由主義新聞思想史》,初版,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曹立新,《台灣報業史話》,北京:九州社崧博出版社,2015。
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合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原書Habermas, Jürgen. [1990]. Strukturwandel der Öffentlichkeit: Untersuchungen zuy einer Kategorie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Frankfurt: Schrkamp Verlag.)
陳志昌,《重起爐灶:遷台初期的《中央日報》 (1949-1953)》,初版,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6。
陳昌鳳,《中國新聞傳播史──媒介社會學的視角》,一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二版,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8。
彭明輝,《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系》,初版,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
黃瑞祺主編,《溝通、批判和實踐:哈伯馬斯八十論集》,台北:允晨文化,2010。
楊秀菁,《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
劉悅斌、徐塏合譯,《尋求中國民主》,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原書Fung, Edmund S. K. [2006]. In Rea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鄧野,《聯合政府與一黨訓政》,一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再版,台北:三民書局,1983。
三、論文
(一)學位論文
丁勁丞,《《自立晚報》經營權更迭之政經分析:1947~2001年》,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王克敬,《報紙從業人員對新聞評議會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王良芬,《我國新聞記者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呂婉如,《《公論報》與戰後初期台灣民主憲政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正傑,《新聞評議會評議功能之評估》,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李建忠,《新聞組織之經營與會員滿意度調查─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995年。
周馥儀,《戒嚴時期黨國控制下台灣民營廣播之興衰(1952-1987)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8。
金惟純,《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翁崇文,《臺灣新聞記者協會制定新聞倫理公約過程之研究》,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袁公瑜,《國民黨文工會職能轉變之研究──1951年至2002年》,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張瑞玲,《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陳福成,《中國近代政治結社之研究》,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彭鳳偵,《我國立法過程中黨政關係之研究--人民團體法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黃淑英,《《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漢權,《我國言論自由界限之詮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楊秀菁,《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楊秀菁,《新聞自由論述在台灣(1945-1987)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楊淳卉,《《新文藝》研究(1962-1983)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楊博翔。《平面媒體回應權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劉慧美,《「新聞評議」雜誌之內容分析:以改版前、改版後作比較》,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鄭子真,《從新統合主義分析戰後日本的政商關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鄭淑婷,《從非營利組織論點探討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與社會部門互動關係──1974~2003》,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盧治楚,《我國新聞評議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68年。
蕭柏暐,《臺灣的報業傳承與政治社會運動─以臺灣民報社員人際網路為中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二)期刊論文
中國語文編輯部,〈社論:新聞評議會的尊嚴〉,《中國語文》,15卷4期,1964年10月,頁5。
何明修,〈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評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灣社會學刊》,34期,2005年,頁249-258。
何明修,〈溝通行動理論與市民社會〉,《社會理論學報》,4卷1期,2001年,頁147-176。
何榮幸,〈一個自主性新聞專業團體的誕生--記「臺灣新聞記者協會」組織過程與實踐經驗〉,《新聞學研究》,52期,1996年1月,頁95-108。
呂郁女,〈燈塔明亮依舊 自律精神長存 自律協會暨新評會工作紀實〉,《新聞評議》,336期,2003年10月,頁3-4。
李瞻,〈新聞評議會的起源、發展、難題及其解決之道〉,《新聞評議》,336期,2003年10月,頁3。
沈宗琳,〈臺北市報業新聞評議會第一年〉,《報學》,3卷4期,1965年6月,頁12-13。
沈宗瑞,〈國家統合主義式工會體系功能之變遷──以1970年代至1986年工會幹部政治出路為主軸之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2期,2001年6月,頁159-187。
沈宗瑞,〈國家統合主義式的工會體制──1950年至52年間國民黨改造內容之探討〉,《清華學報》,新30卷2期,2000年6月,頁219-251。
沈紫庭,〈新聞媒體的守望者--訪潘煥昆主委談新聞評議委員會的角色〉,《中央月刊》,24卷6期,1991年6月,頁33-36。
周陽山,〈從公民文化到公民社會──一項現實的考察〉,《華岡社科學報》,167期,2002年,頁1-9。
林宇玲,〈解讀美國的新聞客觀性:《客觀性在新聞》〉書評,《新聞學研究》,134期,2018年,頁219-224。
林麗雲,〈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新聞學研究》,95期,2008年,頁183-212。
俞叔平,〈我對於出版法修正案的看法〉,《法令月刊》,9卷6期,1958年6月,頁5-7。
凌谷聲,〈新聞傳播教育社會化--由「新聞橋」看「新聞評議會」〉,《中央月刊》,22卷11期,1989年11月,頁95。
師連舫,〈論新出版法三大基本問題〉,《法律評論》,18卷5期,1952年5月,頁10-14。
張正昌,〈林獻堂與1910年代臺灣民族運動的醞釀〉,《歷史學報》,9期,2009年,頁169-202。
陳立峰輯錄,〈出版法修正條文案的爭議〉,《報學》,2卷3期,1958年8月,頁104-133。
陳百齡,〈活在危險年代:白色恐怖情境下的新聞工作者群像(1949~1975) 〉,《傳播研究與實踐》,6卷2期,2016年7月,頁23-53。
陳翠蓮,〈臺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臺大歷史學報》,58期,2016年,頁195-248。
陳曉慧,〈中國國民黨改造運動中對社會基礎的強化〉,《藝術學報》,63期,1998年,頁209-229。
陶百川,〈評內政部新頒出版品盡現事項〉,《自由中國》,11卷10期,1954年11月,頁14-15。
黃子庭,〈新加坡社會福利政策:國家統合主義下的國家與社會團體互動分析〉,《全球政治評論》,20期,2007年,頁111-149。
黃秀政,〈林獻堂先生與『臺灣民報』〉,《臺灣文獻》,50卷4期,1999年,頁92-93。
楊秀菁,〈戰後初期《台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1945~1972)〉,《傳播研究與實踐》,6卷2期,2016年,頁55-85。
楊護源,〈二戰前後臺灣接收和軍事佔領的論述與籌劃〉,《高雄師大學報》,40期,2016年,頁1-20。
楊護源,〈終戰後臺灣軍事佔領接收的籌備工作(1945.08.15~10.31)〉,《高雄師大學報》,37期,2014年,頁1-16。
趙炳坤,〈論出版法修正案〉,《憲政論壇》,4卷11/12,(1958年7月),頁8-10。
劉昌德,〈民主參與式的共管自律--新聞自律機制之回顧與再思考〉,《臺灣民主季刊》,4卷1期,2007年3月,頁109-139。
劉昌德,〈書訊:《臺灣記協年報》,年年報告了什麼?〉,《傳播文化與政治》,3期,2016年6月,頁159-161。
廢盧主人,〈記臺灣新民報的發刊歌〉,《臺灣研究彙集》,第10期,1970年年,頁1-2。
蘇蘅譯,〈為了公益存在的美國新聞評議會〉,《報學》,5卷10期,1978年6月,頁77-89。
四、數位資料
中央研究院台灣研究網路化網站,http://twstudy.iis.sinica.edu.tw/twht/General/ViewDetailContent.asp?EventID=31322,檢閱日期:2019年11月19日。
中央通訊社,https://www.cna.com.tw/project/2014_celebration/boss2.html,檢閱日期109年3月21日。
中國文化大學http://www.pccu.edu.tw/intro_history.html,檢閱日期2019年8月12日。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官網https://chccp.e-land.gov.tw/歷史沿革/,檢閱日期:2019年11月3日。
文化部網站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mobile/emapAction.do?method=doDetail&indexId=46148,檢閱日期2019年5月30日。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官網http://www.clpi.com.hk/成立/,檢閱日期2019年10月26日。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總會官網http://wlfdroc.org.tw/zh/2019/04/08/歷史沿革-2/,檢閱日期2019年10月27日。
各校系官方網站,檢閱日期2019年8月10日。
行政院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468,檢閱日期2019年7月17日。
法源法律網,https://db.lawbank.com.tw/FLAW/FLAWDAT01.aspx?lsid=FL002637,檢閱日期109年3月21日。
舍我紀念館http://csw.shu.edu.tw/Article/Research,檢閱日期2019年8月12日。
耿修撲,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科學類/大華晚報,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soc.asp?id=1708&lpage=1&cpage=1,檢閱日期2020年1月22日。
財團法人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官網http://www.hsiaotungtzu.org/founder.html,檢閱日期2019年10月3日。
國立政治大學官網之校史故事http://archive.nccu.edu.tw/history.htm,檢閱日期2019年9月30日。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退休教師人物特寫https://comm.nccu.edu.tw/zh_tw/member/link18/retired_teachers/%E7%8E%8B%E6%B4%AA%E9%88%9E%E3%80%80%E6%96%B0%E8%81%9E%E7%95%8C%E7%9A%84%E6%95%99%E7%88%B6-32487042,檢閱日期2019年8月12日。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https://jschool.nccu.edu.tw/zh_tw/Introduction/History,檢閱日期2019年8月5日。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學系官方網站fhk.ndu.edu.tw/nss/s/jour/V3,檢閱日期2019年8月10日。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支援教學網https://art.archives.gov.tw/Theme.aspx?MenuID=565,檢閱日期2019年7月17日。
國語日報官網,https://www.mdnkids.com/aboutMdn/,檢閱日期2020年1月22日。
國際新聞協會(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 IPI)官網https://ipi.media,檢閱日期2019年10月26日。
陳儀深,〈尋求李萬居思想的重新定位:紀念李萬居先生一百週年冥誕〉,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專題/歷史教室/台灣之窗http://www.twcenter.org.tw/thematic_series/history_class/tw_window/e02_20010813,檢閱日期2020年1月22日。
彭家發,〈新聞評議會:英國及臺灣經驗借鑑〉,《傳媒透視網》,1999年1月,http://rthk9.rthk.hk/mediadigest/md9901/jan_03.html,檢閱日期107年4月30日。
黃仰山,中華百科全書/社會科學類/民族晚報,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soc.asp?id=1708&lpage=1&cpage=1,檢閱日期2020年1月22日。
葉文心,〈走過一世紀 懷念我們的父親葉明勳先生〉,PC home新聞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print/cl/betterlife/1787/126495360078267099006.htm,檢閱日期2019年10月17日。
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官網http://www.tpeja.org.tw/%E9%97%9C%E6%96%BC%E6%9C%AC%E6%9C%83/,檢閱日期:2018年9月28日。
歐陽醇,中華百科全書/新聞/中國時報,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669,檢閱日期2020年1月22日。
蔡宗恆,〈軍聞先烈─徐搏九〉,https://tw.news.yahoo.com/軍聞先烈-徐搏九-060500473.html,檢閱日期2019年10月23日。
蕭新煌主編,《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Ⅰ》(電子資源),台北:巨流圖書,2014。
蕭新煌主編,《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Ⅱ》(電子資源),台北:巨流圖書,2015。